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有佛法就有辦法▪P7

  ..續本文上一頁有的人要出家呢?就是比較專,希望這些沒有情的牽扯,也不需要經濟上的負擔、家庭的負擔,希望他專心自己受教育將來弘法利生,不是說在家人他就不能修行。所以,佛法絕對不是在表相裏面論斷的,出家一定了生死,在家就叫做沒有修行,沒有這個道理的。臺灣的李炳南老居士,他念佛念到自知時至,他要往生淨土以前,他就告訴他的學生,就講得很清楚了,李炳南老居士往生以後七天,一只蚊子都沒有,身上一點臭味都沒有,一點臭味都沒有,跟東初老和尚(東初法師(1908年9月22日-1977年12月15日)近代著名的佛教大師,法名镫朗,法號東初,俗姓範,江蘇泰縣人。法師以太虛大師逝後的佛教改革事業追隨者爲職志,畢生推行佛教文化、護國衛教,是法鼓山聖嚴法師與慈光山聖開法師的入門師父。東初法師世壽七十有一,僧臘五十八年,戒臘四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荼毗,得舍利百數十粒。)一樣的。東初老和尚也是一樣,往生以後也是一樣,這麼地安祥、自在,臺灣的李炳南老居士也是一樣,他在臺中教化了幾十年,以身作則,他不但教佛法、大學、中庸、論語,所以說我們要了解不分出家、不分在家都可以成就,都可以成就!

  我們再來看,我們看到任何的問題,不要只有見到負面的,任何的事情都有正面跟負面,今天因爲我們站在凡夫的角度,沒有辦法站在一真法界,就是絕對的空性思想。絕對有兩種:一種叫做相對的絕對,一種叫做絕對的絕對。所謂相對的絕對,譬如這個杯子這是有相的,杯子跟虛空來比較,虛空叫做絕對,杯子跟礦泉水不一樣,這個叫做相對。你是女的,我是男衆;這是比丘、她是比丘尼,這是相對。如果說虛空呢?怎麼樣?它是絕對,虛空是無色,我們是有色,虛空是無相,物質世界是有相,這個叫相對的絕對。相對的千差萬別裏面的無相,這是相對的絕對。《華嚴》不是這樣講,華嚴講是絕對的絕對。什麼叫做絕對的絕對?拿起這個杯子就知道這個是空,所謂空就是沒有自性,這個杯子跟礦泉水有什麼不同?沒有不同。聖人就見體,見到一個永恒的空性,意思就是這個杯子當體即空,這個就是絕對的絕對。色相本身就是理體,所以說哲學本身是不究竟的,philosophy本身不究竟的。哲學所講的是本體界還有現象界,本體界來顯示現象界,現象界來顯示本體界,這個在佛法講是錯誤的。佛法來講現象界本身就是本體界,本體界本身就是現相界,叫做不二,就是佛教講的不二法門。今天談起來又是比較深。因爲大家初學佛法可能比較多,像昨天這樣講可能比較適合的。

  好了!我們拉回來,講大家比較能夠了解的,不要講那個《華嚴》的一真法界、事事無礙法界,這個比較困難,比較困難!我們講的希望大家都聽得懂的,很受益的,要不然他明天tomorrow umbrella明天他就不來了。umbrella是雨傘,就是這樣子,umbrella是雨傘。所以弘法利生是我們的責任,講經說法不是炫耀自己的學問,也不是炫耀自己的修行,講經說法是要帶給大家自在、解脫、升華變成一種你們心中個人的智慧。講經說法不是在炫耀自己,你看我慧律法師有多偉大,你看我講的你們統統聽不懂,這沒什麼,實在是有點問題,這個法師也是有一點問題。是不是?所以,釋迦牟尼佛分層次面來講的,我今天都把大家當做是小學,初學佛法的來教育,初學佛法的,要不然聽不懂怎麼辦呢?好不好?好。我到香港就學這句話。

  好了,心如果有偏見,因爲我們沒有正見,我們說這個杯子就永遠是杯子,他不曉得這個只是符號而已。杯子,對不對?這個是table桌子,是不是?也是個符號而已,你徹底地分析並不存在,雖然存在可是不能永恒,既然不能永恒它會變,會變就不是真實的。所以,今天我們研究佛法是爲什麼?很簡單,爲了找到我們永恒的生命!叫做法身慧命。生命有兩種:一種叫做肉體的生命,一種叫做靈性的生命。肉體的生命是生滅的東西,它會變化、它會消失、它會死亡;另一種叫做智慧的生命,就是我們內在靈性升華到最高點。什麼是佛?我們要先下一個定義?佛……What is Buddha?佛就是感性、理性跟智性,達到最圓滿的境界叫做佛。釋迦牟尼佛很熱情地在旁邊招待,不壞世間法,但是他把貪跟慈悲分得很清楚。他今天招待你絕對不是因爲你護法,(不是你)拿了幾百萬美金來,他招待你,不是這樣。你是佛,未來佛,我就有這個理由來招待你,萬法平等。政治所不能解決的問題,一切都可以在佛教裏面,尤其是宗教裏面的佛教,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所有的問題。

