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P21

  ..續本文上一頁是出家衆,他念佛是用拼命的,到最後他也是死,他贏了,這一場仗他打勝了,對不對?他知道他唯有這條路而已,你偷懶也是死,你執著這個世間也是死,他今天能夠用生命來打賭,萬緣放下,什麼財、色、酒、氣,他知道在臨命終,拼!我就說這一局他財贏了,臨命終,他見過佛叁次又自知時至,臨命終又大聲念佛,他一直念到無法出場聲爲止,你看他那一種虔誠,爲什麼?他知道沒別的路可走,要不然我們臨命終要走什麼路,你說給我聽聽看,除非你大徹大悟,自性就是彌陀,自性就是淨土,你證到空性的法身,不來不去,不增不減,我們是凡夫俗子,一品惑、見惑、八十八品見惑,八十一品思惑都沒有斷,你哪有辦法跳出叁界,唯一的辦法就是念佛,所以你看過這個老伯,他也不什麼了不起的學者,也不是做什麼總統,他是一個很平凡的人,跟在座諸位一樣,所以要了生死,是你要不要而已。今天你穿得西裝筆挺的或者是女孩子戴上大顆的鑽石戒指,要做什麼?色身爛壞只剩下骨頭,五髒六腑臭穢不堪,對不對?聰明的人,每一個都拼命地求生淨土,對不對?非去不行,不然哪有路可走?對不對?你想想看你臨命終,你難道就要靠自己的力量,說我要打坐求生極樂世界,不求生極樂世界,靠自己的力量了生死,可能嗎?我告訴你那非常地難,非常地難。你如果說極樂世界是騙人的,千千萬萬的人念佛,大家都念得這麼有感應,臨命終見到佛、觀世音菩薩,對不對?這怎麼騙得了人,那一本《淨土聖賢錄》,對不對?千千萬萬的聖賢往生,那就是見證,所以說我們既然要走,這一條聽經聞法的路。諸位,你要走得徹底一點,不要半途而廢,半途而廢,你又被五欲六塵所轉,你也是要死,死不過是一堆臭肉這樣而已,要記住!我們人死了就是一堆臭肉,不是臭豆腐,臭豆腐還可以吃,這一堆臭肉拿到市場去,沒人會買的,你看這皮膚白白淨淨的,割下來擺在市場上沒人要買,皮膚再怎麼漂亮,割起來也是沒人要買,所以我們人死後,值不了一顆豬頭的價錢,豬頭人家還會買去燉豬頭湯,煮豬頭,對不對?人死後要幹什麼?連一顆豬頭的價值都沒有,因此我們業力所牽,平常我們就以念佛爲業,念佛的業,時時刻刻意識裏面都堅持到底,我一定要了生死,一定要了生死求生極樂世界,絕對不後悔也不退轉,保證往生的,保證往生的,一個在家人都能夠做到這樣,還不是出家人,出家人整天閑來無事,對不對?人家說出家人整天在那裏浪費時間,生命實在很悲哀,你想想看今生沒了生死,來世再來你還不完,你吃這些施主的就還不完,吃都是吃施主的,修行不夠抵償,你穩死的,所以說了生死一定要下定決心,無路可走了。底下說:) 路是人走出來的,不是誰逼迫誰的,現在善惡兩條道路,明白橫在每人面前,由你自己選擇去走好了。是的,道路只有善惡兩條,但是我們要問的:“同是一條善道,爲什麼有著叁個不同方向?”這就看你所行善行的程度如何來決定的。如你所行的十善是上品的程度,那就走向天堂的一條路;如你所行的十善是中品的程度,那就走向人間的一條路;如你所行的十善是下品的程度,(比較差的,)那就走向阿修羅的一條路。善業道如此,當知惡業道亦然。如你所造的十惡是上品的程度,(上品的就是甲級的,流氓有分爲:甲級、乙級、丙級的,叫做甲級流氓,甲級的,上品的,)那就走向地獄的一條路;如你所造的十惡是中品的程度,那就走向餓鬼的一條路;如你所造的十惡是下品的程度,那就走向畜生的一條路。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知善惡業道,爲什麼各有叁種方向不同了。 十善業道經五字,已分別地解釋了。但每一部經,都有一說者,本經是誰說的?題中明白告訴我們是“佛說”的。佛是通名,十方世界有無量佛,而我們所講所聽的佛經,都是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說的。大聖釋迦(牟尼佛),約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出在在這個世界的印度。(印度人,)在未成佛前,(釋迦牟尼佛)本是個王太子,(底下說,)由于感到衆生的苦痛,激發內在的悲心,爲了解救人類以及一切衆生的苦痛,毅然(就是下定決心,)決然地走出王宮,去尋找解脫之道。經過六年的探索,終于發現了真理,而成爲人間的佛陀。(世尊)體悟真理以後,爲了啓迪(就是啓發)有情,(就是衆生)乃席不睱暖地(他的草席不曾暖和過表示很忙,比喻事情很忙碌,也就是迫不及待無法久坐,椅子都還沒坐暖,表示世尊救度衆生的心很熱誠、很懇切,)到處奔走說法,不知感化了多少人群,走上真理之途!本經是佛所說很多經中的一經。能說的人是佛,所說的法是十善業道,綜合能說所說,名《佛說十善業道經》。 四 譯者簡介 (就是翻譯者簡單的介紹。翻譯的人的簡略介紹。) 本經的經題已簡單地解釋過了,今天繼續來介紹翻譯人的曆史。