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世音菩薩、多做一點善事,善良的女人最漂亮!
慎勿追尋就是說: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才有是非】是非就是二元對立,才有一點點是非,二元對立了,【紛然失心】刹那之間就失去你的不生不滅的清淨心了。才有是非,是非也是二元對立的,內心裏面才有是非,諸位!注意聽師父一句話:是非像旋渦,千萬不要靠近,它會讓你滅頂的!這人就是:本來就不是你的事情,你也不曉得來龍去脈,看二個在講話,哇!意見特別多,怎麼樣怎麼樣,大肆批評,你已經被這個是非的旋渦卷下去,會滅頂的!所以,真正了不起的人,看到是非是如如不動的,會遠離是非的。所以,才有是非,紛然失心,人的觀念不是是,就是非嘛,才起一念相對的是跟非的觀念,就會擾亂、就會破壞你的心的原態,原本那一顆無心、平靜的心就會失去了,原本那一些離于一切迷惑的、內心又安詳的那一顆真心跑掉了,所以,不值得,不值得!
我告訴你:有一次,有一次,我到一個地方去演講;我這裏一定要講得一個保留。有一對夫妻,很有身份、很有地位,我跟他太太這樣了解,因爲他太太也是虔誠的佛教徒,我跟她接觸以後,發現她那個精神狀況不是很好,講話常常會重複,而且自己講什麼不知道;但是,看起來又很正常。好了!那就麻煩大了!有一天她的先生在我前面牢騷、抱怨啊,說:我這個老婆怎麼樣,神經兮兮的,她常常誤會我怎麼樣。。。。。。半夜有電話來,打一聲:鈴!她就說:你看!又再作信號了!樓下如果有個女衆咳了一聲:咳~~~「她在叫你出去了,趕快去啦!」她的老公莫名其沙(妙),也不曉得發生什麼事情,她就什麼都懷疑,哇!很嚴重!後來她這個先生跟我講的時候,我可以理解了,也可以體會了,我只有講一句話喔,我安慰她的先生,我安慰一下先生說:你這個老婆神經比較敏感一點,你要多關愛她,你要真正的愛她,真愛不只是要走進對方的生活裏,更要走進她的生命裏。要真正的愛她,你就要走進她的生活,一定要走進她的心靈。他說:哇!師父這一句話好有哲學喔!我說:那就做喽!讓佛法進入你的生活,佛法是真愛嘛!對不對?讓佛法進入你的生命,你所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奇迹。我只講一句話喔:我說:你太太比較敏感一點,神經比較控製不住,你就不要太在意,要好好的愛她、照顧她。我只講這一句,回來不得了,他的老婆誤會我,誤會我哦,她老公也不曉得跟她講。。。。。。師父跟你講的是安慰你,你這一句話反而去跟你老婆講,也不曉得中間怎麼傳,我打電話去跟她解釋,他的老婆對我誤會,誤會很深,我說:我沒有講什麼啊!對不對?後來我發現一個真理,說:師父啊!我夫妻怎麼樣怎麼樣吵架。。。。。。你去死吧!不要問我,不關我的事情!對不對?夫妻。。。。。。我也沒有講什麼話。這樣講是不慈悲啦,我只是開玩笑的啦,就是說:哎呀!夫妻的事情,這個出家人不能插手的,我沒有講什麼。這個給你們一個借鏡,如果有一個女人在你面前:師父啊!我怎麼樣。。。。。。一直哭,我告訴你:不一定是真的!說不定她老公。。。。。。她在你面前哭,她的老公在家裏哭得更大聲:嗚~~~後來,爲什麼?有一個女人在我前面講,她老公怎麼樣怎麼樣子,後來我見她老公的時候,她老公只有講一句話:我才是真正的受害者!糟糕了!分不清楚,老鼠、老虎分不清楚,也不知道到底哪一個是對啊。所以,以後來,夫妻事,自己解決;佛法,我來解決!他說:師父!那供養的紅包?紅包我收!這個你放心,我不會拒絕這種,你那麼誠心!對不對啊?
