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信心銘》慧律法師主講(2010年香港弘法大會)▪P11

  ..續本文上一頁是:你千萬不要用壓抑的方式;我現在萬法皆空,我不要生起煩惱,我萬法皆空。這個空了嗎?沒有的!空是生命的原態,性相本來的面目,沒有開悟見性,很難去理解、去體悟這種空性的思想。一般人叫做安慰的空,萬法皆空,你看開了嗎?看開了,怎麼會看不開?感情看開了?看開了!錢看開了?看開了!你昨天掉了多少?掉了五百。因爲太少了,所以心不會痛。錢看開了?看開了!爲什麼看開?因爲錢少嘛!我現在桌子上擺五千萬,看開了沒有?我考慮考慮!五千萬!哇!對不對?所以,我們都是用嘴巴安慰一下自己:我的功夫多麼的強!沒有見性沒有辦法的。真的!所以,開悟它就是有這個好處,最平淡的事情,他都可以活得這麼樣的美麗跟燦爛!所以,你們今天摸對門了,師父贊歎你們,你們摸對門了!

  勿住空忍,就是用強迫的壓抑,使心念不生,這跟解脫道是不相應,解脫道是心的原態,本來就空,強迫自己接受這個空的觀念,這個是安慰的。六祖說:直心就是道場,所以,你能夠平等視一切法,不生高下,《金剛經》裏面講: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什麼意思?佛佛道同,是什麼意思?就是諸佛菩薩都證悟到這個清淨的本體、無所住的清淨心,萬法一如,沒有什麼高下、取舍、愛恨之見。所以,我對生滅無常的世間,徹底沒有意見。我告訴你;你今天這一句子契入的話,一輩子都不會難過!沒意見!但是,我有一個期盼:希望海峽兩岸能夠和平,漸漸的把它變成一家人,不要一直搞敵對,這樣不好,這樣不好!我是這樣期盼啦,因爲政治我也不懂。

  所以,我們修學佛道的人,開采了自己的本性以後,日子就不一樣,日子就會過得每一分、每一秒的安詳、快樂。簡單講:思想會影響你的行爲,你今天,我們什麼是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思想。什麼是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爲。諸位!人的一輩子沒有聽到佛法,真的是茫茫然,好慘喔!我還沒有學佛的時候,我以前就是喜歡看看電影,瓊瑤小說裏面的電影,它電影都演得很好啊!對不對?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那時侯沒學佛,就會照著影像說:哎呀!這個事情要是發生在我的身上,多好啊!哎呀!沒有想到人家男主角178公分,我們只差20公分而已!哎呀!這個。。。。。。所以,那個時侯沒學佛,就是整天。。。。。。再來,中秋節,中秋節吃月餅,也不曉得做什麼,再來說:哎呀!人家說爬山,去爬山走一走,唉!人生真的沒有目標。要不然的話,看看有沒有什麼好賺錢的,說去當影星不錯,去當影星,我去考那個演員,演員,這個演員,去的時候,他說:你笑一聲給我聽!我就:呵呵呵~~~他說:你適合做曹操!唉!講這種話好。。。。。。人生真的沒目標,一下這樣、一下這樣。說:師父啊!您不是很會念書嗎?我常常在想說:如果我念到博士的時候,接下來要做什麼,討一個老婆、創一個事業?要做什麼?去美國?去留學?要不然去哪裏呢?那留學回來呢?要不然玩政治,我們也不懂;要不然做什麼?就是茫茫然。當你有錢的時候,你要做什麼?當你老婆有了、你的兒子有了,那你要做什麼?你接下來,我就一直問自己。後來我學佛以後:哇!這個佛法真是好,用二句就開悟了:So what?又如何?每一句都開悟。我的女兒參加世界選美大會得第一名,So what?又如何?不會老嗎?不會醜嗎?不用上廁所?說得也是。我的兒子幹到美國總統,全世界最會跑的那一匹馬,就是歐巴馬。對不對?全世界最有名的司機,就是柴可夫斯基。要不然搞個音樂、搞個政治,每天都是這樣子妄想;學佛以後,哇!發現一切都是妄想。所以,你用So what 來問的話,說他家很有地位、份量,So what?對不對?接著要怎麼樣?冷靜問一下。很有錢、長得很漂亮、很有地位、很多房地産,諸位!很快就會消失,很快就要消失;不過書要讀多,多讀一點,以准備研究這個佛法的基礎。我們有一個法師,書讀得不多,他怕人家誤會他沒讀書,有一次在讀報紙的時候,念得很大聲,我剛好在旁邊,這個書讀得不多,字認識的。。。。。。他很少跟字結緣,字常常念得出狀況。有一次看到報紙,哇!開槍殺人了,看到報紙,哇!很氣憤啊,他說了一句千古名言,他說:王子犯法,與z h e民同罪!我說:法師!您念小聲一點,那個不是這樣念啦!啊?這個不是這樣念?哎呀!他說:「開槍打死了那麼多人,造成那麼多人 l uo 難!又錯了一個字。「警察抓去錄口供,破 d i n g 百出,真是e r 不攏!」讀了這一段,錯了四、五個字,我說:哎呀!法師!這一段不是這樣念,「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槍殺那麼多人,造成那麼多人罹難。那個不是念 l uo 難啦。他說:真的啊?對不對?「警察一問,破綻百出,完全兜不攏!我說呀:還沒開悟前,書多念一點不錯啦;書念得少,那個讀報紙聲音放小聲一點。哇!所以,我們現在聽了以後,都不念正規:「王子犯法,與z h e民同罪。」現在我們大家都會變成這樣念,覺得聽起來很奇怪,久了就變成不奇怪了。那麼,剛剛講到: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爲、修正自己的思想,由明心見性而存心養性,我們要做到瞬有存,息有養,如果你自己壓抑,使它變成束縛的思想,就不對了!不要認爲我們壓抑自己,使它自己不要起念頭,這個叫做無念、叫做無分別,這是錯的,很嚴重錯的!所以,空性的東西,它沒有趣向,趣,向就是方向的向。空,說:我去追求一個空。不是的,空,它就是在眼前,這一本書它就是空,緣起,緣起,它是生滅,它是條件所構成的,當體它就是空,沒有東西可以執著,六祖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這個道理,單刀直入就契入本心。看底下,

