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這個耳朵,記得非禮勿聽,洗到這個地方,非禮勿言,他就這樣子。他就把他當作他是菩薩示現的,我看不懂,他是菩薩示現的。因爲不是所有的出家人都是聖人,都是證大阿羅漢果的,都是斷我執、法執的,當然會有參差不齊。是不是?有聖僧,當然也有凡夫僧。
所以,整個佛教要有大格局,要以整個佛教考量。所以,不要鬥亂僧團,你這一句話出去,會影響到整個常住,會影響到整個僧團,千萬不能講。你這一句話出去,會使整個佛教崩潰,那千萬...更不能去做。你在道場裏,跟哪個法師有一點金錢上的糾葛,就到處放風聲,一直毀謗這個出家人,那你小心了。我告訴你:我不是唬你的,真的!戴咒輪也很難(往生)!真的!臨命終就叫:"慧律法師啊,救我啊!"沒有辦法,平常叫你不要謗佛、謗法、謗僧,你就拼命講,那有什麼辦法呢?
四十叁、二種人對往生淨土很難。
一、盜僧祇物,要往生淨土很困難。運用任何的方法敲詐、勒索、欺騙、拐騙出家人、常住,都算犯盜罪。沒有經過師父的允許、叁寶的允許、常住的允許,一根針、一枝草,都不能動。第二種人,很難往生極樂世界,謗佛、謗法、謗僧。這個往生極樂世界,有很大的障礙。
有的人看到這一段,想不通:"慧律法師,你爲什麼不舉一個例子啊?您這樣講,我還是沒有具體的觀念,爲什麼會那麼嚴重呢?"我說:"那是很嚴重的。"你曉不曉得,阿彌陀佛因地修行的時候,叫做什麼比丘?是的,法藏比丘。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是法藏比丘,阿彌陀佛是出家人呢!建立一個清淨平等的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大願力,建立的清淨的極樂世界。譬如說:你要來參訪我文殊講堂,還沒有參訪文殊講堂的時候,每天都罵我文殊講堂的出家人,每天都批評,你看看,我要不要接見你呢?你認爲要接見嗎?要來拜訪我慧律法師,卻每天都批評我文殊講堂,那怎麼接見呢?所以,我們一定要有整體的佛教的觀念,人家說,不看僧面,要看什麼?看佛面。不是說所有的出家人都是聖人,不是這樣子的。當我們看了一些跟自己的理想有落差的,我們就依法不依人。
四十四、要遠離我見,遠離我慢,遠離我愛,遠離我癡。我癡就是無明。
四十五、要從看淡五欲六塵的心開始。
一個人執著于五欲六塵,是修不了行的。財、色、名食、睡。今天聽經聞法的不是全部都是出家衆,我們二千多位,大部分都在家,所以,我們只能這樣子告訴護法居士:少欲無爲,身心自在。欲望太重了,這是痛苦的根本。佛陀說:執著和欲望不放下,想要不痛苦都不可能。
四十六、要知道六道輪回真的是苦,深知六道輪回真的是苦不堪言。
我們今生今世得聞正法,難能可貴,一輩子要做牛做馬那就慘了。說到這個做馬,臺灣有個旅客,到中國大陸去旅遊,中國大陸有這樣一個地方,是讓人家騎馬的。臺灣旅客就到大陸了,遠遠就聽到有人吆喝:"騎馬、騎馬。十塊十塊!"十塊,這全家嗎,騎馬十塊這很便宜,臺灣十塊乘以四,就是四十塊臺幣。臺灣的這個旅客一躍而上,坐著。他說,他告訴馬的主人,他告訴馬的主人:"咦,怎麼不動呢?這個馬不動呢?""要讓馬動嗎?加十塊。"他說:"哼,你不是說騎馬十塊嗎?"他說:"你現在不是騎在馬上去了嗎?"說的也是,他說騎馬十塊他沒有騙你啊!讓馬動,還加十塊,這可沒講清楚了。他說:"好!再加十塊吧,二十塊!讓馬動一動,二十塊,這挺便宜的。"乘以四才八十塊臺幣。這馬動了幾下,停了。他說:"咦?怎麼停了呢?"他說:"我要繞一圈啊?""繞一圈再加十塊。"他說你不是讓馬動嗎?他說:"對啊!馬就在動啊。再轉一圈,加十塊。"這臺灣旅客說:"你幹嘛不一次講清楚呢?還分段落講。"現在我到中國大陸騎馬,我就知道了:"你這個馬多少?會動嗎?要不要繞一圈?"我現在去騎馬,我就知道要問清楚了,不會分叁段問了。可能民情風俗不一樣。我不知道到底是...這是事實的喔,回來就是這樣講的,我是在電視上聽人家講的。一輩子千萬不能做牛做馬了。
四十七、沒有聽到佛法就沒話說了,聽到佛法要發大勇猛精進心,要斷惡,修一切善。
四十八、要孝敬父母,要尊敬師長,要行十善。
我們很多人看經典都看一半的,念南無阿彌陀佛,不聽經,不聞法。我在家關起門來就念,阿彌陀佛...不親近善知識,不聽經、不聞法。如果你真的全部放下,師父贊歎你。念佛是對的,誦《無量壽經》是對的,佛號哪有過失呢?《無量壽經》有無量的功德。問題來了,老實念佛,問題來了,”老實”二個字怎麼定義?你很老實嗎?調查一下,誦《無量壽經》超過一萬部的,請舉手,好。誦過《無量壽經》的請舉手,好,太好了,恭喜大家!誦《無量壽經》超過十年的,請舉手,好,有一個,十年。你這十年當中,從來不生氣,也不起煩惱,也不起妄念,請舉手。沒有。——那叫做不老實。哪有那個老實念佛講得這麼簡單?
