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日經疏講解 第34集▪P2

  ..續本文上一頁無虛,真實無虛叫做真。什麼是真實無虛?體相用真實無虛,因果真實無虛。講到這裏,一定要講一下子,佛法裏面講空跟有,不解釋的話,你看得糊裏糊塗的。凡夫就是世染是有的,世間的一切染法是有的,而且著有,佛爲了破衆生著世染的有,講了空,破世染。以空破世有,以空破有;因爲破了有,所以世染空,接著我空。世染空是外空,我空是內空,內、外空就得解脫,不入輪回。不入輪回這樣子不究竟。因爲得解脫入涅槃,涅槃有沒有?以小乘來講有,所以還是有,是另外一個層次的有,所以小乘人還是要執一些有。涅槃屬于一種法,是涅槃法。所以小乘是我空、世空,法不空。大乘進一步講法空,法空連涅槃法都不執著。所以菩薩可以遊于娑婆國土,都是因爲一切法空無所得,真正地自在遊行利樂有情。累劫于一切法空中不著我、法,利樂有情,度脫衆生。果報圓滿的時候就證入空不空,就佛乘。空不空,空也是不空,所謂的空,它本身不是空,如果他本身也是空的話,連空的名也沒有。你講空,那你就有空的概念,但既然有這個概念,還有什麼呢?還有這個字,那這個字,它就代表一個意思,那個意思你是可以思維,可以想象的,可以去分析,可以去分辨的,乃至于講出很多種空。

  《大般若經》講有十八種空。所以這個空,空不空?空,不空。空,沒有空。你一講空,就沒有空。你一講空,或是一想到空,那個空就不是空。所以空,不空。可是這個不空,也是空。這是大乘的境界,最後就證了空不空如來藏。這個如來藏,它本身本體是不著任何世染,但是它又不空,不空是什麼?它又具足無量莊嚴,如來性德全都具足,所以不空。空是指沒有執著、沒有煩惱、沒有輪回、沒有生死、不生不滅。不空可以産生一切莊嚴、莊嚴一切、教化一切、度脫一切的智慧功德,有沒有?一定是有。如果沒有的話,我們都沒有辦法得度,出輪回,所以最後佛乘就是空不空如來藏。

  回頭講,比較初步的就是講有,然後以有破空,以有破世空,我空;再以法空破世空,我空,再以空不空破法空;法空一破就是法執斷盡,法執斷盡就是成佛。大乘菩薩還執法是空的,執法是空,那法就沒空,你懂嗎?所以要用空不空如來藏的義理來破這個,以證悟來破法空、法執,就入了真正的究竟的正覺。

  顯教所說的,最後講禅宗的時候,禅宗最後就是入于不可思議的那個境界,就不再談什麼了,就講無相了。所以空境的最高的頂點就是禅宗了,所謂的一絲不挂,究竟清淨,最清淨了。然後密教再從空出假,所以密教不講清淨了,講莊嚴。可是這個莊嚴不是憑空莊嚴,一定要先清淨了。已經經過顯教的這個清淨的過程、這個階段以後,在這個清淨的基礎上建立無量的莊嚴。這無量莊嚴的境界就是真言的境界,也是密教的境界。不要說什麼,這個真言本身就是一種莊嚴。它不是空的,它是有的,所以我說“真實不虛”。金剛經講說“真實不虛”就是這個意思。因爲什麼?因爲無量的福德莊嚴。無量的福德,無量的莊嚴,所以真實不虛。什麼真實不虛呢?真言的體、相、用都是真實不虛,無量莊嚴。還有它的因果,有因有果也是真實無虛,所以你照著修持,就一定會達到預設的果地的境界,就是真言的意思。

  世間的語言都是會隨著時空而改變。世間的語言,它的內涵,它所代表的意思,都會隨著時間或是空間,時間就是時代啊,空間就是地域啊,東方、西方,或是中國、西洋,種種不同的地方,它的語言就會含有不同樣的意思。譬如以孝順來講,我們中國人的闡釋跟西洋人的闡釋就不一樣。以忠來講,東西方更加地不同。因爲人種不同,語言也不一樣,文化的不同,語言的意思也不一樣,習俗不同,也是一樣。

