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經疏講解
南無大悲毗盧遮那佛
主講者:釋成觀阿阇梨
日本高野山真言宗[東密]
第五十叁世叁國傳燈灌頂阿阇梨
賢首宗兼慈恩宗第四十二世法脈傳人
大毘盧寺
第33集
南無摩诃毗盧遮那佛(3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3稱)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請放掌
還是請熒光幕前的朋友端身正坐,專心聽講,不做旁的事,以重法故。菩薩重法,則得開無上智慧。首先,跟各位報告一下就是10月9號在臺灣高雄的華嚴四十二字觀門法會就圓滿結束,我因爲講了太多話了所以喉嚨沙啞,吃了很多喉糖還是不太很有用,總共講了6、7個小時,都不停地講,所以稍微有點傷了。體力也比較差一點,休息了一天,今天我們開始繼續講。講之前,還是提醒各位,希望大家都發心護持新逍遙園譯經院的建築,令這個正法道場能夠建立起來,能夠紹繼、弘揚已經斷絕了一千多年的東密正法,以及一切的顯密性相如來正法,令如來正法能夠于世久住。關于高雄灌頂法會我們有一些攝影,最近這幾天太忙了,要把灌頂的法器、法壇等收拾,很花時間很忙,過一段時間,下一個禮拜,或者下下禮拜,把一些照片給大家看一看。
還沒有講大日經疏之前,我先要提一個,在臺灣的一位皈依弟子,他給我拷貝下載了關于密林阿阇黎的事情,他說,因爲那個我在四十二字門的DVD裏有講到密林阿阇黎的東西,他發現就說我所依的大陸一位居士給我所傳的E-mail裏的資料有一些有錯誤、或是不明白的地方,他拿這些資料給我,希望我參考一下。很厚一本,我看了一下,雖然很厚,但是也如這位弟子講,這裏面跟我上次得到的那份資料,這個網路上的東西,都是抄來抄去,很多重複,不是全新的東西。這裏面有提到一個很重要的,我是覺得。他說在11月10日的發表于佛教線上(是一個刊物)提到密林阿阇黎“叁渡扶桑”,叁次到日本,扶桑就是日本,“二上高野”,兩次上高野山去,“前後得叁個阿阇黎位”,這個,我覺得是個錯誤,爲什麼?因爲阿阇黎位不可能是叁個,阿阇黎位一個就夠了,你不管灌多少頂,灌頂多少次,但是都是一個阿阇黎位,就好像你選總統,你不能同時選上叁個總統吧?!一樣的意思,所以如果說他接受叁次灌頂就得叁個阿阇黎位,這個是錯誤的。
譬如說我也是叁次灌頂你知道嗎,但我沒說我得叁個阿阇黎位,阿阇黎位只有一個,哪叁個大灌頂呢?一個金剛界,一個胎藏界,還有一個許可灌頂。所以有叁次不同的灌頂,但所得的阿阇黎位只有一個。所以在網絡上我提醒各位,你在網絡上找資料、拷貝資料,你要有一個准備,這個很多寫這個文章,編文章的這個人,自己對那一樣東西不是很專業很內行,更何況,這個密法已經斷絕一千多年,而且你自己本身不是到過高野山求過法,所以你不了解其中的情形。你就是看到說,他受叁次灌頂,然後你就認爲理所當然得叁個阿阇黎位,你就這樣寫,這樣不好。你這樣子,如果你看到網絡上東西,你可以參考,但不可以全信,有些東西必須要存疑。因爲那個編的人不是專家、專業的人,本業專業的人,所以他如果編的或是寫的有錯誤的地方,常常你也不知道是誰編的,所以沒人對你負責。但是寫的人如果寫錯了,那我奉勸在網絡上公布啊,或是編排啊,供給人家資料,你好像是好心,可是你如果給人家錯誤的咨詢,尤其是在佛法裏面,就好像禅宗六祖大師所說的,“自誤尤可,還誤他人”,這個罪障無數,你自己誤自己啊那還好,你誤導他人,這個誤導他人是什麼?講不好聽的話就是害人,所以你雖然無心要害人,可是你做出錯誤的報導,供給錯誤的資料,那就是一種誤導,那也就是會害人的,這裏面有因果的。
你編佛法的東西,六祖大師也講說,你講佛法或是寫佛法的東西,必須注意因果的事情,不要自誤,而且更加不能誤人,所以這個“叁個阿阇黎位”,這個應該不正確的,阿阇黎位一個就夠了。阿阇黎位就好像准法王位一樣嘛,法王位不需要叁個嘛,一個就好了;選總統也不需要叁個嘛,一個就好了。這是很明白的東西,但是這樣子在網絡上隨便的,就自己認爲是理所當然的弄了,這樣不好。所以你上網去看,你要自己會分辨,要能夠保護自己的知見。
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是,我想他所提供關于密林阿阇黎的事情,我想也許我要稍微訂正或是解釋一下。因爲我上次在講密林阿阇黎傳的時候,他那個裏面有講到金山師,還有穆韶師,還有有講五十四師,他都沒有講很清楚,結果搞了半天,金山不是一個師父,穆韶也不是一個師父,而是金山穆韶是一個人,是高野山的一位阿阇黎。那五十四師呢?是因爲金山穆韶是第五十四阿阇黎,所以金山師,穆韶師,五十四師,這不是叁個人是一個人。所以你看網絡上的東西這樣子,但我還沒有去查證。因爲密林阿阇黎,他這種傳記,已經很隱晦,經過文革這種散失,所以真正確信不知道怎麼樣,但是我依他這一個,既然他已經寫出金山穆韶是1875年到1958年古義真言宗中院流的阿阇黎,所以我覺得是相當可靠。可是依我上次所講的,我看到金山師,穆韶師,還有夢中的東西,我覺得好像寫武俠小說一樣,又忽然跳出一個五十四師,所以稍微訂正一下。
