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007年義工大會開示——荒漠甘泉▪P5

  ..續本文上一頁業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悟一念不生,萬法無咎。 一切業障海怎麼來的?都是妄想而生;若悟一念不生,萬法無咎。 63.叁界不安,猶如火宅;塵刹虛浮,喻同朝露。 叁界不安,猶如火宅,這大家都知道;塵刹虛浮,塵刹就是無量叁千大千世界,都是虛妄,就像浮在水面的浮泡,刹那生、刹那滅。我們所有的星球,都是成住壞空,碰撞,分散以後又結合、碰撞以後又結合,所構成的。我們這個色身也是業感,攝取了宇宙中少許的地水火風,認爲自己是一個我,然後,又妄執這個色身,以爲是永遠不會死的,不知道死亡常常面臨,不知道!所以,活了一輩子,都沒有什麼意義;生命只有一種工作要做,就是提早覺悟。塵刹虛浮,喻同朝露。比喻的喻,跟朝露一樣。 諸位! 64.生死輪回,貪愛爲本。 這個大家都知道。 65.但無一切心,即名無漏智。 無一切心就是一切境界無心,無心就是無執著心、無分別心、無顛倒的心,這個就是無漏的智慧。說:但無一切心,即名無漏智。 66.不見一物,名爲見道;不行一行,名爲佛行;不住一法,名爲正法。 67.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事相門中,不少一法。 實際理地就是究竟本體,叫做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不受一塵。事相門中,不少一法,在一切的事相,緣起當中,一切法一法都不少,都是要好好地去做、去完成。 68.若悟自性無生,榮辱、憂喜皆不相幹。 如果你悟到自性本來就是無生,因爲都是顆粒微塵所構成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若悟自性無生,榮辱、憂喜皆不相幹。 69.心不妄想過去法,也不貪著未來事,不于現在有所住,了達叁世悉空寂。 心不妄想過去法,也就是我們的心不要一直想過去,不愉快的事情,或者是美好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不要一直講了又講,講了又講,老是提起陳年往事,一起講……沒事講到兩個吵架!常常這樣子的,你不曉得喔?一件小事情,兩個人講了一下子,沒多久繼續講,就繼續吵! 心不妄想過去法;也不貪著未來事,不于現在有所住,也不在現在有所住著,了達叁世悉空寂。 底下,最後一句: 70.佛法雖奧妙,不出平常心。 平常心就是不增不減、不高不下,沒有得、沒有失,它就是平常心,平常心就是平等心;平常心就是諸法皆空。佛法雖奧妙,不出平常心。 好!我們最後講一個修行,最後。十叁世紀。現在師父講最後一個典故,用戰爭、戰術來告訴你,修行是要有方法的,不是硬幹的。 十叁世紀是蒙古人的天下,他的名字叫做鐵木真,叫做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活了六十五歲,他的兒子窩闊臺活了五十六歲,他有一個孫子叫做忽必烈,侵損,就是侵擾到咱們中國來,定都在北京。 現在講成吉思汗,這成吉思汗從小,鐵木真就是在蒙古大草原馳騁、騎馬,是一個騎馬術超強的英雄,他很勇敢,可是,他失敗過;後來出現一個成吉思汗,注定他要興盛、要強盛了!蒙古大帝國東到日本、南到越南、西到波蘭奧地利德國、西方,西到奧地利、德國;北到蘇聯,都是蒙古大帝國的版圖,你看它有多大!他旁邊出了一個最厲害的,不是蒙古人,是耶律阿海,耶律阿海是成吉思汗的參謀,成吉思汗有武力,強大的武力,多虧了這個參謀,就是靠頭腦打仗的。 