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日經疏講解 第28集

  大日經疏講解

  南無大悲毗盧遮那佛

  主講者:釋成觀阿阇梨

  日本高野山真言宗[東密]

  第五十叁世叁國傳燈灌頂阿阇梨

  賢首宗兼慈恩宗第四十二世法脈傳人

  大毘盧寺

  第28集

  我們繼續講,所以佛講法有破有立,佛跟外道最不同的就是這點。佛看到你的錯誤他要破斥你的法,破斥完了以後他不是破斥完就沒了,破斥就好象破壞一樣,破壞完了要建設,所以要先破壞你那些違章建築,把那些違章建築這些難民區貧民窟很髒亂的景像全都去掉以後蓋一大棟很好的國民住宅給你,所以有破有立。有破有立皆以慈心,破的時候是以慈心,立的時候當然也是慈心,所以不同于其他外道,其他外道乃至于世間所有的哲學家也是一樣,互相辯論就是想要辯倒對方,以這個爲目的,如果你辯輸了他很爽,這樣而已。甚至辯還沒關系,打殺,要把所有的異已,跟自己理論不一樣、信仰不一樣的全部要趕盡殺絕。佛法所謂的破邪顯正、乃至于破魔破妄,佛的破魔也不是把魔抓來用慧劍一刀兩斷不是這樣,破魔就是把他的理論摧毀,他理論沒有辦法再站起來,然後他降伏皈依叁寶,不是把他殺掉。所以破魔跟一般的破也不一樣,破魔就是讓他心服口服。

  譬如你要辯,好我們來辯,辯來辯去辯不過你就服了;你說你要顯神通,好我們來顯神通,然後顯一顯。譬如象那個曠野鬼神大鬼很醜陋,佛就示現一個很奇醜的大鬼,比它還要大,示現在他前面把他嚇一跳,他嚇的發抖,然後說:你要不要皈依佛世尊?不皈依我一口就把你吃掉,我皈依我皈依,然後世尊就再回複佛的本相。所以所有一切教化、調伏、破除、破斥全都是以慈心故,不是破斥完了就完了,破斥完了讓你皈依正途,讓你皈依正菩提道,得正解脫,目的在這裏,不以破除爲破除,不是爲了破除而破除。所以破除、破斥、調伏都是一樣的意思,都是慈心故、慈愍故、愍一切衆。

  話說回來,恕我大膽講一句,我學佛我也應該要這樣子,怎麼樣?要傳布正法,跟世尊一樣,跟世尊學,常隨佛學要傳布正法,破斥邪僞,現在末法時期邪僞充斥,到處都是邪僞。現在是邪僞充斥,充滿了邪僞,因爲邪僞充斥,所以現在的學者就步步荊棘,寸步難行,而且掉了荊棘叢裏面還不知道。我看我現在就不能再諱莫如深,就是保守秘密閉口不說,當然我如果是修其它的道,而不是修學信受菩薩道,那我就做我的好人,就不要管那麼多,所謂的閑事。但是你要曉得,佛菩薩都是管閑事來的,那生死都不是他的事,衆生的煩惱也不是他的事,但他就是把衆生的煩惱以破除衆生煩惱爲已任,認爲是他的任務。衆生的生死就是他的生死,所以我現在因爲看到邪僞這麼充斥、這麼廣泛、這麼深入民心,我就不應該這麼諱莫如深,應該要開示清楚,讓衆生的迷惑能夠破除。否則衆生再繼續這樣迷惑下去的話就不知所從,乃至于即使不是很迷惑的人,也沒有把握搞得很清楚,我知道又不肯說罪過就很重。就好象孟子講不忍人之心的時候你們還記得嗎?他講到什麼叫不忍人之心,就是看到有一個小孩子或婦人掉到井裏面,你要不要伸出援手把她拉出來,當然要,因爲在裏面會死掉,所以不忍人之心,不忍人受苦。同樣的我看到大家很多人都掉到邪見的坑洞裏面去,我能夠忍心不伸出援手嗎?所謂的援手也只不過把事情講明白讓大家知道,而不會再步入後塵,再受迷惑,受墮落這樣。

