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十番顯見 第十叁▪P2

  ..續本文上一頁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爲心性]。

  這句話可以一針見血,所有的痛苦從哪裏來?佛陀告訴我們:聚緣內搖,聚五蘊身,內搖,內心開始産生強烈的執著,分內分外、分是分非、分善分惡,二分法。內搖就是沒有一時一刻不往外追求,拿這個生滅的色身,追求無窮盡的欲望,怎麼可能會得到快樂?趣外奔逸,往外一直追逐、奔騰。昏擾擾相,就是指真如自性顯現不出來,用意識心作當家,以爲心性,每天起貪瞋癡,認爲那個就是自己的心。

  [聚緣者,圓覺雲:妄有緣氣,于中積聚。]妄就是妄認爲有能緣的氣分,緣氣就是說:認爲我這顆意識心就是我的心,意識心能緣嘛!于中積聚,好象是就在我這個色身裏面。[積聚能緣氣分],這個能緣氣分就是七轉識。[于妄身中,內緣五塵落卸影子],于妄身中,不知道這個色身是四大假合所構成的。內緣五塵落卸的影子,色、聲、香、味、觸所落下來的影子。所以,我們的心,其實攀緣在、投射在意識型態的影子,包括時間,都是意識型態所刻畫出來的。我這樣講的時候,有一個女居士,來到了樓下,她正要拿那個書本。她說:師父,爲什麼時間是意識心所刻畫出來的呢?我實在是聽不懂!我說:你聽不懂嗎?好!我舉個例子,如果你晚上睡覺的時候,電燈全部關掉。第二天,把你的窗簾全部還是蓋起來的時候,你醒過來,假設說:窗簾沒打開,整個房屋全是暗的,請問你知道幾點嗎?她說:沒有看表,不知道!我說:那看了表呢?她說:喔,那看了表就有了,現在是六點半,七點起床。時間是意識心刻畫出來的假相,就是這個道理。知道吧!所以說:當你看時間以後,時間變成一種觀念。事實上它並不存在,它是白天跟晚上所襯托出來的地球運轉,所以,時間本來就是心不相應行法。

  積聚能緣氣分,于妄身中,內緣五塵落謝的影子,[計度分別,搖動不休],從來就沒有停止。[此即獨頭意識,內緣法塵之境]。法塵就是一分心法,一分色法;因爲色法所落下來的影子,執著那個影子、影像就是觀念,以爲是真實。[外緣五塵諸境之法,明了分別,奔逸不已]。就拼了老命一直追求。[此即五俱意識,外緣五塵之境。,趣向外境,奔馳縱逸 ,故曰:“趣外奔逸”。聚緣內搖故昏,趣外奔逸故擾,即此昏迷,擾攘之相。迷者不知,原是無明]。不知道我們失去了本妙本明的智慧,這個無明的力道太大,這無明夾帶著大量的習氣,難改的習氣。所以,欲明心見性,先改個性,就是這個道理。原是無明,爲什麼是無明?無明有強大的惡劣的習氣,這是困難的地方!

  [展轉粗動之相,由無明不覺生叁細,境界爲緣,再起四粗],這前面我們講過了。[誤認妄識緣塵分別,爲自心相。合色雜妄想,想相爲身,即《圓覺經》所雲:妄認四大,爲自身相;六塵緣影,爲自心相。]諸位!這個就是很重要的!我們爲什麼要加一個[妄]?妄認這個緣起的四大,認爲這個就是[我],爲這個色身就忙了,每天爲這個色身,吃飯、穿衣、睡覺,這個色身是衆生所依靠。所以,美就要更美,因此就開始重享受了,就跑到什麼日月潭,什麼一個旅館做SPA,多少?日月潭旁邊說一天一個晚上,一萬二啊!每四十分鍾SPA,一節四十分,二千!阿彌陀佛!爲什麼?就是爲了這個色身,享受一下。六塵緣影,爲自心相,我們六塵落下的影子,當作自心。就是認爲:那個就是我們的心!我,我相,花有花相,我們的內心裏面,一直起這個執著,分別,落這個名詞、名相,認爲這個就是我所作用的!然後,就這樣過一輩子。[此即認物爲己,顛倒之相]。

  翻開表解:

  結暗爲色—于頑空中,結成四大色法,我們在無盡的虛空裏面,只要有地、水、火、風結的地方,它就變成日月星辰、山河大地,叫做現相。轉相是妄見,現相就是妄境。因此我們生長在虛妄的世間而不覺知。如果沒有佛陀來示現的話,我相信一個都醒不過來,包括我在內。⑸想相爲身——妄想與色法參雜,妄取四大以爲身——後二粗——①取業相②業系苦相。你只要妄執這個四大就會拼了老命造業,而在遺憾當中交出生命,因爲你什麼都帶走!⑹內搖外逸——妄心在裏面內緣法塵,一直搖動,此心一直無法平靜。外緣五塵,就攀緣這個色、聲、香、味。——前四粗——①智相②相續相③執取相④計名字相。這個前面我們講過了,所以,一切衆生都活在可憐的世界裏面、迷妄、迷執的世間裏面,而不自知,完全沒有辦法覺悟!