有一次,這個成吉思汗已經掃平了中國北方的大草原,都是他統治的,他的野心很大,想要繼續往西進,往西進就是往歐洲,咱們中國的最西邊,歐洲,就碰到一個小國,這個小國上面,上萬的士兵站在上面,拿了弓箭要打,小國啊,不是很大,但是,也不是很小,這個成吉思汗是一個很勇敢的,他就說:千萬人吾往矣!就是說:千萬的人我也照打!到晚上的時候,他就派人去勘察地形,成吉思汗就問他,第一個參謀、左右手、參謀,就問他說:我們明天就攻、就打,我們蒙古大軍,是有那個能力可以攻下這個城牆的,我們開口具備,撞這個門牆的大的木頭,士兵統統好了,准備好了要打!沒問題!成吉思汗就是用蒙古大軍的這種觀念,用強大的軍事力量壓陣,就可以擊潰這個小國。這個耶律阿海就阻擋他,他的參謀就阻擋他,他說:不可以這樣打!他們稱他叫做可汗,成吉思汗——可汗。他說:不能這樣打!雖然說我們蒙古大軍的武力強大,但是,兩軍交戰,死傷會很嚴重,死傷會很嚴重!他說:那怎麼打呢?這個耶律阿海就告訴成吉思汗說:他們住在山上、半山腰,他們水從哪裏來?他們一定要有水都能夠活啊!成吉思汗說:是啊,是啊!的確是要有水才能活。要有水才能活,那很簡單,說:可汗!這次不需要打。他說:那怎麼戰呢?他(耶律阿海)說:不需要戰!這個耶律阿海就想個辦法,就把那個城牆的四周圍挖,挖就是挖那四周圍,只要有水管:因爲一定有水管接上去,才有飲用水啊!他就開始用挖的,旁邊叫士兵不要打,不要正面打,不要攻,挖深,往下,底下挖深。挖深,挖深以後,就看到他們有接這個水管,結果那個水管切掉,把那個水源切掉,七天七夜!成吉思汗說:那再來我們怎麼辦呢?耶律阿海就跟成吉思汗講:再來我們就是等啊!等他耗盡資源,就是一直等!結果七天,因爲裏面的城牆人,都要靠那個水源,城牆人,城上的人都要靠那個水源,結果不費一兵一卒,統統出來雙手投降,都出來,沒有水,不用打!這樣厲害吧!那個參謀的意思就是:智慧有多麼的重要。(即撒麻耳幹(《元史》又作尋思幹或薛迷思幹。即今撒馬爾罕,烏茲別克斯坦第二大城市,是中亞曆史名城。)之戰) 修行抓對了方向、用對了方法,輕而易舉!對不對?減少痛苦,就是智慧。 有一次,成吉思汗要去攻打俄羅斯的時候,攻打俄羅斯,碰到那個城牆更大,好幾萬人,都在那個城牆,上面統統是士兵,而且是用最現代的、最強大的弓箭,在等成吉思汗。這一次是攻打俄羅斯,朝北打、往北邊打。結果打的時候,這個成吉思汗也沒辦法了,又碰到幾萬大軍,這城牆守著,全部都是弓箭、標槍、滾燙的油在等著你,看怎麼打呢?這個事情,成吉思汗就問說:耶律阿海!說:耶律阿海!這一次怎麼打呢?這個城牆如果不打垮它,沒辦法進入俄羅斯啊!沒辦法進入這個邊界,唯一的城牆就是這個啊,那怎麼打呢?這個耶律阿海他說:可汗!你讓我一天的時間冷靜,我來想辦法怎麼打!這個耶律阿海就叫他們不要吵他,可汗下令所有的人都禁止吵他,這耶律阿海就思惟怎麼打。經過一天一夜,成吉思汗第二天說:耶律阿海!你相通了嗎?說:可汗!我知道怎麼打法,才有辦法戰勝他。你用正面的攻擊,他有好幾萬人,會死傷蒙古大軍很多,那怎麼打呢?我們蒙古大軍在草原上是很有辦法的;攻那個城是底下往上攻,我們蒙古大軍沒打過這種仗。簡單講,就是要把他引出來草原打,引出來大草原才打,不能底下一直攻上去,我們蒙古大軍沒有這樣的經驗啊!成吉思汗就問耶律阿海說:那我們怎麼打呢?耶律阿海就說:很簡單!你先派少許的騎馬的步兵(騎兵),帶一些少許的軍隊去挑釁(xìn),挑釁。挑釁以後,等他自己城牆(門)開,軍隊追出來, 無論如何要惹他生氣,要惹他們生氣,他自己就會開這個大門,派軍隊追出來,我們用少許的大軍、少許的軍隊,然後,我們的大軍埋伏在……埋伏在什麼?