是不是?笨笨的念佛,就這樣子...像我媽媽最老實了,我媽媽念佛念了叁十幾年,阿彌陀佛...看人家走過去,"喂,你那個袋子裏面裝什麼?"唉,我說:"你是慧律法師的媽媽呢,人家袋子裏面裝什麼,關你什麼...那個事?"是不是啊?念叁十年了,智慧沒有開。沒有辦法老實,老實不下來,沒有辦法,自欺欺人。是不是?有一個人來到我這裏文殊講堂,一個居士,很得意的樣子,來,一見面:"向慧律法師頂禮!"我說:"好,行!"東北人說:行!我現在已經快成大陸人了。"行!一拜。"他說:"慧律法師,我《金剛經》誦了叁千部啊。"我說:"我問,你現在給我回答。"他說:"好。""《金剛經》是誰講的呀?""《金剛經》是釋迦牟尼佛講的嘛!"我說:"釋迦牟尼佛講的,還要你誦給他聽嗎?"他說:"說的也是,幹嘛這麼辛苦,我到底誦給誰聽呢?"摸不著門。
如果說如來有所說法,即是謗佛!如來無所說。你不懂佛意嗎?是不是?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不是啊?我們很可憐,曲解佛意,自認爲很高明。念佛不老實,說自己很老實。誦經不明經典的意思,不懂佛陀的心法,以爲是了解佛,又把這個錯誤的思想,灌輸給大衆,可憐、可惜、可悲喔!真的!念佛沒有錯,誦經也沒有錯,問題是這一顆心。心,佛法是心法,有沒有悟啊?
"喔,聽你這樣講,那我回去就不要念佛啰?不要誦經了?"我說:"那就更糟糕了。念佛、誦經雖然還有一點妄想,但是還有一點救,連念佛、誦經都不要了,那就沒有救了。"所以還是要念佛,還是要誦經,不過要解佛義。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嘛!是不是?要解如來的真實義嘛。你都不了解,都不解如來的真實義,你怎麼進入佛的領域呢?佛陀的涅槃妙心,你都沒辦法進入,都不開悟,也不體悟佛的那一顆心,念佛...是不是?就像一個五十四歲的法師,他的媽媽八十七,念佛念了叁十年,"喂,你那個袋子裏面裝什麼?"哎呀,沒轍。她最老實了,最善良了。是不是?你看這個臉,就知道他媽媽是一個很老實的人,真的。我每次走過去,她就要問了。我拿一個袋子,我走過去,我媽都坐在文殊講堂,大門裏面的那個椅子,坐在那邊念南無阿彌陀佛。我走過去的時候,我趕快把袋子打開:"這裏面什麼...你要問,我都幫你講完了。"她說:"你怎麼知道我要問?"(衆笑)沒轍!那袋子裝什麼跟生死有什麼關系?沒辦法,就是這樣子。
我媽媽有一天好可愛,她吃飯的時候,問:"師父,什麼是禅?"我說:"哇!何曾幾時,法師的母親境界這麼高?"哇,我非常地驚嚇,對法師的母親真的很驚訝。她坐在我旁邊說:"師父,什麼是禅?"我左手,剛好端這個碗在吃飯,我把碗放下來說,我說:"這樣叫做禅。"她說:"啊?大拇指?這大拇指怎麼會是禅呢?"那就沒有救了,念佛吧,媽媽,求求你,念念佛吧,來不及了!八十七了,明年就八十八了,快九十了(用方言腔),我快變成大陸人了,還搞這個東東!來不及了。
四十九、堅持求生淨土,誓死不退轉心。
極樂世界要多善根、多因緣、多福德。很多人不解佛意,不了解佛的用意,不解佛意是什麼呢?不曉得經典裏面講的,不可以少善根、少福德、少因緣,得生彼國,他沒有看清楚。他就念南無阿彌陀佛...果真放得下,也就罷,就怕放不下。經教不通,心性不明,不可能放得下。不要騙人了,不要自欺欺人了。我們一定要很清楚,堅持求生淨土,要了解叁個因緣:要多善根、多因緣、多福德。多善根就是好好地聽經聞法,好好地念佛。多福德,有錢、有體力,盡量地幫助人家。不可以少善根、少福德、少因緣。還要加上因緣,要跟所有的衆生都結好緣,不可以結惡緣的。多善根、多因緣、多福德,才能往生極樂世界,要弄清楚經典的意思。
後面一句就更重要了,若一日、若二日、若叁日,乃至七日,四個字,一心什麼?要"一心不亂"!一心不亂的這種功夫要成片,阿彌陀佛...這樣念,如如不動,不取于相,這樣念佛才有辦法專。這個佛號就是全部的心性;全部的心性,集中在這一句佛號。所以,禅跟淨的終極點,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要有功夫的,要有相當的定力的。爲什麼現在這麼多人念佛,往生,臨命終往生的瑞相的人不多,因爲不解佛意。
五十、 我們贊歎一枝獨秀,但是,不妨百花盛開。
所謂一枝獨秀,譬如說,你專弘淨土法門,勸人念佛,我們贊歎。但是不妨百花盛開,也不妨害八大宗派大興盛。咱們中華民族是大熔爐,包括少數民族,有五十六個民族,都可以和樂融融的相安、相處無事,哪有什麼八大宗派?都不離開佛的這一顆心。爲什麼要相互攻擊、互相批判、互相傷害?爲什麼?我真的想不懂。既然八大宗派都不能離開佛的…
《從心開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