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十番顯見 第二十二▪P5

  ..續本文上一頁的水從哪裏來?地球的水從隕石來,虛空當中這個隕石,緣起緣滅構成星球、地球的時候,這個隕石就撞擊到這個地球,撞擊到地球的時候,高熱蒸發出來的水氣,這個水氣再下降,結成雲層的時候,重量夠,沒有離開地心引力的範圍,再下降;再下降的時候冷卻地球;冷卻地球以後,再産生水蒸氣;水蒸氣以後,雨又下降,又産生水,繼續這樣一直循環……這個地球的冷卻期,地球慢慢的冷卻,就是這樣子,水是從隕星帶來。科學家就是這樣證實啊,水是從隕石來。也就是說:這是一塊隕石,底下加溫,加溫以後,它就會産生水蒸氣,所有的水氣就會蒸發,蒸發起來,上面用一個罩子蓋住,蓋住以後,這個一直水蒸氣。水蒸氣碰到冷、冷空氣的時候,就變成水滴,慢慢就流下來,科學家證實,水是由隕石而來的,有水,它就會有生命,只要條件夠。所以,這個水性亘古不變,就是緣起就會現,表示[大種不變],意思就是:這個宇宙當中,就是地水火風在緣起、在緣滅而已。此是第一義谛之理。因爲以權教而言,四大無常,然于第一義谛實教之中,則六大之性皆是[如來藏不生滅性],所以六大之[性]不變。

  經文:[佛言:汝今自傷發白面皺,其面必定皺于童年;則汝今時觀此恒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爲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雲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猶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這是斷見。

  注釋:[觀河之見,有童耄不]:[童耄],就是老少。觀河之[能見之性],是否有老少的變異呢?也就是這個能見之性,有沒有也由少變老耶?[而此見精性未曾皺]:此第八識精,其性卻未曾起皺紋。所以,我們這個身上,有一種沒有皺紋的,就是心靈;煩惱是心靈的皺紋,諸位!相由心生,每天你保持快樂,我們這個α波,腦部的α波,就會刺激這個荷爾蒙,成長好的激素出來;如果我們每天煩惱,皺紋很快就會增加。所以,真正的美容師,必需要了解佛陀的心法,佛陀是最了不起的美容師,他美容我們的心靈,煩惱就是心靈的皺紋。所以,要懂得美學是不簡單的!

  [皺者爲變,不皺非變]:有起皺紋的可以說是有變異,但不皺的就不是有變異了。[彼不變者元無生滅,雲何于中受汝生死?]:那亘古不變的能見之性本來就沒有生滅,你怎麼可以說它會在你的身中,與你同受生死?——你身有分段、有變易生死,見性本自沒有變異生死,所以它當前雖在你身中,並不隨著你的色身之生死,而跟著一起生死。所以,原來我們這個每一個人的心中,還有一個不生不死的如來藏性。古來中國人求這個仙丹,怎麼吃怎麼死,包括秦始皇都要找那個不死藥,可惜沒找到,秦始皇活了五十歲,而且叱吒風雲,不可一世;成吉思汗活六十五歲,蒙古大帝國橫跨歐亞,叱吒風雲,不可一世,還是免不了一死!佛教就是不死的妙藥、不死的仙丹,只有聽聞佛法的人,可以得到不死的仙丹,就是我們的法身慧命,如來藏性;還要佛指示出來,我們才能理解。所以,只有佛門能夠找到永恒,只有佛法能讓我們永恒的解脫。

  底下,如同頭自搖動,而見性實未動。[末伽黎]:全名爲末伽黎拘賒梨爲外道,末伽黎拘賒梨,這是爲外道六師之第二師,也是以斷滅爲宗,謂衆生之苦樂,皆無因無緣而生,爲屬于自然外道,也是斷滅論的一種。這種思想很可怕的,不長進、不精進、不求佛道,放任其自然。

  義貫:[佛言:]大王,[汝今自傷]年耄而[發白面皺],那麼[其面]如今[必定皺于]你在[童年]之時;[則汝]在[今時觀此恒河,與]在[昔]爲[童]子之[時,觀河之]能[見]之性,兩者[有童耄]老少之變異[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第八識之[見精],其[性]卻[未曾]起[皺]紋;起[皺]紋[者爲]有[變]異,但[不]起[皺]紋的則[非]有[變]異;有[變]異[者]則[受]殒[滅],而[彼不變]異[者,元]本即[無生滅],它[雲何]會[于]你身[中],同[受汝]色身之[生死?]你自不了正理,[而猶引彼]斷滅論外道[末伽黎等]所說,[都言此身死後]完[全]斷[滅],無有因果。

  诠論:此段中佛開示能見之性不變不滅,相對于面與這個色身有[皺]有[死]。

  又此能見之性,在此經中有時稱爲[見精],這與[能見之本性]有所不同,因本性爲最純粹的,與佛性同義,也就是本經所說的[如來藏]。而見精是屬于第八識,但又有別于第八識,第八識是中性之名詞,這師父以前講經都講過了。沒有什麼價值判斷的意涵;第八識體若起妄,馬上就變成有真有妄,而轉名爲阿賴耶,所以,帶有少許的妄,就是阿賴耶。其體是[真],如果論它的究竟真如體,則是真實的,其相是[妄]:在唯識學中,把第八識的真體,稱爲[自證分],這是指清淨後。而把其[妄相]分析爲兩種:[見分]與[相分]。就是我們所講的精神跟物質,見分與相分。所以,本經所說的[見精]就相當于阿賴耶的真精之體(就是自證分),是阿賴耶的精華,不受染的本體,所以稱爲[見精];但它絕不是阿賴耶的[見分],我們常常講:八識見分,這個見精是脫離根、塵、識的。因爲見分是染汙的,這一點在參究本經的時候,必需搞清楚。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了,離緣第一義谛、離見第一義谛,二種,我們已經講得很清楚了!