  【一種平懷 泯然自盡】一種平懷,意思就是:一種平等不二的胸懷。泯然,這個泯然,這個滅、滅掉能所的意思,就是沒有能緣的執著的意識心。也沒有所緣的外在的境界。這個能緣的意識心,是離塵無自體性的,外在這個境界,都是因緣生,如幻的東西。那麼,我們的本性是離塵有自體性的;這一句,一般人沒有對楞嚴思想領會的話,這一句完全聽不懂!什麼叫做離塵無自體性?什麼叫做離塵有自體性?我現在解釋一下,注意看!這裏將是你開悟的關鍵。底下,我的左手,表示我們每一個人的清淨自性,清淨自性;那麼,這個境界、外界來了,心對境,心對境産生的執著,便成了識心分別,他不知道相相本空,法法不相到,他開始動念,誤認爲有一種東西,我開始起這個意識心,執著的意識心、分別的意識心、顛倒的意識心,意思就是:我們的清淨自性,離塵,離開這個塵,不必假借塵,清淨自性本來存在,它是絕對的存在。我們這個意識心,聖人最後就是見到不生不滅的體性;那我們衆生,衆生就看到這裏,清淨自性就硬是塗上一層意識心,用這樣解釋。這個意識心跟本性是不一不二。我再解釋清楚:本性如果是樹,我們這個識心、意識心,就是樹的影子。簡單講:我們今天看到一件東西,建立了觀念,就是看到了緣起的假相所建立的觀念。簡單講:我們是看到影像,不實在的東西,把它誤認爲實在的東西,又在不實在的東西建立了強烈的觀念,落入語言、文字、思想;這些語言、文字、思想建立了觀念以後,開始作識心分別,所以,我們的本性完全沈沒,沒有用,所以,我們用的就是識心分別,識心的執著、識心的分別,供養心也是用這個,拜佛也是用這個。爲什麼?因爲從來沒有人講開悟見性法門。所以,我們的本性跟我們的識心,注意聽!識心不動,識性就現前,這個時候講如來藏性;妄動,我們說現在叫做識心分別,識心分別當體即空,就是如來藏性。如來藏性,如果開悟的人,一轉換過來,就可以妙用現前,叫做識性妙用現前,雖然這個時候講識性;但是,就是本來面目、就是本體。所以,開悟的人有沒有識?眼識、耳識、鼻識、舍識、身識,有沒有識?有!沒有識怎麼分別?可是,這個識,開悟的人叫做識性,這個識回歸到平等的心性的時候,叫做雖分別不作分別想,雖運用在整天,不著我的知見;雖然整天分別,不作分別想;雖然整天見到一切境界,不起顛倒,因爲執著放下,識性、識心放下,如來藏性現前,當下就是空。如來藏性就像樹,意識心就像樹的影子,樹的影子不能離開這一棵樹。識心分別雖然不好;可是,看到樹的影子,就知道我們接近了樹。所以,當你在修行的過程當中,起種種的執著、分別,雖然不好;但是,如果你要修行,還不能離開當下那一顆妄想心,當下妄想心當下就空,就是本性;見到樹的影子,就知道那一棵樹就在當下,看到樹的影子,就接近了看到真正的樹。我們意識心起種種的顛倒、執著,雖然這個不是真心;但是,我們有一天了悟說:執著的識心分別本空,分別心、識心分別本空,顛倒的意識心本空,本空,當體就是應念化作無上知覺,六根、六塵、六識、一十八界,無一法不是如來藏性,統統是你本來面目。所以說: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沒有一法不是你的本來面目,這個時候你就會了解,大悟的人就會了解,一切衆生,不是同分妄見就是別業妄見,同分妄見就是共業所感的世間,認同它的存在,開始産生心靈的執著。譬如說你認同日月星辰的實在性、山河大地的實在性、花草樹木的實在性、一切動植物、昆蟲,不曉得它是空無自性,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一直誤認爲它有其自性,錯了!它是無自性。諸位!我們的心攀緣外境,所引起來的識心,這個識心就是空無自性,叫做識心的分別離塵(離開這個外塵)它沒有自體性,它不是永恒性。爲什麼?因爲它是生滅的執著心,這個就講得更深一層了,更深一層了。好…

《《信心銘》慧律法師主講(2010年香港弘法大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道就在你心中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