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结果后来不是安禄山造反,然后他就落跑了,御驾就到了成都,好远那成都,到了万里桥的时候,忽然想到说,这不是万里桥吗?这万里桥,而且也是跑了万里路,然后他说“当归少许”。少许就是很短暂的时间。你到了万里的时候很快就会回去了。所以那个当归就是一定会回去的意思,不是那个药。所以阿阇黎就是金头脑。忽悟未几果归。就忽悟了这个道理,未几,没有多久果然就回去了,安禄山的乱渐渐平了。
郭子仪这些,像郭子仪这些忠臣最可怜,就一辈子没有好日子过。打了胜仗就被废掉,有问题了又找他回去,一直到八十岁还召他,因为没有别人可以带兵啊,八十岁还请他当大将军。可是郭子仪,他当大将军大元帅,不用打仗,人家只要看到一个郭,就跑了。啊!郭子仪还活着,就不敢打了就跑了,所以郭子仪的军旗比诸葛亮的诸葛还好用,因为司马懿看到诸葛,他也不会跑啊,还是要打。所以忽悟,原来我是跑了万里,到了万里桥,恐怕快回去了吧,结果过了没有多久果然就回去了,所以“当归”了。
昭宗初封吉王。唐昭宗他开始的时候,因为皇室的孩子,太子、王子都封王嘛,他封为吉王。而唐昭宗封为吉王。而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叫唐昭宗。所以国祚到什么为止呢?他说终吉。社稷终吉,说到了吉王的时候就完了。所以阿阇黎给他这个谶语啊,他看了还很高兴,这个社稷总是很吉祥的,没想到吉王把它灭掉了。接下来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蛮好的。有里媪(yun)素供行,就是村里有个老妇人平常,素就是平常,平素常常供养一行阿阇黎。而媪一子坐杀人将之刑。而这个老妇人她有一个儿子,他被控;坐就是被控,被告是杀人罪,将要行刑,就是死刑啊。媪悲泣请救,老妇人哭着去请一行阿阇黎救他。行怜之,阿阇黎就怜悯他,令弟子捕生物。阿阇黎是很特殊的,他就叫他的弟子去抓动物了。抓到什么?得雉豚七。抓到小猪啊,抓了七只小猪。行日藏其一于瓮中,一行阿阇黎就每一天把一只小猪藏在瓮里面。为梵语咒之,就念咒。
然后过了七日,就七只猪都藏在瓮里,也都念了咒了,结果北斗尽没。北斗七星都不见了,然后朝廷震惊。太史奏将有变。这个太史是一个管这些星宿的,就奏说,将会有兵变之类的事。请避正殿禳(rang)之。这太史出馊主意,请皇帝不要到正殿去,请人来禳灾啊,就修法除灾。帝密以问行。皇帝就偷偷的问一行阿阇黎。一行阿阇黎对曰,此无他,盖妖魔也。说北斗七星不见了,没什么,就是妖魔作怪了。他解释又对你知道吗,他没有妄语哦。凡嗔心坏一切善,如果有嗔心的话就会坏了一切的善法,慈心降一切魔,你如果发慈心的话就会把一切魔都降服了。若赐赦天下则妖不能为。皇帝您如果大赦天下的话,因为有慈心,妖魔就没有办法了,他就不能做什么坏事。帝然之,皇帝听了很有道理。遂大赦,大赦天下,媪子由是得免。这个老妇人的儿子因此得以免罪。免罪了以后呢?行日出一豚则一星现。他每天就把一只小猪抓出来放掉,他一放掉北斗七星就出现一颗。至七日而斗复如故,到第七日北斗七星就跟原来一样了,其秘术多此类。
然后他还著了什么,易论,讲易经的论十二卷;大衍论二十卷,开元大衍历五十二卷,七政长历三卷,释氏系录。大衍玄图,心机算术,括遁甲十六局,就奇门遁甲,那个可以变化的。六壬(ren)连珠歌,六壬髓经,天一太一经,太一局遁甲经,各一卷。五音地里经十五卷,宰相李吉甫奉诏撰一行传一卷,李吉甫写的那个一行阿阇黎传啊,见唐艺文志,就唐书艺文志。唐书,就是唐史,正史,里面有艺文志有这一篇传记。十六年诏特进张说历官陈玄景等,编次一行所撰大衍历施用。我们中国正式的历法,历书是一行阿阇黎编的,叫大衍历。所以他是非常的有才华,因为我们那个历法不是每隔多久都会有些差距,据后代说他编的大衍历,比西洋的太阳历,那个差距还要少,所以唐朝就已经这样子了。接着就没有什么好讲了,我觉得这些都不用讲,关于一行阿阇黎就讲到这里,他是个很特殊的人。
一行阿阇黎记。那我上次讲说的这个讲的人是善无畏阿阇黎,善无畏三藏,那也是传持八祖之一。这本大日经疏应该是正题,我如果再版、这一本书再版,重新再编编好一点,就会写(唐)善无畏三藏述,沙门一行阿阇黎记,全题应该这样子。所以开元三大士,真言宗的这个,唐密的这个祖师,都是译经三藏法师,而且都是译经大师。所以他们不只是传法,光传法,你没有经本怎么传,把它翻成中文,所以我们才有密藏。主要都是这几位阿阇黎翻译,后代也有,但是主要是这几位。
