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世音菩萨、多做一点善事,善良的女人最漂亮!
慎勿追寻就是说: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才有是非】是非就是二元对立,才有一点点是非,二元对立了,【纷然失心】刹那之间就失去你的不生不灭的清净心了。才有是非,是非也是二元对立的,内心里面才有是非,诸位!注意听师父一句话:是非像旋涡,千万不要靠近,它会让你灭顶的!这人就是:本来就不是你的事情,你也不晓得来龙去脉,看二个在讲话,哇!意见特别多,怎么样怎么样,大肆批评,你已经被这个是非的旋涡卷下去,会灭顶的!所以,真正了不起的人,看到是非是如如不动的,会远离是非的。所以,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人的观念不是是,就是非嘛,才起一念相对的是跟非的观念,就会扰乱、就会破坏你的心的原态,原本那一颗无心、平静的心就会失去了,原本那一些离于一切迷惑的、内心又安详的那一颗真心跑掉了,所以,不值得,不值得!
我告诉你:有一次,有一次,我到一个地方去演讲;我这里一定要讲得一个保留。有一对夫妻,很有身份、很有地位,我跟他太太这样了解,因为他太太也是虔诚的佛教徒,我跟她接触以后,发现她那个精神状况不是很好,讲话常常会重复,而且自己讲什么不知道;但是,看起来又很正常。好了!那就麻烦大了!有一天她的先生在我前面牢骚、抱怨啊,说:我这个老婆怎么样,神经兮兮的,她常常误会我怎么样。。。。。。半夜有电话来,打一声:铃!她就说:你看!又再作信号了!楼下如果有个女众咳了一声:咳~~~「她在叫你出去了,赶快去啦!」她的老公莫名其沙(妙),也不晓得发生什么事情,她就什么都怀疑,哇!很严重!后来她这个先生跟我讲的时候,我可以理解了,也可以体会了,我只有讲一句话喔,我安慰她的先生,我安慰一下先生说:你这个老婆神经比较敏感一点,你要多关爱她,你要真正的爱她,真爱不只是要走进对方的生活里,更要走进她的生命里。要真正的爱她,你就要走进她的生活,一定要走进她的心灵。他说:哇!师父这一句话好有哲学喔!我说:那就做喽!让佛法进入你的生活,佛法是真爱嘛!对不对?让佛法进入你的生命,你所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奇迹。我只讲一句话喔:我说:你太太比较敏感一点,神经比较控制不住,你就不要太在意,要好好的爱她、照顾她。我只讲这一句,回来不得了,他的老婆误会我,误会我哦,她老公也不晓得跟她讲。。。。。。师父跟你讲的是安慰你,你这一句话反而去跟你老婆讲,也不晓得中间怎么传,我打电话去跟她解释,他的老婆对我误会,误会很深,我说:我没有讲什么啊!对不对?后来我发现一个真理,说:师父啊!我夫妻怎么样怎么样吵架。。。。。。你去死吧!不要问我,不关我的事情!对不对?夫妻。。。。。。我也没有讲什么话。这样讲是不慈悲啦,我只是开玩笑的啦,就是说:哎呀!夫妻的事情,这个出家人不能插手的,我没有讲什么。这个给你们一个借镜,如果有一个女人在你面前:师父啊!我怎么样。。。。。。一直哭,我告诉你:不一定是真的!说不定她老公。。。。。。她在你面前哭,她的老公在家里哭得更大声:呜~~~后来,为什么?有一个女人在我前面讲,她老公怎么样怎么样子,后来我见她老公的时候,她老公只有讲一句话:我才是真正的受害者!糟糕了!分不清楚,老鼠、老虎分不清楚,也不知道到底哪一个是对啊。所以,以后来,夫妻事,自己解决;佛法,我来解决!他说:师父!那供养的红包?红包我收!这个你放心,我不会拒绝这种,你那么诚心!对不对啊?
