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痛還是你在痛啊,在旁邊講什麼好話,沒有用的!像我媽送進加護病房的時候,十幾次來去來去這樣,十幾次送進去加護病房,時間到,加護病房的門一開,我去看我媽媽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戴氧氣面罩,我體會那四個字,就體會最深,叫做:愛莫能助。你只能在旁邊看,媽媽就在那邊,呼~~~我媽媽就告訴我,就說:師父啊!怎麼不把我移回去啊?我沒有怎麼樣啊,爲什麼要把我放在這裏?因爲媽媽年歲大了,我不敢刺激她,我本來要回答她說:沒有怎麼樣,怎麼會在這裏呢?一定有怎麼樣,才會在加護病房啊!年歲大了,又不好意思刺激她,就說:你放心,放心!很快就把你移回去了!所以,健康是自己的。
附及,有人說這一段經文所述的是[波斯匿王的觀“行陰”之相],此說似是而非,是不正確的,應說他是在觀[色陰]才對:因爲[行陰]是心所有法,而波斯匿王在此所作的觀[身],並非觀[心],因此他所觀的不是[行陰],而是[色陰]。
經文:[佛告大王:汝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亦于滅時,汝知身中有不滅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實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
每一個人都有佛性、如來藏性,大家都不知道,還好有佛陀來示現、來指出來,喔!原來我們也是佛,是未來佛。
注釋:[亦于滅時,汝知身中有不滅耶]:你是否在觀自身念念遷滅的時候,同時也知覺你的現前色身之中,有常住不滅的本體嗎?[我實不知]:波斯匿王已久證無生,然爲助佛轉輪,而示同凡夫。[我今示汝不生滅性]:我現在就顯示給你看,你現前身中所具有的不生滅之性。
義貫:[佛告大王:汝]觀[見]自身之[變化]念念[遷改不停],因而[悟知汝]之色身終將殒[滅];然而你[亦于]觀身念念[滅時,汝知]覺現前色[身]之[中有]常住[不滅]之性[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實不]覺[知。佛言:]那麼[我今]便顯[示]于[汝]你現前身中之[不生滅性]。
诠論:[于滅時,知身中有不滅者]這一句話最關緊要,爲什麼要學佛?就是要拯救自己的靈魂。如何能拯救自己的靈魂?就是破無明,見法身,就是開采不生不滅的心性。諸位!如何開采不生不滅的心性呢?記得!如如不動,不取于相,不生滅心性自然現前,這個功夫很是重要:如如不動,不取于相。這一句話最關緊要,亦即于此父母所生身當中,有能即身成佛之常住不動本性。若能了此,則不再隨逐種種生滅之相,而得一心趣入不生滅性矣。這個世間很複雜;但是,你要把它會歸起來,天有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就是生滅、無常,放下;人有生、老、病、死,是生滅、是無常,要記得,要放下!金錢是生滅無常,記得!要放下。
我們生存是很殘酷的,我們要面對現實,要去賺錢;但是,錢不是絕對的,般若智慧是絕對的重要,錢是相對的重要。當一個人很有錢很有錢的時候,就不知道要做什麼了,因爲錢太多了,除了做一些慈善,要不然,你錢那麼多做什麼呢?沒有錢的人是爲了叁餐,有時候轉不過去,活不下來,有時候會造成自殺,這個時候就顯示了錢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說錢很多很多,多到沒辦法計算了,像美國那個比爾蓋茨,哇!他錢多少?叫他自己算,他可能也沒辦法算,幾千億喔,美金喔,可能要上兆的!窮人很苦;但有錢人不一定快樂,記得師父這一句話。窮人很苦;但是,如果有智慧的人,他很知足。富有的人不一定快樂;但是,有智慧的有錢人更好,他要布施、要做功德,隨手拈來,都可以算幾百萬、幾千萬的這樣做功德,這個怎麼得了!尤其是擁護正法。他如果說那麼有錢,一口氣就擁護正法幾億,度衆生,哇!這個不得了!所以,有錢的人要修福也很快;但是,有錢的人要造業也很可怕,因爲他錢太多了!所以,佛法還是以般若智慧爲主,我們要面對現實,同時要具足智慧,我們沒有辦法逃避現實的,生存是很殘酷的,所以,我們繼續要活下去,就是要繼續面對現實。
經文:[大王,汝年幾時見恒河水?王言:我生叁歲,慈母攜我谒耆婆天,經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恒河水。佛言:大王,如汝所說,二十之時衰于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變;則汝叁歲見此河時,至年十叁其水雲何?王言:如叁歲時,宛然無異;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
