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前行實修法(第五十六修法~第六十七修法)▪P2

  ..續本文上一頁到了一定的時候,就可以生起四無量心的境界。

  其實,我們的心是可以轉變的,只不過你不修而已,修的話,任何境界都可以生得起來。現在的人們在高科技的環境中,每天都接電話、開車,忙著這個、忙著那個,拼命地追求、拼命地競爭,在爾虞我詐的氛圍裏,不要說出世間的菩提心,就連世間的善心也很難提升。

  科學越發達,生活水平越高,我們的修行就越倒退。所以,我特別羨慕前輩大德的生活,他們一輩子都在聞思修行、利益衆生中度過,真的很有價值。可我們這些凡夫人,跟他們的足迹已經非常遙遠了。

  這裏主要講了修四無量心。這個如果修得好,菩提心自然就會生起。否則,沒有四無量心的基礎,阿瓊堪布在《前行備忘錄》中再叁講了,我們的菩提心就像沒有根一樣,不要說密宗境界,就連大乘修行也遙不可及。因此,大家一定要集中精力,盡量令自己生起這種利他心。

  當然,偶爾生一次、兩次還不行,要經常安住在這種境界中。若能長期串習,自己的心會慢慢改變,久而久之,所生的念頭就會以利他爲主。雖然不敢說一刹那也沒有自私自利,但一天當中,你的利他心會越來越多。到了最後,讓你做自己的事,你不會有多大興趣;只要是衆生的事,就會非常心甘情願。

  後行:回向善根。

  

第六十四修法終

  乙八(發菩提心)分叁:一、思維利益;二、真實發心;叁、思維學處。

  丙一、思維利益: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觀想菩提心的利益:一切大乘佛法中,發菩提心最爲殊勝。因爲若沒有發菩提心,暫時的世間和出世間的功德無法現前,最終的成佛也不能得到。如果發了菩提心,放下自我,就能成就無上佛果。

  爲什麼呢?因爲唯有菩提心可擺脫輪回的痛苦,遣除一切根本煩惱和隨眠煩惱。這種發心遠遠勝過聲聞緣覺,及梵天、婆羅門等的善心。菩提心可令我們的善根無盡增上,獲得廣大不可思議的福德。有了菩提心以後,就成了佛陀的繼承者,爲一切安樂奠定了基礎,成爲世間的應供處,可以實現一切所願,成辦利他的偉大事業,迅速獲得菩提……

  因此,我現在必須發菩提心。

  【提示語】:

  菩提心的利益,理論上大家都懂,但實際修持時,對此一定要再叁思維。要想到菩提心真的如華智仁波切所說,是“有則皆足、無則皆缺”的殊勝竅訣。因此,大家一定要精進修持,哪怕爲生起一瞬間的菩提心,也要想方設法去努力,將其違品盡量鏟除。

  後行:回向善根。

  

第六十五修法終

  丙二(真實發心)分二:一、前行;二、正行。

  丁一(前行)分七:一、頂禮支;二、供養支;叁、忏悔支;四、隨喜支;五、請轉*輪支;六、請不涅槃支;七、回向支。

  戊一、頂禮支:

  前行:在佛像、佛經、佛塔叁寶所依前,擺放花香等供品,皈依、發心。

  正行:于自己上方的虛空中,觀想上師、叁寶、本尊、空行、護法如雲密集。

  再觀想:自己幻化出成百上千乃至無數的身體遍滿大地,與叁界六道的一切衆生,共同向根本上師爲主的皈依境頂禮。口裏念誦《自說帝王經》、《叁十五佛忏悔文》、《諸多佛號經》、《賢劫千佛經》、《寂猛酬補續》等。身體端直,雙手合掌于頭頂、喉間、心間叁處,或者其中任何一處,雙膝著地,五體禮拜,數量成百上千。

  【提示語】:

  磕大頭或磕小頭都可以,一般要求是磕十萬大頭。大多數人已經圓滿了,所以在這裏不多說。如果你五十萬加行修完了,那在早上起來時,爲了積累資糧,也應該磕叁個頭。

  多年以來,我要求每次上課前,應當先磕叁個頭,一方面可積累善根,同時,我看其他高僧大德也在這麼做,特別值得學習。

  當然,我們經堂裏的人太多了,有些人可能磕不下去,這樣的話,出家人用袈裟作揖禮,問訊叁次也可以。不要認爲磕頭只是我一個人的事,你們其他人都無所謂,這種態度不太好。人再怎麼多,你的腰稍微彎一彎,也不需要花費很多力氣。所以,一點一滴的善根,我們都不能忽視。

  後行:回向善根。

  

第六十六修法終

  戊二、供養支: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于叁寶所依面前,擺設相合自己經濟條件的供品,尤其是酥油花[2]、熏香、塗香。

  (不過,現在城市裏的很多人,把自己的身體當作叁寶所依,出門時經常用香水噴噴噴。路上碰到的時候,就好像遇到了一盆香水。)

  觀想人間天界中的香花、酥油、無量殿、清淨處所、眷屬,乃至形形色色所喜愛之物,以及輪王七寶、八吉祥物等一切供品,和天子天女所散發載歌載舞、彈奏樂器之供雲,以此供養娑婆世界與其他刹土中的叁寶。

  同時,念誦《普賢行願品》、《入行論》等中的供養偈,或《心性休息叁處叁善引導文》中的“真實財物意幻供,廣大無上之供品,鮮花香燈水神馐,華蓋幡旗傘樂聲,勝幢拂塵腰鼓等,身與受用諸資具,供養師尊叁寶等”。

  最後,于所供對境的叁寶、供者自己、供品香花等皆不緣的空性中安住。

  後行:回向善根。

  

第六十七修法終

  

  


  [1] 無緣:指空性,即無有所緣之義。

  

  

  [2] 現在很多地方都有賣酥油花的神馐,用樹脂做的,很好看,而且不會壞。

  

《前行實修法(第五十六修法~第六十七修法)》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