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有佛法就有辦法▪P4

  ..續本文上一頁可以解決世間所有的疑難雜症,疑難雜症,因此我們不要逃避困境,記住!釋迦牟尼佛所贊歎的就是苦,《法華經》講:叁世諸佛以苦爲良師。衆生因爲太好命了,命太好了,我們今天吃得飽、穿得暖,有冷氣,我們還不知足,我們還要這個、還要那個,每天煩惱、鬥爭,釋迦牟尼佛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個缽,叁衣一缽,完全不抓持金錢,佛陀是這樣的安祥、這樣子的超越,所以當苦現前的時候,恭喜你;病苦,恭喜你,你這樣才能體會世間的苦,你才不會繼續執著下去;當你很貧窮、下賤的時候,恭喜你,你才不會想到:我要生生世世執著,你才不會說:我要享受什麼,爲什麼?因爲苦,容易入道;苦,容易覺悟。不要這樣鼓掌,這樣鼓掌像感冒一樣。(衆笑)要嘛就大聲,不要像咳嗽,很吝啬,連這個鼓掌都吝啬布施,怎麼成佛呢?(衆笑、鼓掌)這又不必繳稅金。

  好了,佛陀說:苦是上蒼給我們最佳的恩典,是上蒼賜給我們最佳的恩典。因爲只有苦我們才能夠入道,一個人他太過享受他根本沒有辦法入道,沒有辦法入道。出門勞斯萊斯的車子,傭人(開門,)門一開坐上去,碰(傭人關門)!對不對?叼一根煙還吹那個煙圈,對不對?(衆笑)一入門,冷氣,冷氣,設備很好,碰到人:有空到寒舍來。現在的寒舍就是冷氣,(衆笑)跟以前的寒舍不一樣,現在的寒舍是我家擁有冷氣,有空到寒舍來,用最好的。再來,吃的是山珍海味,睡的是最好的彈簧床,你說他怎麼入道,我問你,我問你:他怎麼入道,他怎麼會覺悟的?他怎麼會想學佛呢?是不是?這麼快樂!是不是?我有一天到鬥六(鬥六市屬臺灣雲林縣)去演講,鬥六去演講,就說:在座諸位!我問女衆:你下輩子還要嫁給你丈夫的請舉手!有叁個舉手,(衆笑)叁個,好幾千人只有叁個,叁個!後來爲什麼她聽了佛法以後,她還希望下輩子嫁給她先生呢?據說according to,據說她夫妻很恩愛,先生出國,出國的時候,老婆送到機場,(送到)機場的時候就吻別,吻別。(衆笑)先生從國外歸國,那不得了左右開弓(吻),左右開弓,太幸福了,下輩子還要嫁給他。所以這個快樂不能入道,太樂不能入道,要有苦她才會覺悟,當我們什麼時候才覺悟呢?送到醫院emer-

  gency,“嘟…滴”(救護車的擬聲)臺灣話叫“沒醫”。“嘟…滴”(救護車的擬聲),送到急診室去開始要切割了,開始要……生命爲什麼這麼短促?

  我們平常要念一句“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麼簡單,對不對?有一次我去看病人的時候,那病人就躺著,從這裏(頸部)切氣管,氣管,飲食都這裏(頸部的插管)灌,我就念:阿婆來跟師父念阿彌陀佛。啊……念不出來,我們正常人念阿彌陀佛這麼簡單,她那個氣管被切割插管就沒辦法。在座諸位,我們未來的某一個時間跟空間的交會點,我們一定會消失在這個宇宙當中,我們一定要面對這個死亡,這個就是現實的問題,所以說你批評出家人逃避現實、批評修行人逃避現實,這個是最大的不可原諒的錯誤,出家人、修行的在家居士他是真正地面對現實,現實是什麼?你給我一個定義,現實,一般的定義是:柴、米、鹽、油、醬、醋、糖,錯了!佛教講的“現實”:修行人所要面對的現實是什麼?面對生、老、病、死,六道輪回。這個是真正的問題,如果我們今生今世死了,一切都結束了,finish,那簡單,什麼壞事都可以幹,大不了槍斃!對不對?但是如果說萬一生命結束又是另外一個生的開始,死亡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那怎麼辦?那我們怎麼辦?我們肉體死了,那麼靈魂、神識,我們所講的第八意識,再來繼續輪回,變豬、變牛、變羊、變狗那怎麼辦?這個就是問題所在,否則我們也想享受。我讀大學畢業,研究院,研究院畢業以後,我也想去幹一番,賺賺錢,享享受,是不是?跳跳舞,到PUB去,誰不會想要去享受?對不對?什麼人……每天都是一樣的,早晨叁點多起來,念經、做早課、打坐,阿彌陀佛……。再來吃飽飯出坡,再來我們上課,然後再來就是過堂,下午休息一下子,起來拜八十八佛,再來下午做晚課,再來晚上講經,我們每天爲什麼要過這種日子?我們不懂追求嗎?啊?

