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佛學講座
修行佛道的人,你一定要記住:無诤,還有很重要的——心要柔和,要盡量寬恕衆生、忍辱。這個忍辱,一定要通達空性跟無相,否則忍不下來。
靈感觀世音
慧律法師
2005年9月24日義工大會·文殊講堂
(師父把撫尺一拍:啪!)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好,請放掌。
法師,諸位居士、諸位義工,大家阿彌陀佛!
本講堂從一九八九年創立以來,到今天二○○五年,每年十月二十五號的水陸法會,以及平常的八關齋戒、過農曆年的叁千佛,以及梁皇法會,都非常承蒙諸位護法居士大德、義工的慈悲,發菩薩心,幫助本講堂,師父代表叁寶向諸位感謝,感謝大家!(師父合掌!)
諸位義工犧牲了時間,犧牲了你們的年輕,把你們的體力、把你們的一切都貢獻在講堂,菩薩發心就一定會成佛。那麼,師父,因爲工作都是你們在做,師父唯有把這個法供養大家。
法是我們真正的生命,我們今生今世的生命很短暫;可是,法身慧命卻是永永遠遠。所以,我們要認清楚,擁有般若,你就擁有一切,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話。沒有般若的思想、般若的智慧,我們所擁有的統統叫做幻化,不實在的東西。
那麼,今天我們是二○○五年九月二十四日義工大會,師父今天要開示的就是靈感觀世音。
觀世音菩薩對大家來講並不陌生,處處大乘的佛教,都跟觀世音菩薩息息相關,誦《普門品》——觀世音菩薩;六字大明咒——觀世音菩薩;大悲咒——觀世音菩薩;打個佛七,大回向,還是要念觀世音菩薩。而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念觀世音菩薩感應的,那何止千萬億人?包括師父都蒙受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加被過。
舉個例子:在十年前,師父在新加坡的金文泰體育場,那兒念觀世音菩薩那種感應,就非常非常地強烈。因爲主辦單位籌辦了半年,花了很多的錢,結果要演講以前,烏雲密布,雷擊閃電。師父的心中就想:那麻煩大了!操場上露天的,好幾萬人,那一下子如果下起大雨來,那怎麼辦?這個時候求,師父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求,觀想觀世音菩薩撐一把陽傘,在整個操場上,很不可思議!我們這樣講,演講……沒有發現(下雨),一滴雨都沒有,等到我們講完的時候,遊覽車出去外面,外面積水,就是這個金文泰體育場——就是這個地方沒有下雨,全新加坡統統下雨,還積水。告訴諸位:至誠懇切,可以感動佛菩薩,但是,你的發心要不能自私,不能自私。
再講一個大感應:中和體育場,也是露天的,以前是悟空法師辦的。那一天,雨下得非常非常地大,全臺北市是傾盆大雨,從早上到下午,從來沒有停止下雨的。師父在想說:那麻煩大了,雨那麼大!有人下午打電話來:慧律法師啊,雨下得這麼大,辦不辦啊?我說:辦!當然辦啊!對不對?金剛不堅,願力唯堅。辦!念觀世音菩薩,那當然沒辦法了,憑我們凡夫哪有辦法?那是烏雲密布,那根本不可能,雨根本不可能會停的。可是,七點半快到了,那操場幾萬人,你怎麼辦?去的時候,大家都是還撐著陽傘、雨傘,辦!時間到的時候,師父的座車就去了,七點半開始,坐車,到了時候,那個車門一開,雨停了,雨就這樣停了。七點半快到了,上臺就演講,就演講。演講到最後,結束了,回向了。煮雲老和尚那一句,你會念嗎?我的撫尺一拍。我的撫尺一拍啦。(師父撫尺一拍:啪!)我的撫尺一拍,雨,哇!又傾盆大雨。講課的時候統統沒有,結束的時候又是傾盆大雨,你要怎麼算,都不可能算得那麼准。師父也是蒙受觀世音菩薩慈悲幫忙。
還有一次是在大學,那個感應到家!有一次,師父去圖書館,看那個《印光大師菁華錄》,看完了,要趕到臺中慈光圖書館聽李炳南老居士開示,那時候才大二,就非常虔誠地念佛,就匆匆忙忙地趕過去了,聽經的時候沒有發現,聽完經的時候,坐公(共汽)車,糟糕了,那一堆的鑰匙,一堆,身上那一堆的鑰匙,一整串的鑰匙,糟糕!不曉得丟到哪裏去了?這下麻煩大了!師父有在逢甲大學水利系打工,因爲家裏窮,成績也不錯,去打工。實驗室的,水文觀測室的鑰匙沒有了,車子的鑰匙,腳踏車啦,我騎腳踏車,那一級棒的,腳踏車。再來,人家是單手騎,我是兩手都放掉的,那沒什麼!放下:南無觀世音菩薩……就是這樣騎的(師父做雙手離車把騎車的動作)。再來,房間鑰匙,整串鑰匙,有的沒有的,教授休息室,師父的鑰匙,師父有保管那鑰匙,要開,哇!糟糕,統統沒有,整串統統丟掉了,門也不能進去。從慈光圖書館聽經完,已經九點半了,坐公車的時候,糟糕了!逢甲大學這麼大,好大一個大學,這麼大,一串鑰匙,你去哪裏找啊?突然就想起來:觀世音菩薩不是說很靈感嗎?那沒辦法,沒有這一串鑰匙,你怎麼辦呢?門也不能進去,水文觀測室也不能(進去),統統停止,糟糕了!