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六塵、六識,一十八界,宇宙所幻化出來的東西,來影響到我們的心性,我們的心性完全絕對的獨立,它不是對立的,見一切相,心性就顯發出來,立刻解脫,因爲他生活在不依靠任何的假相、不依靠任何的緣起,所以,慢慢體悟到生命的究竟本質,其實是解脫的,其實是獨立的。我們現在沒辦法活到這種功夫,我們今天不是依靠先生來過活,就是依靠老婆來過活;要不然就是每天企盼兒女長大成人;要不然就是依靠錢,希望有更多的錢;要不然就是依靠明天的榮耀,或者是權勢,希望我們的官當得更大。
所有衆生的心,都沒有辦法達到究竟絕對的獨立,都一定要依靠某一種東西來過日子;因爲依靠了某一件東西來過日子,不曉得這種東西是瞬息萬變的,而這個瞬息萬變的世間,是沒辦法讓你依靠的。
所以真正的“我”是無所依,二六時中,不倚一物,是絕對的獨立,絕對的平等,真正的“我”是絕對的平等,絕對的平等是什麼意思?就是悟到每個人的佛性,究竟解脫真正的自我,了解生命緣起緣滅只是假相,美醜、貧富、是非、恩怨,在一個證悟人的聖者的角度來說,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你今天來凡夫俗子的這個地方講是非,在生滅無常的世間的這個衆生來講,他會産生動蕩的意義,因爲他會執著;是非、恩怨、善惡、來到了聖者他的面前,是不具有任何意義的,他也不會聽,也不會著、也沒有意義。
換句話說,是非恩怨到聖人的心中,它是寂滅的東西,他證悟到一切法無生,究竟平等,你就是要害衆生,極惡的衆生,法律懲罰你;但是,聖人會原諒你。所以,佛悟到了究竟平等的心性,他不管你長得美、長得醜、富有、貧窮,乃至你是一個殘障的人,或者你是一個強壯的人,這個只是生命的一個過程而己,佛陀用究竟絕對平等的心性,看待每一件事情,所以,每一件事情都平等。真正的“我”是絕對的自由,六祖講: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前念不生,後念智慧不滅,就是涅槃,就是絕對的自在。
換句話說:你動到一個執著的念頭,心裏很不舒服,你的心不自由,你被觀念束縛住了。譬如說:這個人你很計厭,你看到他的時候,莫名其妙的一直起心動念,就是恨不得遠離他,恨不得刮他一巴掌,恨不得他早死,記得!你的心已經不自由了。或者是他是你老板,你拼命的阿謏奉承,你沒有這個實力,想多賺一點錢,是需要靠實力的;但是社會有時很現實,你的心不自由了。你爲了達到某一種目的,依靠某一種相上去追求,你失去了自由。這個世間就是這麼殘酷,把我們絕對的獨立、絕對的平等,絕對的心性的自由、絕對的解脫,化成念念的無明的執著,因爲我們要活下來,而師父現在講的,這是佛的境界,佛陀究竟解脫的境界。
諸位要慢慢的調整,你是不是過著獨立的生活?你的心性是不是達到了絕對的平等?你的心性是不是絕對的自由,不被煩惱所困住?你今天有沒有得到究竟的解脫?如果有,你就擁有真正的“我”。所以,無上大般涅槃妙心的境界,才是真正的真我;而我們的世間人擁有的,是可怕、一個不淨的色身,四大所幻化出來的假我,而且執以爲是,而在內心裏面,從來就不懂得歇即是菩提。所以,我們一直懲罰自已、痛苦了自已。我們不懂得佛法,佛法是尊重別人,解脫自我。因此佛法的重點,你一定要解脫自己;而這個解脫自己,不是很困難,如果你肯,你也能夠看到生命的究竟之相。
看一朵花,你就了解花,它不是花;看到一棵樹你了解,樹其實沒有真正的樹相;看到一座山,慢慢的觀照,事實上,也沒有一座山;看到一顆星球,事實上,也沒有星球可得,《楞伽經》叫我們見一切相總得把它碎爲微塵,見一朵花,把它碎爲微塵,你會了解花非花,花不是真正的花;看到一棵樹,把它碎爲微塵你會發現,樹並非真正的樹;看到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仍然如是觀照,見一切相,總知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總是顆粒微塵所構成緣起緣滅的幻相,不實在的。所以,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果你見到了種種的相,非相就是空相,若見諸相非相,見到種種的相就是空,即見如來,因爲不值得執著,你就會體悟到我們每一個人,這個絕對獨立、平等、自由解脫的如來藏性是什麼,涅槃妙心是什麼,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就見到了,我們真正的心性。離一切相,即名諸佛,爲什麼要離一切相?因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當體即空,不是實在的這個世間。所以學佛,有修沒修是別人的事情,而我們一定要修,修什麼?修離一切相。