  因爲現在整個佛教界,乃至于整個世界都充滿荊棘,所以修行人就必須要披荊斬棘,爲自己跟他人再開出一條修行正道,讓這條道路上一切的不如法、不如理、違佛之說,以及一切邪見邪行,這些都是菩提道上的荊棘、絆腳石,我們都要把它認識清楚,你才能夠擔保你自己修行不會走錯路。不如法、不如理,這個即使一切外道、邪見也都有歪理十八條,但是外行人一聽他歪理十八條搞不清楚,好象說來頭頭是道,以爲他自有他的道理,沒有,理只有一個。佛所說的理是最正的,除以此外就是不正,你如果要求其它的理,當然隨你的業力因緣,你如果有善根、有福德的話你就會信受歡喜如來的正理,乃至于依教奉行。否則的話你攝受信仰、修行一切歪理邪道心生歡喜,不知出離,所以就永遠墮落,就很可惜、很可憐。你看看除了佛法以外,這世間面前擺著的有多少種宗教,有多少信仰者,那個都是迷途羔羊,但是你有辦法嗎?沒辦法,所以只好忍下心來耕耘面前這一個花園,這是法國的一個文學哲學家講的。所以正道上所有的一切的不如法、不如理、違佛之說,一切的邪見、邪行都是菩提道上的荊棘、絆腳石,都必須盡快的除去,才不會自己絆自己也絆別人,因此也能夠無礙通達,至于寶所,這個是法華經上的話。菩提道就是爲了要到如來的寶所,寶藏的地方,就去挖如來的寶,但是要達寶所之前要先除去一切荊棘、絆腳石,這個就是治地、整地、除障。菩薩十地裏面有一個治地住,治地是什麼?治地就是你要建築之前要整地,整地整好了才能夠開始建築,所整的地是什麼地?心地。你的心地要先整,把一切的沒有用的樹、雜草、亂石,髒亂的東西全都除去,高低起伏的盡量把它弄平整,這叫治地行。治地也就是除障,除去一切建築、修行的障礙,要建什麼?要建大寶樓閣。

  障有兩種,一種是內障、一種是外障。內障就是自已自心的諸惑、煩惱、疑等等這些都要除。外障是什麼?外障就是外界來的惡知識、惡友、惡黨所給你的障礙、煩惱,你一定要自己除,自己除不是拿刀把他殺了,第一個就是遠離惡知識,你不用殺他遠離就好。佛說你要修行要先遠離惡知識,親近善知識;遠離惡法、親近善法。剛剛那段是前言,我爲什麼要講這些,我的心態、我的動機、我的發心,這樣子。讓你了解,不是基于仇恨,而是基于悲愍。

  B就是正釋疑惑

  疑惑是什麼?就說她不是空行母附身嗎?那先解釋什麼是空行母,空行母其實在我們漢傳或是佛法的正傳,乃至于南傳的也是一樣,沒有這個詞,只有什麼?只有夜叉,空行母就是夜叉,或是有稱夜叉女,正式的稱呼,我們普通話就叫做母夜叉。什麼夜叉,夜叉是鬼類的一種,它是一種鬼,爲什麼會把它稱爲空行母,因爲夜叉有叁種:地行夜叉、虛空夜叉、宮殿飛行夜叉。夜叉梵文Yaksa,什麼是地行夜叉,就是說這種夜叉它是住在地上的,而且只能用走路的。虛空夜叉又叫空行夜叉,所以就是空行母的來源,因爲這種夜叉福報比較大,它往昔有修過福,修什麼福?布施車馬,得到能夠飛行的這種報。身爲鬼類但它能夠飛行,福報比較好,虛空夜叉或是空行夜叉。第叁類宮殿飛行夜叉,這類福報就更好,它住在宮殿裏面,就好象夜叉王一樣,雖然鬼類但它的王也都是住宮殿的,迦樓羅王、緊那羅王等等都是住宮殿的,因爲王嘛。但夜叉有一類叫宮殿飛行夜叉,因爲它修了很大福,得了大福它能夠住宮殿,而且身能飛翔,所以叫宮殿飛行夜叉。你知道了以後就不會被這麼好聽的名字所惑,它不是什麼,它就是鬼,它就是母夜叉。

