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結果後來不是安祿山造反,然後他就落跑了,禦駕就到了成都,好遠那成都,到了萬裏橋的時候,忽然想到說,這不是萬裏橋嗎?這萬裏橋,而且也是跑了萬裏路,然後他說“當歸少許”。少許就是很短暫的時間。你到了萬裏的時候很快就會回去了。所以那個當歸就是一定會回去的意思,不是那個藥。所以阿阇黎就是金頭腦。忽悟未幾果歸。就忽悟了這個道理,未幾,沒有多久果然就回去了,安祿山的亂漸漸平了。
郭子儀這些,像郭子儀這些忠臣最可憐,就一輩子沒有好日子過。打了勝仗就被廢掉,有問題了又找他回去,一直到八十歲還召他,因爲沒有別人可以帶兵啊,八十歲還請他當大將軍。可是郭子儀,他當大將軍大元帥,不用打仗,人家只要看到一個郭,就跑了。啊!郭子儀還活著,就不敢打了就跑了,所以郭子儀的軍旗比諸葛亮的諸葛還好用,因爲司馬懿看到諸葛,他也不會跑啊,還是要打。所以忽悟,原來我是跑了萬裏,到了萬裏橋,恐怕快回去了吧,結果過了沒有多久果然就回去了,所以“當歸”了。
昭宗初封吉王。唐昭宗他開始的時候,因爲皇室的孩子,太子、王子都封王嘛,他封爲吉王。而唐昭宗封爲吉王。而唐朝最後一個皇帝叫唐昭宗。所以國祚到什麼爲止呢?他說終吉。社稷終吉,說到了吉王的時候就完了。所以阿阇黎給他這個谶語啊,他看了還很高興,這個社稷總是很吉祥的,沒想到吉王把它滅掉了。接下來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蠻好的。有裏媪(yun)素供行,就是村裏有個老婦人平常,素就是平常,平素常常供養一行阿阇黎。而媪一子坐殺人將之刑。而這個老婦人她有一個兒子,他被控;坐就是被控,被告是殺人罪,將要行刑,就是死刑啊。媪悲泣請救,老婦人哭著去請一行阿阇黎救他。行憐之,阿阇黎就憐憫他,令弟子捕生物。阿阇黎是很特殊的,他就叫他的弟子去抓動物了。抓到什麼?得雉豚七。抓到小豬啊,抓了七只小豬。行日藏其一于甕中,一行阿阇黎就每一天把一只小豬藏在甕裏面。爲梵語咒之,就念咒。
然後過了七日,就七只豬都藏在甕裏,也都念了咒了,結果北鬥盡沒。北鬥七星都不見了,然後朝廷震驚。太史奏將有變。這個太史是一個管這些星宿的,就奏說,將會有兵變之類的事。請避正殿禳(rang)之。這太史出馊主意,請皇帝不要到正殿去,請人來禳災啊,就修法除災。帝密以問行。皇帝就偷偷的問一行阿阇黎。一行阿阇黎對曰,此無他,蓋妖魔也。說北鬥七星不見了,沒什麼,就是妖魔作怪了。他解釋又對你知道嗎,他沒有妄語哦。凡嗔心壞一切善,如果有嗔心的話就會壞了一切的善法,慈心降一切魔,你如果發慈心的話就會把一切魔都降服了。若賜赦天下則妖不能爲。皇帝您如果大赦天下的話,因爲有慈心,妖魔就沒有辦法了,他就不能做什麼壞事。帝然之,皇帝聽了很有道理。遂大赦,大赦天下,媪子由是得免。這個老婦人的兒子因此得以免罪。免罪了以後呢?行日出一豚則一星現。他每天就把一只小豬抓出來放掉,他一放掉北鬥七星就出現一顆。至七日而鬥複如故,到第七日北鬥七星就跟原來一樣了,其秘術多此類。
然後他還著了什麼,易論,講易經的論十二卷;大衍論二十卷,開元大衍曆五十二卷,七政長曆叁卷,釋氏系錄。大衍玄圖,心機算術,括遁甲十六局,就奇門遁甲,那個可以變化的。六壬(ren)連珠歌,六壬髓經,天一太一經,太一局遁甲經,各一卷。五音地裏經十五卷,宰相李吉甫奉诏撰一行傳一卷,李吉甫寫的那個一行阿阇黎傳啊,見唐藝文志,就唐書藝文志。唐書,就是唐史,正史,裏面有藝文志有這一篇傳記。十六年诏特進張說曆官陳玄景等,編次一行所撰大衍曆施用。我們中國正式的曆法,曆書是一行阿阇黎編的,叫大衍曆。所以他是非常的有才華,因爲我們那個曆法不是每隔多久都會有些差距,據後代說他編的大衍曆,比西洋的太陽曆,那個差距還要少,所以唐朝就已經這樣子了。接著就沒有什麼好講了,我覺得這些都不用講,關于一行阿阇黎就講到這裏,他是個很特殊的人。
一行阿阇黎記。那我上次講說的這個講的人是善無畏阿阇黎,善無畏叁藏,那也是傳持八祖之一。這本大日經疏應該是正題,我如果再版、這一本書再版,重新再編編好一點,就會寫(唐)善無畏叁藏述,沙門一行阿阇黎記,全題應該這樣子。所以開元叁大士,真言宗的這個,唐密的這個祖師,都是譯經叁藏法師,而且都是譯經大師。所以他們不只是傳法,光傳法,你沒有經本怎麼傳,把它翻成中文,所以我們才有密藏。主要都是這幾位阿阇黎翻譯,後代也有,但是主要是這幾位。
