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離言法性。
不管怎麼樣表示,講不講,打的動作、肢體語言,總而言之就沒有明白表示怎麼樣做,密教就不一樣,向上向上一直到無量都有法門,你就是學不完也修不完,越修就越莊嚴,無量莊嚴,這就是密教的好處。唐武宗把佛教給毀了,禅宗也受了重大的創傷,大概就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公案、語錄都出來了,就參公案、參話頭,等到宋朝的時候,編了一個《碛砂藏》,大藏經宋朝的,日本大藏經總共有一百五十冊左右,但是《碛砂藏》有幾冊你知道?四十冊,而且裏面百分之八十都是禅師語錄,連經都很少,大概就是佛教那時候新創,新受傷,文獻散失在各地收不回來,沒辦法去聚集,即使想要編大藏經也沒什麼可以編,最容易拿到的就是禅師語錄,所以編了百分之八十。乃至慘到什麼地步,不只是密教,律教也是一樣散失,禅宗裏面的《楞伽經》也找不到了,所以在宋朝蘇東坡的時候,有一次被貶江南在山裏面的一個寺廟碰到一位張居士,張居士是進士出身,宰相退休,他們都是等于坐同一條船,共同的命運,在幻海浮沈。那時候張居士已經退休,蘇東坡還在浮沈之中,那個張居士就在書架上拿了一本《楞伽經》交給他,跟他大致講了一下叫他怎麼修,甚至跟他講現在只有這麼一本,你要修個大功德才好。他說怎麼修?因爲你書法好,所以你把它抄一遍,雇工請人印畫、刻,蘇東坡因爲聽了《楞伽經》的道理很高興,開始寫,寫完就印,剛印好他就升官了,官運一直往上升,升到最高的地步,不過沒有幾年,因爲他年紀已經大了,過了大概五六年就過世了。但是就是因爲蘇東坡這麼一抄,所以《楞伽經》傳下來,如果沒有蘇東坡抄的話也斷了,你看慘不慘。《楞伽經》是所謂的正法眼藏,達摩直指的印心法門,所以不要說密教沒有,乃至于到那個地步也沒有了,到能夠住山地步的人很難。這樣一比較你就知道真言密教的可貴,提供你無限宏觀的願景,就是無上菩提,E時代的解經,你就容易聽進去了。
我前面講有種種的密法,現在講各種密法的比較,一唐密,現存唐密,是正但不一定純,而且是不全的。相對于真言密教真言宗密法是真正密傳全部的東密,而且是最正、最傳統、最有根據、最完全的密法,但現在的唐密就不是這樣,其實依臺灣的現況來講,講臺灣的現狀就等于講所有的唐密;現況是什麼?我所知道的只有兩個法,一個是准提法,一個是穢迹金剛法,僅存的。可是密法有多少?太多了,無量無邊,所以它太不全了,而且它所遺留下剩下一點點正法的余緒本身也不全,因爲只有一咒一印;准提法就只有一個准提咒一個准提印,穢迹金剛法一個穢迹咒,一個穢迹印,加上前面一個簡單的祈請,所以很不全。爲什麼說是正但不純?因爲現代的人,譬如一位法師,他傳這個准提法他是很有名,這位原來是法師,後來就不再僧寶中,聽懂嘛。他傳的准提法五處加持都不是很正確,連五處加持都不正確,在儀軌裏面;另外沒有儀軌裏面各別傳授講供養,東密真言宗是講六供,他講十供,十供當然他也許是依《華嚴經》,十供。可是真正的密法是六供,而且這個等于是沒有什麼根據,所以就不是很純粹,另外這位法師有位師弟就更不一樣,他把准提神咒跟准提印加上藏密的儀軌,有一個道場,他就跟藏密結合了,就更加不純了。另外有一位習禅的大居士,他專傳准提法,他的准提法也是他自己依藏密而編的一個儀規,所以那個就更加不純,這是准提法。穢迹金剛法也是有類似的情況,這個我都學過,而且是拜師學的,不是自己看藏經修,你若看藏經自己修,修到後來會毛毛的。後來就有人編穢迹金剛法,加上淨叁業真言、蓮花合掌,淨法界真言,金剛合掌,文殊師利護身真言,金剛合掌,這個都是原來所沒有的,原來就是慧叁老和尚傳的,都沒有這個,乃至還加上一字金輪,百字明,這個都沒有,所以這個自己編進去的,我覺得這樣不好。你依你所如法求來的,你就如法修行,你就也這樣如法傳下去,以存其真,這樣還有傳承的加持力。你自己編的話,那就是種我慢,這樣是不好的,而且混亂正法,這樣不好。所以現存的唐密就是這樣,僅存的兩個法常常也不是很純正,這也是很可憐的事。
第二個臺密,是正而不純,臺密是正的,但是不純,不純的原因就是它跟天臺法結合,而且變成次要的地位,以胎藏爲主,附于天臺。而且它是不全的,因爲它只提倡修胎藏,以胎藏界爲主,所以密法不是它的主法,非主法。
