..续本文上一页能像有些人动不动就:“哇,这么难看的观音菩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不然的话,轻易就会造很大恶业。
另外,也不允许将经函等直接放在地上[5],从经书上跨来跨去,或者翻页时手指蘸唾液等。所有这些不恭敬的行为,罪过都特别严重。
以前法王去美国时,有一次给大家传《文殊大圆满》。中间灌顶的时候,有些人把法本放在圆圆的坐垫下,用坐垫压着法本,然后上去接受灌顶加持物。我们看了觉得特别可怕,赶紧提醒他们不能这样做。但个别人听了不以为然,连声说:“没事,没事。”
那么,这样做为什么会有过失呢?佛陀在经中亲口讲过:“末世五百年,我现文字相,作意彼为我,尔时当恭敬。”《大般若经》中也说:“法是佛身,若供养法即供养佛。”还有《大方便佛报恩经》说:“佛以法为师,佛从法生,法是佛母。”《历代三宝纪》亦云:“法是佛母,佛从法生,三世如来皆供养法。”其实经函等文字就是佛法,能够出生三世一切佛,因而我们务必要恭敬。
如今,佛陀虽然已涅槃2500多年了,但佛教中慈悲喜舍的智慧,出离心、菩提心等教义,仍然保留完好,令我们相续中产生各种功德。这一切也来源于法。
前段时间,我跟一位法师聊天时说:“一个人来到这个世间,贡献最大的,就是写些好书。”如果写了不好的书,可能毁坏整个世界,但若是好书的话,对人类的贡献真的非常大,其价值远远胜过一些建筑。像无垢光尊者、宗喀巴大师、麦彭仁波切,正是当年留下了大量珍贵法宝,我们现在才能“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快乐地享受这些法义。
经书既然如此殊胜,世间也有这样的俗话:“佛经上不能放佛像。”我们在摆设佛堂时,应该把经书摆上面,佛像摆下面。因为在所有佛像、经典、佛塔中,佛经具有开示取舍道理、延续佛法慧命等作用,与真佛没有一点一滴差别,甚至与佛陀相比,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经书比佛像更为重要。
《地藏十轮经》也说:“如遇得贤瓶,除贫获富乐,如是遇佛法,灭惑证菩提。”穷人若遇到珍宝如意瓶,就能遣除贫困,获得富裕之乐。同样,我们遇到佛法之后,能成为精神上的富翁,就算有漏财产不多,也会过得非常快乐。
所以,佛法特别重要。我们皈依了佛法后,对一字一句以上的法宝,乃至佛经的一点点碎片,也务必要恭敬供养。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藏地,很多修行人去一些乡村念经时,虽知道金刚铃杵是不可缺少的,但多数人只将它当作平平常常的用品,而不认为是三宝所依。
实际上,金刚杵表示佛陀的五种意智慧。金刚铃也同样具有本尊面相,下续部[6]中说这代表毗卢遮那佛,上续部[7]中说表示金刚界自在母,因此,它具有佛陀的身相;再者,金刚铃上的莲花中有八个文字,是八大佛母[8]真实的种子字;它清脆的响声,代表佛陀说法的妙音。可见,金刚铃已完全具备佛陀身语意三所依的象征。尤其是密宗的文武百尊坛城轮,在它上面象征性地全部具足,并且它也是不共誓言的标志。
在密宗中,凡是得过灌顶的人,都要护持密咒和手印不间断的誓言,铃杵不能离身。当然,如果金刚铃杵太大,你到处带着不方便,则可在念珠上系个小铃杵,作为象征和标志,如此不会毁坏誓言,对法器也能保持恭敬。反之,假如对这些轻视,就会有严重的罪过。因此,我们必须常常恭敬供养。
丁五、皈依之功德:
皈依三宝是一切正法的基础,任何人仅仅皈依,也能播下解脱种子,远离不善业、增上善业,所以它是一切功德的源泉。假如没有皈依,仅仅做一些形象上的善事,则功德不大。而且皈依也是一切戒律的根本,没有皈依的话,任何一个戒条也不能受。
皈依三宝的人,会受到白法护法神的保护,一切所愿称心如意,值遇善知识,远离魔众,经常不离三宝的光明,能回忆宿世,今生来世安乐,究竟获得佛果等等,功德利益不可估量。
《皈依七十颂》中还说:“虽众皆可受戒律,然未皈依不可得。”在比丘戒、沙弥戒、居士戒等所有别解脱戒中,皈依都是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倘若没有皈依,不但得不到出家戒,连居士戒也不能受。而且,大乘发菩提心与密宗灌顶等,也必须以具足皈依为前提,在没有皈依的人面前,不能宣讲大乘、乃至密宗的甚深教言。甚至仅仅受持一天的八关斋戒,首先也不可缺少皈依。因此说,皈依是一切戒律与功德的根本。
◎ 引导更多的人懂得皈依
汉地常讲“三皈五戒”,但皈依的真实涵义和功德,不少皈依多年的佛教徒也茫然无知。所以,你们今后要特别弘扬这方面的道理,就算讲不了中观、大圆满等高深大法,但让别人相信三宝,受皈依戒,这应该也没什么困难。