記得!真正悟道的人是寂滅的,這個人對不起我,對我有成見,背後說我是非,我看到他,我裝作不知道,沒有這回事,我一樣對你很好。這個人支持師父,贊歎我你碰到,我一樣對你好,因爲你的好壞是你的因果,不關我的事情,我的心性,我必須對我自己負責。因爲真正有功夫的人,他是時時降伏自我,修行要抓到重點;修行抓不到重點,今天來拜拜佛、明天來誦誦經,回去習氣照樣,貪嗔癡照樣,諸位!有念佛跟沒念佛一樣,有誦經跟沒有誦經,答案還是一樣,不曉得說佛是模範,我們每念一聲佛,就要朝佛的心性前進,學佛的語言、學佛的妙心,學習佛的行爲,這個是真正念佛的人。
我們不知到這一層的道理,佛法是不二的,我們今天來誦經,經是佛講的,經典所講的我們要來調整自己,把心性契入經典,所以,心性可以轉經;不悟的人,經典轉你的心性。
有一個祖師大德,他的徒弟,說:師父!一切修行人,修行爲什麼不能成就呢?他師父就說:因爲到大殿拜佛的時候,把佛當佛拜忘記了自己是佛,修行永遠不能成就。心佛衆生叁無差別的道理不懂。有人問師父!那您到大殿的時候,把佛當什麼拜?他說:我也把他當佛拜啊!說:那跟你剛剛講的不是一樣嗎?喔!他說:那大不一樣,我的心就是佛,佛就是我的心,叁無差別。我們修行不能成就,是因爲我們來到大殿把佛當佛拜,就是能所不斷,我們不曉得,直下無心便是道,我們就是佛,不知道這一層道理。
按照這樣講,我們要不要拜佛?當然要拜佛,在未成道前要求佛加被,當然要繼續拜佛;把佛看的很偉大,可不能把自己看得很渺小,把自己看得很渺小,那你這樣失去了勇氣,你們修到什麼時候才能成就呢?你不自己斷煩惱,靠佛來斷,佛怎麼斷啊?佛怎麼斷你的煩惱啊?佛有辦法斷你的煩惱嗎?如果你自己不斷,佛怎麼來斷你的煩惱呢?你把佛的那一顆心,拿來自己用,佛就有辦法斷你的煩惱。
如果佛的心,我們不拿出來用,諸位!佛念到死、經誦到死、頭拜到撞破了,頭破血流都沒有用。在一個團體裏面,誰先挑起事端,那個就不是真正修行人;真正一個團體修行,是入于大寂滅,一切法無诤的。如果我們有意見不同,可以用理性來溝通,爲什麼用個性來溝通呢?是不是,爲什麼一定要順著自己的個性去做事呢?要想明心見性,一定要先改個性,佛性不用,用個性,諸位!修行不能成就,就是這個道理。
真正的“我”是佛的心,佛的心就是禅的心,所以這個禅是整個佛教的靈魂,我們不懂!末法時期,弘揚佛法的人很多,把一個佛的心切成八大宗派,不曉得法法相通。諸位!八大宗派共一個佛心,不能弄錯方向,八大宗派都應互相尊重,因爲它是不二法門,念佛跟禅,它是一不是二,我們講的是真正受用的禅,不是枯木禅,不是口頭禅,不是那一些啃幾個公案,背背幾個公案,就認爲是懂得佛法的人那一種禅;禅就是佛的心,究竟解脫的心就是禅。
所以說:佛心真常妙樂的大我,超越一切世間生滅無常,緣起緣滅之法。因此說:懂得禅的人,就是懂得佛的心,佛的心是什麼?就是超越世間一切表相,換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也就是世間一切相都束縛不了他,懷著一顆宇宙的心過活我們現象界的每一分、分一秒,佛的心就象宇宙一樣,不是只有納百川,無量的宇宙、星球,統統在佛的心裏面。
諸位!如果我們擁有佛陀的心,了解真正的禅的這個功夫,了解真正的“我”,你想想看,還會在這個世間,拼老命執著這一點點的觀念,拼老命爭執得面紅耳赤,爭得你死我活,而且爭的都是沒有意義的,會嗎?不會的,那麼苦從哪裏來呢?一句話:困于假相,不能自拔,就是苦不堪言。譬如說:生了一對兒女,女兒給她學鋼琴,兒子給他學畫畫,或者是珠算,企盼著—到了有一天,這個女兒長大了、兒子長大了,他的父母用心良苦,有一天,哇!女兒交到不良朋友,上網,十七、八歲就交到男朋友了,跑到別人家去睡覺,他的內心裏面痛,在家哭,可是,又不曉得怎麼辦?對不對?那個兒子怎麼樣子,家裏生活過得好好不要,去流浪,跟那個不叁不四的混,混那個小角色,家裏有溫暧,他就是不要,他就不要父母管,然後這個父母就會很傷心,會很難過,幾乎活不下去!這個就是困于假相。
那我們父母的關懷是不是就放棄了?不!當你己經盡力的時候,盡你的能力的時候,父母親該做的責任的時候,有時候,兒女的業力不是父母親所能掌控的,真的!你只能期盼、只能祈禱你的兒女聽你的話,將來成就、將來做爲一個社會國家有用的人,做爲一個善良的人,對這個國家、社會有所奉獻、做一個偉人,你只能這樣祈禱,只能這樣期盼,只能這樣期望;但不一定,他有他的業力,他時間到的時候他會背判你。爲什麼?你曾經背判過別人。爲什麼兒女會背判你?你這一輩子當中,難道你沒有背判過任何親朋好友,先生或者是老婆嗎?我講的是兩個角度的。
如果我們從小擁有了雙重人格,當然我們也曾經背判過別人,換名話說:別人背判我,也就是生命當中會常常發現的事情,它是一直存在的。好!我們困在假相當中不能自拔,現在我們就要從這個牢獄裏面掙脫,你已經盡心、你已經盡力了,就象我一樣,我認真弘法利生,好好的栽培這些徒弟,跟這些在家居士,對不對?再來就是看你…
《[我]不屬于這個世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