接著講東密就是最正統,叁國傳燈,有史可考,最純正,悉皆唐密,千年相承,沒有篡改、沒有混雜它法,于理于事沒有違背如來教理及戒律,顯密一脈,絲絲相扣,最的根據,字字皆從大藏經中來,沒有混雜其它的法。乃至于日本本地的法、世間法都沒有進去,于理于事沒有違背如來教理及戒律,最有根據,字字皆從大藏經中來,佛口親說,最完全,包含金胎二部、及五部:佛部、蓮花部、金剛部、寶部、羯磨部。
接著我們講藏密,關于藏密我前面有時候會點到爲止,碰觸到,我們只講史實,曆史上、學術上研究的結果就是這樣,它是雜合,而且它們自己也承認很多東西合在一起,雜合所以不純正。第一講它的成份,從學術界到佛教界都是有這樣的結論,依大英百科全書,跟大美百科全書,哲學大辭典,佛光大辭典,都是這麼寫,怎麼寫?你若查喇嘛教,都會這樣寫,它原來是依它西藏本地的苯教Bon、婆羅門教、道教、佛教,這樣組合起來,苯教是什麼?不是有所謂的黑教嗎?那就是苯教。而且這個苯教很有意思,自從內陸傳進去的道教的風水、符咒、算命,他們搞那個東西,所以有一位什麼大師,他就是黑教的大師。黑教不是藏密四大派之一,連藏密都不承認它,所以不要搞錯,藏密紅、黃、花、白,四大教,黑不是。藏密婆羅門教的成份就是它有怛特羅(Tantraism)壇城教,這個如果會英文的人你上網輸入這個英文就可以知道很多很多,就是無上瑜珈。所以它的內容成份很多,就不是很純正的,當然至于理跟事我們就不談了,我們只講學術上大家都公認的,因爲理跟事會爭辯,我也不想跟人家爭辯。
以曆史的來源來看,我們中國僧人,從中國到印度去求法是從東晉法顯,西元404年,很早,那時候大不列顛還沒有國。大不列顛一直到西元600多年的時候才有北歐的海盜進來,等于差不多我們隋朝的時候。所以從法顯大概400到800年之間中國的僧人到印度不斷的求法,可是到了西元八百年的時候,就再也沒有漢僧進去印度求法,爲什麼?因爲800年九世紀,回教徒進入印度已經滅了印度,而且他們進了印度回教徒是會殺伊教授的,我們有一個大石佛,好端端沒事前幾年被回教徒炸掉,在尼泊爾,好大好大,比我們中國的敦煌石窟、龍崗還要大,沒事就沒把它炸掉。回教徒是很不可思議的,非是常情所能理解,因爲他們跟阿拉在一起,我們不懂阿拉。到西元900年的時候,十世紀,回教徒就完全占領的全印度,印度是完完全全滅掉了。西元900年也可以印度正式沒有佛教,跟著印度這個國家滅掉了,它變成一個外族統治的國家,乃至于印度有一個高僧叫阿底峽,在1038年入西藏,應藏王所請。可是距離900年已經差不多一百多年的事情,因爲印度滅了,佛法也跟著滅了,所以婆羅門教乘機就又複興,這個因緣是什麼?因爲佛法講慈悲平等,這個時候因爲印度被滅了,他們複興印度教固然是習氣,但也是爲了要自保,要鞏固自己的民族,就好象尤太人,雖然他們亡國幾千年,但他們所到地方都以尤太教鞏固自己,讓這上尤太民族不會滅掉,國可滅族不可滅,用這個尤太教鞏固他們的血脈,否則就完全被人同化掉了。你看老中就知道,老中人太多到外國被同化掉也沒什麼關系,不少你兩叁千、兩叁萬人。
阿底峽是他們最早的祖師之一,他進去西藏的時候已經是十一世紀了,那個時候他帶進去的法照這樣判斷已經不是純粹的佛法,已經跟婆羅門教有融合,應該算是佛法的余緒,跟婆羅門教結合在一起的東西。乃至于象馬耳巴、剛郭巴、密勒日巴,他們都是十叁、十四世紀的人,也就是元朝的時候,他們到印度去求法,鐵定就都不是佛法了。馬耳巴去請法,越過喜馬拉雅山也是很辛苦,雖然那麼辛苦可是他每次都是拉兩叁匹、叁五匹馬或騾子裝滿了黃金到印度去供養上師,求了法以後回來再開班授徒,過了若幹年以後補習費收夠了再集了很多黃金,再去印度,再回來再開班授徒,再賺黃金,然後再去供養上師。我們反觀玄奘大師、義靜大師、法顯大師也沒有聽帶很多金子去,沒有;能夠帶一條命過去就不錯了,是不是?所以從來沒有這樣子,回來也沒有賺金子,這就民族不一樣,有點差別,所以法上也有點點不一樣,我這只是就學術上來談,其它的不談。
馬爾巴是1012-1097,這是師公,是密勒日巴的師父,剛郭巴是密勒日巴的徒弟,我跟大陸人接觸才發現他們對藏密完全不是很了解,甚至不知道有紅黃花白四大派。DB法王是白教的,我以前學的是白教的,後來就不學了,知道東密以後,知道正統密教是這樣就不再學了。達賴喇嘛是黃教,好了就講到此爲止,同樣的,祝各位身體健康、家庭合樂、勇猛精進、少吃少睡多修行。
《大日經疏講解 第18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