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靈感觀世音 2

  《靈感觀世音》慧律法師講(2)

  好,我們簡單解釋一下:

  一、【十四無畏:據《楞嚴經》卷六載:觀世音菩薩以金剛叁昧無作妙力】什麼叫金剛叁味?其實這個金剛指的就是不生不滅的涅槃,因爲觀世音菩薩圓證涅槃妙心,叫做金剛叁昧,就是自性起作用。無作妙力,無作就是不是用意識心。意思就是觀世音菩薩是如來,是證得佛果的,是以前的佛再來的,古佛再來的,就是正法明如來再來的。“無作”就是不假造作,自然顯現的妙力,叫做【(不作意之力用),與諸十方、叁世、六道等一切衆生同一悲仰,】諸位!什麼叫做悲?什麼叫做仰?頭部往上看叫做仰,頭部往下看叫做俯。第一個、悲,就是指觀世音菩薩的拔苦,“仰”就是渴望。知道嗎?因爲觀世音菩薩證得了法界金剛無作妙力,金剛叁昧無作妙力,所以,法界的衆生,統統渴仰觀世音菩薩來救度,叫做仰。那麼,悲呢?觀世音菩薩大悲,一定要拔衆生的苦,【令諸衆生獲得十四種無畏功德。】記得!令衆生獲得無畏的功德。所以,這個無畏、無畏施是很重要的。

  以前我們去忏公那邊,那時候,師父學佛已經二、叁年了,二、叁年的時候,會引導一些逢甲大學初學佛法的去見忏公,去參加蓮因寺的齋戒學會。有一個人,有一個大一的新生,一進去一看,因爲忏公那邊的齋堂,前面放一尊觀世音菩薩,然後,上面寫“無畏施”,這個大一的新生是臺灣人,進去以後,他看:無畏施?他說:喂!益謙,這是什麼意思?不怕人家吃嗎?(師父笑)不怕人家吃嗎?不然,爲什麼叫做無畏施?意思就是國語叫做:是不是不怕人家吃?叫做無畏施?不怕布施,叫做無畏施嘛!我說:不是,不是!無畏施是觀世音菩薩慈悲,不會讓衆生有恐懼感,叫做無畏施。知道嗎?令衆生心無所畏懼,叫做無畏施,不是不怕布施。哇!差太多了!

  再來,第一,令諸衆生獲得十四種無畏功德,即【1、不自觀音以觀觀者,】因爲觀世音菩薩修耳根圓通的。不自觀音就是不會拿這個音聲……以觀觀者,第一個“觀”叫做能觀,“觀者”就是所觀。他不會拿這個音聲,來變作一個能觀跟所觀。意思就是:觀世音菩薩已經證得金剛叁昧,就是心境一如的意思。不自觀音就是不拿這個外在的音聲,化爲一個能觀,一個所觀,因爲音聲就是清淨自性的緣起相,沒有二相,緣起相就是真如相。所以,不自觀音以觀觀者,觀世音菩薩不會拿外面的這個音聲,化作一個能觀、所觀。衆生都是這樣,聽到美好的音聲,心都跑掉了,一個能聽,一個所聽,心就跑掉了,就迷迷茫茫了。觀世音菩薩知道,音聲是幻滅的,幻滅就是實相的顯現,緣起就是實相。【使受苦衆生即得解脫,】讓受苦的衆生就得到解脫,【是爲無畏。】

  2、【知見旋復,】我們平常叫做知見立知,旋複就是回歸涅槃妙心,旋複就是回光返照,轉過來、轉回來叫做旋複。所以,知見旋複,衆生就是有知有見,佛無知無見,就是不立知見的意思,叫做知見旋複。衆生的知見往外奔;佛菩薩知見,統統化爲沒有。所以,知見旋複,就是回歸到無知無見,一個人不頭上安頭,知見立知就是無明本,佛菩薩知見不立知,頭上不安頭。所以,知見旋複就是無知無見,就是涅槃妙心。觀世音菩薩證得無知無見,不立任何知見,證得金剛叁昧,能起無作妙力。【能使衆生,設入火難,火不能燒,是爲無畏。】諸位!觀世音菩薩,我們一定要認清楚,當你發生火災的時候,當你在城市發生火災的時候,記得!先打119,叫消防局的來,再念觀世音菩薩,這個很重要的觀念,不能只有念觀世音菩薩,忘了叫消防的來,記得!第二、如果你在荒山野外。有一個農夫,他在荒山野外燒這個稻草,結果一放火,一放不可收拾,不可收拾,已經燒到隔壁田了,一下子想到師父說的,要念觀世音菩薩,開始認真念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因爲快燒到隔壁的田了,會被人家揍,要不然就罰錢,這怎麼辦?人家隔壁農作物好好的,你在這裏燒,燒到隔壁的。念……後來人家看到一大堆煙,怎麼樣?別人替他打119,請那個消防局的來,念……一直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念《大悲咒》;他還力量更大,還加念《大悲咒》,一直燒起來,一直念《大悲咒》。人家幾輛消防車,嗚伊……來,人家就一個念《大悲咒》,熄了!水,一滴水都還沒有噴,熄了!是不是啊?不可思議,所以,要記得!