  接著,這等于是密法中的特殊名頭,現在開示給你聽,讓你得無疑惑,什麼叫夜叉附身。附身又叫附體,又叫著;夜叉附身或夜叉附體,或是著夜叉,夜叉因爲是種鬼,或說著鬼。還有一種專業的名詞,外陰附體,陰就是陰間的鬼類,鬼有很多種,就好象我們人也有很多種,黃人、紅人、白人,各種顔色的人。外陰附體,陰界的衆生附在你的身上,叫附體,也叫鬼附身。鬼附身也叫著鬼,著鬼廣泛的說是著魔的一種,我們不講魔鬼嗎?爲什麼?所謂著魔就是他能壞你修行,所以叫著魔,魔就是壞人修行,但是通常魔要壞你修行它都是用什麼?它都是用這種遙控的,它不用親自出馬,遙控就可以讓你著魔,乃至于他就遙控,找一個小魔小鬼,然後來跟你搗蛋那你就完了。還有通常你會鬼附身、著魔、著鬼了通常這裏面都有恩怨在裏面,不只是你貪著,等于是你的業。順便講一下會著魔著鬼的本身就是貪著,貪心太大,心裏面的漏洞太大,爲魔、爲鬼所趁,所以它就趁虛而入,壞你修行。爲什麼?因爲你自己自身自心不是不完美,很多缺陷、瑕疵品,瑕疵品你要曉的都是很廉價的,所以好神好鬼都不願意去親近這個瑕疵品的修行人,因爲這樣子,那一個修行人自己有很大的瑕疵、缺漏,所以護法、菩薩鬼神都不親近,因此惡鬼神親近,一方面擾亂你,一方面占你的便宜。

  甚至就搞得你生不如死,而這種東西常常就是有恩怨的因緣,一切的善鬼神菩薩都不敢管,因爲什麼?因爲你們中間有過節,你懂嗎?也不好治也不好搞。這是順便提到,真正的修行人也常常不願意參與人家個人的恩怨,也常常不喜歡去幫人家治鬼、抓鬼、趕鬼的事情,因爲你們中間有恩怨沒有搞定。而且它常常也不聽勸說的,噢,你是什麼?你是“角頭”?的老大,我才不甩你呢,這是我們個人的事情你不要管,我尊重你是老大,但你不要管我們的是非。常常搞的搞不好,然後去想要插手的法師常常也分了他一杯羹,如果他著整個鬼,他就著半個鬼,乃至于就列爲他的殖民地,也就法師也著了。你看冤枉不冤枉,冤枉是冤枉,但你就會分辨,你會做跟你能做是兩回事,知道吧。所以個人的恩怨業力你沒有辦法轉的動,中間有很大過節的,那個除非他說你賠我,各方面的賠,有時候是命,有時候是種種恩怨,乃至于奪妻殺子之恨,那你怎麼賠?所以著鬼的、著魔的常常都是有因緣,我跟你們講,種種大修行的人也拿它沒辦法。如果去插手的話那只會跟著倒楣而已,通常是這樣。

  再講鬼附身的方式有幾種?第一種附身外,也就是你走到哪裏它跟到哪裏,但它不貼在你身上,變成你的侍從,這樣子。所以有第叁只眼的就可以看得到,你後面或是你旁邊就是有一個衆生這樣子,那種就是附身外的。第二種附身上,附身上就是貼著你、靠著你、或是給你背,在你的表皮外,但是跟你很貼身,就是變成你的貼…

《大日經疏講解 第28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