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五陰本如來藏 妙真如性 第一▪P7

  ..續本文上一頁一定會障礙空中,因爲它不是有情物,是無情物,回來就一定會障礙到自己的眼睛、眼根。

  [此雙約有見無見破。若謂此華,是從目而出者,目以能見爲性,既從目出,合當有見]?既然從眼睛出,當然就有見性。[如世間有情所生,定屬有情],爸爸、媽媽生一個兒子,當然不是生樹木,一定是生有情物,定屬有情。[若果有見者,出去既爲華于空,旋歸之時,合當見眼! 若無見者下,謂此華性,雖從目出,體本無見,但能遮障,則出去時,既翳障于空,至旋歸時,當翳障乎眼,以理推之,勢所必然]。

  [又見華時,目應無翳,雲何晴空,號清明眼]?

  這句話是假設說:若說眼睛看到華,表示華已經跑到虛空了,那麼,眼睛就應當沒有病,因爲眼睛沒有被華卡住。這句的意思就是:當你見到虛空當中的華的時候,你的眼睛就應當沒有毛病,意思是:但是其實是有病。雲何就是爲什麼見到晴空萬裏,號清明眼,才叫做清明眼。又見華時,目應無翳,雲何晴空,號清明眼?再講一遍:若說你的眼睛看到虛空當中的華,因爲華已經跑出去了,這個時候眼睛應當沒有毛病,爲什麼要到眼睛看到整個晴空的時候,才叫做清明眼?意思就是:其實眼睛有毛病。眼睛沒有毛病,應當看到清明眼,你看到虛空當中的華,當然眼睛不可能沒有毛病,這眼睛有毛病,是不是?所以,佛這推論,叫做顯現矛盾,當你看到虛空當中的華,華已經從你眼睛出,你眼睛應當沒毛病;事實是有毛病。爲什麼要等到看到晴空萬裏,才叫做清明眼?

  [此緊接上文出既翳空,又則目見華時,華既從目而出,目中應當無翳],華已經出了,眼睛應當沒毛病,[而號清明眼;雲何二句反難,雲何現見華空,乃爲翳眼,必見晴空,方號清明眼耶]?爲什麼呢?[有見無見,兩者俱非,足征華非從目出矣! 上以空華喻色陰,推究非從空生,非從目出,就喻順解已竟。今約法而釋:色陰非從]虛[空]而[生,西域凡、外],凡夫跟外道。[妄執色從]虛[空]中[生,以將世界,七分七分,重重分析],把這個有相的世界,重重的分析,分析到顆粒微塵,[析至鄰虛塵],接近虛空叫做鄰虛,[虛]就是虛空,[鄰]就是接近,鄰虛塵就是接近虛空。[再析即入虛空],意思就是執色可以分析入空。[遂執色]相,分析到極微[既可析入虛空,虛空定能出生色相,故執色從空生]。

  [此方儒、道二教,皆謂虛以生氣,氣以成形],有氣就會成形,[是萬象固本于一氣,而一氣乃始于太虛,與西域],西方的,西域就是印度,凡夫、外道,[凡、外,旨趣相同。今本文法喻,皆是破色從空生],色不從空生,[以空喻心中真理,真理不動,何嘗有法可生],是因爲我們動念,了解緣起無性的東西。氣不從空生,[亦無內外出入等相。凡、外都執色法從空而出]。所有衆生都是這樣,包括小乘的,析色入空,包括小乘都是這樣,總是有一個最小的單位,顆粒微塵的單位,就是微塵相,這個就是大小乘的分水嶺。大乘是塵無塵相,塵仍然空無自性;佛問:塵有方分否?這個極微的顆粒微塵,有沒有方分?就是有沒有體積?有,不可講極微,還可以再分。佛陀說:集多少空,可以變成一個極微?我們都知道,集虛空不可能變成一個色,永遠不可能,集任何虛空,都不可能變成一個顆粒微塵,虛空無相,哪裏有辦法呢?

  [《正脈》雲:“世智不達],世間人的智慧是不了達。[太虛何所從來],太虛是妄動而來,無明妄動,真心掩蓋、蓋住了。本來是一真平等法界,變成了無形相的太虛,太虛就是虛空。世間的智慧,不能通達究竟的佛意、佛性,平等法界一真,沒有什麼分別,無同無異。世間的智慧不能了達佛的智慧,認爲虛空是怎麼來的呢?從何來?[身、界豈窮根本乎]?就是連虛空都不知道它從哪裏來;都不知道虛空是從真心妄動而來,哪還談論到什麼身、界,身體、器世界,豈窮根本?那就是沒有辦法窮其根本,追求到最後就是不究竟。所以,全世界、宇宙的真理就是只有佛法最究竟。[色陰非從目出,法中以目喻真智,何嘗有法可出,若謂色從真智出者,即此色法當合有知,出既爲色于空,旋當知心,若無知者,出既障空],如果不知道,無知就是無情物,出去既然會障空,[旋當障心]。收回來還是會障礙我們的心。底下這是一種假設,一般的常理,[又迷者色出,心應無障,悟者色入,心應有障],這是用世俗的觀念顯示它的矛盾。若,就是又迷的人;色出就是空中的華,從色,就是從空中的華,就是色法而出,華已出,心應沒有障礙。迷者色出,在迷惑的時候,認爲空中的華已經出了,按照道理,心中應當就沒有障礙了。反過來說,悟的人收攝歸心,返回來,把這個空中華收回來,心就變成有障礙了,心應有障了,世間人認爲這個是合理的,佛陀說:這個是矛盾的。[雲何一定要無有煩惱,所知二障,唯以如如智,照如如理,方號爲清淨心乎?二就喻詳辨竟]。

