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做好。菩薩的心,要無限的擴大,無我的精神,沒有任何的自私,沒有任何的自利。做一個佛弟子,簡單講:任何有危害到常住的、法師的,危害到叁寶的,千萬不要做,因爲我們是佛的弟子。只要能夠利他的、慈善的、救人救世的、護持正法的,我們就要傾全力以赴,就是這個轉念是最重要的。當我們的內心,慢慢地轉變這個念頭,其實是對自己好,對自己好。
有一次,我去參訪廣欽老和尚,廣欽老和尚就說:你做什麼?我說:我在念南普陀佛學院。念佛學院做什麼呢?廣欽老和尚就問:你念佛學院做什麼呢?我跟他講:將來替佛做一點事情啊!廣欽老和尚不屑一顧:你講什麼?我說:將來替佛教做一點事,替佛陀做一點事啊!廣欽老和尚就罵了:佛需要你做事嗎?你不曉得佛是全世界最閑的人嗎?閑人非等閑人,如來者,即諸法如義,世尊就是全世界從來沒有是非,從來沒有恩怨的人,釋迦牟尼佛要你做什麼事啊?一下子恍然大悟,你現在所做的事情,廣欽老和尚講:慧律法師,你現在所做的事情,統統爲了你自己。
在座諸位!廣欽老和尚跟師父這樣開示,我也要告訴你:你今天在文殊講堂所有的發心,替叁寶所有的幫忙、支持、愛護,諸位,所有的善的果報,統統是你們自己的,統統是你們自己的。廣欽老和尚說:佛不需要你幫助什麼?佛已經成佛了,還幫助什麼呢?幫助你自己。喔!我們恍然大悟,原來我們今天所做的、所爲的一切,不管是慈善、念佛、拜佛,完全都是爲了自己。對不對?爲了開發清淨的自性,爲了成就無上的菩提,都是爲了自己。所以,諸位,沒有自私,學習觀世音菩薩,好處是誰?就是你們自己得到好處。
再來,念佛菩薩,感應有二種:一個叫做顯應,叫做明顯的感應;第二種叫做冥應,冥應,就是有幽冥界的冥,冥王星的冥,我們一個陰,一個陽嘛,我們是(說)陽間、冥界,是不是?幽冥界那個冥。顯應,還有冥應,兩種感應。簡單講就是:有的人念觀世音菩薩,非常強烈地感應。
以前有一個在家居士,女居士,每天都念《普門品》,持《大悲咒》,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她有一個小女孩,她看媽媽在誦《普門品》,每天都在誦經,那小女孩才幾歲?五、六歲,會走路,可是不懂事,還沒上學。媽媽在誦《普門品》,念觀世音菩薩,這個小女孩走路不是很穩,就走……,走到旁邊附近那個池塘玩耍,一不小心掉到池塘裏面,因爲都是農村的地方,掉到池塘裏面。就在快淹死的時候,有人把她救起來。那個池塘有一點深度,一個五歲的小女孩,那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全身都濕了,還有水。這個小女孩就驚嚇過度,一邊哭,嗚……哭著慢慢走,走回去找媽媽,她知道媽媽在客廳誦《普門品》,小孩子當然不曉得媽媽在誦什麼啦。就慢慢走……,就一直哭,她媽媽被她大聲的哭叫聲嚇一跳:發生什麼事啊?就出來:你怎麼全身都濕透了呢?濕答答的呢?妹妹不要哭,是發生什麼事啊?她說:我到旁邊的池塘去玩耍,不小心掉到池塘裏面去了!那你怎麼爬起來的?有一個阿姨救我的啊,穿白色衣服。阿姨?你看過嗎?沒有呢!附近村莊的阿姨嗎?她說:沒看過呢!她媽媽就從外面手牽著,把她帶到大廳來。那個小妹妹五歲,她看到大廳中間有一尊觀世音菩薩,白色的。媽媽,就是那個阿姨救我的。那五歲小女孩也不會打妄語啊:就是那個阿姨救我的。這個就是顯應,因爲你至誠懇切。
有一個五十幾歲的菩薩,在家女居士,非常虔誠,每天都誦《普門品》,每天都念觀世音菩薩。有一次,隔壁鄰居發生火災,她專心地在誦觀世音菩薩、誦《普門品》,多不可思議,因爲她長年累月都是誦《普門品》、《大悲咒》,在她的房間裏面變成一個很好的磁場,磁場——心的念力跟菩薩感應。結果這火災,火舌燒……燒到她隔壁,這火跳過去她家燒到隔壁,她家在中間喔!按照火災來講,燒……燒到她家,照道理是不可能幸免的,因爲她非常地誠懇、虔誠地求,火舌跳過去,結果旁邊都燒光光,她家沒有燒。壁黑黑的、黑黑的,就這樣子,這個就是感應。
那麼,爲什麼念觀世音菩薩會有這麼大的感應?這個就必須要了解緣起法。簡單說:在緣起法,盡心盡力地利益衆生,比較容易跟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感應。記得!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沒有自私;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沒有紛诤,要想往生極樂世界,心清淨則國土淨。因此,如果想要念佛、念菩薩感應的,記得!心要學菩薩的慈悲,要寬恕惡劣的衆生,念佛容易感應。
再來,緣起法有幾種呢?這個做佛弟子要背,緣起法——大小乘的緣起法總共有五種:第一叫做業感緣起、第二叫做阿賴耶緣起、第叁叫做如來藏緣起、第四叫做真如緣起、第五叫做法界緣起。
我們一個一個來簡單地解釋,因爲我們時間有限。
