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我]不属于这个世间

  

[我]不属于这个世间

  

《高雄·文殊讲堂》义工大会开示

  2008年9月28日

  慧律法师主讲

  各位尊敬的义工、各位发菩提心、慈悲、无条件牺牲奉献的义工,因为诸位的发心,使得我们水陆大法会,都能够一直顺利的进行,这个都是承蒙各位义工,坚持到今天对讲堂的贡献,师父由衷感谢,非常的感恩!

  昨天在想说要不要延期,因为刚好碰到台风,我跟台风特别有缘,去年十月五日到台湾大学演讲,按照道理十月份,是不太可能有台风的;可是,就是碰到。一大早打电话去航空公司,看有没有飞,说风啊、雨啊,都很强,第一班早上六点多的班机,看看人数再飞。我们也不管了,就到机场去等,结果大概就二、三十人,就决定起飞;到高雄机场,飞机的鼻头差一点撞到地面,第二班就没有飞了!去台大演讲,本来很难得到北部去演讲、去走走看看,就是没有这个福报。今天义工大会,来了,又碰到台风。所以,诸位冒着生命的危险来参加这个义工大会,令人感动!

  现在的台风中心位置在花莲东南方八十公里,往西北前进转北边,我们现在虽然有一点点阵风,不过这个是无碍的。所以,今天诸位坐好,在这里不用怕,没事。诸位可以放心的来听这个法。昨天本来就准备面包,要准备好了,一个面包四十五块,本来要供养大家的,还有果汁。义工来这边很辛苦,我们都做好准备的;但是又怕临时来,义工大会没有人,买三百多块面包,怎么吃啊?又怕说大家没有来开会,所以,就临时决定面包不发,只好发两块饼干骗骗大家,没办法。我们是真的很有心的,又怕大家今天开会不顺利,只好这样子。

  进入佛门,要修二种:一个要修福,一个要修慧,福就是尽己之心,竭己之力。把我们的生命奉献给整个佛教,佛教它是大格局的,我们今天来,不是为了某一个法师、为某一个道场,我们今天来要有大格局,今天来是为了整个的佛教。有常住的观念。但话讲回来,还是为了自己有这个因缘修福,大家尽心尽力,就是师父给大家这个机会,你们来成就这个道场成就常住,成就整个佛教,是互惠互利互补,大家都修到福。重点就是修到这个慧的问题,智慧的问题,如果我们只修福,不听经、不闻法,最多,你只能生天,不能超三界。所以修慧跟修福都是非常重要的,修慧必须要听经闻法。

  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题目叫做:“我”不属于这个世间,这句话听起来,很矛盾,很奇怪:我就是这个世间人啊,我活在这个世间,为什么“我不属于这个世间?”这个就是今天我们要发挥的题目的重点。世间的这个“我”,所有的世间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凡夫走卒,没有一个人不讲这个“我”,而这个“我”是什么?现在就世间来讲,这个“我”就是强烈的妄执,强烈的意识型态的我执,世间人为这个“我”。慢慢的,我们有了佛法的一点点基础,佛陀告诉我们要内观,好好的冷静看一下,这个色身是什么?喔!这个世间,这个色身是生灭法,是无常法,是败坏之相;这个色身是缘起缘灭法;这个色身,包括这个世间原来是四大本空,五阴无我,我们慢慢体会到,这个相是假我。

  世间的人强烈的执着一个“我”,而佛弟子听佛的言教,知道这个是地水火风,或者是色受想行识所构成的一个假我,四大和五阴构成的一个假我,这就是有进一步的功夫了,就知道,万法都是败坏之相,我们这个色身,其实并不存在的,它是虚幻不实在的,来到这个生灭的无常世间当中,它只是缘起,只是缘灭,爸爸、妈妈没有结婚,我们并不存在,就算我们存在了,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化,无常的变化在摧残。就象我们现在用一点智慧,都会发现它只是因缘生的东西。如梦幻泡影,不实在的,而我们的生命非常脆弱,而且很快的就结束。所以,我们慢慢的体会这个假我,是不实在的我。

  《涅槃经》中所讲的常、乐、我、净,这个就是今天我们稍微要发挥的题目。我们刚刚讲的这个题目叫做:“我”不属于这个世间;现在讲的《涅槃经》讲的常乐我净,现在要讲:真常、真乐、真我、真净,什么叫做真正的我?真正的我,就是永恒存在的一颗解脱的心,就是我们所讲的涅槃妙心,现在来一个字一个字解释一下,佛陀讲的这个常,是对无常讲的,为了让大家早日觉悟,所以佛陀就讲世间是无常的,你要提早觉悟,不管你追求什么,不管你拥有什么,它都一直变化,刹那之间,没有一时,没有一刻不在变化。

  佛陀为了让我们觉悟,因为从凡夫俗子要转凡成圣的过程,第一,世尊就讲无常,破你一切的执着,这是第一步骤:无常。世尊这个常是对无常讲的,好!那么相是无常的,世尊说:我们的这个真心是常的,这是第二个步骤。好!如果执着有一个常,那又怕你堕入常见,以为这个常是永恒存在,失去作用;佛陀又告诉我们最后一个无常是破除执着,常是存在着真心,无常跟常,你统统要放下这个观念,卡在一个常,这个仍然是不对的,因此佛陀讲:那个叫真常;佛陀为什么要一步一步来呢?因为要转凡成圣,转烦恼成菩提、转识成智,这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没有种种的善巧、语言音声、种种的方便,要把一个人引入佛陀的大寂灭涅槃海,本身就是非常困难的!