現在講阿阇黎,這個阿阇黎有兩種:一種是戒場阿阇黎,一種是密教阿阇黎。阿阇黎,本來在梵文裏面意思是親教師。爲什麼親教師?就是他親自教我的老師。以我們現在教育來看,就是我的班導師啦,差不多是這樣的意思。或是如果以學位來講,就是我的指導教授,這是最親的。我主要的學業都是他教的,就親教師。親教師是當面的,不是函授的,也不是網絡的,還有一種電視的、空中教學的;不是空中教學的,不是網絡的,不是函授的,也不是打電話的,用skype的,而是親自面對面教我的,這個叫親教師。所以它就等于是老師或是師父的意思。後來,因爲那是一種通稱,佛法興起以後呢,阿阇黎是印度文,梵文裏本來就有。
佛法興起之後阿阇黎有兩種,一種就是戒場的阿阇黎,也就是你去受戒的時候有叁師對不對,叁師也就是有叁個阿阇黎,叁位阿阇黎:得戒阿阇黎,羯磨阿阇黎,教授阿阇黎。得戒阿阇黎,就是你得戒體的那一位阿阇黎,就是主要的。可是那一位阿阇黎相對于教授阿阇黎跟那個羯磨阿阇黎而言,這個得戒阿阇黎是最輕松的,他什麼事都不做。真正最忙的是羯磨阿阇黎,因爲他教你很多儀軌、動作、唱誦、念誦、然後進止行儀,譬如說你出家後,出家人應該有什麼威儀啊,都是他教的。比如說在戒場上你要怎麼求戒啊,怎麼樣上壇、怎麼樣唱誦,那個都是羯磨阿阇黎在教。但羯磨阿阇黎下面又有開堂和尚和陪堂和尚。開堂和尚就是真正在教那些比較瑣碎、微細的東西,所以,羯磨就是karma,karma是什麼?就是作業、作法。所以種種的求戒、受戒啊,那些作法,就叫羯磨。換句話講,就是儀式、儀軌、行儀、威儀,全都是karma,羯磨所攝,都是羯磨師所教的。包括不止你在戒場上,乃至于戒壇內,應該怎麼作、怎麼唱、怎麼走路、怎麼禮拜,這都是羯磨師的事情,或羯磨阿阇黎,就羯磨師。
另外就是教授阿阇黎,教授阿阇黎就是講戒。你在戒場一定要聽戒講戒,比如說講沙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你要受這些戒嘛,所以就要有人講。講多講少不管了,但一定要講。那麼在戒場上講戒的那一位師父就叫做教授阿阇黎。那麼這是戒場,但是如果是平常呢,在古代也有稱爲授經阿阇黎。我剛才講說戒場上有叁種阿阇黎,其實有四種,還有一種尊證阿阇黎。所謂叁師七證,有七位法師來證明你受戒,在叁壇大戒裏面。那這個尊證阿阇黎是什麼?他跟得戒阿阇黎一樣,他什麼也沒做,只是最後受了戒以後,他證明一下這樣子,大家上臺一下表示證明你們得了戒。所以這兩個是最輕松的,其他再忙幾十天都是那幾個人,這最忙最忙就是引禮師了,引禮師就不能稱爲阿阇黎了。這個是講戒場的阿阇黎。那麼戒場的阿阇黎是臨時設的,不是長設的,所以他這個尊號是臨時的,等出了戒場也就沒有這個尊號了,也沒有人稱他阿阇黎,他也不自稱阿阇黎這樣子。然後接著就是密教阿阇黎,這個阿阇黎是長設的,而且如果依我們東密或者真言密教所得的正法,阿阇黎是密教的傳法師,是一個最高最尊貴的地位。它是一個地位,或是頭銜,但是這個頭銜必須要經過阿阇黎的考試通過、受灌頂,灌頂完了就得阿阇黎位。
以現在來講,就是所謂叁國傳燈阿阇黎,就是印度、中國、日本,這叁國傳燈。所以這個阿阇黎是一個尊貴的頭銜,不是任何人可以自稱阿阇黎的。就好像你要得了博士學位才能稱爲博士,不是任何人可以自稱博士的。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現在可能是我們說那個幣值貶值,貶得很低,阿阇黎的價值好像也被貶低,阿花、阿豬都自稱阿阇黎,或是金剛上師這樣子。甚至于就自己創了一個宗派,現在密法的宗派很多,比我想象得多得多,因爲我“秀才不出門不知天下事”,因爲我也不太上網絡去搜尋,所以你沒有經過那一串的學習,考試,通過,灌頂,不能自稱阿阇黎。那我順便跟大家講一下,昨天一位居士來找我,那個居士他曾經在一位東密的老師的一個道場,也在臺北,在他那邊學了叁年,聽金剛經,打坐,學一些咒,那位老師不准人家看其他的經書,除了金剛經以外,不贊成看任何書,任何其他的書,乃至于有一位教華嚴經的,他除了華嚴經以外其他的都不准看,現在末法時期就是這樣子,很奇怪。然後我就問他說,那你那一個阿阇黎,他是從哪裏出來。他說,我也不知道,因爲他也沒有說。然後我問他說,他是哪一派的。他說,我也不知道。所以他從哪裏得這個阿阇黎位,有沒有得這個阿阇黎位他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怎麼這樣糊裏糊塗學佛呢,奇怪了,而且學了兩叁年。唉,所以你們要學佛,我奉勸各位,你眼睛睜大一點,你一定要好好的,你如果一心一定要跟哪一位師父學,你一定要好好的把你的師父的傳承搞清楚,否則你不知道他是從哪裏來的你知道嗎,不要跟齊天大聖一樣。
休息一下
《大日經疏講解 第33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