第一個,什麼叫做業感緣起?諸位!業感緣起是《阿含經》所講的,《阿含經》講的一個重要思想的理論,就是業感緣起,就是業力——你造善業,會得到善的緣起法;你造惡業,會得到惡業的緣起法,但看你造什麼業。所以,業感就是業力會感應,感得緣起法。如果說,換句話說:在座諸位義工,如果你每一個人都跟他結善緣,你看到這個人,某一些義工,確實有一點點習氣,你也能夠寬恕他;某一些義工有一些態度不怎麼好,你也能夠不在意。簡單講:就是沒有緣,都不跟他結惡緣,永遠跟衆生結善緣。告訴諸位!很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會發生。你今天秉持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是沒有緣,我們也不要結惡緣,永遠跟衆生結善緣。告訴諸位:你現在的因果,種下去善因,將來你什麼時候會碰到困難,不知道,也許這一輩子,也許下一輩子,也許生生世世,你就會感應好的東西顯現,在你最困難的時候,就有人幫助你;在你病苦的時候,就有人介紹好的醫生給你;在你沒有錢的時候……當然不可能人家拿錢給你啦,你就會找到一個好的老板,找到一個好的職業;當你被偷竊的時候,警察會自動給你找回來,破案,物歸原主——因爲你沒有造這個惡業,偷竊的惡業。所以,我們業感緣起——第一,是很重要的思想。後來慢慢慢慢演變,大乘思想理念、理論更清楚,這些祖師大德把這個阿含的思想傳到中國來,中國就是唯識,唯識在印度已經很盛行,後來傳到中國來,更加的詳盡討論。
第二、叫做阿賴耶緣起。所謂阿賴耶緣起,就討論到種子的問題。所謂種子,就有十八界的種子——六根、六塵、六識,這十八界各有各的種子。那麼,阿賴耶就像一個倉庫,就是我們所講的第八意識。這阿賴耶識就把所有的種子存下去,就像電腦的資料庫裏面,你造的善業、惡業,統統放進去,種子。記得!有一天就會起現行,現行就是緣起。所以,在座諸位今天能夠坐在這裏聽開示,絕對不是一生一世種的善根,不可能!在座諸位已經修無量百千萬億劫來的,善根因緣,才有辦法坐在這個地方,因爲阿賴耶善根成熟,又來聽經聞法,這個緣起是好的,這個緣起就是好的。外面的壞朋友給你拖不去;這些佛友、這些蓮友、講堂的這些好的、這些善良的居士們,硬把你拉進來,你善緣具足,惡緣拉不走你,善緣拉進來,這是你過去的種子,唯識學講的叫做阿賴耶緣起。
第叁,叫做如來藏緣起。這個如來藏緣起,分染跟淨,如來藏緣起,是大乘佛教後期提出來的理論,像《大乘起信論》就講如來藏緣起——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像《楞嚴經》也是講如來藏的思想,所以如來藏緣起,是大乘後期佛教開展出來的一個思想,有學者有專門討論如來藏思想的。這個如來藏分染跟淨,如果你是染汙的如來藏,就轉變成六凡,就是六道輪回——天、人、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你碰到了淨的因緣,清淨的因緣,就變成四聖——阿羅漢、緣覺、菩薩、佛。淨——四聖,染叫做六凡,四聖加六凡,統稱十法界。十法界統統在如來藏緣起裏面運作。換句話說:所有的緣起不能離開如來藏,所有的如來藏會顯現在緣起法裏面。所以,如來藏緣起又名真如緣起,所謂真如緣起,就是所謂的緣起法裏面統統是真如自性的展現。換句話說:見性的人,見到真如自性的人,所有的緣起法,統統見性。換句話說:所有的行住坐臥一切身口意的造作,對見性的人來講統統叫做至真至善至美,統統是真善美,他只是示現,演一出戲給衆生看而已,叫做真如緣起。意思就是:緣起法離不開真如自性,真如自性轉變過來,在緣起裏面起作用。但是,真如自性染汙了,就變成六凡;真如自性清淨了,就變成四聖,四聖、六凡就是十法界。
第五,《華嚴經》講的:叫做法界緣起,法界如同虛空,虛空離不開緣起,所有的緣起法,不離當處的虛空。諸位,講堂今天的緣起,開示就是緣起,緣起能不能離開虛空呢?不可能,虛空性就是法界性,法界性就是佛性。因爲觀世音菩薩證得了法界圓滿,因爲用耳根圓通,修到大圓滿清淨,所以,能夠千處祈求千處現。爲什麼觀世音菩薩能千處祈求千處現?因爲虛空就是法界性,法界性就是佛性,佛的家在哪裏?法界就是佛,哪裏緣起,哪裏就顯現。今天你跑到喜馬拉雅山,跪著念觀世音菩薩,在喜馬拉雅山上感應,因爲你創造緣起法。菩薩二六時中都在法界,沒有起,也沒有落,你什麼時候緣起,他什麼時候現。就像一個月亮映了千江,千江有水就千江月,菩薩從來沒有來,也沒有去;可是,哪裏有緣起,哪裏就顯現。你跑到美國去,你跑到美國去念觀世音菩薩,在美國感應。你今天在臺灣,不管阿裏山、日月潭,不管臺東,包括你跑到日本去,至誠懇切,記得!至誠懇切念觀世音菩薩,在日本感應。不管你在哪一個時間,不管你在哪一個空間,只要你至誠懇切求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會降臨,有的很明顯地感應,有的冥應。所以,至誠懇切念觀世音菩薩,後面就怎麼樣?看你的福德跟因緣。
有一對兄弟,今天新聞報導,有一對兄弟去偷人…
《靈感觀世音 1》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