  唯有佛菩薩的真言是永遠一樣,超越了一切時間、空間、人種、文化、習俗,永遠是這個意思,絕對不會受其他的因素而改變。所以稱爲真,因爲會變的就是無常,無常就不真。所以佛所說的真言不是無常幻化的,是真實語言。因爲這樣真實語言堅固不變,所以修真言行的人,一定要持一條戒,什麼戒?不妄語戒。因爲你用什麼來妄語?用嘴巴妄語嘛,用嘴巴妄語又持真言,妄跟真是相對反的,說完了妄語來持真言,你看這個會不會有效?你看這個不是很奇怪,這也汙蔑了真言。比如說你嘴巴吃了髒東西再去吃飯,一樣的意思。持真言的人,條件不說別的,你就必須要持不妄語戒;你如果不持的話,你所修真言會大打折扣。

  這一品就是教真言行人入于真言門而住心,這“住心”,文言文是倒裝句,是“心住”,令心住于真言門,當然是住于真言門裏面,不是外面,因爲已經入門了。你住在門外就不叫住了,你住在門外就叫住在人家的屋檐下,那就變流浪漢了。你既然已經入了門那就住在屋內了。住了以後你就能夠心安住,然後定,不動,依著真言行而修菩提。修真言是幹什麼?是修菩提用的。講了半天就沒講這句話,這句話是最重要的。佛說種種法爲了什麼

  爲了菩提,爲了衆生發菩提心,修菩提行,證無上菩提。不爲別的,不是讓你學了真言,可以持咒,打手印,然後去幫人家做佛事,乃至于去整人,或是搞錢,或是求世間的名利等等,不是這個。當然有人拿來做這個也覺得很有效,但是那個效用是正法惡用。佛講這些法都是幫助我們修菩提的,是爲了菩提故。如果不是爲了菩提,不是爲了將來我們衆生都能夠證菩提,與佛一般。他不用這麼辛苦,因爲你們要搞生死,你們去搞好了,不需要我的佛法。你們的生死法夠多了。同時佛世尊老人家又說:你要搞生死法,那又把我的佛法拖下海了,拉進去一起炒大鍋飯,這是不行的。求名求利,求世間的榮華富貴,那個都是善法惡用,都不是佛的本意,都是違佛所說,必須要如是了知。所以你心如果要入于真言門,住于真言門,你這個心要真,真什麼?真就是真如本性的真,你要真誠,有如赤子一般,才能夠跟佛心相應。

  不能入于真言門一天到晚想錢,然後修這個財神法那個財神法。然後五六種顔色的財神,稱爲五顔六色財神。一天到晚都想錢,那如何學佛呢?又給它一個借口說,這個學佛必須要有資糧。需要錢的這種佛法不是真正的佛法,那個也許是曲解,要不就是走偏了,混雜的,就不是純正的正法。純正的正法不是用錢買的。如果是用錢買的,如果是靠供養師父才得到的法,那我們那些祖師都得不到法,因爲他們沒錢。

  大毗盧遮那,看這個論文,解釋大日經經文,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者。這就是善無畏阿阇黎開始解釋了。經文所說的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什麼意思呢?這一部經是講毗盧遮那佛他自述如何成佛,成佛後如何依大悲本誓而起神變。所以那個成佛是他自己講說我自修自證境界,我是如何成佛的。成佛以後如何依大悲本誓而起神變,神變就是神通變化,加持一切衆生。所以起神變不是變好玩,他是要加持衆生,引攝入道。入道幹什麼?入道修行,入道發菩提心修行。入道就一定要發菩提心,道就是菩提心。

  順便講了,我們每個人都自稱發了菩提心。我有一個最簡單的證驗啊,驗證一下你發了菩提心沒有,當然發菩提心有很多很多的層面來看,但最基礎最基礎的,第一個,你還貪不貪名,還貪不貪利?名利兩個,乃至一切的虛榮,乃至一切的享受,這就很明白了。你是不是還很向往有遊泳池的洋房?你如果還是這樣子,所謂的發菩提心都是假的。你是不是還很想再多發一點?就是多積一點錢。意思就是說我可以多積一點錢來供養道場,意思是說我將來退休以後,還有錢可以修行,那都是借口了。等我發了財以後我好好供養道場,供養師父,那個都是借口,都是假的。如果真發心的話,你有一百塊供養十塊,這樣就很好了。你不要說,等我有一萬塊的時候我供養一千塊,那我不期待這個,手上的一只鳥勝過樹上的一百只。所以你不要講說等我發財以後或是中了六合彩或是什麼以後,我才來好好地供養師父,你不要跟我講這個。你這個又引得我一直留口水,又期待沒完,所以不要講這個。乃至說我這幾年手頭都有點緊,我過幾年再好好供養師父,這種承諾都不要講。你要的話就現在,當下,這是真的。