注釋:[谒]:就是見。[耆婆天]:就是命,耆婆,這梵文,那麼,我們梵文沒有寫。那麼,這個耆婆天,就是命,長壽之義;耆婆爲天;故耆婆天就是長壽天。印度的風俗,子生叁歲,拜谒耆婆天廟,一來謝神能得生此子,二來求子得長壽。耆婆天爲帝釋天左右之十大天將之一,《長阿含經》雲:[釋提桓因左右常有十大天子,隨從侍衛;何等爲十?一名爲因陀羅,二名爲瞿夷,叁名爲毘樓,四名爲毘樓婆提,五名陀羅,六名婆羅,七名耆婆,八名靈醯兔,九名物羅,十名難頭。][宛然]:此處爲亦然之義。
義貫:佛言:[大王,汝]于[年]紀[幾]歲的[時]候第一次[見]到[恒河水]的?[王言:我生]後[叁歲,慈母攜]帶[我]去拜[谒耆婆天]廟時,[經過此]河[流],我于[爾時即知]那[是恒河水。佛言:大王,如汝]先前[所說],汝觀[二十]歲[之時]已[衰于十歲]之時等等,[乃至]于今日[六十]多歲,隨著[日、月、歲]之[時]間推移,你說觀見自身[念念]都在[遷變;則]當[汝叁歲]初[見此河時,至]你[年十叁]的時候所見的恒河,它的水,[其水雲何?]有沒有什麼改變呢?[王言:]我十叁歲時所見的恒河水,正[如叁歲時]所見的,[宛然無異;乃至于今]我[年]已[六十二]了,現在所見之恒河水,與叁歲時所見的,[亦無有異。]也沒什麼差別。
這裏在強調是什麼沒差別?是指見性沒有差別。那麼,這一段底下诠論,成觀法師也有一些增廣見聞的看法,說:這一段中,佛以極妙的善巧,引出[所見者不變]之理。又,此[所見者]是恒河之水,水性亘古不變,表[大種不變],[大種不變],此是第一義谛之理。因爲以權教而言,四大無常,然于第一義谛實教之中,則六大之性皆是[如來藏不生滅性],所以六大之[性]不變。這個時候稍微看這邊,他這裏有另外一個見地,一般的注解看到這個,認爲是見性是不滅,是在指示這個見性;佛用這個恒河水;他用這個大種來诠釋,這是成觀法師獨到的看法。[大種]是什麼意思?[大種]就是分類,把硬的歸類成地;把這個濕性的、流動的,歸類成水,尿液、血液、唾液、河、川、大海,只要是液體的就是水,所以叫做地大種,水大種。只要會産生溫度的、熱度的、暖和的、亮度的,統統歸納爲火種,火大種,遍滿虛空,只要有因緣就會有火花,大火,森林大火;包括宇宙的初創,包括銀河、種種的星系,統統會産生火,只要有緣起,不限時空,只要有因緣,它就會顯現火大種。再來,風大種, 地、水、火、風,風大種,只要會讓東西搖動的,包括我們呼吸的,都歸納成風大種。所以,這一句的時候在表達什麼?叫做濕性不變,濕性遍滿一切宇宙。
這樣講還聽不是很懂,諸位!如果我們拿一張衛生紙,我們端一碗水的時候,把這一張衛生紙放在這一碗水裏面,會發生什麼狀況?這水會把這個衛生紙慢慢的溶解。這衛生紙就會溶入這個碗。我們再用一個臉盆的水,放一張衛生紙,這衛生紙也會慢慢的吸水,整個變成軟化,最後變成分解。我們水的比重,譬如說:這個臭溝水,如果我們放一張衛生紙,也會溶,慢慢的吸水溶化。如果我們把這一張衛生紙放到太平洋、大海,也是會溶解,這個叫做水的濕性,濕性都是一樣的。知道嗎?現在的討論,水的相會有各種的不同,水的性是一樣的,能理解嗎?水,譬如說有大水、大海,譬如說:波濤洶湧,有大浪、有小浪。有河、有川,我們一臉盆的水,或浴缸的水,這個都是水。它的性質都是一樣,成觀法師是站在這個角度告訴你。所以,能見是不生不滅,其實所見本身是緣起如幻的假相。記得!他這一句話重點的含義,是在強烈的表達什麼?就是這個宇宙其實只是質能互換而已。質量跟能量在互換而已,質量就是相了;能量就是無形的。
能量的表達有種種,有光、有熱、有溫度;水的表達也種種,可是,佛陀把它歸納成地、水、火、風、空、見、識。所以,這個四大種叫做四大種性,其實都沒有增減的,包括內四大,它只是生滅變化,緣起緣滅,外面的四大:地、水、火、風,也是緣起,也是緣滅的,也是四大種在增增減減,來來去去,事實上宇宙當中,並沒有所謂的增減、生滅的,都是緣起如幻的假相。這個就告訴你:相都是永恒的、存在的,它只是緣起的、短暫的、生滅的,何況是真如本性。他由這個相大種,地大種、水大種、火大種、風大種,來诠釋整個宇宙,只是地、水、火、風在緣起緣滅的變化,其實沒有什麼增減,再歸納回來,何況我們的心性,更是沒有什麼生滅、增減的。
我們要了解,如來藏不生滅性,就是這個不生滅,就是連相都沒有什麼增減的,悟到生滅當體即空,就是不生不滅。所以,在我們看起來,這個色身好像小時候有增增減減,有生、老、病、死;究竟之處,這個色身分析,也是地、水、火、風,地大種、水大種、火大種、風大種,四個大種合起來,就變成一個人,而我們卻一直執著這個四大種所緣起幻化出來的,認爲是我,有這個觀念就壞了!所有的苦痛沒有辦法脫離,你只要妄認爲這個四大假合的生滅無常的色身是你自己,你的苦就永遠沒有辦法停止,就會貪、就會著、就會執、就會分別,這個就統統叫做妄。
好!再念一遍:诠論,這一段中,佛以極妙之善巧,引出[所見者不變]之理。這個要剖析到四大種。又,此[所見者]是恒河之水,就是水大種。水性亘古不變,諸位!水性亘古不變,緣起即現。我們這個地球…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十番顯見 第二十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