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六尘、六识,一十八界,宇宙所幻化出来的东西,来影响到我们的心性,我们的心性完全绝对的独立,它不是对立的,见一切相,心性就显发出来,立刻解脱,因为他生活在不依靠任何的假相、不依靠任何的缘起,所以,慢慢体悟到生命的究竟本质,其实是解脱的,其实是独立的。我们现在没办法活到这种功夫,我们今天不是依靠先生来过活,就是依靠老婆来过活;要不然就是每天企盼儿女长大成人;要不然就是依靠钱,希望有更多的钱;要不然就是依靠明天的荣耀,或者是权势,希望我们的官当得更大。
所有众生的心,都没有办法达到究竟绝对的独立,都一定要依靠某一种东西来过日子;因为依靠了某一件东西来过日子,不晓得这种东西是瞬息万变的,而这个瞬息万变的世间,是没办法让你依靠的。
所以真正的“我”是无所依,二六时中,不倚一物,是绝对的独立,绝对的平等,真正的“我”是绝对的平等,绝对的平等是什么意思?就是悟到每个人的佛性,究竟解脱真正的自我,了解生命缘起缘灭只是假相,美丑、贫富、是非、恩怨,在一个证悟人的圣者的角度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你今天来凡夫俗子的这个地方讲是非,在生灭无常的世间的这个众生来讲,他会产生动荡的意义,因为他会执着;是非、恩怨、善恶、来到了圣者他的面前,是不具有任何意义的,他也不会听,也不会着、也没有意义。
换句话说,是非恩怨到圣人的心中,它是寂灭的东西,他证悟到一切法无生,究竟平等,你就是要害众生,极恶的众生,法律惩罚你;但是,圣人会原谅你。所以,佛悟到了究竟平等的心性,他不管你长得美、长得丑、富有、贫穷,乃至你是一个残障的人,或者你是一个强壮的人,这个只是生命的一个过程而己,佛陀用究竟绝对平等的心性,看待每一件事情,所以,每一件事情都平等。真正的“我”是绝对的自由,六祖讲: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前念不生,后念智慧不灭,就是涅槃,就是绝对的自在。
换句话说:你动到一个执着的念头,心里很不舒服,你的心不自由,你被观念束缚住了。譬如说:这个人你很计厌,你看到他的时候,莫名其妙的一直起心动念,就是恨不得远离他,恨不得刮他一巴掌,恨不得他早死,记得!你的心已经不自由了。或者是他是你老板,你拼命的阿謏奉承,你没有这个实力,想多赚一点钱,是需要靠实力的;但是社会有时很现实,你的心不自由了。你为了达到某一种目的,依靠某一种相上去追求,你失去了自由。这个世间就是这么残酷,把我们绝对的独立、绝对的平等,绝对的心性的自由、绝对的解脱,化成念念的无明的执着,因为我们要活下来,而师父现在讲的,这是佛的境界,佛陀究竟解脱的境界。
诸位要慢慢的调整,你是不是过着独立的生活?你的心性是不是达到了绝对的平等?你的心性是不是绝对的自由,不被烦恼所困住?你今天有没有得到究竟的解脱?如果有,你就拥有真正的“我”。所以,无上大般涅槃妙心的境界,才是真正的真我;而我们的世间人拥有的,是可怕、一个不净的色身,四大所幻化出来的假我,而且执以为是,而在内心里面,从来就不懂得歇即是菩提。所以,我们一直惩罚自已、痛苦了自已。我们不懂得佛法,佛法是尊重别人,解脱自我。因此佛法的重点,你一定要解脱自己;而这个解脱自己,不是很困难,如果你肯,你也能够看到生命的究竟之相。
看一朵花,你就了解花,它不是花;看到一棵树你了解,树其实没有真正的树相;看到一座山,慢慢的观照,事实上,也没有一座山;看到一颗星球,事实上,也没有星球可得,《楞伽经》叫我们见一切相总得把它碎为微尘,见一朵花,把它碎为微尘,你会了解花非花,花不是真正的花;看到一棵树,把它碎为微尘你会发现,树并非真正的树;看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仍然如是观照,见一切相,总知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总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缘起缘灭的幻相,不实在的。所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果你见到了种种的相,非相就是空相,若见诸相非相,见到种种的相就是空,即见如来,因为不值得执着,你就会体悟到我们每一个人,这个绝对独立、平等、自由解脱的如来藏性是什么,涅槃妙心是什么,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就见到了,我们真正的心性。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为什么要离一切相?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体即空,不是实在的这个世间。所以学佛,有修没修是别人的事情,而我们一定要修,修什么?修离一切相。
