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点没关系。我们念,如果念到五点四十五,吃饭的时间稍微还不到二个钟头,速度稍微快一点,我们念个十分钟的佛也行!好!等一下念的药师佛,这是拜忏的调,分东单、西单,所以,要接下去的时候,要接:药师佛~~~东、西单接单拜忏,诸位!东单、西单要接好,药师佛~~南无~~(东单)然后,消灾延寿药师~~佛(东单),要接:药师佛~~南无~~(西单),拜忏的这个调满不错的!
诸位请合掌,好!刚开始不熟,慢慢的大声,跟着调。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南无~~。。。。。。(本集完•佛弟子:兰草整理2010年8月14日)
2010. 5. 15(晚上)
好!请翻开你们的《信心铭》,我们接下去下午的课程。下午我们讲到:不识元旨,徒劳念静,就是如果你不认识根本的如来藏性,就是你没明心见性,不了解不生不灭的这个宗旨,你只是一意的想要把心静下来,这一念就错!愈想把心静下来,他就愈不能静,因为动趣向于静的念头,这个静就是动。今天下午就讲到这里。底下,
【圆同太虚 无欠无余】【良由取舍 所以不如】这一段的意思是说:每一个人,人人本具的这个佛性,其实它的圆满就如同太虚空,太虚空无相、无止境、无量无边,我们的心性,就是具足了体大、相大、用大。所以,人人本具的佛性,其实圆满如同太虚空,是本来具足,无欠无余,没有欠缺什么,它是至善、是至真、是至美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良由」就是问题出在这里,正因为问题所在是:取舍,所以不如。取舍就是取舍心,这个取舍心观念非常的强,可以说一切众生,好的就执着、就取;厌恶的就背离、抛弃,说:好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这个取舍心是这样子。所以,八大宗派,其实是共一颗佛心,因为根器的不同,所以依据的经典、发展的过程不同;但是,究竟义,大家的本体都是一样的。正因为取舍心太强,我们常常说:个性决定命运;学佛的人是智慧决定命运,这一句话很重要的!世间人是个性决定命运,为什么个性决定命运呢?这个个性,江山易移,本性难改,怎么样都改不了,也没有一颗智慧的心,就发展自己的无明、无知,自己不知道,有时候讲话太冲、伤人,自己没有什么觉察。所以,世间人个性决定命运,那么,我们修学佛道的人,是智慧决定命运。所以,我们要知道,心量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所以,如果你现在得到一些委屈;或者是不满;或者是觉得说:唉!这个世间对我不公平!注意!这个就是观念,不要这样想法,凡事都有因果,冥冥当中都有一个定数。如果你今天不如意,检讨一下、冷静一下,我们的心健康,生命就会光明;心灵如果有病,我们的前途就会坎坷,甚至连过日子都不知道怎么活下来。所以,有很多人碰到一点挫折就跑去自杀!
所以不如,这个「如」就是相应,整句话直接贯串起来的意思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其实圆满如同太虚空,无欠也无余,不增也不减、不垢也不净,正因为我们的取舍心太强了,所以,刹那生刹那灭,执着、分别不断,所以,与本性不相应,所以不如,「如」就是相应。前面讲的说:什么东西圆同太虚呢?这就是我们原本的那一颗心,我们原本的那一颗心,就是我们的本性是圆满无缺的、是真善美的,我们常常讲: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叫做横生分别,就是在团体里面,没他的事,意见很多,意见很多!一个团体里面,有的众生很难搞定他,一点小事情就搞不定,这个整个团体就很累,为了他一个人!他很少随喜,他的心处处横生分别跟取舍,这个团体里面,当领导就会很辛苦!所以,我们要了解,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这一句话道理是什么?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我们本来圆满的清净自性无所不知;但是,加上一个观念,所知变成有限了,这个观念就是立知。知见立知,就是清净自性本来无一物;可是,却死在那个观念里面。譬如说贪着金钱,那个钱看起来,他就建立了观念,脑筋里面就是钱,钱,钱。。。。。。这个现实的世间真的很残酷,没钱,还是什么事情都没办法做!我们如果讲佛法的话,那就变成要随缘了,至少要解开。缘起性所建立的这个观念,加上一层执着,而且牢不可破,这个叫做立知,清净心本来就有正知见,就是无见;可是,头上安头,再加一个观念,同时去执着它,叫做头上安头。