  其次,爲什麼斷滅論者這麼受佛以及弟子所忌諱呢?斷滅論有什麼壞處?斷滅論的壞處如下:一、因爲死後什麼都沒有了,一切都完了,所以大多數有斷滅論傾向的人,在面對死亡的時候,都會起恐懼、恐慌,尤其是重病垂死之人,以及老年人,在此波斯匿王就是因此種恐懼感而提出疑問。所以,你想要面對死亡而不恐懼的,就是要學佛,要了解因果,貴爲人身,就好好的行善,對整個社會、整個國家、整個人類、整個世界作出貢獻,不管你有多大的能力,或許是少許的能力,都沒關系,只要你做出貢獻,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生命要活出意義。當我們行善以後,內心感到滿足,因爲我們是善良的人,你沒有這個惡業,也不可能把你牽引到叁惡道啊,地獄、餓鬼、畜生;你沒有這個惡業,就不會把你牽引到貧窮、下賤。身爲人身,你懂得修福、修慧,護持正法,好好的念佛、誦經、拜忏,好好的禮敬叁寶,修福又修慧,這多好!這完全就是要有佛的思想,知道因果是不昧的。一般人他沒有學佛,愈老他就愈恐慌!爲什麼?面對死亡啊!當我們福慧具足的時候,這人生就是滿載而歸了。

  第二、斷滅論因爲計[一切罪福沒有因果],所以若信受彼說,就會令原本修福、造善,乃至修道之人,都不再修福、修道,因此懈怠放逸,及時行樂,死後以廢修以及無福故,墮于惡道。你只要記住師父一句話:隨喜功德,你沒錢布施,記得起歡喜心,要贊歎人家。看到人家念經、拜佛,你記得要起隨喜心;看到人家戒殺、放生,你要起隨喜心;看到人家吃素,或者是修行,我們起贊歎、起隨喜。喜悅是生命的本質,真正修行人的內心是充滿歡喜的,同時也能認命,也能接受種種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叫做認命。對于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就認命、就接受,認了就是你的,福報就漸漸來;講話不能傷人的,一句惡口都不行!所以,我們身口意每天都賺錢,賺什麼?無量無邊的功德。乃至于懂得贊歎、隨喜別人,一句惡口絕對不開,一輩子守得住,你怎麼可能墮惡道呢?純粹都是善的。所以斷滅論者所教人的是愚癡之法,誤導衆生,爲害極大。

  叁、有言因信斷滅論,計無罪無福、無因無果,墮惡取空,因而不但不修善,反而妄造惡事,而且不怖,不慚、不愧,死後墮于地獄受大苦楚。因此斷滅邪見是一切邪見中之最惡者,所以又稱爲[斷滅惡見]。因此修行之人最需遠離此類惡知識、惡知見,以能斷壞行人一切善根種性故。師父修行了二、叁十年,哪一種人最悲哀?有一種人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一、就是很想修行,卻碰到了惡知識,邪知邪見,這個人全世界最悲哀的!他很想了生死、斷煩惱,一走入佛門,碰到的是惡知識,他等同所有的知見全部被卡死,而且無法掙脫!第二種人最不幸的,很想修行,環境卻逆境沒有間斷,發個大願,要來文殊講堂聽經聞法了,喔!爸爸中風,他只有一個,沒有照顧不行。她很想來文殊講堂修行、共修念佛,老公生病,種種的這個因緣就會一直阻止她。所以,世界上最不幸的,第一個,碰到惡知識;第二個,很想修行,沒有好的環境,修不來。因此修行人最需遠離此類惡知識、惡知見。

  不但是此類,有的人在講法的時候,用自己的意思,不是用佛的意思講,諸位!這個也必需遠離,依法不依人,必須依佛的正知正見。諸位法師!講經說法不可以加上自己的知見的,真的!講經說法是不是一定有功德?那可不一定!你到底要把衆生引導向佛的知見成佛?還是隨著你的情緒高昂,或者是你的情緒好惡來說法呢?卡在你個人的知見,卻把它傳導給衆生,不是以佛的知見演講佛法,這個罪很大的,它叫做誤導衆生!所以你究竟要把衆生帶向成佛之道、解脫之路?還是把衆生帶到惡知見,墮火坑,而讓衆生沒有知覺呢?初學佛法的人,根本就沒有能力去判斷哪一個叫做善知識,哪一個叫做惡知識。初學佛法的人,真的沒有能力,真的沒有辦法!這不是譏笑他們,是我經過叁十年來修學佛道的過程發現,那個有能力,要自己有能力去判斷正跟邪的,沒有十五年;甚至不止,都很難!說:師父!這麼難嗎?是很難!有時候修行修一輩子,只看到語言、文字,他就卡在那個地方。

  有一個修禅的比丘,他自己修了十幾年,來拜訪師父。我就問他:是從哪來?他說:從北部來。我說:你怎麼修啊?他說:都在禅堂啊,都是禅修。我說:好!禅修,那…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十番顯見 第二十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