所以,才有是非,紛然失心。底下,【二由一有 一亦莫守】這個二元對立的思想是由一;「一」就是一心之本有,諸位!一有,你加叁個字,你就看得懂:一「心之本」有,加:心之本,你就看得出來。二由一有,「二」就是二元,二元對立的思想,由一心之本有産生的,意思就是:你的心本來並沒有二種對立的觀念,內心裏面戰爭了,是非、善惡、美醜,本來就沒有。一亦莫守,千萬不要說守住那個一。對不對?一,在佛教裏面講:也是觀念,佛教講「一」是絕對的空,不是一二叁四的一。所以,二元對立的觀念,也是由那一顆心的本有所産生的,意思就是:不要這樣,放下,全體的般若智慧就顯現了。一也不可守,一是解脫的真實境,是絕對的如來藏性,不要把「一」變成一種觀念去理解。佛教講「一」就是絕對,一亦莫守,「一」是觀念;「守」就是執著,也不要執著有一個「一」,因爲「一」是絕對。所以,禅是一也不立的不二法門,如果守住一,那麼,其余的就會變。爲什麼?你有一的話就有二,有二就有叁,守住一,你就會變二、叁、四。。。。。。一也沒有守,萬法不可守,只有真心的存在。所以,一也不是一,佛教講的「一」是絕對的心靈、般若智慧。
【一心不生 萬法無咎】一心,我們絕對的心性不生,底下加幾個字:不生「二元對立知見」,一心不生二元對立知見,意思就是說:如來藏性,明本心、見本性的人,他不會産生二種矛盾的觀念。一心,本來這一顆清淨心,是沒有二種抗衡的觀念的、沒有能所的,一心不生,只要你一心不生二元對立的觀念,萬法無咎,萬法,但無心于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所以,絕對的心性是不起執著的;絕對的心性是不起分別的;絕對的心性是不動顛倒知見的。因此能夠不生妄心、不起妄見,就是《法華經》講的: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是法住法位,這一句,初學佛法很難去理解,是法,一切法都安住在性相不二,本空,這裏面不可以論常跟無常。我們講世間無常,是告訴我們要好好的觀照;當悟到究竟的時候,世間相就是常住相。爲什麼?它無相,世間相就是空相,空相就是永恒。所以,在佛來講的話,性相一如,七大即如來藏性,遍周法界。什麼是本性?無一處、無一法不是我們本來面目。所以,悟道的人,沒有內、沒有外,更沒有中間,唯是一心,沒有能所,不立任何知見、不妄起知見。所以,誰是是、誰是非;誰是對、誰是錯,在見性的人看起來,沒有任何的意義,心性是絕對的,無可言說,無可言說。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我現在簡單的,因爲這個上課比較重要,念念佛是。。。。。。諸位!翻開第一句,我現在一直貫串下來,我們再休息一下,等一下就來念佛。我現在一直解釋,你就一直把今天講的,從第一句,我就一直解釋,一直把這個語意貫串起來,你的反應要快!
至道無難,要成就圓滿的佛道並不困難,就怕你取舍,一直揀擇,你只要放下愛、恨二元對立的知見,你就會洞然明白什麼是見性不二法門。若見性法門、見性大法,如果毫厘有差,就會像天地的懸隔。欲得佛性叁昧,大般若見性、大般若的妙心現前,千萬不要存在兩種觀念:順心和逆境的心,這個二元對立知見要放下。內心如果存在、雜夾著違跟順的觀念,這樣相爭,內心自己鬥爭,那麼,對和諧統一的本性,就會變成分裂,是可怕的見性的心病。如果不了解如來的根本藏性不生不滅的宗旨,你一直想要跑到靜的地方去修行,不知道這個便成動,徒勞念靜,趣向靜就是動。人人本具的佛性,其實圓滿如同太虛空,無欠無缺,正因爲我們的取舍心太強,取舍心不放下,所以,跟本性不能相應。千萬不要追逐聲色、名利、得失、情欲這些有緣的外在的生滅法;也不要強迫自己說趣向空在修行,壓抑自己。一種平等不二的胸懷,就會完全放下這些取舍、追逐,煩惱當然會消失于無形。你只要保持一種平等不二的胸懷,所有的二元對立、取舍、煩惱,就會自然的消滅;「自盡」就是沒有。想要止住這個動,回歸到在這個靜態的止,你這個止的動作,就會讓你的心動得更厲害!你只會停滯在動靜的二元對立裏面,你根本不知道動靜是一如,其體性本來不二。如果空跟有,其中有一種不通,那麼,空跟有兩處都會失去真理。當你譴有,就會失去有,沈沒在有裏面;當你趣向空,也違背了空的真義。多言多慮,反而不相應本性不可思議的境界;你修學佛道要開悟,要絕言、要絕慮,那麼,見性大法的不二法門,入于不可思議,無處不通。回歸見性的根本大法,得佛心的宗旨;如果你不這麼樣子,你會隨著你的根塵能所不斷,變成生滅,就失去了不二法門的宗旨。如果你肯修行本性的修行法,刹那須臾回光返照你的本來不生不滅的本心,就比你以前向空心處用功來得得力。因爲向空心處用功,所以,轉本有的絕對空,變成能空、所空,轉變了就是妄動。所以,從空轉變了妄動以後,都是由本心的取舍,正見變成了妄見。你不需要求得一個真心,因爲求得真心還是妄心,只要放下那個種種二元對立的知見。二見不住,只要二見、二元對立——兩邊只要放下,徹底的放下,千萬不要追尋,追尋就根塵不斷,生滅意識心,反而挖肉成瘡。才有是非,二元對立的是非,你很紛然,就雜亂無章,就會失去你這一顆本來的真心。二由一有,二元的對立,其實是由這一顆如來藏本來有的心所構成的;但是,你千萬也不要說有一個「一」的觀念去守住它,因爲「一」是絕對的如來藏性,藏性不可講一,因爲它是絕對。一心不生,萬法無咎,你只要這一顆見性——本來不生不減、不垢不淨的心,徹底放下二元對立,一心只要不生出二元對立的種種知見,萬法無咎,任它人身宇宙怎麼變化、怎麼生滅,你就是如如不動的一尊佛!所以,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就是自然萬法無咎;過錯就是我們沒有智慧,沒有智慧。今天課程暫時這裏,
2010. 5. 16(下午)
好!大衆向法師行問訊禮,請法師開示。
請坐下,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請翻開課本第2頁,倒數第一行,【無咎無法 不生不心】今天從這個段落開始。無咎無法 ,不生不心…
《《信心銘》慧律法師主講(2010年香港弘法大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