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我]不属于这个世间▪P3

  ..续本文上一页们的。我没办法代替你们生,没办法代替你们死,也没办法代替你们的苦恼,师父只能把佛陀的心,用善巧方便的语言,灌注到你们的心性当中,你们受益,我很荣幸;你们不受益,那就等待未来的因缘,毕竟结结佛缘,将来你们就会成就。

  禅,它是超越肯定跟否定的,意思就是说:当一个大彻悟心性的圣者,不是在你面前,你赞叹他几句,他就会增加什么。我这里常常接到这个e-mail 信件,太多太多人写信来,感恩师父、赞叹师父弘法,他看到了,在多遥远,今天收到,他在哪里?在苏联的边境,接近俄罗斯,那个地方零下五十度,也来感谢师父。这是他写的信,赞叹,师父的心性不增,你赞叹我,不简单,你懂得赞叹三宝,至少你修了功德、福报,总比造口业好。今天你来否定我,师父的心性也不会减少。所以,一个大修行人,不是因为你的肯定而荣耀;也不是因为你的否定变成一种侮辱,他就失去勇气,没有的!

  诸法,法法本来空,没有赞叹、毁谤、批评;法法本空,没有所谓肯定,也没有所谓否定,超越了肯定跟否定,就是懂得禅,这个就是真正的功夫,三昧的功夫,无关于肯定,也无关于否定,全世界的人都否定你,如果是佛陀,那也没关系,佛陀究竟解脱,跟肯定、否定有什么关系?禅就是佛的心,佛的心是生命的基因;佛的心是生命的属性,禅是生命的实相。

  先讲第一个,禅是生命的基因,基因就是所谓的DNA,无量劫来,我们的佛性就是一直存在,我们生命的基因,就是一代传一代,一直存在。换句话说:超越一切时空,生命的基因就是佛性。这个基因是一种比喻,跟无形的佛性,用来比喻而已。是比喻说:生命的基因,这基因是DNA,也就是遗传因子。这比喻就是说:佛性,从无量劫来的生命,我们一直存在的,只是你有没有去发现它而已?发现了,你就成佛了。所以,禅是生命的基因。

  禅是生命的属性,属性就是佛性,也就是本来具足的意思。生命本来具足之性,就是佛性,所以,禅是生命的属性。禅是生命的实相,实相有几个具体的观念,在这里要讲给大家听,什么叫做实相?一、既具体又抽象。二、即存在又超越。三、既洒脱又庄严、即无相又无不相。诸法的实相是什么?即具体又抽象,什么叫做具体呢?大悟的人,随境拈来,都是自性的开发,都是自性的展露,处处流露佛性,哪里都是芬芳、哪里都是香气、哪里都是庄严,它是非常具体的,它是很受用的,内心里面有大般若智慧的人,无一时、无一刻不受用,它是非常具体的,可是,它又是很抽象,因为它不是语言、文字、它又不是观念、又不是意识形态,说似一物即不中,除了有证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要不然说到死,没有开悟,他不晓得那个是什么东东?

  有的人听不懂说:师父啊!我都听不懂,到底那个是什么东东?为什么既具体又抽象?不用问那么多了,问这句就是没有开悟,你好好的布置大殿,不用问这么多!听不懂也没有办法,因为他没有悟入那种心境。所以,今天来讲,作为一个佛弟子,自然要向着佛道好好的去体会,总不能念佛不晓得在念什么?诵经也不晓得在诵什么,碰到最重要的开示,就说:我没空!那我有什么办法呢?有的众生他是这样子的,你叫他来发心,他会;你叫他来打法器,他也会;你叫他来扫厕所,也没关系;碰到师父开示,就说:我没空!这最重要的就停顿了,很可惜!

  好,实相既具体又抽象,抽象它是摸不着,没办法,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眼睛看不到,不离眼睛;耳朵听不到,不离耳朵;鼻子嗅不到,不离鼻子;舌头尝不到,但是,不离舌头;身体接触不到,可是,不离触;意攀缘不到,可是,不离意;不是六根、不是六尘、不是六识;但是,就是六根、就是六尘、它就是六识,就是当下,就是你要有正知、有正见、要有正受,那个时刻就是具足,就是具体。因此,实相就是既具体,又非常抽象。我们常常把佛性观念化,因为它很抽象,它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你讲:佛性是犹如虚空。他就把它观想一个很大很大的虚空,这样够大了吧!你跟他讲:佛性圆满。他就观想一个十五的月亮,还发亮!我说:我们佛性是圆满的,他还画一个圆圈:是不是像这样?他不晓得,佛陀讲圆满就是没有无明、没有烦恼、没有执着,叫做圆满,圆满就是处处通,无处不通,没有烦恼,也不立一个菩提。

  所以,实相既具体又抽象,实相既存在又超越,存在,因为非幻不灭,我们的佛性是非幻,缘起如幻,可是非幻不灭,真如实相不是幻化的,我们的如来藏性是实在存在的;可是,它是无相,所以,既存在是又超越。佛性就是这样,实相就是这样,禅的心就是既存在又超越,我们必须活在现实的状况之下。活在现实的状况之下,就是存在,我们今天大家都存在这个世间,又超越。我们现在学佛,就在学这个超越,众生只有存在,活在这个现实的世间里面,他没有超越的智慧,所以,跳脱不出来,一直到死!

