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日經疏講解 第38集

  大日經疏講解

  南無大悲毗盧遮那佛

  主講者:釋成觀阿阇梨

  日本高野山真言宗[東密]

  第五十叁世叁國傳燈灌頂阿阇梨

  賢首宗兼慈恩宗第四十二世法脈傳人

  大毘盧寺

  第38集

  好,我們繼續講

  入真言門住心品者,梵本具有二題:初雲修真言行品,次雲入真言門住心品。這句話是說,梵文的原本,本來有兩個題目:第一個就是說修真言行品,第二個是說入真言門住心品。竊謂入、住之義以兼修行語,故離煩文但著其一。竊就是私下,開示的善無畏阿阇黎謙稱自己,我私下,因爲竊是偷,偷偷地說就私下;私下地說叫竊謂,是一種謙稱的話。這個入跟住,合在一起就來表示是修行的意思,兼有修行的意思。故離煩文但著其一,所以翻譯者就離于煩文,不用比較煩的文字。因此只寫了這一品的品題,就叫入真言門住心品,只用這一個。

  真言梵曰漫怛攞。即是真語如語不妄不異之音。真言就是真實語言,梵文漫怛攞mantra,跟那個曼陀羅不一樣,這個是真言的意思,另外那個曼陀羅是Mandala,但是翻成中文就很相像了。這個真言mantra的意思就是真語、如語、不妄、不異之音,也就是說,什麼是真言呢?就是真語、如語、不妄語、不異語的意思。我曾經說你要修真言法,必須要持不妄語戒,要不然你一邊打妄語一邊念真言你看這個不是很笑話嗎?所以最起碼要持不妄語戒才對。可是有的人五戒受叁戒或是四戒,單單就少掉一個不妄語戒,可是他又修密法,那就麻煩了。所以不持不妄語戒跟真言是相違背,而且不相應的,應該要持不妄語戒,你的一切的語言都真語、如語、不妄語、不異語才對。

  龍樹釋論,謂之秘密號,舊譯雲咒,非正翻也。龍樹就解釋說這是秘密號,真言是秘密的意思,秘密的話。舊譯就是在玄奘大師之前都翻成咒,非正翻也,這個是不正確是錯的,爲什麼呢?咒是我們中國本來有的,很多民族也有,可是那些咒語通常都是爲了求靈驗爲了要使喚鬼神乃至是想要害人,可是佛法的真言不是這樣子,都是爲了求菩提發悲心這種事情,所以不是爲了讓你作世間的種種追求,但是很麻煩,我們中國到現在還是把真言稱作咒,講大悲咒,不講大悲真言,藥師咒,往生咒,還是咒。這個咒本來是不好的,咒詛本來是不好的。

  謂之秘密號。舊譯雲咒。這個是翻譯得不對,而且這個咒從哪裏來?從道教來的,道教那些東西稱爲咒,佛法到現在沒辦法改。譬如說我們中文佛法裏面還有一個很了不起的名詞,叫做和尚或者和上。這個和尚其實是錯的,不知怎麼搞的,怎麼翻成這樣子。因爲完全牛頭不對馬嘴,它的原文是Upadaya,和尚這個“尚”就是這個“上”的意思,所以本來是稱師父是和尚,可是梵文跟和尚完全沒有相關,以前的翻譯大師都很诟病這個詞。可是我們卻把它當做一個很莊嚴很了不起的,譬如說請和尚說法,表示很恭敬,事實上那是錯誤的。乃至後世把出家人剃光頭的就叫和尚,那是錯的。另外還有一個誤翻的,我們叁皈依的時候不是有一個和南聖衆,這個也不知怎麼來的,也是亂翻的。和南的意思是頂禮的意思,和南聖衆就是頂禮聖衆,可是梵文的原文是Wandana,Wandana跟和南你看差多遠,所以一塌糊塗。但是現在大家都習慣這樣講,沒辦法了。Wandana是作禮、頂禮的意思,這個(和南)suppose(假設)是翻譯Wandana的音,可是這個差太遠了吧,絕對不是翻它的義,因爲和南有什麼義啊?!和南沒有什麼意思嘛。

  好,接著往下看。此品統論經之大意。統論是總說,這一品就是總說這部經整個的大意。第一品是講整個大日經的大意。事實上,大部分佛經的第一品都是講這整部經的大意的,是最重要的。這個也是西方人,包括印度人做文章時的一個要點,做文章時第一段最重要,而第一段的第一句最重要。那第一句通常一定要點出整篇文章的大意,那一個叫Topic Sentence講出本題的最主要的話。一切佛經大部分都是這樣,譬如說六祖壇經來講,最重要的一品就是第一品行由品,行由品就講出了六祖大師除了他的經曆以外,還有他所悟的道理,以及他的開悟以及他第一次度人都在這裏面,最重要的道理都在這裏,下面都是發揮。入真言門住心品也是一樣,這是整部大日經最重要的一部分。

  所謂衆生自心,即是一切智智。如實了知,名爲一切智者。你不讀大日經或不讀大日經疏,你就不知道真言密教是做什麼的,你真正深入大日經疏,你就知道了,你就變內行人了,你就看門道了,但是你如果沒有研習大日經疏,那你就是看熱鬧。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大部分人都是看熱鬧。所以雖然念幾個咒打幾個手印,但是不知道整個真言密教是什麼意思、什麼用意。衆生自心即是一切智智,這不是很禅味十足,這就是第一義谛,真言密教在在處處都是在講第一義谛的東西,如果說你參禅參到最高了以後入不思議,從那個地方密法接上去,所以參禅讓你悟不思議最高的境界,修密讓你證;一個是悟,一個是證,證了第一義谛不思議的最高智慧。衆生自心就是一切智智,這是以最究竟的講法來講。爲什麼?因爲衆生的本體就是佛性,佛性就是一切智智的本體,是一樣的。如實了知名爲一切智者,能夠如實了知了這一切智智的衆生本心就稱爲一切智者。