记得!真正悟道的人是寂灭的,这个人对不起我,对我有成见,背后说我是非,我看到他,我装作不知道,没有这回事,我一样对你很好。这个人支持师父,赞叹我你碰到,我一样对你好,因为你的好坏是你的因果,不关我的事情,我的心性,我必须对我自己负责。因为真正有功夫的人,他是时时降伏自我,修行要抓到重点;修行抓不到重点,今天来拜拜佛、明天来诵诵经,回去习气照样,贪嗔痴照样,诸位!有念佛跟没念佛一样,有诵经跟没有诵经,答案还是一样,不晓得说佛是模范,我们每念一声佛,就要朝佛的心性前进,学佛的语言、学佛的妙心,学习佛的行为,这个是真正念佛的人。
我们不知到这一层的道理,佛法是不二的,我们今天来诵经,经是佛讲的,经典所讲的我们要来调整自己,把心性契入经典,所以,心性可以转经;不悟的人,经典转你的心性。
有一个祖师大德,他的徒弟,说:师父!一切修行人,修行为什么不能成就呢?他师父就说:因为到大殿拜佛的时候,把佛当佛拜忘记了自己是佛,修行永远不能成就。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道理不懂。有人问师父!那您到大殿的时候,把佛当什么拜?他说:我也把他当佛拜啊!说:那跟你刚刚讲的不是一样吗?喔!他说:那大不一样,我的心就是佛,佛就是我的心,三无差别。我们修行不能成就,是因为我们来到大殿把佛当佛拜,就是能所不断,我们不晓得,直下无心便是道,我们就是佛,不知道这一层道理。
按照这样讲,我们要不要拜佛?当然要拜佛,在未成道前要求佛加被,当然要继续拜佛;把佛看的很伟大,可不能把自己看得很渺小,把自己看得很渺小,那你这样失去了勇气,你们修到什么时候才能成就呢?你不自己断烦恼,靠佛来断,佛怎么断啊?佛怎么断你的烦恼啊?佛有办法断你的烦恼吗?如果你自己不断,佛怎么来断你的烦恼呢?你把佛的那一颗心,拿来自己用,佛就有办法断你的烦恼。
如果佛的心,我们不拿出来用,诸位!佛念到死、经诵到死、头拜到撞破了,头破血流都没有用。在一个团体里面,谁先挑起事端,那个就不是真正修行人;真正一个团体修行,是入于大寂灭,一切法无诤的。如果我们有意见不同,可以用理性来沟通,为什么用个性来沟通呢?是不是,为什么一定要顺着自己的个性去做事呢?要想明心见性,一定要先改个性,佛性不用,用个性,诸位!修行不能成就,就是这个道理。
真正的“我”是佛的心,佛的心就是禅的心,所以这个禅是整个佛教的灵魂,我们不懂!末法时期,弘扬佛法的人很多,把一个佛的心切成八大宗派,不晓得法法相通。诸位!八大宗派共一个佛心,不能弄错方向,八大宗派都应互相尊重,因为它是不二法门,念佛跟禅,它是一不是二,我们讲的是真正受用的禅,不是枯木禅,不是口头禅,不是那一些啃几个公案,背背几个公案,就认为是懂得佛法的人那一种禅;禅就是佛的心,究竟解脱的心就是禅。
所以说:佛心真常妙乐的大我,超越一切世间生灭无常,缘起缘灭之法。因此说:懂得禅的人,就是懂得佛的心,佛的心是什么?就是超越世间一切表相,换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就是世间一切相都束缚不了他,怀着一颗宇宙的心过活我们现象界的每一分、分一秒,佛的心就象宇宙一样,不是只有纳百川,无量的宇宙、星球,统统在佛的心里面。
诸位!如果我们拥有佛陀的心,了解真正的禅的这个功夫,了解真正的“我”,你想想看,还会在这个世间,拼老命执着这一点点的观念,拼老命争执得面红耳赤,争得你死我活,而且争的都是没有意义的,会吗?不会的,那么苦从哪里来呢?一句话:困于假相,不能自拔,就是苦不堪言。譬如说:生了一对儿女,女儿给她学钢琴,儿子给他学画画,或者是珠算,企盼着—到了有一天,这个女儿长大了、儿子长大了,他的父母用心良苦,有一天,哇!女儿交到不良朋友,上网,十七、八岁就交到男朋友了,跑到别人家去睡觉,他的内心里面痛,在家哭,可是,又不晓得怎么办?对不对?那个儿子怎么样子,家里生活过得好好不要,去流浪,跟那个不三不四的混,混那个小角色,家里有温暧,他就是不要,他就不要父母管,然后这个父母就会很伤心,会很难过,几乎活不下去!这个就是困于假相。
那我们父母的关怀是不是就放弃了?不!当你己经尽力的时候,尽你的能力的时候,父母亲该做的责任的时候,有时候,儿女的业力不是父母亲所能掌控的,真的!你只能期盼、只能祈祷你的儿女听你的话,将来成就、将来做为一个社会国家有用的人,做为一个善良的人,对这个国家、社会有所奉献、做一个伟人,你只能这样祈祷,只能这样期盼,只能这样期望;但不一定,他有他的业力,他时间到的时候他会背判你。为什么?你曾经背判过别人。为什么儿女会背判你?你这一辈子当中,难道你没有背判过任何亲朋好友,先生或者是老婆吗?我讲的是两个角度的。
如果我们从小拥有了双重人格,当然我们也曾经背判过别人,换名话说:别人背判我,也就是生命当中会常常发现的事情,它是一直存在的。好!我们困在假相当中不能自拔,现在我们就要从这个牢狱里面挣脱,你已经尽心、你已经尽力了,就象我一样,我认真弘法利生,好好的栽培这些徒弟,跟这些在家居士,对不对?再来就是看你…
《[我]不属于这个世间》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