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一義谛 2▪P3

  ..續本文上一頁,這個是根塵不偶,入于人無我,就是用伏六識心,伏六識心,降伏了六識心;六識心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只有暫時降伏第六意識,對于微細的第八意識,完全沒有觸碰過。所以你去小乘的國家跟他講,他們從來不談第八意識的。第八意識,生滅有兩種:一、叫做相生、相住、相滅;二、流注生、流注住、流注滅。有的人對名詞很陌生,聽都沒聽過,以前只聽到生滅,怎麼會有這麼多名詞呢?是的!這個就是你學得不夠,不夠豐富,今天來聽經聞法,又多了一個知識,其實是多了一個開悟的因緣。所謂相生、相住、相滅,就是你很容易觀察,我現在用比喻的,你比較聽得懂,譬如說這個人,你可以看他的貌相,小時候、長大、老了,面相都不一樣,叫做相生、相住、相滅;那麼,有一種你看不到的,叫做細胞的新陳代謝,細胞的新陳代謝,細胞的新陳代你看得到嗎?譬如說指甲,隔了一天長高了一點點,你有沒有看到指甲在成長?觀察不到,這個叫做流注;水流的流,注,叁點水再一個主,流注生;流注住,安住的住;流注滅。相生、相住、相滅;流注生、流注住、流注滅;相生、相住、相滅,就是粗糙的生滅法,你容易觀察得到的,你容易觀察得到的;流注生、流注住、流注滅,微細的,除了大菩薩,大菩薩可以觀察得到的時候,一般人沒有辦法,沒有辦法。結一個善緣。

  所以諸佛菩薩是:生滅既滅,寂滅現前,生滅都滅盡了,這個寂滅的心性現前了,這叫做真實道場,一乘寂滅道場。這個道場如果沒有找到,這個道場如果沒有找到,我們就會永遠在找道場。所以法師,或是在家居士,他一直在找道場,到底哪一個道場比較好、比較適合我?這個很好的事相的;可是真正的道場在哪裏?真正的道場,真正的道場即一乘,寂滅的道場,在你當下這一念,一念無生,即體即用,體即無生,用即般若,這個就是真正的道場。也就是說:今天很多人都有一種觀念,說:我今天要修行,找一個比較清淨、安靜的地方。諸位!大徹大悟無關于動靜,如果內心裏面不開智慧,靜亦是塵,動是塵,靜還是塵。何以故?無關于修行,只是一種方便,比較沒有吵雜,比較沒有吵雜。修行無關于動靜,動靜是塵,動是塵,靜還是塵。如果你在靜的時候你才修,說:我在安靜的時候,我才修得到行。那麼你去動態的時候,你就沒有修行。動靜無關于修行,這個是塵,動塵、靜塵;動、靜、根、覺、空、滅,《楞嚴經》講的,六根之結,根根有六結。用耳根來講,動、靜、根、覺、空、滅。六根之結,六根都會打結,打結就是煩惱,眼睛看什麼東西,心打結;耳朵聽什麼音聲,人家贊歎的,很舒服;毀謗的,心又打結,根根之結,每一根都會打結,看到什麼都會煩惱跟執著。根根六結,根根六結是講深入的,動、靜、根,覺悟的覺;空:空性的空;滅:寂滅的滅,動、靜、根、覺、空、滅,六結。這個講起來,要講到第一義谛,就是有這麼的困難,我盡量的發揮,你就盡量的吸收,只能這樣子,講多少算多少。那麼,同樣在诠釋不生不滅的境界,大小乘就差距太大了,小乘只降伏第六意識;大乘要究竟圓滿成佛,講到微細的第八意識,微細的第八意識。一切諸佛所共說,就是究竟實相無相,第一義谛涅槃妙心,一切法入于第一義谛,第一義谛叫做成佛臨門一腳。諸位!你們看過那個足球比賽嗎?看過嗎?那個歐洲的世界足球比賽嗎?有嗎?你看看那罰十二碼球,在決勝負的時候,這一球踢進去,這一隊就贏。諸位!第一義谛就叫做成佛臨門一腳,這個第一義谛悟了,了悟真如自性,原來回歸當下,刹那即見永恒,入萬人之中,如入無人之境,知道了悟究竟實相無相的道理,能夠體悟佛的心性,臨門這一腳就踢得進去。所以第一義谛就是成佛臨門一腳。