其他都是重複的部分比較多,乃至于後代爲他洗雪呀,那個洗雪我覺得沒什麼意思了,因爲人都已經作古了,苦也都受夠了,受過了;就好像古代的皇帝一時發怒,把一個大臣抄家滅族,等到他死後若幹年,害他的奸臣也死了,然後這個皇帝想到這不對,又封他爲什麼什麼,又追封他沒有被殺死的,逃掉的一個侄子當什麼玩意。那個有意義嗎?那就沒什麼意思了。所以我覺得所謂的平反沒什麼意思,當生平反是很好,死了再平反,苦都受盡了,乃至因爲受苦貧病而死,我覺得這個沒什麼意思。那個只是後人作文章,當做一種炒作的對象,有各自懷著不同的目的。譬如我們佛教有個大大有名的法師,弘一大師,但是弘一大師他主要是持戒,繼承南山宗的戒律,然後刪修戒律,那個南山叁大部啊,可是現代的人常常紀念弘一大師生日,都是怎麼回事呢?都是在紀念他的書法,舉辦書法展,還有稱贊他的音樂,所以根本不是在弄他的佛法嘛,所以那一種紀念,不做也就罷了,那個絕對不是弘一大師他心裏面所希望的紀念他的。要不然弘一大師在天上有知,他一定會說,在西方或者東方琉璃光世界,說:老鄉,我在佛法難道就沒有值得稱道的嗎?你們只提我的書法和音樂。所以一個出家人你要稱贊他主要是佛法上的,那如果除了佛法以外的東西,那個不但可以不必要,甚至是非常非常的不必要,可以略去都無所謂,只提上一筆,在傳記上提上一筆,“大師生前精通書法”一句就完了。不要把很多書法作品全部開一個畫展一樣,那就變成什麼?舍本逐末。
而且讓佛教徒的視聽就倒歪了,好像出家人搞這些題外的東西變成主題了,那是錯了,舍本逐末。所以順便跟這個有關系,你們如果在座,或是在熒光幕前的朋友,你如果要學佛法,不要跟電腦學,不要跟網絡學,那個是0101造成的,那個裏面不會有多少智慧,而且會有很多的邪慧跟惡慧,還有錯誤。有問題誰爲你負責呢?沒有,沒有人爲你負責。所以,大家注意一下,你是活人嘛對不對,所以你要學的佛法是活的佛法。所以不要跟機器學,你要跟活人學,那才有活的佛法,否則不單是死的,還是物質的。
我們接著看上次講的。你們沒有講義,我就稍微慢一點點講,接著講了一行阿阇黎,我們講那個經題,然後接著作者沙門一行,上次沙門講過了,然後講一行阿阇黎,一行阿阇黎是我們中國佛法裏面的一個光榮,因爲他是真言密教傳持八祖之一,是中國人,所以這裏面有兩個啊,一行跟惠果,所以八大祖師我們占了四分之一。(臺語),所以算是很光榮了。這篇傳記講一行阿阇黎圓寂後,皇帝自己寫了一個碑,讓人刻在石頭上紀念他,這是很大的榮耀。出內庫錢五十萬建塔,建在銅人原這個地方,也就是說,他從國庫裏面叫人拿五十萬的錢爲一行阿阇黎蓋了一個塔,蓋在銅人原那裏。谥曰大惠禅師。然後就給他一個谥號,叫大惠禅師。接著就回溯以前的事情,一行阿阇黎還在世的時候,唐玄宗啊,帝嘗從容問國祚(zuo)幾何有留難不。唐玄宗就問一行阿阇黎說,國祚,就是國家的歲數命運啊,有多少。我們這個唐朝會有多少歲數,能維持多久;國祚幾何?有留難不?會不會有什麼障難、困難,然後那個時候還是太平的時候。一行阿阇黎就說,銮輿有萬裏之行,銮輿就是皇帝的禦駕的那個車和那個肩輿,有萬裏之行,也就是說,皇帝會要跑一萬裏了,落跑了。社稷終吉。社稷就是國家,終吉,就是玩那個文字遊戲,表面上看起來很好。終就是好的,表面上看是這樣子。那個唐玄宗就很高興,唐玄宗問說,帝驚問,皇帝很吃驚的問說,他吃驚是說有萬裏之行,皇帝不可能跑萬裏你知道嗎?除了幾個皇帝南巡啊,下江南去遊玩,一般都是在紫禁城裏面,所以你想想皇帝也很無聊你知道嗎?他一輩子都在那個城裏面他不能出城,他出城,那個大事啊,那個護衛啊,就怕人家謀刺啊,造反啊,所以他很無聊,一無聊就必須要有很多美女,而且要建很多的建築物啊,那個宮廷等,一天到晚就是大興土木,變變花樣才會有聊嘛。
皇帝就很驚訝的問,我會有萬裏之行啊,但一行阿阇黎,就故不答,故意不回答他。退以小金合進之曰。沒有回答他,就退下來去拿了一個小的金盒子,送給皇帝,告訴他說,至萬裏即開。你將來跑到萬裏的地方這個盒子就會自己打開,錦囊妙計啊。帝一日發合視之。蓋當歸少許。可是皇帝不聽話,他有一天忍不住就打開了,裏面什麼東西呢?當歸少許,裏面就有一點點當歸了。他當然很納悶啊,…
《大日經疏講解 第33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