现在讲阿阇黎,这个阿阇黎有两种:一种是戒场阿阇黎,一种是密教阿阇黎。阿阇黎,本来在梵文里面意思是亲教师。为什么亲教师?就是他亲自教我的老师。以我们现在教育来看,就是我的班导师啦,差不多是这样的意思。或是如果以学位来讲,就是我的指导教授,这是最亲的。我主要的学业都是他教的,就亲教师。亲教师是当面的,不是函授的,也不是网络的,还有一种电视的、空中教学的;不是空中教学的,不是网络的,不是函授的,也不是打电话的,用skype的,而是亲自面对面教我的,这个叫亲教师。所以它就等于是老师或是师父的意思。后来,因为那是一种通称,佛法兴起以后呢,阿阇黎是印度文,梵文里本来就有。
佛法兴起之后阿阇黎有两种,一种就是戒场的阿阇黎,也就是你去受戒的时候有三师对不对,三师也就是有三个阿阇黎,三位阿阇黎:得戒阿阇黎,羯磨阿阇黎,教授阿阇黎。得戒阿阇黎,就是你得戒体的那一位阿阇黎,就是主要的。可是那一位阿阇黎相对于教授阿阇黎跟那个羯磨阿阇黎而言,这个得戒阿阇黎是最轻松的,他什么事都不做。真正最忙的是羯磨阿阇黎,因为他教你很多仪轨、动作、唱诵、念诵、然后进止行仪,譬如说你出家后,出家人应该有什么威仪啊,都是他教的。比如说在戒场上你要怎么求戒啊,怎么样上坛、怎么样唱诵,那个都是羯磨阿阇黎在教。但羯磨阿阇黎下面又有开堂和尚和陪堂和尚。开堂和尚就是真正在教那些比较琐碎、微细的东西,所以,羯磨就是karma,karma是什么?就是作业、作法。所以种种的求戒、受戒啊,那些作法,就叫羯磨。换句话讲,就是仪式、仪轨、行仪、威仪,全都是karma,羯磨所摄,都是羯磨师所教的。包括不止你在戒场上,乃至于戒坛内,应该怎么作、怎么唱、怎么走路、怎么礼拜,这都是羯磨师的事情,或羯磨阿阇黎,就羯磨师。
另外就是教授阿阇黎,教授阿阇黎就是讲戒。你在戒场一定要听戒讲戒,比如说讲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你要受这些戒嘛,所以就要有人讲。讲多讲少不管了,但一定要讲。那么在戒场上讲戒的那一位师父就叫做教授阿阇黎。那么这是戒场,但是如果是平常呢,在古代也有称为授经阿阇黎。我刚才讲说戒场上有三种阿阇黎,其实有四种,还有一种尊证阿阇黎。所谓三师七证,有七位法师来证明你受戒,在三坛大戒里面。那这个尊证阿阇黎是什么?他跟得戒阿阇黎一样,他什么也没做,只是最后受了戒以后,他证明一下这样子,大家上台一下表示证明你们得了戒。所以这两个是最轻松的,其他再忙几十天都是那几个人,这最忙最忙就是引礼师了,引礼师就不能称为阿阇黎了。这个是讲戒场的阿阇黎。那么戒场的阿阇黎是临时设的,不是长设的,所以他这个尊号是临时的,等出了戒场也就没有这个尊号了,也没有人称他阿阇黎,他也不自称阿阇黎这样子。然后接着就是密教阿阇黎,这个阿阇黎是长设的,而且如果依我们东密或者真言密教所得的正法,阿阇黎是密教的传法师,是一个最高最尊贵的地位。它是一个地位,或是头衔,但是这个头衔必须要经过阿阇黎的考试通过、受灌顶,灌顶完了就得阿阇黎位。
以现在来讲,就是所谓三国传灯阿阇黎,就是印度、中国、日本,这三国传灯。所以这个阿阇黎是一个尊贵的头衔,不是任何人可以自称阿阇黎的。就好像你要得了博士学位才能称为博士,不是任何人可以自称博士的。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可能是我们说那个币值贬值,贬得很低,阿阇黎的价值好像也被贬低,阿花、阿猪都自称阿阇黎,或是金刚上师这样子。甚至于就自己创了一个宗派,现在密法的宗派很多,比我想象得多得多,因为我“秀才不出门不知天下事”,因为我也不太上网络去搜寻,所以你没有经过那一串的学习,考试,通过,灌顶,不能自称阿阇黎。那我顺便跟大家讲一下,昨天一位居士来找我,那个居士他曾经在一位东密的老师的一个道场,也在台北,在他那边学了三年,听金刚经,打坐,学一些咒,那位老师不准人家看其他的经书,除了金刚经以外,不赞成看任何书,任何其他的书,乃至于有一位教华严经的,他除了华严经以外其他的都不准看,现在末法时期就是这样子,很奇怪。然后我就问他说,那你那一个阿阇黎,他是从哪里出来。他说,我也不知道,因为他也没有说。然后我问他说,他是哪一派的。他说,我也不知道。所以他从哪里得这个阿阇黎位,有没有得这个阿阇黎位他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怎么这样糊里糊涂学佛呢,奇怪了,而且学了两三年。唉,所以你们要学佛,我奉劝各位,你眼睛睁大一点,你一定要好好的,你如果一心一定要跟哪一位师父学,你一定要好好的把你的师父的传承搞清楚,否则你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你知道吗,不要跟齐天大圣一样。
休息一下
《大日经疏讲解 第33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