  修行,世间人着于假相;修行人着于什么?着于自己修的法,亲近哪一个师父,就说:我这个师父是最棒、是最好的,从此以后,我们就不听别的法师的,不要去亲近别的道场!这个就是可怕的法上的执着;如果拥有佛陀的正知正见,亲近哪一个师父,讲的不是一样吗?怕的是那个上人是邪知邪见,披着袈裟,讲的是邪知邪见、恶法、恶知见,可怕的是这个!实相是既存在又超越的东西,世间人只有存在在现实,可是,超越不了;修学佛道的人也没办法超越,没办法超越就是他所学习的法,卡住自己的观念。记得!佛陀讲: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连佛陀所讲的法,那个观念统统要放,那个才是正法,何况非法?何况不能解脱的法?

  实相是既洒脱又庄严,内心洒脱,外相庄严。内心洒脱是什么?永远无诤,也不去看众生的过失,若真修行人,不见他人过,他内心里面早就洒脱得不得了,无知是你的事情,不关我的事情,圣人只能怜愍众生、可怜众生,圣人的心,早就洒脱、自在,他又庄严,就是不坏事相。所以,在座诸位,我们能够说,一个佛弟子可以蓬头垢面吗?头发象爆炸一样,可以这样子那么严重吗?还庞客族!头发都快长头虱了还不洗,这样叫做修行人吗?不是的!修行人外相庄严,统统按部就班来,什么时空就必须穿什么礼服,你不是比丘,我只有这一件黄色的衣服,再怎么妆扮都是这一件,所以我没得选择,我是进入绝对的状态,手拿来就穿。因为没有花花绿绿的东西,就是黄色的。

  在家居士,该平淡朴实的时候,就平淡朴实;如果你经济不错,要进入特殊的庄严的时候,还是要拥有几套漂亮的衣服,这是真的!毕竟时空不一样,内心解脱,既洒脱又庄严,这个才是佛法。时空不一样,不能说,在家居士来这里,像有的女众来这里,看她这个脸快往生了,穿在家服装,也不修边幅,也不稍微说简单整理一下,说:居士!你为什么穿这样子?你的脸为什么没有气色呢?她就跟师父讲:哎呀!师父!您不是讲这个修行人不要执着这个吗?我说:喔!你弄错了,我讲的不执着,是不坏事相的不执着,来到讲堂,今天是义工大会,诸位!也得稍微妆扮一下,简单的,这是礼貌。但是,也不能妆扮得太过分,来了,裙子穿得那么短,短到拜佛下去,后面比丘统统一片倒,那怎么可以穿这样子呢?穿这样子,就过份了。

  好了!我们有洒脱又庄严,也不是太浮华,但是,也不太夸张、也很受用、也很庄严,因此实相就是既洒脱又庄严。实相就是无相无不相,什么叫做无相?诸法空无自性,凡所有相,都是空相,叫做无相。无不相,不坏缘起。无相就是性空,无不相就是缘起,不坏缘起,缘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缘起,缘起性空同时,叫做实相。世间人都是依常识,和五官感觉在享受这个世间。为什么?因为他没有依靠、没有学佛、没有听经、没有闻法,所以,只有靠这个感官来享受。譬如说看看电影啦!世间人不学佛,还真的不晓得要做什么呢?租了一大堆的DVD来,从早上看,因为不晓得做什么!台风天,就从早上一直看,一边看,泡面一直吃;看电视报告新闻,再看;再玩那个什么?电动玩具、线上游戏,玩这个网络,玩到几乎不能自拔。因为不晓得无常就迫在后面,不晓得要赶快念佛。因此世间人只能依五官刺激,还有依常识。常识就是后天所读的这个书本,所加进去的观念。

  诸位!修行跟不修行差很多,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世间的人,读到博士,跟师父同样,他没有受佛法的训练,你去骂这个博士说:你笨蛋、你无知!他立刻发怒。因为他接受的是后天的知识的培养,这个是常识,这个常识、语言、文字,他执着以为实在的东西,因此他用自己的观念,雕塑成自己的人格的时候,那一种强烈的自尊心、优越感跟保护主义,会使他自己很脆弱,愈读书就愈执着,就愈想保护自己,就愈脆弱!那跟师父,我受过佛陀的训练的时候,你骂我笨蛋、无知,我一点都不会生气的,为什么?无知是一个假相的名词,你骂我无知,我就真的无知吗?是你无知,还是我无知呢?你骂我无知,我就变成无知了吗?所以,你修行,你悟道了,人家骂你什么,笨蛋、无知,就是这样,很洒脱:喔,是是,你骂,这是你的事情,不关我的事情。所以,一个世间人跟一个出世间人,生活的世界是完全不同,小事情足以让这个博士烦恼、痛苦;大事情也不足以让这个修行人痛苦和烦恼。

  前一阵子一个硕士,念到硕士了,他女朋友只有提出分手,当时去砍她三十几刀,最后就跳楼自杀,你看,书读多少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所,念到硕士要博士班了,你想想看!所以,世间不究竟,就是这个道理,书读很多,由语言、文字、意识形态,所建立的观念、人生观,是非常脆弱的;由我们的本性、本能,存在的般若智慧,所建立的解脱思想、体系,它是非常超越跟解脱的。同样的一…

《[我]不属于这个世间》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