  故此教諸菩薩,真語爲門,自心發菩提,即心具萬行,見心正等覺,證心大涅磐,發起心方便,嚴淨心佛國,從因至果皆以無所住而生其心,故曰入真言門住心品。你看看,這個金剛經又來了對不對?這就是般若波羅密多。是故此教諸菩薩,這個就是要教導所有的菩薩,怎麼樣呢?教導下面這個真語爲門。諸菩薩要以真語當做一個門禁,所以你既然要修如來的真言,自己也要真語,你講話要真實不能虛妄,不能說了不算數,不能說了不負責任,說了就是要做,不是說來騙人的,不是說來敷衍人的,所以說敷衍敷衍,那就是虛妄了,是真心話,或者是門面話。

  那一天有位弟子跟另外一位弟子在那邊聊天,聊到什麼叫真心話,什麼叫門面話。其中一個弟子就說:有人說啊(好像一個很有名的人講的吧,我也不知道這個人是多有名),你如果分不清什麼是真心話,什麼是門面話的話,那你就一律把它當做門面話看。我聽這話就覺得不太對,只是你自己沒有智慧就一竿子打翻所有的船,這是不公平的。那我就馬上說,什麼是真心話呢?如果是有行動的就是真心話,或者進一步講,有立即幫助的行動的就叫做真心話,否則的話就叫門面話。你看看這個必須要立即你知道嗎?所以這個就是教你怎麼修真語了。有立即幫助的行動的就叫做真心話,我剛說有行動的就叫真心話,但是光是行動還不行,還得有幫助的行動,有幫助的行動還不夠,還要立即幫助的行動,爲什麼呢?因爲你如果是拖延的,說好好好,我答應幫助你,但是要等叁年以後,那不就餓死了嗎?或者說好好好,你現在需要錢,可是我把錢都拿去投資了,等兩年以後才有錢幫助你。可是說你現在不幫助我,譬如我就要倒閉了或是餓死了,譬如說我要蓋廟,兩年後我早就蓋好了,那你來幫助什麼。所以必須要立即行動,這樣才是真心話,否則就變成門面話,門面話是什麼?安撫安撫、敷衍敷衍、乃至于就是逗一逗。我有錢但是我現在不能幫助你,逗一逗你,這就顯出來什麼是真心,什麼是門面了。

  話說二十多年前,我那時還沒有道場,剛剛出家沒多久,住在一個居士家。後來那個居士用種種方便暗示我他不讓我住了,幸好北投有一朋友,他的母親的朋友借給我兩層樓的公寓,于是我就要搬走了。全都搬完了以後,最後一樣東西送上車,那位居士就送我出來,跟我臨別講一句話:師父,等你以後變成大法師的時候,我再來護持。我一聽,我那時還是一個很保守的人也不喜歡頂人家,如果我現在我就說:哦,錦上添花啊。事實上世界上就是錦上添花有,雪中送炭難。你真正需要人家幫助的時候,大家都躲得你遠遠得,你若行的時候,大家都來依附你了,甚至連出家也是一樣,這就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情。等我成爲大法師了以後,事實上那時候,就講不好聽,我也就不怎麼稀罕你的護持了。我的苦難已經過去了。譬如說我現在蓋廟,你跟我講說,兩年後再來做大供養,我那時已經蓋好了,要不就是蓋不成了,對不對?所以這個話就很好笑。修行人,不止是說修真言,你即使是修一般的佛法,就要持五戒,五戒裏面就有個不妄語戒,不妄語是什麼?不妄語就是言無虛妄。

  又例如二十多年前也有一位居士,我那時就沒地方去,他那時跟我講說,他們家有一塊地要捐給我,在臺北縣,請我去看,就在板橋了。那我一去看,他說師父你看行不行,我說行啊,然後呢?然後就沒有下文了,你看,也沒有說千裏迢迢,就專門帶我去看他那一塊地,看完又沒下文,接著過了若幹若幹時候,才跟我解釋說,那塊地是他們兄弟共有的,現在沒有辦法賣啊,等等啊這樣子。那這就是什麼?這就叫用虛妄語逗我嘛,他跟我講這樣子,讓我心裏面有一個期望,這就變成妄語了,他這樣做就永遠欠我一塊地。

  講話要很小心,尤其是對叁寶,出家人講話,你不要隨便做承諾,甚至于你如果聰明的話,你在世間上生活,你也不要隨便給人家承諾。古人說重言諾,你真正想要做,而且有把握做的話,你就講,否則你就先做了再講。事實上,我的看法是這樣:你做了都不一定要講,做了就好了。所以有的人講了一大堆但是都不做,有的人講了一大堆做了一點點,有的人就是講了就做,有的人是做了再講,但是最好還是先做了再講吧,不要雷聲大雨點小,乃至于打了一個幹雷,這不是雨點小,連一點雨點都沒有。修行人要真語,要有真心,爲什麼要真語呢?因爲真心的關系,你如果心不真,你講出來的話一定是虛妄的,因爲言爲心聲。所以修…

《大日經疏講解 第38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