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法不可得,觀一切法無我,觀萬法皆空,慢慢、慢慢地來。對于世間莫求、莫著、莫懼,就是無所求,面對這個世間,你只要隨你的因緣跟福報,該有的逃不掉,沒有的強求不來。所以說強摘的水果不甜,強求的姻緣不圓,強摘,這個水果還是酸的,你強迫把它摘下來,是酸的還不夠甜,強摘的水果不甜;強求的姻緣不圓,譬如說這個女孩子長得那麼漂亮,可是她不一定注定是你的老婆,你念……每天每天都是一直追求人家,人家已經嫁人了,還一直追求人家。臺灣就有出現這樣的呆子,(衆笑)真的,我看到電視報導,我差一點就當場撞牆自殺,(衆笑)我不騙你的。他很愛一個女孩子,這個女孩子在某某地方上班,他每天都是這樣子,這個男人是死了老婆的,已經有一個孩子了,他非常、非常地喜歡這個女孩子,追求,每天都送花,每天就這樣送花,一直送、送,這個女孩子也不領情,送花,每天都送……送到人家要結婚了,他送多少?送999朵玫瑰,(衆笑)送去的時候,人家還refuse拒收,人家還拒收,跟人家吵架,跟人家吵架。然後那邊的經理出來說:人家今天要結婚了,你不要再送了,對不對?跟人家吵架,後來沒辦法,人家勉強把它收下來,簽收,999朵玫瑰送給一個人家剛好要結婚的人,你看頭殼是不是壞掉?怎麼說壞掉呢?如果我的話我不會這樣做,我會給她留念一生,當然我們是出家是講假設,我如果是他我不會這麼笨,(衆笑)我送一朵玫瑰花,上面寫幾句話:“你是我的唯一,”很感動,“剩下998朵玫瑰折合現金叁萬美金你留著用吧。”(衆笑)你看這個很實用,對不對?999朵玫瑰七天就爛掉了,(衆鼓掌)所以我說那個是呆子,就是這樣子。所以現在也是一樣,麻煩你們不要供養我什麼維他命A、B、C、W,也不需要供養巧克力,不需要,折合現金!(衆笑、鼓掌)好了,開玩笑的、開開玩笑,請大家不見怪,臺灣話叫“不說沒得笑”。
諸山長老,諸位法師,諸位護法居士,大家阿彌陀佛!(衆)阿彌陀佛!
昨天我們談到對這個世間要無所求,無所求不是放棄是放下,放下跟放棄不一樣。有一個婦人生叁個小孩子,聽了佛法以後覺得非常好,跑來跟師父說:師父,師父,那我現在全部放下,我叁個孩子怎麼辦呢?我跟你出家。我說:第一點對不起,我不收女衆,第二點你那個不叫做放下,那個叫做放棄。(衆笑)放下是內心沒有執著,放棄是放下、放掉自己的職責、責任跟義務,是不是?所以說放下跟放棄是大不相同,完全不同,這是昨天我們談到這個世間的無常,還有觀死亡、面對死亡,了解這個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是我們所擁有的,我們生命是連續的一個錯覺,錯覺!把刺激當做是快樂、享受。人們都怕孤獨,跳舞當做刺激,唱歌當做快樂,當我們甯靜的時候,沒有人沒有朋友的時候,孤獨一個人自己在房間,我們就要面對自己,就要面對自己,我們開始覺得惶恐、無聊,不曉得要做什麼,電視看完了又喝喝咖啡,喝喝咖啡完了又不曉得做什麼?就計劃公園走一走,就是一定要藉著外在的種種條件,要藉重外在的種種條件來使自己有一個依靠。可是到最後你一定要痛苦的,你借重金錢,金錢一定讓你痛苦,你借重你的男朋友你要付出痛苦的代價。你要借重這個家庭來得到快樂,你所獲得到的痛苦比快樂更多,你說:那我們就不要建立家庭了,不,不是這樣子,意思是說它是存在的,我們只要來到這個娑婆世界,這些問題都一直存在的。因爲我們來自不同的環境,客觀的意識形態,主觀的意識層面,教育完全不一樣,所以看法不同是很正常的。
我們開始要調整我們的內在,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會有是非,我們開始要調整這個正常的狀態,如果說我們覺得這個團體裏面有很多是非,我們想逃避到另外一個團體,以爲另外一個團體就沒有是非,這是錯的。解決是非的辦法從自己的內心開始做起,調整自己的內心。所以我們還是要講到智慧的啓示,內心要擁有智慧,佛陀給我們有什麼的啓示,我們開始要去調整,佛法就是心法,離開了心就不是佛法,萬法唯心所造。講這一句話又是很深,那就講到《楞伽經》,講到唯識學,這不是我們今天所談的範圍,諸位因爲不是佛學院的同學,有的人甚至不認識佛法,是不是?把神、佛搞在一起,神是民族英雄,死了以後我們崇拜他,後來的人就給他加上一個神秘感,神秘感,越講就愈玄,愈講就愈玄,加上很多的神通,然後去诠釋一種渺茫的玄學,因此我們變成說他是神,其實本來就是一個很平凡的人,這個就是到後代變成一個很不可思議的,神通廣大的像是神。譬如說關公,他本來就是一個忠臣,我們現在的人,香港人拜最多,關公正氣凜然,後來就變成一個神秘感。如果你回複到叁國時代去看關公,他就是這麼平凡的人。