就這樣念,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然後,坐公車回到逢甲大學來,就一直在想:這一串鑰匙到底會掉到哪裏去?心裏想:可能大概在哪一個地方。可是,又不敢把握,因爲忘了,也不曉得丟到哪裏了?我是不是在那個地方,草地的時候,有繞起佛來,然後,這樣跳……我怎麼樣子……掉下去。就有個觀念。好了,沒辦法了,就一直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回來,希望菩薩慈悲保佑,因爲那時候全身都沒有錢,沒有錢。觀世音菩薩,您知道我很窮,我真的沒有錢。鑰匙掉了,不曉得怎麼辦?明天也不能去打工,那怎麼辦呢?現在當天晚上也不曉得去哪裏休息?也沒有鑰匙,進不去啊!就一直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想想:我大概在哪裏?逢甲大學大概在醫藥室的前面有一個小小的草皮,大概在這個地方,我那時候可能有翻跟鬥,在這邊玩了一下,大概在這個地方。就念觀世音菩薩,念……到那個地方,這樣子,大概在這裏一、兩步,這樣走過去,跨進去,手放下去,鑰匙一把抓到。連一步都沒有閃失,連差0.1公分都沒有!從此以後,對觀世音菩薩……很感應。
再來一次感應,不是很好的感應。大一的時候,這個莊居士,逢甲大學建築系莊居士,用速克達(踏板式兩輪輕便摩托車)、偉士牌((意大利語:Vespa意思是黃蜂,也稱韋士柏)是意大利摩托車製造商比雅久旗下的一個子品牌,其産品爲兩輪輕便踏板式摩托車。自其1946年誕生以來一直延續著最初型號的外觀,並保持著小巧、緊湊的特點。),從臺中逢甲大學載,載到忏公那個地方,因爲是初次學佛,第一次見到忏公,跟他下跪頂禮。佛法也不認識,剛剛開始。忏公就說:益謙啊!有空常常念佛,你們在家居士,多念觀世音菩薩,知道嗎?忏公在講,我們也不好意思說不要啊!好了!然後就下山,星期一要上課嘛,就下山,下山,水裏(臺灣南投縣水裏鄉。忏雲長老在1963年創建蓮因寺。爲導引大專青年體驗佛門的清淨生活,自1966年起,每年在該寺開辦大專學生齋戒學會。在以“山林道場,叢林生活”爲號召,參與的大專生除了上課之外,早、晚課等作息,皆須與法師相同之外,還要學習佛門四威儀。)。以前水裏,不是像現在的水裏,交通不是很方便的。下山來,騎摩托車,那山都很高很陡,以前路都很彎,路不是很大。現在水裏的路開得那麼大,以前不是這樣子。翻山越嶺,就騎著這個偉士牌,載……半路就在想忏公的話:益謙啊,你們在家居士有空常常念南無觀世音菩薩,知道嗎?很感應的喔!就一直在想忏公這一句話,然後就騎下來,莊居士就載著我。我就…我這個人,你就知道嘛,脾氣很古怪,大一也是很狂妄的人:這可能嗎?觀世音菩薩,誰看到呢?我就不相信這種事情!觀世音菩薩,如果真的有觀世音菩薩,那你感應一下啊!騎車,騎到一半,然後就想:對喔!也不曉得要叫菩薩怎麼感應?對不對?你也不曉得要怎麼感應啊,統統沒有講啊!那時候大一就說:要不然,簡單來一個車禍也不錯啊!觀世音菩薩……才動一個念頭,我沒有跟莊居士講喔,來個簡單車禍也算感應啊!就一下子車子抛錨,整個車子就飛出去,這樣子,一秒鍾,動這個念頭一秒鍾,車子啪!……再隔幾公尺就是山坑。翻滾的時候:喔!感應了,感應了,好,好,到這裏就好,到這裏就好,再下去會死人了。感應了,感應了就好,不要再下去。我說這觀世音菩薩的感應,這個不是很好的感應啦,我知道菩薩不會這樣子,我知道這個是護法在懲罰我,對菩薩沒信心。觀世音菩薩不可能會製造車禍,他是大悲觀世音菩薩嘛,這個護法對我的念頭不滿意:給你一點顔色看看。就真的馬上感應。
好了,我們講了觀世音菩薩,靈感觀世音,先舉幾個例子。那麼,經典裏面,有時候是翻譯成“觀自在”,有的翻譯成“觀世音”,翻譯成觀自在菩薩是指自利,利害關系的利,利益自己。翻譯成觀世音菩薩是指利他,利他,觀世間的音聲,而去尋聲救苦,叫做觀世音菩薩。
照見五蘊皆空,就翻譯成觀自在菩薩,觀自在菩薩就是照見五蘊皆空,自觀自在。因爲站的角度不一樣,站在自利的角度叫做觀自在菩薩,我們的《心經》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色受想行識,色即是空,受既是空,想既是空,行既是空,識既是空,受想行識統統空,照見五蘊皆空,得大自在,這個叫做觀自在菩薩。
站在利他的角度、救世的角度,翻譯成觀世音,觀察世間的音聲,尋聲救苦,叫做觀世音菩薩。我們除了觀世音菩薩這麼大的慈悲願力,我們起一個模範的作用,勸我們佛弟子,每一個人都要學習觀世音菩薩的精神,這個才是重點。學習菩薩心,把我們那個怎麼的念頭轉作利他。做一個佛弟子要有很正確的正知正見,要這樣想:我慧律法師一個人好,不如文殊講堂整個常住好;文殊講堂好,整個文殊講堂好,不如整個佛教好;整個佛教好,不如全世界的和平,全世界的人好,才叫…
《靈感觀世音 1》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