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做什么?我们说要往生极乐世界,错误的观念就是:我现在还是痛苦、烦恼,我念佛,没有错!念佛很好;内心的烦恼、执着办?撇不掉,我还是继续念佛,是没有错,因为他没有听经闻法,没有明心见性,所以,他念佛,当然能够结到善缘,也很好,我们这里统统劝人家念佛。但是,不晓得听经闻法可以帮助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有的初学佛法的人就说:我听到了净土法门,我只要执持佛号,一心不乱!就不听经、也不闻法,就躲在家里,这样子,这样就是两个字:无望!你那个烦恼、执着解不开的,没有大善知识的指引,佛法哪里是随随便便,有办法去处理你内心里面痛苦跟烦恼的?没有那么简单的!所以,净土跟禅是一不是二,我们听经闻法,悟了禅,明心见性,用这个心性来念佛。解脱、自在!
禅的基本要件是什么?要拥有正知、正见、正受。什么叫做正知?没有邪知,没有正知,不立一个正知,这个就是真正的知。没有邪见,不立一个正见,这个就是正见。什么叫做正受?正受用现在的语言来讲,就是很受益,学佛要很受益,最起码你要活得很快乐、活得很有希望、活得很有幸福感,活着,从你内心里面感到了暖流,有一股感动的力量,要不然,生命是什么意义?吃、喝、玩、乐,你打开电视看看报导,[大玩家],玩呢?到一个山区去泡温泉,好舒服!我看电视的,还学日本人,头上盖个毛巾,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没去泡过,是不是怕头吹到风。还浮一个盘子,开始吃东西,享受,再来做什么?马杀鸡,开始推拿,再来就唱歌、跳舞,累了,回家,第二天重新再来。游乐场所、赌场,一直重复。
佛法不是这样,佛法要让你体悟,佛法是今生今世、当下就受用,不要等到临命终,万一你没有活那么久,为什么要等到临命终佛法才受益呢?那佛法做什么?现在就受益的叫做佛法,现在就开悟、现在就转凡成圣、转迷成悟,现在就要受用,为什么要等到临命终?你说:每天念佛,期待一个临命终,如果没往生,不就很倒楣?白费工夫了!
因为现在外面风力已经渐增强,是否考虑提早结束?让义工尽早回家,以免安全之虞。看你们了,我们现在讲民主,赞成下课的请举手!(无人举手),好!我认为佛法还是重要,比生命更重要。想要继续听课的请举手!好,全数通过,不下课。
再来,禅是佛教通途,也是共一个佛心,共一个佛陀的心,所以,真正的佛法,就是离开了禅,就丧失了真正的佛法;离开了禅,就丧失了真正的生命。接下来,禅是整个佛教的灵魂,因为禅是佛的心,教是佛的口。禅是佛的心,所以,真正悟入禅的人,八大宗派统统融通。换句话说:真正明心见性的人,不会去攻击任何的法师、任何的道场、任何的宗派;只有不见性的人,他才会恶意的攻击法师、道场,或者是派别。门户之见是佛教之不幸,佛教是大格局的,所以,真正参禅悟道的人,是平等的。他不会去攻击、伤害、批评任何一个法师、任何一个道场,因为他究竟解脱。因为禅是佛的心,所以,他拥有佛的心的时候,他就解脱。教是佛的口,就是教义、教理、语言、文字就是佛的口,因此由佛的口要体悟佛的心,佛的心都不能体悟,那就没有办法了,修学佛道也会很困难!
禅是正见,用现代人来说,禅就是理性的思想。同时,如果我们有了理性的思想,会同时支配他正确的行为,认识人生的正途,并指导一个人避开险恶。众生并不太会过日子,为什么?众生寂寞、空虚、无聊、苦恼,同时恶觉、邪受,众生为什么觉得寂寞呢?因为没有依靠。众生为什么觉得无聊呢?也没有依靠,因为没学佛。众生为什么会苦恼呢?因为得失心不断。众生为什么会恶觉呢?我们说佛陀是正觉,有的众生他是恶觉。日子不会过,活得很痛苦,邪受,邪就是不正,不正受。
因为我们执着了虚妄为因,不晓得生灭、无常是空,所以,我们就没有办法避免幻灭之果,你以虚妄之因来执着,你就没有办法避开幻灭之果。因此,《圆觉经》告诉我们说:非幻不灭,就是我们的觉性是一直存在的;我们的智慧是一直存在的,叫做非幻不灭。所以,一个真正的大修行人,不但要摆脱自己的痛苦,同时也应当令一切众生脱离痛苦。所以,每一个佛弟子都应当发菩提心,善导众生,放弃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如果不放弃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他的痛苦就绝对没有办法避免。
一切的众生都会陷入痛苦的无明、邪知邪见、邪执,一切众生如果没有禅——佛陀的心跟智慧,就会愚昧、无知、痛苦,执着在梦幻的世间里面,而且是极端的痛苦。为什么?心灵,当他开发般若智慧的时候,力量是很大,能断烦恼、能成佛。但是,当他用尽了心计,产生了无明的时候,百千般的计较,那个心灵的力量也是很可怕的,也是非常可怕的!所以,一切的众生实在是不幸,因为没有佛陀的开示、没有佛陀的开导,而学佛的人,是世界上最究竟幸运的人,因为他人生走出了一道光明,除了这一道路,没有第二条路。