所以,才有是非,纷然失心。底下,【二由一有 一亦莫守】这个二元对立的思想是由一;「一」就是一心之本有,诸位!一有,你加三个字,你就看得懂:一「心之本」有,加:心之本,你就看得出来。二由一有,「二」就是二元,二元对立的思想,由一心之本有产生的,意思就是:你的心本来并没有二种对立的观念,内心里面战争了,是非、善恶、美丑,本来就没有。一亦莫守,千万不要说守住那个一。对不对?一,在佛教里面讲:也是观念,佛教讲「一」是绝对的空,不是一二三四的一。所以,二元对立的观念,也是由那一颗心的本有所产生的,意思就是:不要这样,放下,全体的般若智慧就显现了。一也不可守,一是解脱的真实境,是绝对的如来藏性,不要把「一」变成一种观念去理解。佛教讲「一」就是绝对,一亦莫守,「一」是观念;「守」就是执着,也不要执着有一个「一」,因为「一」是绝对。所以,禅是一也不立的不二法门,如果守住一,那么,其余的就会变。为什么?你有一的话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守住一,你就会变二、三、四。。。。。。一也没有守,万法不可守,只有真心的存在。所以,一也不是一,佛教讲的「一」是绝对的心灵、般若智慧。
【一心不生 万法无咎】一心,我们绝对的心性不生,底下加几个字:不生「二元对立知见」,一心不生二元对立知见,意思就是说:如来藏性,明本心、见本性的人,他不会产生二种矛盾的观念。一心,本来这一颗清净心,是没有二种抗衡的观念的、没有能所的,一心不生,只要你一心不生二元对立的观念,万法无咎,万法,但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所以,绝对的心性是不起执着的;绝对的心性是不起分别的;绝对的心性是不动颠倒知见的。因此能够不生妄心、不起妄见,就是《法华经》讲的: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是法住法位,这一句,初学佛法很难去理解,是法,一切法都安住在性相不二,本空,这里面不可以论常跟无常。我们讲世间无常,是告诉我们要好好的观照;当悟到究竟的时候,世间相就是常住相。为什么?它无相,世间相就是空相,空相就是永恒。所以,在佛来讲的话,性相一如,七大即如来藏性,遍周法界。什么是本性?无一处、无一法不是我们本来面目。所以,悟道的人,没有内、没有外,更没有中间,唯是一心,没有能所,不立任何知见、不妄起知见。所以,谁是是、谁是非;谁是对、谁是错,在见性的人看起来,没有任何的意义,心性是绝对的,无可言说,无可言说。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我现在简单的,因为这个上课比较重要,念念佛是。。。。。。诸位!翻开第一句,我现在一直贯串下来,我们再休息一下,等一下就来念佛。我现在一直解释,你就一直把今天讲的,从第一句,我就一直解释,一直把这个语意贯串起来,你的反应要快!
至道无难,要成就圆满的佛道并不困难,就怕你取舍,一直拣择,你只要放下爱、恨二元对立的知见,你就会洞然明白什么是见性不二法门。若见性法门、见性大法,如果毫厘有差,就会像天地的悬隔。欲得佛性三昧,大般若见性、大般若的妙心现前,千万不要存在两种观念:顺心和逆境的心,这个二元对立知见要放下。内心如果存在、杂夹着违跟顺的观念,这样相争,内心自己斗争,那么,对和谐统一的本性,就会变成分裂,是可怕的见性的心病。如果不了解如来的根本藏性不生不灭的宗旨,你一直想要跑到静的地方去修行,不知道这个便成动,徒劳念静,趣向静就是动。人人本具的佛性,其实圆满如同太虚空,无欠无缺,正因为我们的取舍心太强,取舍心不放下,所以,跟本性不能相应。千万不要追逐声色、名利、得失、情欲这些有缘的外在的生灭法;也不要强迫自己说趣向空在修行,压抑自己。一种平等不二的胸怀,就会完全放下这些取舍、追逐,烦恼当然会消失于无形。你只要保持一种平等不二的胸怀,所有的二元对立、取舍、烦恼,就会自然的消灭;「自尽」就是没有。想要止住这个动,回归到在这个静态的止,你这个止的动作,就会让你的心动得更厉害!你只会停滞在动静的二元对立里面,你根本不知道动静是一如,其体性本来不二。如果空跟有,其中有一种不通,那么,空跟有两处都会失去真理。当你谴有,就会失去有,沉没在有里面;当你趣向空,也违背了空的真义。多言多虑,反而不相应本性不可思议的境界;你修学佛道要开悟,要绝言、要绝虑,那么,见性大法的不二法门,入于不可思议,无处不通。回归见性的根本大法,得佛心的宗旨;如果你不这么样子,你会随着你的根尘能所不断,变成生灭,就失去了不二法门的宗旨。如果你肯修行本性的修行法,刹那须臾回光返照你的本来不生不灭的本心,就比你以前向空心处用功来得得力。因为向空心处用功,所以,转本有的绝对空,变成能空、所空,转变了就是妄动。所以,从空转变了妄动以后,都是由本心的取舍,正见变成了妄见。你不需要求得一个真心,因为求得真心还是妄心,只要放下那个种种二元对立的知见。二见不住,只要二见、二元对立——两边只要放下,彻底的放下,千万不要追寻,追寻就根尘不断,生灭意识心,反而挖肉成疮。才有是非,二元对立的是非,你很纷然,就杂乱无章,就会失去你这一颗本来的真心。二由一有,二元的对立,其实是由这一颗如来藏本来有的心所构成的;但是,你千万也不要说有一个「一」的观念去守住它,因为「一」是绝对的如来藏性,藏性不可讲一,因为它是绝对。一心不生,万法无咎,你只要这一颗见性——本来不生不减、不垢不净的心,彻底放下二元对立,一心只要不生出二元对立的种种知见,万法无咎,任它人身宇宙怎么变化、怎么生灭,你就是如如不动的一尊佛!所以,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就是自然万法无咎;过错就是我们没有智慧,没有智慧。今天课程暂时这里,
2010. 5. 16(下午)
好!大众向法师行问讯礼,请法师开示。
请坐下,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请翻开课本第2页,倒数第一行,【无咎无法 不生不心】今天从这个段落开始。无咎无法 ,不生不心…
《《信心铭》慧律法师主讲(2010年香港弘法大会)》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