人很喜歡把他神秘化,所以我們現在把佛陀也是一樣,佛陀是人格化而不是神化,釋迦牟尼佛是很平凡的,世界上最平凡的人,而我們爲什麼跟釋迦牟尼佛不一樣呢?因爲我們自己覺得自己很不平凡,因此就有自尊心跟優越感,我們想要保護自己。這個想要保護自己,經不起人家一句話:紛爭;經不起人家批評就攻擊、排斥。因此,我們一直想做一個不平凡的人,我們的心態錯誤,我們的心態嚴重的錯誤。愈平凡的人就愈紮實、愈快樂。你罵我,我很平凡;你跟我吐痰,我很平凡,我沒有說我很偉大。佛陀他是世界上最平凡的人,而我們凡夫一直想做個不平凡的人,問題就出來了。我們的自尊心、優越感,我們的保護心就愈來愈強,跟我們不合意的我們就攻擊人家,白的可以把它講黑的,黑的可以把它講白的。一件事情經過了一個人的傳話就變質了,就變質,我們的生命就是活得這麼的欺诳。明明是白的,他可以把它講黑的,對不對?尤其是報章雜志這種東西,名人就是商業的犧牲品。
今天柯林頓總統爲什麼會這麼麻煩?因爲他是總統,這個在美國來講的話,報章、雜志全世界都知道,這個比上中國的皇帝,比什麼?中國皇帝曆代來都娶一百零八個老婆,人家也沒有登報紙、也沒有宣揚什麼,覺得說normal正常沒有什麼。對不對?柯林頓才幾個?一年兩個、叁個,好不好?這是觀念不同。生命它本來就是一種觀念,時間、空間的不同,他所能接受的程度也不同,所能接受的程度也是不一樣。因此我們活在觀念當中,我們也死在觀念當中。因此我們一直沒有辦法解脫,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觀念只是一種工具,你不要把它認爲真實,世間沒有真實,因爲它沒有永恒,它會變,它會變。在以前講對的我們現在就不一定對,現在講對的,以後就不一定對,對不對?我們講:光是跑直線的,對不對?錯,光不一定跑直線,念過物理學的人都知道,光受到引力的影響它會繞道,譬如說在太空物理學裏面來講,這個光它跑到地球來講,對不對?它沒有引力它不會繞圈子,如果光碰到有引力的話,這個光它會繞圈子再反射過來,光不一定是跑直線的。兩點之間最近的距離是直線,這是對的,但是光不一定是跑直線的,如果受到引力的影響光會曲折的。
我們所認知的這個世間很多都被眼睛所騙,都被眼睛所騙,我們沒有透視這個生命,也不了解真正的宇宙的真理是什麼,但是,我們從佛法裏面的智慧的啓示,我們內心裏面就不會有偏見,所以說我們一般人看問題,只有看到負面,負面,負面就是只有見到問題的負面,見到問題的缺失,所以我們過著壓迫、痛苦、掙紮、煩惱的日子,一直到今天都沒有辦法解脫。正是因爲我們所見到的問題,沒有見到真相,請問什麼是佛法?就是見到人生、宇宙、生命的真相,這種真正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辦法去把它解決掉,這就是佛法。
我們在外面所看到的打木魚、拜爐香贊、拜山,這個都是大乘佛法的善巧方便,我們現在大乘佛法的致命傷,就是把方便當作是究竟。譬如說你唱一個爐香贊,譬如說唱一個爐香贊,你唱了一分鍾快板的也是唱,你唱了五分鍾爐香贊,把它拉得很長、很莊嚴,也是唱爐香贊,那我問你:唱一分鍾跟(唱)五分鍾有什麼不一樣?沒有什麼不一樣。如果我們內在的煩惱不能解決,你唱爐香贊一個小時,多麼地莊嚴都沒有用,繁瑣的宗教儀式不能提升我們智慧的開發,不能升華我們內在的靈性,所有的宗教儀式統統是虛設的,統統是虛設的。
大乘佛教的致使傷就是把方便當做究竟,拜拜梁皇寶忏,打打水陸,我們午供怎樣,是不是佛法?是!但是你要了解它的精神所在。爲什麼梵呗要唱這麼慢?由內在的感動、莊嚴體會到佛陀的慈悲,然後把佛陀的慈悲引入自己的清淨自性這就對了,念經念到隨喜功德就是告訴你,我們看到什麼事情要起歡喜心,不要一直起負面的作用,所以我們誦經能夠水災嗎?經典是誰講的?釋迦牟尼佛講的,經典是釋迦牟尼佛講的,爲什麼我們還要誦經給釋迦牟尼佛聽呢?爲什麼?經典就是釋迦牟尼佛的遺囑,我們誦經是爲了了解佛的心是什麼!佛是用什麼心在面對生老病死,以及面對這個現實的生活!他所解決的問題是生從哪裏來?死往哪裏去?內在的煩惱怎麼樣來解決?這個才有意思。我們今天敲敲打打,如果不能會歸到清淨的自性,不能會歸到智慧升華變成一種理性,或者是真正的智慧,把我們的感性跟理性(升華)達到一種真正的水平,平衡度,然後最後用智性來融合地圓滿地解決問題,佛法就徒具虛設這些種種的莊嚴。
不管你“贊佛偈”唱得多莊嚴,不管你衣服穿得多麼地莊嚴,多麼地莊嚴,那都是虛設的,凡所有相都是虛妄的東西。今天不是披著一件紅色的大袈裟,走起路來威儀,八萬四千的威儀就表示很有修行,也不是說今天你在家居士、護法,點個口紅,穿得漂漂亮亮的就沒有修行,佛法不是在表相論斷的東西。也不是說今天你在家居士,你就不好修行,像維摩诘居士他也討老婆,他結婚、生子、作事業,不壞事相。那爲什麼…
《有佛法就有辦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