埋伏在大草原裏面,那個草都很高,很高,高到那個馬匹統統叫它們躺下來,躺下來,所有的武士、戰士,都要把馬匹的嘴巴住,因爲馬匹會捂叫:嘶……會叫啊!是不是?臥倒,把馬匹的嘴巴壓起來,結果少許的軍隊就去引,引導他們,就去挑釁,故意射箭啦,故意挑釁啊、謾罵啊,對不對?懦夫啦,就是無論如何你要引起他生氣。這個城牆上的人看:咦?沒有多少人啊,還敢挑釁我們?結果就開這個大門,怎麼樣?蒙古大軍本來就是一直射箭、標槍、石頭,往上攻擊、挑釁,惹他生氣了,他看:沒多少人啊!開大門追擊,就開大門,就中計了,這個大門一開,軍隊就追出,這個蒙古(俄羅斯)大軍追出來,追出來以後,你知道嗎?好幾萬人,好幾萬的這個蒙古大軍,全部躲在,大草原很高的草,全部都躲起來,同時臥倒,把那個馬匹的嘴捂住。結果那個軍隊、大軍開門出來的時候,大軍出來,蒙古大軍引君入甕,引導進來的時候,全部把他圍起來,一刹那間,整個草原全部都是蒙古大軍,全部消滅,城牆都是空的,軍隊統統出來!(即迦勒迦河會戰::南宋時,成吉思汗西征中的一次重要的著名作戰。南宋嘉定十六年、蒙古太祖十八年(1223)五月,蒙古軍哲別、速不臺部長驅西進。欽察部與俄羅斯南部各公國,以密赤思老公爵爲統帥,組成聯軍,抗擊蒙古軍。蒙古軍面對優勢的聯軍,采取分化瓦解,誘敵深人,各個擊破的方略,以3萬之軍、將近8萬人的聯軍擊敗于迦勒迦河(今俄羅斯頓河附近之迦勒迦河)。密赤思老公爵逃回國內,乞瓦公爵等降服。) 我舉這個例子是告訴你:戰爭要靠實力,要引導戰場對自己有利的地方,因爲他知道蒙古人在大草原是很能打的;可是,由下打上是沒辦法的。他們有辦法引導到對自己時間、空間有利的位置,所以,他打贏! 諸位!我們修行也是這樣子的,除了我們有實力以外,就是要靠智慧,要靠智慧,靠智慧,你的時間、空間要拿捏得很好;你要跟你的家庭、家人相處得很好,不要說我們學佛,讓人家覺得很怪,什麼都不甩人家,什麼都不管別人的感受,我學我的佛,也不管老公的感受;我學我的佛,也不管老婆的感受,那這樣子,大家都覺得你怪怪的,你也覺得沒有什麼:反正他們是凡夫!這樣子不好!所以,我們時間、空間,要製造對自己有利的修行的方法,修行的環境。因此,一個修學佛道的人,不要處處得罪人家;不要讓人家感覺你是一個怪人,稀奇古怪,你明明知道佛法是很好的,但是,也不要去激怒或者是惹惱你旁邊四周圍的親戚朋友,乃至于最關心你的人。 好了!我們今天的開示就簡單,因爲你們一整年都在這裏犧牲奉獻,師父也只有用這個佛法來跟大家開示,讓大家有智慧,做一個有智慧的義工。 再次地感謝各位尊敬的義工、各位慈悲的護法居士大德,水陸法會快到了,諸位要盡心、要盡力,修行要靠智慧的,不要硬幹,知道吧!我講這個成吉思汗的故事,就是這個道理,要靠智慧,不是硬幹。 好!今天就到此結束。記得拿面包,下課! (衆向師行問訊禮後退場) 回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叁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生西方淨土中,上品蓮花爲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爲伴侶。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讓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責任,希望大家發心,成爲法的傳遞者和播種者,將手中的法寶,一化爲十,十化爲百,讓千千萬萬的衆生,都能走上成佛覺悟之道。 高雄文殊講堂

《2007年義工大會開示——荒漠甘泉》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