  如果你跟我預約的話,就好像預約淨土一樣,現在不是有人說預約淨土嗎?這淨土可以預約的嗎?淨土又不是房地産公司,預約一間公寓或是什麼的,那你預約的話一定要下定金,那你跟誰下定金?你跟阿彌陀佛下定金還是跟觀世音菩薩下定金?說,好,我買半朵蓮花,而且是要在西方淨土的市中心。所以那個都是很怪異的,你有了你現在就做。如果你現在不能做,我跟你講:噓,不要講。你講了沒有做到,你就是妄語,你就是欺诳叁寶,你知道嗎?乃至于說師父你現在要蓋精舍或蓋廟,我過兩年買一塊地給師父蓋,結果兩年過去,別說兩年,二十年過去也沒買地,結果你也不再講說,師父也不好意思問你,可是你就妄語了你知道嗎?而且你還造了一個業,造了一個罪過,什麼罪過你知道嗎?讓師父癡癡地等。好像戀愛中人在十字街口等待他的情人一樣,結果情人去跟別人約會了。乃至于也不要說我現在錢賺得比較少,等以後賺得比較多再好好供養師父,供養多一點。不要,你要供養就現在供養。要不然你就不要說,那將來的事情誰都拿不准,因爲世間無常嘛。還有一點,將來恐怕你錢多了又舍不得了,爲什麼你知道嗎?因爲有一句話嘛,越是有錢越愛錢。你有兩億你就會想要四億、五億或者十億,你標准會升高。你還沒有達到四億、五億的時候,你那個心就不會了。所以貪多悭吝沒有去掉的話,對世間的財物沒有去掉的話,你說發菩提心都是假的。

  對于世間的榮華,享受,名利等等,乃至于非常看重自己的身體,怕死,這個也不行。那怎麼知道他怕死呢?怕痛的人一定怕死。你打坐時很痛,痛得要死。這是我的人生格言啊,你打坐痛得要死的時候,跟自己講說,死不了。好,那你越怕就越痛。

  大毗盧遮那如來自述成佛的經過以後接著就依他的悲願,起大神變加持一切衆生,引攝一切衆生入于菩提道,修行菩提,而離一切世間世染煩惱,乃至于輪回生死,而成就無上正覺。接著也可以因此而利樂無量有情。這個就是大毗盧遮那佛成佛神變加持經的總題、總要。簡單一句話,什麼意思呢?大日如來加持教化衆生的一部經。

  梵音毗盧遮那者。是日之別名。就說毗盧遮那是太陽的另外一個名字。也就是說除暗遍明之義也。因爲太陽能夠去除暗,黑暗,遍明,令普遍一切大地乃至于空間都光明,所以不止是大地而已,乃至于普遍一切空間都光明了,所以叫做毗盧遮那。又另外個翻譯,解釋這個意思說,毗盧遮那就是日光遍照。所以密教裏面把毗盧遮那又簡稱大日,或者大日如來,毗盧遮那如來。順便講到,我臺灣一個道場,美國一個道場,臺灣叫做大毗盧寺,美國叫做遍照寺,其實是同一個字。那爲什麼這樣子,因爲我左想右想,想不出其他我喜歡的字,喜歡的名字,就是這兩個,那再多也沒有了,就正好這兩個。

  再講一兩句,然世間日則有方分。然,就是但是。但是世間日,世間的這個太陽啊,有方分。方就是方位,或是方向。分就是分別,因爲有方位的分別,譬如說在赤道的太陽就比較熱,在北極就少,甚至不見。那太陽是這樣子,月亮也是這樣子。但是很古怪的事情,美國的月亮跟太陽,都比臺灣大。這很奇怪。那美國日落時太陽有這麼大(阿阇黎手比大小),臺灣有沒看見這麼大的太陽?沒有嘛。月亮也是很大,這麼大(阿阇黎手比大小),臺灣太陽月亮都是那麼大而已嘛(阿阇黎手比大小),美國的等于就是大鍋貼這樣子,那我們臺灣的就是小燒餅這樣子。很奇怪。我們以前不是開玩笑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不但比較圓,而且比較大。真的比較大,有多大呢?比你的頭大。可是你的頭如果很大的話那就不一定了。有一天我一個徒弟,她給我縫帽子,就講到頭大跟小。然後我就說,你的頭跟我頭誰大。是她說的吧?!她說師父,你的頭比較大還是我的頭比較大。我說,我看到你的時候我的頭就大了。(衆笑)

  好,回向。回向之前你們不要忘了護持新逍遙園譯經院。

  合掌

  願消叁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大日經疏講解 第34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