  [午叁 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色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華相非從空來,非從目出之故],既不是虛空來,也不是眼睛跑出來的,[應當起智觀察,即喻知法],用比喻知道這個法,[所有一切色陰,無非業轉之勞相],微細的業轉之勞相。[同彼狂華,由瞪目發勞,虛妄顯現,無以異也]。沒有什麼差別。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是所有的相都是緣起,虛妄顯現而已,那是因爲真心迷了,認爲有相;真心悟了,相不可得。[以本無生體曰虛,由循業僞現曰妄]。這裏告訴我們,什麼是虛,什麼是妄。以本無生體,因爲本來就沒有,本來沒有任何的生之體,一切法本知無生,所以,這個是虛。由循業僞現,因爲是業感緣起所現的假相、僞相,我們一出生就面對假相,而活到看見大了,學佛才知道:哇!萬法原來是假相,原來是虛僞之相,萬法無有真,由循業僞現曰妄。

  [當知是教悟意],教導令悟的意思,叫做教悟意;當知這是教導令衆生悟入本性的意思。[上一句教悟相妄,下二句教悟性真]。所以,把複雜的宇宙回歸到一心,就是凡所有相,都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果你看到種種虛僞之相而不著,這個時候真心就顯。修學佛道,守心第一;修學佛道,認識真心是第一,所以,明心見性是修行的根本,不可以迷迷糊糊的念佛,要念的很有智慧;不可以迷迷糊糊的誦經,要誦經誦得很有智慧,無論你念佛、誦經,都要見性。[謂色陰之法,觀相元妄,觀性元真,若生若滅,皆不離當處],所以,萬法爲什麼要回歸當下?因爲當下放下就是真。[即不離自心,如狂華不離虛空,華體即空體也。由本如來藏,常住不動,體恒無變,故非因緣;本如來藏,妙明周圓,用恒隨緣,故非自然];還是離不開因緣法,但不是因緣法。[一一即妙真如性,果能善用其心,起智觀察,親見色陰根本,即此色陰,便可通達實相矣。初色陰竟]。

  悟道,在一句話就可以悟道。色即是空是什麼意思?現在了解了吧。色即是空,色法就是真心;色法是妄,當體即空,就是真心的顯現。所以,色法在悟道的人來講,是做佛事的地方。諸位!文殊講堂這個色法就是道場啊。一顆石頭在前面,這個就是真心。能悟嗎?這石頭是緣起、是性空、是假相,不著;變成一顆顆粒微塵,來看待一件事情;一個顆粒微塵,就是含叁千大千世界,一爲無量,無量爲一;一即一切,一切爲一,是什麼意思?一個顆粒微塵,理就是緣起、就是性空;一朵花、一棵樹、一座山、一個星球,都是緣起、是性空;我相、人相、衆生相,哪一個不是緣起、不是性空?無量的星球碎爲微塵,一樣!爲什麼在一句裏面、一個顆粒微塵,可以剖出叁千經卷?一塵剖出叁千經卷,爲什麼有這個能耐?一個顆粒微塵,真理全部具足在裏面,所有的無量叁千大千世界,真理統統在這一個顆粒微塵裏面。所以悟了,就是樹下、山林、水邊,哪裏統統是道場,沒有一法不是道場,百貨公司也是道場。我是講比較那個遠一點的啦,包括歌舞,迷的衆生,哇!迷唱歌、跳舞,穿那個很少的,哇!衆生看了,迷惑顛倒;悟道的人沒有東西,也沒有舞臺,連舞臺都沒有!你看很多人在跳,大悟的人,有看跟沒看他一樣,他沒有這種東西可以看。他內心充滿了智慧,眼睛一看,智慧馬上就透視出去;這個緣起如幻的東西啊,哪有一個人在那邊唱歌、跳什麼鋼管舞?

  世間衆生迷惑到極點了;大悟的人一看沒有東西,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功夫的問題。會迷就是衆生;悟沒有東西,連悟都沒有這種東西,也沒有加一個悟字。所以,我們要了解,大悟的人,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沒有什麼雅不雅這種東西。貼一張不是很雅的海報,假設說啦,哪裏有什麼電影,這次就演得比較入骨一點,貼著海報。世間人一看,哇:這個不好啊!教壞小孩子,這個世間人。孔子、儒家講: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這個算是不錯,叫我們沒有符合禮節的、符合禮的,不看、不聽、不說,儒家的思想是這樣。所以,儒家的思想還不能跟佛教相提並論;佛法這個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沒有什麼不能看,沒有什麼不能聽,沒有什麼不能講。爲什麼?只要你的真心顯露出來,見性!所以,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惡人行正法,正法亦邪,就是看這個人的心。

  大悟的人,他見性,與慈悲、智慧相應,所以,大悟的人罵你是你的福報!爲什麼?他通達慈悲心。但是,世間人罵你那你業障很重,那是嗔恨心。同樣是罵,一個是連接在慈悲心、智慧心;一個是連接嗔恨心。他是恨你才罵你,這個是完全不同的心境,佛法它是心法。所以,甯與智者同哭,不與愚者同笑,就是這個道理。我甯願跟有智慧的人一起哭,也不願意跟一個愚癡的人一起在那邊笑,古時候的人在講話真是有道理!小時候我媽媽講一句話:你要看人家吃肉,不要看人家打架!那時候還聽不懂,爲什麼?看人家吃肉,還有可能分一塊肉吃;看人家打架,萬一被流彈波及怎麼辦?人家正在打架,拿刀互砍啊!刀槍不長眼睛,被打到豈不是很倒楣!這意思就是說:要接觸好的環境,你一定要接觸好人、好的環境,你就會分到一杯羹,它是這個意思。所以,善知識、好的環境是特別特別的重要!記得!你不要交到壞朋友,一個都不行!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五陰本如來藏 妙真如性 第一》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