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可以解决世间所有的疑难杂症,疑难杂症,因此我们不要逃避困境,记住!释迦牟尼佛所赞叹的就是苦,《法华经》讲:三世诸佛以苦为良师。众生因为太好命了,命太好了,我们今天吃得饱、穿得暖,有冷气,我们还不知足,我们还要这个、还要那个,每天烦恼、斗争,释迦牟尼佛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钵,三衣一钵,完全不抓持金钱,佛陀是这样的安祥、这样子的超越,所以当苦现前的时候,恭喜你;病苦,恭喜你,你这样才能体会世间的苦,你才不会继续执著下去;当你很贫穷、下贱的时候,恭喜你,你才不会想到:我要生生世世执著,你才不会说:我要享受什么,为什么?因为苦,容易入道;苦,容易觉悟。不要这样鼓掌,这样鼓掌像感冒一样。(众笑)要嘛就大声,不要像咳嗽,很吝啬,连这个鼓掌都吝啬布施,怎么成佛呢?(众笑、鼓掌)这又不必缴税金。
好了,佛陀说:苦是上苍给我们最佳的恩典,是上苍赐给我们最佳的恩典。因为只有苦我们才能够入道,一个人他太过享受他根本没有办法入道,没有办法入道。出门劳斯莱斯的车子,佣人(开门,)门一开坐上去,碰(佣人关门)!对不对?叼一根烟还吹那个烟圈,对不对?(众笑)一入门,冷气,冷气,设备很好,碰到人:有空到寒舍来。现在的寒舍就是冷气,(众笑)跟以前的寒舍不一样,现在的寒舍是我家拥有冷气,有空到寒舍来,用最好的。再来,吃的是山珍海味,睡的是最好的弹簧床,你说他怎么入道,我问你,我问你:他怎么入道,他怎么会觉悟的?他怎么会想学佛呢?是不是?这么快乐!是不是?我有一天到斗六(斗六市属台湾云林县)去演讲,斗六去演讲,就说:在座诸位!我问女众:你下辈子还要嫁给你丈夫的请举手!有三个举手,(众笑)三个,好几千人只有三个,三个!后来为什么她听了佛法以后,她还希望下辈子嫁给她先生呢?据说according to,据说她夫妻很恩爱,先生出国,出国的时候,老婆送到机场,(送到)机场的时候就吻别,吻别。(众笑)先生从国外归国,那不得了左右开弓(吻),左右开弓,太幸福了,下辈子还要嫁给他。所以这个快乐不能入道,太乐不能入道,要有苦她才会觉悟,当我们什么时候才觉悟呢?送到医院emer-
gency,“嘟…滴”(救护车的拟声)台湾话叫“没医”。“嘟…滴”(救护车的拟声),送到急诊室去开始要切割了,开始要……生命为什么这么短促?
我们平常要念一句“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么简单,对不对?有一次我去看病人的时候,那病人就躺着,从这里(颈部)切气管,气管,饮食都这里(颈部的插管)灌,我就念:阿婆来跟师父念阿弥陀佛。啊……念不出来,我们正常人念阿弥陀佛这么简单,她那个气管被切割插管就没办法。在座诸位,我们未来的某一个时间跟空间的交会点,我们一定会消失在这个宇宙当中,我们一定要面对这个死亡,这个就是现实的问题,所以说你批评出家人逃避现实、批评修行人逃避现实,这个是最大的不可原谅的错误,出家人、修行的在家居士他是真正地面对现实,现实是什么?你给我一个定义,现实,一般的定义是:柴、米、盐、油、酱、醋、糖,错了!佛教讲的“现实”:修行人所要面对的现实是什么?面对生、老、病、死,六道轮回。这个是真正的问题,如果我们今生今世死了,一切都结束了,finish,那简单,什么坏事都可以干,大不了枪毙!对不对?但是如果说万一生命结束又是另外一个生的开始,死亡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那怎么办?那我们怎么办?我们肉体死了,那么灵魂、神识,我们所讲的第八意识,再来继续轮回,变猪、变牛、变羊、变狗那怎么办?这个就是问题所在,否则我们也想享受。我读大学毕业,研究院,研究院毕业以后,我也想去干一番,赚赚钱,享享受,是不是?跳跳舞,到PUB去,谁不会想要去享受?对不对?什么人……每天都是一样的,早晨三点多起来,念经、做早课、打坐,阿弥陀佛……。再来吃饱饭出坡,再来我们上课,然后再来就是过堂,下午休息一下子,起来拜八十八佛,再来下午做晚课,再来晚上讲经,我们每天为什么要过这种日子?我们不懂追求吗?啊?