中國流行的每一部經,都是從印度傳譯過來的,所以每一部經都記載著譯者是誰,假定對于某一部經對于某一部經,不能確實的指出一個翻譯人,那是不是從印度翻譯過來,便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要把翻譯人的曆史先加以說明。從印度文翻譯成中國人的佛經,佛教史上記載的譯人是很多的,如姚秦時代的鸠摩羅什叁藏,盛唐時代的玄奘叁藏,都是最負盛名的佛典翻譯家,對中國佛教的貢獻亦很大。現在我們所講的這部經,既不是羅什法師譯的,亦不是玄奘叁藏譯的,而是實叉難陀法師(實叉難陀,西元六五二到西元七一○,跟武則天同一個時代的人,西元六五二到西元七一○,世壽五十九歲,他是唐代的譯經僧,八十卷的《華嚴》主要的翻譯人,實叉難陀)譯過來的,有根有據,不是什麼人僞造的經典。 玄奘法師是中國人,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鸠摩羅什是龜茲國人,(這個念qiūcí,龜茲是今天的新疆省的天山南麓的重要都城,就是今天的庫車,所以新疆那個時候先有佛法,再傳到中原來,)實叉難陀叁藏是于阗國人,(就是新疆的西部,就是今天的和阗之地,于阗國,)龜茲與于阗,在過去都屬西域地方,現在則是位于中國的新疆。這兩個國家,在中國還沒有佛法時,就已有了佛法的流行,而且(那個時候新疆省流行的是)大小乘佛法同時弘傳的,所以中國有很多的大乘佛法,是從那裏傳過來的。 實叉難陀法師,從于阗到中國來時,是在唐朝時代。(唐朝是西元六一八到西元九○七,我們如果稍微記一下,唐朝總共曆時兩百九十年,唐朝曆時兩百九十年,西元六一八建立,到西元九○七年滅亡,唐朝曆時兩百九十年,像我們中華民國今年八十六年,一個國家要建立兩百九十年,這個很久了,不簡單,)唐朝是中國最興盛的時代,現在很多研究曆史,或希望國家織成的人,都時常相信唐朝盛世。此一唐朝是緊隨隋朝以後而建立的帝朝,所以通常都和隋朝連起來稱爲隋唐,或者叫做李唐,因爲開國帝王姓李名淵的關系。(所以)唐朝時代的中國版圖已經相當大了。(非常地大,)在這以前,有很多領土原不屬于我國的,到了唐朝時候,就陸續地歸入中國版圖,使中國的領土擴大了很多,所以稱爲大唐。 大唐高宗時代,中國出了一位有名的女皇,就是衆所周知的武則天。(武則天,西元六二四到西元七○五,武則天世壽八十二歲,世壽八十二歲,西元六二四到西元七○五,中國曆史唯一的女皇帝,還有慈禧太後,慈禧太後是垂簾聽政,垂簾聽政,她本身來講還是母後的角度,位在後面,掌有實權但是還不是說皇帝,武則天她確實是個皇帝,)原因唐高宗的爲人,非常仁厚,但又極爲懦弱。(嫁了這個丈夫很懦弱,他又是皇帝,)在初即位的時候,確還能繼承父王太宗的遺志。後來因爲寵愛武則天,先封她爲“昭儀”,進而廢王後改立則天爲後,(就是說先封她爲昭儀,然後把大老婆廢掉改成小老婆,所以武則天算是小老婆,然後又封後,封後。唐)高宗患風眩病(風眩病就是會頭暈,會頭暈,會暈,會暈,會暈,站不住,他)不能親理朝政,(親理朝政,老婆是最好的,武則天又有能力,)常令武後代爲處理國事。(處理久了,請神容易,送神難,)武後天賦聰敏,學識亦佳,處事得當,因而很能得高宗的信任,于是漸將朝中的大權,移歸武後掌握。(女衆掌權,)那裏一般人視高宗與武後,有同樣尊崇的地位,號稱“二聖”, (二聖,所以我們這裏有二聖二路,不知道是不是他們兩個,二聖二路,不知道是不是唐高宗跟武後,)武氏則加“天後”稱號。(做了皇帝要號稱什麼都可以,唐)高宗在位叁十四年中,(西元六五○到六八叁,但是實質)由武後執政者,則有二十五年之久。(這個相當久,執政二十五年。) 武則天女皇,在中國曆史上的記載,有很多人把她看成是個很壞的女人,但也有很多人說她爲女中丈夫,可說毀譽參半,這是曆史上的事情,現在暫且不去談它。但這位女皇,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對于佛教倒有相當的貢獻,因爲她信佛,不如一般女的迷信,而是出于理智的了解,所以自信佛後,竭力地護持佛教。如本經的譯來中國,就是由她派人到于阗國,請實叉難陀法師來翻譯的。她之所以請來實叉難陀法師,原因是這樣的:約在我們東晉時代,(東晉是西元叁一七到西元四二○。東晉時代,是一百零叁年左右的朝代,東晉)已有六十卷的《華嚴經》本,傳到中國來,武則天曾經讀過這部《華嚴》,覺得這部經譯得不怎麼完備,(就是不齊全,)同時聽說在于阗國有此經的完本,于是便派使節團到于阗國去求經,順便請一位能夠翻譯的法師來中國負責翻譯。() 使節團到了于阗,果然求得《華嚴經》,並且請得實叉難陀法師來到中國。叁藏(法師)來到中國後,武則天女皇對他很恭敬尊重,(所以武則天也算是很有福報的人,懂得恭敬叁寶,)同時請他先把《華嚴經》翻譯過來。于是叁藏就在東都大內(大內叫做帝王所居的皇宮,)大遍空寺翻譯,(這個讀作bià…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