这次来学院的个别出家人、居士,回去的路上,可以给旁边的人讲讲这些。他们其实很可怜的,来到这个世界,只知道杀生、邪淫、偷盗,整天为了短暂的生活而奔波,造恶业方面很擅长,而行持善法方面,基本上一无所知、极其愚痴。现在学校里的老师,在讲台上讲课时,也是再三强调今生的快乐,根本不知除了今生还有来世,还有更加漫长的时日。如此以盲导盲的下场,只能令自他陷入痛苦的深渊。
说实话,现在这个迷乱的世界,到处都是迷乱的教育,这样教出来的人,目标是什么呢?吃吃喝喝,就像萨迦班智达在《萨迦格言》中所言,跟无毛猪没有什么差别[9]。所以,这些连皈依都不懂的人,从某个层面来讲确实可怜,他们一生中兢兢业业、努力经营,却只为了眼前几十年的生活。
因此,我们应将佛教的广大智慧,传递给更多的有缘人,这比给他们金钱、地位更有意义。给一两百万钱的话,他们很快就花光了,只能带来暂时的享乐,但若在其相续中种下解脱的种子,对他们今生来世的利益不可思议。故而作为发了菩提心的人,我们了知皈依的功德之后,理应随时将这些与周围的人分享。
否则,让你给他们灌顶,你可能也没有这种能力,但只是讲个皈依的话,相对来说简单多了。有时候别人让我灌顶,我仔细观察自己:本尊的咒语念满了没有?梦中或境界中得过本尊加持没有?虽然有人说二十年前我给别人灌过顶,但这完全是一种假象,只是用个照片来摸个顶。真正的灌顶不是那么容易的,《大幻化网》中讲了二因四缘,哪一个我都不具足。不过让我讲皈依的话,我应该会,内心中也有这样的定解:确定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不重要,皈依三宝很重要。所以,若有人让我讲皈依,我肯定欢喜若狂——“过来过来,我马上给你讲!”
◎ 与三宝仅结少缘也能解脱
不要说知道三宝功德后,生起信心而皈依,甚至仅仅耳闻佛号,或对佛陀的身语意所依[10]的任何一种结上少许善缘,也会播下解脱的种子,最终得到涅槃。
《心性休息大车疏》中,引用过《佛陀众行经》的教证说:“于导师佛陀,虽做微小事,转种种善趣,后获菩提果。”汉地的《三宝感应要略录》也说:“释迦如来末法中,一闻三宝生少信,三世罪障尽消除,当生必见诸圣众。”
律藏中记载:曾经一头猪被狗追赶,转绕了一座佛塔,由此,相续中播下了解脱的种子。当时的那头猪,根本没有转佛塔的意乐,只是不知不觉中转了一圈。以此善根,它在佛陀住世时转生为华杰施主,100岁时他想去寺院出家,结果阿罗汉用神通看不出他有什么善根,因而都不同意。(很多人也常问我:“我有没有出家的因缘?有没有解脱的因缘?”阿罗汉都看不出来,我就更不用说了。)于是他特别苦恼,就到佛陀那里。佛陀同意他出家,一出家,他很快就证得阿罗汉果位[11]。
他的善根来自哪里呢?就是往昔当猪时,被狗追着转了佛塔。猪只是无意中转绕,就有这么大功德,那我们与之完全不相同,若能以善心来转绕,功德更是不可估量。
还有藏地第一批出家的预试七人,他们前世是树叶上的七条虫,树叶被风吹落水中,水中有一座古塔,它们随波逐流右转佛塔七圈,以此也成了解脱之因。
这些善根不但微小,而且无记,都能成就如此功德的话,那我们发心转佛塔、转佛像、转寺院、拜佛,功德又会怎样?可想而知。尤其是转生于南赡部洲,造什么业都会很快成熟,所以,我们即使转一圈转经轮,在佛像面前磕一个头,不信因果就另当别论了,相信的话,功德的的确确非常广大。因此,大家现在得到这样的人身,并遇到了佛法,确实是不幸中的万幸。
此外,还有“依靠一泥像,三人得成佛”的公案:从前,有个人发心造了一尊小泥像,放在路边。另一个人看到之后,心想:“这尊小泥像这样放着,很快会被雨水淋坏,不能让它就这样毁坏。”他左顾右盼,发现前面有一个被扔掉的鞋垫,于是将鞋垫盖在小泥像上面。又有一人看到这种情景,认为肮脏不堪的鞋垫盖在小泥像上,很不恭敬,就将鞋垫扔掉了。
盖鞋垫和扔鞋垫的二人,虽然行为截然相反,但因发心贤善、清净,后世都获得了王位。如颂云:“善意置鞋垫,于能仁佛顶,他人复弃彼,二者得王位。”(现在有些国家领导人,得这些地位也不是特别难,对三宝做一点点善事的话,就可以了。)所以,最初造小泥像、中间盖鞋垫、最后扔鞋垫的三个人,暂时得到了王位等善趣乐果,究竟播下了解脱种子,逐渐都得以成佛了。
一个殊胜的对境,实际上就可令无数人获得解脱。比如,一个人造了尊佛像,一个人给佛像加些装饰品,一个人见到佛像就去转绕,一个人对佛像供一朵花,一个人供一根香……仅仅是一尊佛像,就能让很多人都结上善缘。所以,我有时候去汉地的一些寺院,看到庄严无比的佛像、殿堂非常随喜,因为造这些功德非常大,可令大家…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八十九节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