譬如说你对那个人不满,这个就是知见立知;或者是你贪着五欲六尘,这个就是知见立知,没有我们的事,我们的意见那么多!所以,我们要了解,如果你能够记取修行的根本: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你所过的日子就不一样,该做的工作要做,不是叫你自私自利的,不是的!因为我们的烦恼,就是因为看法太多了,先生有先生的看法、哥哥有哥哥的看法、妹妹有妹妹的看法,一个团体里面,如果大家不稍微忍辱一下,这个没有一天是安宁的,日子没有一天是安宁的。正因为我们的看法、观念太强大,而且一定要执着这样子我的观念,这个就前面讲的「违」,违背我的 ,我就起嗔恨心;顺从我的,我就起欢喜心,这个违顺相争,是为心病,这是见性大病啊,会变成统一的本性变成分裂,因此圆满的清净自性就没办法开采出来,破坏了这个原本圆满的心态。
所以这个:所以不如,这个「如」就是相应,因为你有了取舍,而生起种种的边见,于是就情生智隔,动到这个执着的念、分别的念,头上安头,禅宗讲的:动念即乖,动念即乖,与法不相应。所以,你想要开采这个清净的自性,明本心、见本性,你第一个功夫要学:我对生灭无常彻底没有意见。第二,我绝对不去看众生的过失。第三,告诉自己: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内心性的问题。是因为你对境界建立了观念,那个观念不顺从你,日子就不好过,所以,逼得到没有办法的,有的要去自杀;那个还是观念,有的日子不是过不去,只是一念想不开,就自杀了!对不对?他如果有机会冷静一下,再让他活十年,十年后再看十年前,他会哈哈大笑的;十年前我为什么这么笨?还笨给一个人!对不对?心里面。所以,十年前的思想跟十年后,看法又差距很大!因此当你碰到困境、逆境的时候,你很想去寻短路,你要踩煞车,踩煞车,与其你去自杀,不如把你的生命供养给佛祖,你统统要死嘛,为什么不死在佛祖前面?还有得救!对不对?所以,不要轻生,千万不要用自杀来解决你内心的郁闷,千万不要这样做,一定要有勇气活下来,退一步,冷静一下,世间还有更美好的事在等着你,就是佛法!底下,
【莫逐有缘 勿住空忍】这个有跟空也是相对的,千万不要去追逐这个有,就是因缘生所产生的所谓的色声香味触法,种种的名利、得失、情欲,尤其男女的感情特别的执着!说:莫逐有缘,勿住空忍,这个有缘跟空忍也是相对的,意思是说: 千万不要去追逐那一些因缘生、因缘灭的假相;有缘就是有缘可攀,有东西可以攀缘叫做有缘,表示拼了命要去追逐。这个世间人,要听到佛法,还要再深入、还产生兴趣,是很难的!你今天如果说办一个歌星演讲,就会好几万人,歌星演讲。或者是好说香港有在卖名牌,或者LV包包,或者是香奈儿,打一折,一万剩下一千,哇!就会排了好几公里,一直排,一直排,一直排。。。。。。说:哎呀!明天哪一个super star 要来, 那个追星族的可以彻夜守在机场,可以不要睡觉,就是为了见明星一眼,明星一眼。见了以后,So what?又如何呢?曾经报导说:有一个人,女孩子,为了看刘德华一面,哇!爸爸帮忙,什么东西都卖,筹足这个旅费,来到香港看这个天王巨星。看了以后有她的看法,她一直希望说跟人家合影啦、怎么样子。所以,当一个人去崇拜一个缘起的假相的时候,她的心就很不容易平静。譬如说这些超级偶像,对不对?人家结婚了,自己关在房间里面哭,你哭个什么劲儿啊?人家结婚,跟你有什么关系?你还哭个什么劲儿?哎呀!这不懂得佛法啦;懂得佛法:天王巨星结婚,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哈哈大笑,因缘生的总是会散嘛!对不对?追那一颗星,你不如追我这一颗星,还会解脱!对不对?开开玩笑。
所以说:这个有缘可攀的,众生要:这个佛法要空性的东西,大家摸不着门儿。这个勿住空忍不容易理解的,勿住空忍就是强迫自己去压抑着,使心念不生,向着空处用功,愈用功就愈糟糕!空是解脱的证量境界,它不是说我用观念境界。譬如说一个人在痛苦悲伤的时候,懂得一点点佛法,他就会说:万法皆空啊!万法皆空,反正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得。这个是用安慰的方式来安慰自己,因为他没有证量,他对空,一直想要朝着空的目标下手前进,错了!空是当下,空是不二,空就是现成的。什么是有?就是空。什么是空?它就是有,它是当体即空,它不二的东西。所以,我们强迫自己趣向于空,就错!空不可趣向,趣向圣道亦是凡,趣向圣道,你也是一个凡夫,圣道不可趣。佛道不可求,本性具足,取舍之间全部都是空,佛只是为这些众生,善巧方便举种种的例子,让你比较好懂,要不然,真正的佛法一句都不能说,最高峰的境界,哪容许你开口的?所以,这个空忍,勿住空忍就…
《《信心铭》慧律法师主讲(2010年香港弘法大会)》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