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看底下,
說:一種平懷,泯然自盡,就是一種平等不二的胸懷,能所俱泯,這個時候就恢複原來的面貌了。泯然自盡就是:如果你用平等心,那麼,自自然然的,這些煩惱、追逐兩邊、取舍、攀緣,就會放空,就會消失得無形。簡單講:你只要能夠保持一種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的心懷,一切兩邊、取舍放下;這個「追逐」就是根塵追逐,六根追逐、六塵追逐,心向外的攀緣,這些所産生的煩惱,自然就會消失于無形。簡單講: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一種平等不二的胸懷心性,把它拿出來用,這個時候所有的煩惱泯然自盡,就會全部消化掉;泯然就是消滅,不存在了。底下,
【止動歸止 止更彌動】【唯滯兩邊 甯知一種】這個止動,動跟靜也是對立的,這一句話的意思直接解釋就是:想要止住那個動,歸靜就是回歸到止、回歸到靜的意思,「止」就是靜。簡單講:如果你想要止住這個動,回歸到變成靜,你動這個念頭就更麻煩!止更彌動,你有這個止住動的念頭,就會動得更厲害,根本不能得到真正的靜。真正的靜,動性本空就是靜,這是真靜。我們一般人,城市生活得煩惱,空氣汙染、車輛多,跑到深山靜一靜,遠離塵囂,那個不是真正的靜,那個是沒有聲音,比較沒有人吵而已,煩惱呢?
煩惱還在啊,那個不是真正佛講的靜,佛講的靜是心境的解脫,不受動、靜的影響。所以,動跟靜用外在來劃分的,而心境沒有動、沒有靜,從來沒有動過,不需要再加一個靜,不需要趣向靜。如來藏性本無一物,不需要止住這個動,要回歸這個靜,止更彌動,想要止住它,就更加動得厲害。唯滯兩邊,就會停滯在動、靜兩邊打轉,因爲《信心銘》是掃蕩兩邊,動的這一邊,要不然就是靜的這一邊。所以,我們衆生不知道說,動體即空就是真正的靜,離開了動,找一個靜,那這個靜還是動。爲什麼?那是你沒有聲音而已啊,心並沒有開悟啊!所以,好的環境不如一個好的心境。甯知一種,你怎麼知道說,其實動靜體本來就空、本來就不二,不二,動、靜它的體性本空,本來就是不二,甯知一種。我把它貫串起來:止動歸止,止更彌動,唯滯兩邊,甯知一種。想要止住這個動,回歸到這個靜,你就動這個止的念頭,就會讓心動得更厲害!你一直停留在動靜的兩邊,二元對立,殊不知它是一心所爲,甯知一種。爲什麼?因爲動空,靜還是空,同一個空性。對不對?你想止動取靜,愈止就愈動,反而陷于邊見,動的邊,要不然就靜的這一邊,妄加取舍,跟無爲法根本不相應。無爲法不怕動,無爲法不怕靜,無爲法跟動靜無關;無爲法不離動靜,動靜不是無爲法,動靜當體即空,就是無爲法,佛法就是這麼奧妙!
其實法本不二,就是欠悟而已,差那個開悟而已。【一種不通 兩處失功】【譴有沒有 從空背空】這個也是,解釋一下:一種不通,如果你對空義的思想不了解,或者是對有的思想不了解,不曉得空當體全部都是有,而有當體即空,就是空。如果其中空或者是有,哪一種沒有回歸當下不二的法門,你搞不懂的話,叫做一種,一種就是偏空,或者是偏有,不知道空就是有,有就是空,不了解回歸當下,同樣是一種。一種不通,就是空或者是有,這其中如果有一樣不了解是平等不二,一種不通,不知道空就是有,有就是空,你只要有不懂,或者是空不懂,這只要一種不懂,那麼,兩處失功,空、有你都不認識。真正的空就是有,真正的有就是空。譴有沒有,從空背空,有就是想要排遣掉;「唉!五欲六塵不好,五欲六塵不好,好!我把它除掉!」除掉沒有用啊,你的心還是著,你動一個念頭,把這個外境、緣起的東西要把它除掉,你的內心裏面,又加了一個「除掉」這個觀念。
我們有一個學生,學生打坐的時候煩惱,煩惱的時候,他就請示師父了,我就問他說:你怎麼用功啊?他說:我都打坐。我說:打坐,你妄想來了怎麼辦?他說:我就想辦法把這個妄想搞掉!我說:你怎麼搞掉它啊?他說:我就觀想一支關刀,關公拿的那一支關刀!我說:那一支關刀也是妄想。他說:喔!對喔!多了一支關刀,本來還沒有,關公拿的那一支青龍刀。妄想起來,觀,一直觀想那一支關刀,一直在腦部砍。。。。。。我說:那又增加了那麼多的妄想,增加了一支關刀,關公的刀。再來,又增加了:砍。。。。。。我砍死你!結果妄想沒砍死,自己打坐打得累得半死!然後後來說:師父!沒辦法,我這個煩惱就是沒辦法,我愈想要讓這個産生的妄想。。。。。。一直想,想盡辦法,沒辦法!我說:你有念佛嗎?有!怎麼沒念佛?我說:你怎麼念啊?他說:阿彌陀佛。。。。。。然後呢?我說:你念佛有一心不亂嗎?他說:很奇怪喔,嘴巴念佛喔,心去看猴子表演,去看人家耍猴戲!回來:咦?我怎麼會。。。。。。心怎麼跑去看猴子表演啊?而且還:阿彌陀佛。。。。。。我說:那你平常怎麼用功?他說:我都是專修念佛。