  放眼我們臺灣這一甲子來,用六十年簡單的來討論一下,這一甲子來,因爲中國大陸的法師東渡來臺灣;一甲子前,有日本的侵華、國共的內戰,使得很多法師在動亂當中,東渡到臺灣來。這些大和尚非常的慈悲,紛紛的成立佛學院、道場、講經說法呀,我也是個受用者。那麼臺灣也出了幾個強而有力的高僧,在大陸的法師,跟臺灣的法師、成就的法師,共同六十年在臺灣這塊土地上,道場愈來愈多、佛學院也愈來愈多;大學的佛學社也成立的愈來愈多;這些政府的官員,也愈來愈重視我們佛教這個宗派、這個宗教;所有的法會裏面,普遍的正知正見的觀念,散播到每一個角落,這個是可喜可賀的!

  但是放眼整個臺灣這六十年來,只有幾個現象:戒殺、放生、吃素、念佛、法會、佛七、持咒,大部分都是這個。關于這個究竟第一義谛的道理,鳳毛鱗角,體悟這個第一義谛的,實在是太少了!大乘佛法的偉大,就是太多的善巧方便,大家都來參與;可是大乘的致命傷,就是太多的善巧方便,使你搞不懂什麼叫做正法。所以附佛外道的特別多,打著佛教的旗幟的,亂搞一通也是很多!你不能說他不對,可是他走在佛教的邊緣裏面,你能說他不對嗎?他也有一點佛陀的思想,可是你要跟佛陀真正的究竟正法第一義谛契入,沒有,完全沒有。所以《阿含經》裏面,《阿含經》裏面講:兩種力量會毀滅佛教:

  一、出了惡生重大的比丘,出了惡性重大的比丘,出家不持戒、不守戒、不誦戒,到處遊蕩,霸占道場,不修行;人家修行,排斥那些修行的人,收了大家的供養占爲已有。佛講的,《阿含經》裏面講:碰到這樣子的惡性重大的比丘,佛教滅亡!爲什麼?如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身中肉。這個出到惡生重大的比丘,叁藏十二部經典不看,他講他對,那也沒有辦法,他也沒犯法、也沒殺人放火,就大家爲了生存。有的人了解佛的第一義谛的道理,沒有能所,不會攻擊別人;可是,有的人爲了要生存,就用極端的方式生存,用極端的方式在佛教界裏面求生存,就會變成搞對立。這個叫做:第一個、第一股力量,毀滅佛教的力量,就是出了惡性的比丘,身穿比丘的袈裟,可是不弘佛陀的正法,亂搞!

  二、講的相似佛法,讓衆生搞不清楚什麼叫做正法,都摸不著頭緒!第二股力量就會毀滅正法。講的叫做相似的佛教,你能說那個是佛教嗎?好像是、也許是、可能是、大概是、或許是,就是講這些;可是明眼人當然就很清楚了!

  所以今天出家衆這麼的多,我今天特別的感動,非常地感動,不容易的,我們居士要跟法師鼓勵一下!(衆鼓掌)

  這個出家人要多勉勵,出家衆荷擔如來的家業,這個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比丘、比丘尼,我們都是一家人,要講內心的話,對不對?我們都是一家人,“我們一家都是人”,統統要講內心的話,出家人要有志氣、要有骨氣。是不是?不要強出頭,諸位!你有能力、你有實力,我告訴你:美國都會來邀請你,你放心,不要強出頭。如果你今天沒有能力,常常搞一些靠廣告,那你麻煩大了!對不對?

  第一義谛,大乘的名詞就很多,《楞伽經》講:佛告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于外道所說之我。大慧!我有時說空;有時說無相;有時說無願;有時說如來藏;有時說如;有時說實際;有時說法性;有時說法身;有時候說涅槃;有時候說離自性;有時候說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示究竟實相。

  這一段出自《楞伽經》。

  

《第一義谛 2》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第一義谛 3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