我们要好好的弘扬佛法,才不愧对佛陀和一切众生对我们、对我的大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假相的[我],我们要把佛陀的正法,传遍每一个世间的每一个角落,只有有因缘、只要时空允许,我们经济能力许可,你不一定要讲经说法,你可以出钱出力的印经,刻录VCD、DVD,就像现在我们在提倡这个楞严大法一样。所以,要报佛恩,就要把正法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这是真正的报佛恩。
再来,要进入究竟解脱的心境,必须要离两边,离什么两边?如果你把这几句话记住,佛法一辈子就受用。离好、恶;[恶]就是不好,放下的意思。真正的我,离就是能够放下好、恶;放下是、非;放下美、丑;很漂亮、或者是很丑。离就是放下有跟无,这个世间,有就是无,无就是有,诸位!很有钱的人,失去了健康,变成行尸走肉,有就是无。这个世间人拥有房地产、金钱、美女,或者是种种的事业,其实就是没有,有就是无。无就是有,就算你今天钱少了,或者是怎么样子,虽然看起来没有,可是,你拥有充满智慧的心灵,无就是有,你不必这么累、不必这么辛苦,真的!我们一定要了解,有就是无,无就是有的这个道理,因为它是不二。
离一跟异,一就是观念,异就是差别,要离开统一相,要离开差别相。统一相,譬如说虚空、整栋的建筑物,但是,里面又有种种的差别,异相。所以,一相、异相,统统要放下。放下利害,也就是说:对我有利的,或者对我有害的。这个利跟害是指金钱,放下利跟害。放下明跟暗,这个明跟暗,就是拥有跟失去的意思,看起来光线是明,或者是黑暗的暗,离,放下这个明暗,这个就是放下拥有、得失,或者是荣耀、批评、毁谤,统统放下!放下人我、是非、善恶、美丑、有无、一异,这个都是分别心的产物。
只要起见,只要动念,起这个知见,便背本心,就违背了我们的本心。剩下少许的时间,我就用三祖的几句话鼓励大家,我们互相研究。底下是三祖僧璨大师讲的,让大家做最后的一个收尾。第一句话: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就是你要悟入佛道,不是很困难;你要悟入究竟解脱,也不是很困难。唯嫌拣择,就怕你选择,选择就是取东取西,舍此取彼,不了解当下不二的道理。
第二句:但莫憎爱,洞然明白,真正的大修行人,没有爱跟恨,你但莫,就是不要。意思是:只要你的心不要恨,特别的恨某一件事情、某一个人;也不要特别的执着某一个人;或者是某一种金钱、物质、假相,但莫憎爱,洞然明白,你就会很清楚什么是佛。
第三句:违顺相争,是为心病。[违]就是忤逆我,忤逆就会觉得心很痛苦;顺着我就会觉得很舒服,违顺相争,一个人常常认为有逆境,或者是顺境,有逆、有顺;相争,是为心病,这个就是最大的问题,没办法成佛!心最大的病,就是争执不下,不肯放下来。
良由取舍,所以不如,正因为取了这个,舍去那一个;取了另外一个,又舍了这个,所以不如,所以,没有办法保持如如不动的心性。
绝言绝虑,无处不通,如果你能够放下语言,绝言;绝虑是意识形态,这些语言、文字统统放下,叫做绝言绝虑,无处不通,放下语言、文字,放下意识形态,就无处不通了。从有言进入无言,因为心解脱,心解脱,就无需要语言了。所以,一个人看到一切境界,心进入无诤的状态,自然解脱,连动到语言都不要。
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你不需要求得什么真心,真心就在烦恼放下的当下,唯须息见,你只要放下种种的观念、知见就好,所以,叫做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你内心里面,只要有一点点的是非、动念,纷然失心,失就是失去本心,你只要动到有是非,要比较一个高下、是非,纷然失心,就失去了本心。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大道体宽,大道就是我们讲的心性大道,它的体性是很宽广的,就像虚空一样的,你要包容天地万物,乃至整个宇宙,你就是悟道的人。所以,大道体宽,大道的体性是很宽大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真正悟道的人,是没有一个众生不去宽恕他的,天下没有一个不原谅的众生,就是开悟的人;无不可原谅的众生,就是明心见性的人。无易无难,也没有什么很容易,也无所谓很难,你只要肯体悟,其实就在你的眼前、就在你的当下,真理是普遍性的。所以,一朵花、一棵树、一座山都可以让你开悟,你见一切相,了解一切相都是空相,那么,你的智慧就会无量无边。
道既无所不在,那就是道,就是无量无边,处处都是道,见一切相,一切相都是空相,见一切相,就是究竟解脱的心性在展现,如镜照境,就像镜子照这个外境,镜子如如不动。所以,道无所不在,道是无量,道是无边的。
三祖讲: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执,也就是你只要执着,就失去本心。放下,放之自然,体无去住,这个本体的体,没有来去…
《[我]不属于这个世间》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