  可是我們很清楚,所有的追求都是錯覺,都是短暫的,短暫?那我們不要追求了,錯了!佛陀說:少欲知足,身心自在。你追求沒有關系,但是你要覺悟,要覺悟,處處覺悟,時時覺悟。我們以後逛百貨公司心情就不一樣了,衣服那麼多,對不對?要買的時候,我們家衣服很多了,慧律法師講的:“我們要知足,要有智慧,一切都是短暫的”,拿了衣服以後本來想買,(聽了師父的話,衆笑)放下了,錢省起來,心境不一樣了,逛了百貨公司、逛了山水,出國以後玩久了不是山就是水。說:加拿大的路易士湖很漂亮,我有去看了,去看就這麼樣子,上面有山,山的雪融化,融化以後變成一個湖,一個湖,對不對?旁邊沿著岸讓你走一走,空氣不錯,沒有染汙不錯,不錯,風景不錯。師父還有更漂亮的,那個又能怎麼樣呢?看了以後……我去看路易士湖,又怎麼樣呢?人還是要來到紐約,不能把路易士湖帶來這裏給大家,所以說擁有好的環境,不如擁有好的心境,智慧、解脫最重要。

  再來,我們不要逃避苦、不要逃避逆境,我們所有的菩提,都是在逆境當中所完成的,當然不是叫你們去吃那個外道無謂的苦行,譬如說打餓七,餓了七天不吃飯,那是外道的。或者是把自己的頭發留得長長的把它(頭發)綁在樹上,那是外道的無益的苦行。或是上刀山、下油鍋,還有像臺灣的那個爬那個什麼?不是爬電梯,爬刀梯(上刀梯是苗族人民的傳統風俗,每當趕年場或重大節日如“四月八”、“趕秋節”等,都有勇士表演上刀梯。刀梯器材是一根高10m以上的木杆,杆上鑿開36節孔眼,安插上36把鋼刀,鋼刀長45cm,刀背厚0.5~1cm,刀刃鋒利。刀口向上,裝成刀梯,安裝時加間固緊,以防搖動。33cm一梯,共36梯。樁杆四周拉線固緊,刀梯上端纏系多種顔色的彩布小旗,象征著希望和勝利。上刀梯者,必有膽識、技巧和武功,從第一級往上爬,刀子一把比一把鋒利,爬至梯頂,頭發往刀上一擱,即斷成兩截。登梯者還要在刀梯上表演倒挂金鈎、大鵬展翅、觀音坐蓮、古樹盤根等節目,施展全身本領。上刀梯是驚心動魄的表演,是英雄所爲,是一種奮爭,一種自我犧牲,是苗族人民過去生活的顯現。刀梯上有血、有汗,也有美和甜。資料來自“湖南省人民政府網”)這樣子,或者說過火,用木炭熱熱的,然後走過去,走過去。佛陀說:做那些動作又能怎麼樣呢?你的內心煩惱解決了嗎?你吃了這麼多苦,七天不吃不睡一直餓,佛陀問你,佛陀就問你:你的煩惱解決了嗎?沒有。還是很煩惱,那就表示你方法錯誤。佛陀說:無益的苦行當遠離。沒有意義的吃苦,我們應當要放棄,我們應當怎麼樣?要用正知正見,正確的方式來解決我們心靈上的問題,因爲萬法唯心所造,我們不能離開這個心;我們不能離開這個心,就要徹底地解決這個心的問題,心的問題在哪裏?處處是,處處不是,這個講起來又講到《楞嚴經》:心不在內,心不在外,不在中間。那又是很多,其實不要說叁天,每天兩個小時,就是十年都講不完,只能講一個觀念。

  面對困境的時候,我們應當自然地生起歡喜心,要記住!要記住師父的話,我常常講:當還債想。還債,還債的意思就是:償還債務。當我們發生種種逆境、痛苦的時候,或者碰到惡的人的時候,觀想當做還你的,還債。否則的話這個世間處處都是小人,處處都是壞人,當然你們……我講的是外面的,不是講你們裏面的,(衆笑)你們裏面都是君子、好人。(衆鼓掌)講經要會看場面,否則命都沒有。(衆笑)好了,面對困境的時候要有歡喜心,歡喜來接受世間的種種的逆境。歡喜!譬如說我們生病了,慢慢歡喜地覺悟了,生命面對死亡了,開始要警惕了,要認真念佛,或者是你參禅自己開悟了,或者是你修到密宗的叁密相應,或者是天臺宗的叁止叁觀了、空假中你已經修到圓滿了,就看你個人了。所以歡喜心的念頭:我們知道困難……,困難這是生命不可缺少的。

  階梯,對智慧人來講是更上一層樓,階梯。譬如前面一個石頭,前面一座山堵住了,愚癡人來講的話前面有障礙物,它就阻隔他,對愚癡的衆生來講前面有障礙物他就放棄了,對有智慧的人(來講)前面有障礙物他反而高興,因爲障礙物我爬了一層,用力爬一層又高一等,我用力爬一層又高一等,所以愈能接受困難的人,愈能夠忍辱的人,愈歡喜心來接受這個世間種種的困難度,這個人愈有成就。不怕病苦,不怕貧窮,就怕沒有智慧,有智慧、有佛法就一定有辦法,所以說沒有智慧是人生最可怕的貧窮。佛陀說:入我門中絕不貧窮,出我門中不見得富有。佛陀告訴我們:你只要能夠跨進佛門這一步,你一定不會貧窮,因爲你擁有智慧,你怎麼處理內在的矛盾,而不是用那一種外在的學問、觀念在處理,你現在處理事情是用智慧,用發自內在本性,本來具足的智慧在處理事情,了解天地萬物萬法皆空不可得。釋迦牟尼佛講了四十九年,講一個字,講:“空”;講兩個字,講:放下,放下!如果講叁個字叫做“無所得”,無所得。你以爲我們來到這個世間你得到什麼?無所得。如果講四個字就《金剛經》講的:應無所住,簡單講應當無所執著,千萬不要生起分別心,因爲這個世間你千差萬別,始終要面對死亡。

  諸位要觀白骨觀,觀想每一個人都只是一具骷髅,百年以後,你、我都不存在這個世間,我們現在所有的言談馬上過去,你在講現在、過去。在真正開悟的聖人:無所謂美、也無所謂醜,無所謂是、也無所謂非,但是是非清清楚楚;不著善也不著惡,善惡清清楚楚,因爲他覺悟。

  譬如說我們今天講這是西…

《有佛法就有辦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般若文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