  【3、觀聽旋復,能使衆生,設爲水所漂,水不能溺,是爲無畏。】什麼叫觀聽旋複呢?就是我們的衆生,“聽”就是能聽的,耳朵就是耳根,聽,是聽到外面的音聲,衆生聽外面的音聲,就被迷惑了。現在怎麼樣?回過頭來,轉過頭來,這音聲到底從哪來的呢?從耳根來嗎?找不到。從外面的境界來?也找不到,找不到起源。耳根是無聲,怎麼樣子呢?外面音聲也是無聲啊,找到一個聲,找不到;可是,因緣,聲音就顯現,耳根就聽得到。喔!緣生就是無生,原來萬法都是無生,緣起就生。緣生就是無生,原來清淨自性都在緣起裏面,六根不可得,境界不可得,身心俱如幻,身心就像幻化的一樣,緣生,音聲出來了,這個音聲,你實在去找,找不到一個實體,你找不到來處,也找不到去處,緣起就現,這個就是觀聽旋複,就是證得自性。能使衆生,設爲水所漂,水不能溺,是爲無畏。

  【4、斷滅妄想心無殺害,】觀世音菩薩斷滅了妄想,心當然不會殘害衆生,我們要學菩薩,不能殘害衆生,【能使衆生入于羅刹鬼國,鬼自滅惡,是爲無畏。】

  5、【熏聞成聞】,諸位!這個“聞”後面加一個字,就是“性”的意思,所謂“聞”,熏聞就是用本性修行,用聞性修行,熏習久了,全部都變成本性。記得!用不生不滅的清淨心修行,不要落入意識形態,不要落入語言、不要落入文字。熏聞成聞,就是熏這個聞性,變成清淨自性,【六根消複】,六根就是指意識形態,這些意識形態統統化爲沒有。【同于聲聽,】就是在音聲一樣,真如自性就是音聲,真如自性就是六根,就是六塵裏面,不必找,它是不二,塵自生滅,自性不動。【能使衆生之當被害者,刀刃所加,段段折壞,是爲無畏。】有人傷害你,段段折壞,是爲無畏。

  【6、聞熏精明明遍法界,衆生雖被藥叉諸幽暗者來近其側,然菩薩之精明能使藥叉之目受明奪,】師父解釋一下:聞熏精明就是熏習,聞,這個聞性一直熏習,精明就是見性。見性以後,明遍法界,這個大智慧、光明、清淨自性周遍法界,就是處處見性的意思,叫做明遍法界。所以,你哪裏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降臨。衆生雖被藥叉諸幽暗者來近其側,然菩薩之精明,能使藥叉之目受明奪,他眼睛睜不開,受到菩薩的光,藥叉看不到,害不到衆生,【自不能視,是爲無畏。】所以,記得!念觀世音菩薩,在家居士、出家也好,師父主張:念一萬聲的阿彌陀佛,要念五千聲的南無觀世音菩薩,要這樣念比較好。

  【7、音性圓消觀聽返入,】什麼叫音性圓消呢?“音”就是外面的塵,“性”就是裏面的清淨自性。外面的塵跟裏面的性是不二的。圓消,原來不離當處,真如就是不離當處。觀聽返入,這個聲音不跟著跑,回歸到真如自性。【能使衆生禁擊等事不能著身,是爲無畏。】衆生被捆綁、被困住,好好念觀世音菩薩。如果你的婚姻不美滿,不美滿,你老公每天打你,你很希望結束一段因緣,記得!好好地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假設說啦,菩薩當然不主張離婚啦,不過菩薩自會有安排,自會有安排。每天都打,早上打、下午打,晚上又打,半夜叫起來打點心,真糟糕,就很麻煩!

  【8、滅音圓聞遍生慈力,】滅外在的聲塵,圓滿的聞性,滅外面的音、外面的塵,圓滿了清淨自性,遍生慈力,大慈力。【是以衆生經于險路如行坦途,】所以,你去登山……記得!爬山、涉水、劃船,記得念觀世音菩薩。【或遇惡寇,自不能劫,是爲無畏。】

  【9、熏聞離塵色不能劫,】熏這個清淨自性,清淨自性,塵就黏不住你。色不能劫,就是女色也不會傷害到你的清淨心。【能使一切性多淫之人不生貪欲,是爲無畏。】

  【10、純音無塵根境圓融,】中間一個句號,純音無塵。一個“。”根境圓融。純音無塵,純音,音聲就是性顯,音聲就是清淨自性在顯現。就像釋迦牟尼佛在講經,釋迦牟尼佛講經,對不對?那個音聲,音聲就是釋迦牟尼佛清淨自性顯現出來的。純音無塵,根境圓融,【能使懷忿恨之人不生嗔恚,是爲無畏。】

  【11、消塵旋明,】消外面的塵,恢複到清淨自性之明,叫做消塵旋明,“旋”就是回轉過來。消外面的音塵,回轉過來,證得清淨自性之明。【能使一切昏鈍無善心之人遠離癡暗,是爲無畏。】所以,常念觀世音菩薩的人,會開智慧。

  【12、融形複聞,】“形”就是指外,融外面這個“形”,包括色、聲、香、味、觸、法。融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複聞:恢複到清淨自性,“聞”就是聞性。這個“形”雖然是指音聲,但是指六塵的意思。融外面的六塵,恢複到清淨自性。以此無畏,因爲證得金剛叁昧,【以此無畏,施諸無子衆生,】沒有兒子的。【欲求男者,】想要生男,【令得生男。】

  【13、六根圓通明照無二,】六根圓通,明照無二,眼、耳、鼻、舌、身、意,完全通達清淨自性。不二就是根塵不二、性相不二、理事不二、心境不二,不二就是真如,萬法皆如,就是不二。【以此無畏,施諸無子衆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

  【14、我一名與六十二恒河沙名等無有異,】爲什麼?我觀世音菩薩,你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這個名號有這麼大的功德,跟六十二恒沙名等無有異。你念六十二恒河沙菩薩的名字,就跟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一樣的功德,當然我們就念一尊,省得那麼麻煩。是不是?所以,我們今天要唱這個“南無觀世音菩薩”,一個是唱觀世音菩薩,一個是贊歎,贊歎觀世音菩薩…

《靈感觀世音 2》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第一義谛 1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