  好了,如果我們的心有偏見,偏見就是看錯了;有疑心,疑心:懷疑,懷疑。兩個人在講話,耳朵(伸過去)就聽聽看:他們不曉得在講我什麼壞話?再靠近一點:他們否則爲什麼愈講愈小聲,可能在罵我。一個無知的人,全世界對他來講都是敵對的、都是負擔、都是負面的,因爲他沒辦法調整自己。如果是我的話,你們兩個要講悄悄話,我就會講:你們慢慢講,我才不聽。師父!你要不要聽?NO!爲什麼?你的生死跟我沒有關系的,你有什麼悄悄話?世界有什麼神秘的嗎?你說世界有什麼神秘嗎?所謂神秘就是因爲無知,想要探討那個無知就覺得很神秘,大徹大悟的沒有什麼叫做神秘的。你們兩個講悄悄話,慢慢講,慢慢講。疑心病是很難治療的!老婆懷疑老公外面有女人,隨便一種事情就會吵架。電話鈴聲:“鈴”一聲,兩個人一定約在火車站;(衆笑)鈴、鈴,不接,可能在郵局見面,兩聲他都不接;鈴、鈴、鈴,他都不接,可能是Hotel,(衆笑)這個有問題,就開始很痛苦、很痛苦。因爲煩惱,生命他就是這樣子的,一直懲罰自己、一直負擔,把一個很單純的空性的變成千差萬別的痛苦跟負擔,我們把事情看錯了、看偏了,而我們自己不知道。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我們對生命不了解,生命對我們來講是一種懲罰。所以什麼是佛心?佛的心觸目可及,統統是空性,不壞菩提心,任何一個時間、空間的架構,他都了解萬法皆空,與空相應。他不會起心、不會動念,他就是清清楚楚不落入對立、不落入是非、不落入善惡。所以說有的人看經典看錯了,看成:師父!《六祖壇經》裏面講,六祖講:不思善、不思惡,就這麼時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他看這一句看不懂。師父!這一句是什麼意思?不思善、不思惡,是明上座本來的面目。惠明大師——一直追他殺他的那個將軍,不思善,不思惡,師父!這一句是不是“善也不要去想,惡也不要去想,這樣就是我們本來的面目”,師父!您說對嗎?我說:錯,那個叫做神精病。(衆笑)一尊佛竟然不能分善跟分惡,那怎麼辦呢?釋迦牟尼佛不能了解善跟不能了解惡,他怎麼叫你改過遷善呢?他是善、惡清清楚楚,但是不執著善、也不去攻擊惡的,意思就是善跟惡是對立的,這個是表法的,善、惡是對立的,是跟非也是對立的,好、不好也是對立的,精神跟物質也是對立的,虛空、無相跟有相還是對立的,所以無論我們要怎麼樣思惟,無論我們怎麼思惟都跳不出相對的,任憑你用世間的聰明,你都沒有辦法跳出相對,都沒有辦法。

  但是,有的人還是聽不懂,兩眼無神。好!我們再來講一個什麼叫做……我們永遠離不開相對。譬如說你今天侮辱、毀謗我,我說:我要忍。對不對?對,對一點點,這不是佛法。你說:師父!你不是叫我要忍耐嗎?錯了!忍耐的背後要有大智慧,要有大智慧!今天你侮辱我,我忍耐;明天你再侮辱我,我再忍耐。第一次、兩次,one time,two time,three time,four time,四次、五次,到十次,到最後他就會說:你不要再來,我已經忍不住了,你不要認爲我吃素的好欺負,我雖然吃素還是很有力量的,(衆笑)你再過來,你試試看,You dare?Dare you?你麻煩大了!忍、忍……忍到最後忍不住了,這個不是佛法,佛法不是叫你這樣子,佛法叫你忍辱是用大智慧的,譬如說你侮辱我,你想:我是誰?他有沒有真正侮辱到我?我分析起來,我們上手術臺切開來,胃、大腸、小腸、骨骼、肌肉、皮膚、頭發分開來,對不對?有一天死了以後火化,火化以後磨成骨灰,風一吹,呼……沒了!你說侮辱我,我是誰?Who am I?我是誰?你侮辱我,你又是誰呢?分析起來頭發長長的,把頭發剃掉,再來,用解剖學,解剖起來也沒有一個你。再來,中間的語言只是符號,刹那不住,我們只是記憶的幻影、記憶的殘影而已,什麼是美好的回憶?衆生就是這樣子,拿相片起來看一看,佛陀就講真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爲什麼都不可得?過去只是記憶裏面的殘影,留下來的影像。現在呢?你講現在又過去了,你講現在,現在是四點五十二分叁十秒,叁十一秒,現在叁十叁秒,現在叁十五秒,現在……你講不出一個現在的,刹那不住,停不下來的,你講不出現在的。我們被這個假相所欺騙了,過去、現在、未來是人定下來的,用意識的觀念把它刻劃出來的,沒有真實相。

  好了,我們認識了這一層以後,我們就可以慢慢來調整了,所以佛陀告訴我們:我們忍辱用相對的,剛剛我們講的相對的,衆生就是忍辱,都是用相對的方式來忍辱,有一天你會爆炸的。你不要忍,你要觀空。沒有一個可以侮辱我的人,也沒有一個被侮辱的人,中間的語言是刹那不住的、停不下來的,沒有一個真正的東西來侮辱我們的,沒有的!好,這樣的忍辱,你需不需要忍辱呢?你不需要忍辱,你啥都不要忍辱,自然解脫,對不對?動一個念頭你想要克製自己。所以一般人叫做控製,控製情緒,這個不是修行,是修行的前方便用控製的,control控製的。你說:我今天……我們的中文老師,我們的老師p…

《有佛法就有辦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般若文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