可是我们很清楚,所有的追求都是错觉,都是短暂的,短暂?那我们不要追求了,错了!佛陀说:少欲知足,身心自在。你追求没有关系,但是你要觉悟,要觉悟,处处觉悟,时时觉悟。我们以后逛百货公司心情就不一样了,衣服那么多,对不对?要买的时候,我们家衣服很多了,慧律法师讲的:“我们要知足,要有智慧,一切都是短暂的”,拿了衣服以后本来想买,(听了师父的话,众笑)放下了,钱省起来,心境不一样了,逛了百货公司、逛了山水,出国以后玩久了不是山就是水。说:加拿大的路易士湖很漂亮,我有去看了,去看就这么样子,上面有山,山的雪融化,融化以后变成一个湖,一个湖,对不对?旁边沿着岸让你走一走,空气不错,没有染污不错,不错,风景不错。师父还有更漂亮的,那个又能怎么样呢?看了以后……我去看路易士湖,又怎么样呢?人还是要来到纽约,不能把路易士湖带来这里给大家,所以说拥有好的环境,不如拥有好的心境,智慧、解脱最重要。
再来,我们不要逃避苦、不要逃避逆境,我们所有的菩提,都是在逆境当中所完成的,当然不是叫你们去吃那个外道无谓的苦行,譬如说打饿七,饿了七天不吃饭,那是外道的。或者是把自己的头发留得长长的把它(头发)绑在树上,那是外道的无益的苦行。或是上刀山、下油锅,还有像台湾的那个爬那个什么?不是爬电梯,爬刀梯(上刀梯是苗族人民的传统风俗,每当赶年场或重大节日如“四月八”、“赶秋节”等,都有勇士表演上刀梯。刀梯器材是一根高10m以上的木杆,杆上凿开36节孔眼,安插上36把钢刀,钢刀长45cm,刀背厚0.5~1cm,刀刃锋利。刀口向上,装成刀梯,安装时加间固紧,以防摇动。33cm一梯,共36梯。桩杆四周拉线固紧,刀梯上端缠系多种颜色的彩布小旗,象征着希望和胜利。上刀梯者,必有胆识、技巧和武功,从第一级往上爬,刀子一把比一把锋利,爬至梯顶,头发往刀上一搁,即断成两截。登梯者还要在刀梯上表演倒挂金钩、大鹏展翅、观音坐莲、古树盘根等节目,施展全身本领。上刀梯是惊心动魄的表演,是英雄所为,是一种奋争,一种自我牺牲,是苗族人民过去生活的显现。刀梯上有血、有汗,也有美和甜。资料来自“湖南省人民政府网”)这样子,或者说过火,用木炭热热的,然后走过去,走过去。佛陀说:做那些动作又能怎么样呢?你的内心烦恼解决了吗?你吃了这么多苦,七天不吃不睡一直饿,佛陀问你,佛陀就问你:你的烦恼解决了吗?没有。还是很烦恼,那就表示你方法错误。佛陀说:无益的苦行当远离。没有意义的吃苦,我们应当要放弃,我们应当怎么样?要用正知正见,正确的方式来解决我们心灵上的问题,因为万法唯心所造,我们不能离开这个心;我们不能离开这个心,就要彻底地解决这个心的问题,心的问题在哪里?处处是,处处不是,这个讲起来又讲到《楞严经》:心不在内,心不在外,不在中间。那又是很多,其实不要说三天,每天两个小时,就是十年都讲不完,只能讲一个观念。
面对困境的时候,我们应当自然地生起欢喜心,要记住!要记住师父的话,我常常讲:当还债想。还债,还债的意思就是:偿还债务。当我们发生种种逆境、痛苦的时候,或者碰到恶的人的时候,观想当做还你的,还债。否则的话这个世间处处都是小人,处处都是坏人,当然你们……我讲的是外面的,不是讲你们里面的,(众笑)你们里面都是君子、好人。(众鼓掌)讲经要会看场面,否则命都没有。(众笑)好了,面对困境的时候要有欢喜心,欢喜来接受世间的种种的逆境。欢喜!譬如说我们生病了,慢慢欢喜地觉悟了,生命面对死亡了,开始要警惕了,要认真念佛,或者是你参禅自己开悟了,或者是你修到密宗的三密相应,或者是天台宗的三止三观了、空假中你已经修到圆满了,就看你个人了。所以欢喜心的念头:我们知道困难……,困难这是生命不可缺少的。
阶梯,对智慧人来讲是更上一层楼,阶梯。譬如前面一个石头,前面一座山堵住了,愚痴人来讲的话前面有障碍物,它就阻隔他,对愚痴的众生来讲前面有障碍物他就放弃了,对有智慧的人(来讲)前面有障碍物他反而高兴,因为障碍物我爬了一层,用力爬一层又高一等,我用力爬一层又高一等,所以愈能接受困难的人,愈能够忍辱的人,愈欢喜心来接受这个世间种种的困难度,这个人愈有成就。不怕病苦,不怕贫穷,就怕没有智慧,有智慧、有佛法就一定有办法,所以说没有智慧是人生最可怕的贫穷。佛陀说:入我门中绝不贫穷,出我门中不见得富有。佛陀告诉我们:你只要能够跨进佛门这一步,你一定不会贫穷,因为你拥有智慧,你怎么处理内在的矛盾,而不是用那一种外在的学问、观念在处理,你现在处理事情是用智慧,用发自内在本性,本来具足的智慧在处理事情,了解天地万物万法皆空不可得。释迦牟尼佛讲了四十九年,讲一个字,讲:“空”;讲两个字,讲:放下,放下!如果讲三个字叫做“无所得”,无所得。你以为我们来到这个世间你得到什么?无所得。如果讲四个字就《金刚经》讲的:应无所住,简单讲应当无所执著,千万不要生起分别心,因为这个世间你千差万别,始终要面对死亡。
诸位要观白骨观,观想每一个人都只是一具骷髅,百年以后,你、我都不存在这个世间,我们现在所有的言谈马上过去,你在讲现在、过去。在真正开悟的圣人:无所谓美、也无所谓丑,无所谓是、也无所谓非,但是是非清清楚楚;不著善也不著恶,善恶清清楚楚,因为他觉悟。
譬如说我们今天讲这是西…
《有佛法就有办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