我說:那你有沒有妄想?他說:有!那就不叫專修,叫做夾雜妄想而修。他說:師父!那什麼叫專修?我說:不起妄叫做專,你懂嗎?我念的這一句佛號,完全不起妄,能斷貪、能斷嗔、能斷愚癡、沒有嫉妒,我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念得像金剛一樣,完全契入本性,沒有妄念,這個叫做專修,這個叫做專修。他說:師父啊!我專修。我說:你專誦哪一本經典啊?他說:我專誦某一本經典的時候,可是,這一本經典,從頭到尾念,從頭到尾是煩惱!我說:那其他經典?其他經典不念。那你念這一部經典,會沒有妄想?他說:還是有啊,還是有啊!對不對?我說:不是念少部的經典叫做專修。對不對?那不如不要念,不就更專?你還有一本啊,不要念不就更專?是不是?我說:念經不是要念少的叫做專,佛法它是心性的功夫啊,佛法它是心性的功夫,我們要了解這個道理,要了解道理。
大悟的人、見性的人,你念叁藏十二部經典也不會起妄念啊!爲什麼?所有的萬法都回歸自己的清淨自性嘛!所以,我們要了解。我說:你這個只能當作是善巧方便的,可能師父也是慈悲,怕衆生學太多太雜了,所以,叫你念阿彌陀佛、誦一部經典,這是上人的慈悲。但是,記住!我的教育的方法不是,我不是教你說念一句佛號、誦一部經典,我教你的是:念佛很好,要念得能斷煩惱,産生大智慧,接近了悟佛的心。所以,念佛要念得大智慧,就對了!經典,你誦得很有智慧,有念跟沒念都是一樣!爲什麼?你證悟到法性的時候;他說:我們上人講:他又親近。。。。。。說:沒有念佛、誦經,沒辦法成就,要專!我說:佛法是心法。我說:舉一個例子給你聽,有一個叁十幾歲的人,男孩子,他得到這個舌癌,舌的舌癌。這個舌癌,你們看過這個舌頭癌症嗎?這個舌頭癌症,它是扭曲的,整個舌頭都扭曲的,而且它會惡臭,惡臭,然後又加上口腔癌、舌癌,他沒有辦法進食,他連喝東西都痛苦得不得了!有一天他表達說:沒有念佛、沒有誦經,不能成就!我說:像現在舌頭都腫得潰爛了,痛到沒辦法,這個喉嚨連吞水都沒辦法,這個時候沒辦法念佛、沒辦法誦經,那你碰到這種人怎麼辦?說:師父啊!您要救救我!我說:我教你的方法,你就記住,你的內心裏面,只要內心裏面一心一意求生極樂世界,要想佛,就這樣專就好,不必出聲、不必誦經,因爲你的壽命剩下不多了,來日不多了!就一心念佛。。。。。。非常的用功,他就是一心念佛!我說:年輕人!叁十幾歲得到這種病,師父也很難過,我也不希望你得這種病;但是,你唯一的就是靠佛。我教你:什麼經都不用念,佛念不出聲沒有關系,用想的,一心一意的想要去極樂世界,堅定自己的意志!他就說:好!他就。。。。。。因爲沒辦法念佛,我說:你放的那個錄音機,就好好的聽,阿彌陀佛。。。。。。堅定,告訴自己:經典講的:如果造五逆十惡重罪,臨命終受善知識的引導,一念堅定的信心,決定往生!你記住師父這一句話。唯除謗法重罪,除了毀謗正法的人,謗佛、謗法、謗僧,那個沒有救了,那個沒有辦法,其他都有救,五逆十惡重罪都有救,你就記得,要念佛!他就一直很堅定。我說:我講的法你信得過?信得過信得過!您是上人嘛!我說:我是上人,那你是下人,就好好的聽!他這個念佛。。。。。。念了叁個月,他病得很嚴重,我說:愈生病就愈堅定你的意志力,一定會往生!我說:你跟著師父念:我一定會往生!他就:。。。。。我說:你心想就好:我一定會往生,我一定會往生!要堅持,要堅持!好!我說:這個往生被跟你准備好。這個往生被。它是一種助緣,師父把往生被流通的錢全部、一毛錢都捐獻,全部都捐獻出去。
有一個人寫信來罵我,罵得很慘,罵了五張,從頭到尾罵,罵了以後,中間有一句,我看得最清楚的:流通往生被賺錢,可恥自己!我就趕快去點香向佛菩薩說:佛陀!您原諒他,因爲他不知道我這個是冥陽兩利,我把往生被幫助這些。。。。。。增上緣,因爲臨命終無助,我真的發好心,我把這些錢全部捐出去做法寶,我一毛都沒拿,佛菩薩!您很清楚的!所以,他來罵我,我怕他罪惡很重,因爲他算是謗佛、謗法、謗僧,尤其我們這種發心,跟佛一樣的心,我怕他會下叁途,我趕快去佛前代替他求忏悔,代替他求忏悔。這個年輕人聽了師父的話,堅定意志,一直念阿彌陀佛。我說:天下無不可原諒的衆生,天下沒有佛救不了的衆生,除非自己放棄!記得!因爲你只有一種機會,生命不能再來啊!對不對?你已經最後階段。他就非常堅定,一直念佛。。。。。。念了半年,有一天他跟他家人講:准備幫我洗澡!爲什麼?阿彌陀佛十點要來接引了!還講時間喔,還講時間!往生以後,那個面貌如生,他那個嘴巴的臭全部停止,很奇怪,那個癌症消,很奇怪,就沒有辦法。。。。。。所以這種,對佛的這種信心堅定的時候,會産生一種很不可…
《《信心銘》慧律法師主講(2010年香港弘法大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