  一个刚刚初学佛法的人,佛是什么,他连最基本上的定义都不懂,那么在这个修学佛的过程当中,他会一直在文字相里面打转,认为无常、常、或者真常。好!最后佛的境界是什么,万象、万境本一如,性相本来空,没有所谓的无常、常、真常,这个仍然是名相,寂灭如如不动,究竟解脱,这个叫真常。所以不得己的状况之下,还是用真常这个名相,来诠释究竟的第一义谛,这个是不生不灭的境界,非语言、文字、观念所能达到,只好用这样子。这是第一步骤:常、世尊讲的真乐,涅槃的心性当中拥有真乐,我们今天不是苦、就是乐,这个乐仍然是苦。

  世尊叫我们:你要好好的冷静的观照一下,我们所拥有的快乐,到底是什么叫做快乐?我们把感官的剌激,追求无常的东西,一直认为这个是快乐,而佛陀:这个不是真正的乐,真正的乐是离一切相。换句话说是:不受任何的动摇,情绪不受任何的境界而产生执着,那个是真正究竟寂灭的乐,那个乐才是永恒的。

  今天我们快乐一下,明天就失望;今天拥有,明天就失去,所以,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乐,执着的乐,我们这个乐是非常短暂的。而佛陀告诉我们:这个不是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是入于大寂灭涅槃海,那一种时时刻刻,都在享受涅槃的清净妙心,这个就是真乐。第三个就是所谓的“我”,刚刚讲的“我”不属于这个世间,这个就是要稍稍的解释一下。“我”就是指不生不灭的涅槃妙心,大般若的智慧海,也就是萨婆若的境界,一切种智的境界,这个才是真正的“我”。而真正的“我”是究竟不生不灭的寂灭,它不属于生灭的世间,所以,师父的题目叫着:“我”不属于这个世间,就是究竟解脱的真我,绝对不是属于这个生灭的世间;可是它不离生灭的世间,不能离开生灭的世间,而另外去找不生不灭的出世间。

  现在用大家比较熟悉的语言,就是用二个角度:落入执着、分别,就判为你是世间人,不是解脱人,一直在情绪的起心变化、动念,就判为你是生灭,因为你摆脱不了生灭、缘起缘灭的假相,你没有拥有真我.可是,你放下了这个假我,放下我执,了悟缘生即空,缘起即空,缘灭仍然是空,了解一切法无生,单刀直入的契入佛的妙心,这个就是出世间,这样大家比较容易了解。要做凡夫,是自己的问题;想要解脱变成圣人,仍然是自己的问题,善知识也只能给我们方便、善巧、引导。所以,真正的“我”,是不属于这个生灭的世间;真正的“我”,不属于这个缘起缘灭、假相的如梦幻泡影的世间。

  最后一个叫做真净,这个净是对不净讲的,无明就会引发贪嗔痴,身口意就不净,而这个真净就没有这种贪嗔痴、无明的东西。除了无明存在,会有贪嗔痴的起灭,变成不净的思想和行为以外,还不能在清净心立一个净,立一个净又变成了不净。所以,真净就是不落入不净,也不立一个清净,才是真正的净。如果说一个修行人,落入说:我修清净行,我是清净,你是污染的。这个修行尚可而以,虽然就有志向清净可以,还加入一个净,就变成动念的执着的污染。

  现在要讲究竟义了,什么是真常?就是不是无常,也不是常,也不立一个常,叫做真常。什么是真乐?不是苦,因为苦无自性;也不是世间讲的乐,乐也空无自性;放下苦跟乐,也不立一个乐,这个叫做真乐。什么叫做我?不着一个意识型态的假我;也不落入强烈执着的意识型态的我;也不立一个真我,彻底解脱意识型态、观念、不为假相所迷惑,那一念的觉性就是真我。什么叫做真净?不是不净,也不立一个净,在清净心中也不加一个净,不头上安头,那个清净心,本自一如的清净心。就是真净,一法不立,一尘不染,一丝不挂,那一种性相究竟解脱,叫做真净,这个就是每一个人存在的佛性,叫做《大般涅槃经》的思想。

  《大般涅槃经》,也许大家没有研究过,听起来有一点吃力,现在我们用大家听得懂的名词来诠释涅槃的意境,刚刚讲的:“我”不属于这个世间,我们现在来发挥什么是真正的“我”,诸位!真正的“我”,用现在的名词,你要牢牢的记住,就是:一、绝对的独立;二、绝对的平等;三、绝对的自由。好!这个名词模糊,再加二个字就更清楚:真正的“我”,“心灵”绝对的独立、“心灵”绝对的平等、绝对的自由、“心灵”绝对的解脱,这个就是真正的“我”。什么叫真正的“我”?就是绝对的独立。那么,又为什么叫做绝对的独立呢?所谓绝对的独立,就是独来独往,二六时中不依一物,能所断绝,独立就是没有能所,它一直存在。

  也就是说:不依六根…

《[我]不属于这个世间》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