  [一迷爲心,決定惑爲色身之內]。

  這一句佛陀一直在重度的警示我們,非常嚴重的警告我們。這個一迷爲心,只要你誤認爲,色身的能緣就是你的心,一迷爲心,一迷掉這個真心,用妄心;一迷爲心就是把真心迷惑了,用妄心做事,決定惑爲色身之內。所以,一定迷惑顛倒到極點!決定惑爲,你一定會迷惑,誤認爲這個色身裏面蘊藏著一顆心。所以,決定惑爲色身之內。只要一迷了這個真心,我們就把妄心拿出來,這個妄心,就誤認爲是蘊藏在我們這個色身裏面,這個問題就開始出來了!

  [自晦昧爲空,從真起妄,悉皆認妄,已成顛倒,此處正屬顛倒之中,更加顛倒]。一切衆生就是顛倒中更加顛倒![既一迷積聚緣氣,以爲自心,決定迷惑,心在色身之內,萬法皆在心外,與正遍知見,敵對相反,以上皆認妄之相]。所以,佛陀是正遍知,無所不知。

  [不知身色,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

  諸位!這一句話,就是佛陀講出世間的真相,只要你除掉執著、顛倒、妄想,進入萬法皆空的平等心性,就沒有內外。所以,不知道這個身心、外面,以及山河、虛空、大地,都是什麼?妙明的真心中物,妙明真心中物是什麼?妙明真心是什麼?就是如來藏性。諸位!山河大地是妄;但是,如果一念覺悟,山河大地就是真,處處真,統統是如來藏。因爲內四大是緣起如幻;外四大也是緣起如幻,內四大生滅變異,歇即是菩提,悟到了,禅就是沒有內外。執就變成有內外,就一直演變可怕的鬥爭、是非跟恩怨。

  [不知,即迷執心在身內,並不知真心廣大周遍,包含萬象]。執就是不對,就是一切痛苦的根本。[即阿難內之色身四大之色法,和合所成。外洎(及也)山河,虛空大地之世界,鹹皆也是妙明真心中,所現之物]。所以,給自己一次解脫的機會,就是應無所住。[此乃遺真之相],遺失了真心。[若知心包萬法,法在心中,則成正遍知矣]!正遍知就是處處緣起,處處性空,無處不覺悟。所以,山林樹下,其實都是道場。[因不知故,認物爲己,乃成性顛倒也。二法說認遺之相竟]。

  [申叁 喻說遺認之相]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惟認一浮漚體]。

  [漚]就是水面的白沫,就是水泡的意思。譬如澄清、清淨的百千大海。澄清百千大海比喻什麼?比喻如來藏性,這個廣大無邊的體相用,你不取,真心、如來藏性你不用,棄之,用什麼?每天都用妄想、顛倒、執著。惟認一個小水泡,當作是自己,我們認爲這個四大緣起的假合,卻死執不放這個就是[我]。因此,佛陀告訴我們,很可惜,這麼無量無邊的般若智慧不用,卻誤認爲這一念的執著、強烈的執著分別心、意識型態就是[我]。

  [以下設喻。澄清百千大海,譬如包羅虛空大地之廣大真心,反遺棄之,此喻遺真也;惟認一浮漚體,惟獨認海中一漚之體],認大海中突然冒出一個小泡,說那個小水泡就是自己!我們的八識田中,就像大海。業感緣起,我們這一輩子一下子冒出來,強大的業力,啵!變成人;業力,變成一只狗;業力,變成一只貓。人是大海中的一個小水泡,狗也是大海中的一個小水泡。這一段的意思就是說:大海比喻我們的清淨自性,你在大海之中,突然看到一個小水泡冒出來,啵!就認爲:喔!大海就只有這麼大。我們現在也是這樣,強大的業力,父母把我們生出來以後,緣起的,生出來我們,很清楚的,就是我們啊,就是我啊!佛陀說:這個[我]是生滅的、是無常的,它是宇宙當中少許的元素而已。我們執著了少許的元素,把它當作就是我。佛陀說:放下這個假相,沒有內外。禅無內外嘛!悟道的人,他就是說:山河大地本來就是一體的,物質跟心靈是一體的,內跟外都是如來藏性。這樣我們就可以了解,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是什麼意思。

  好!那麼,我們用業力來解釋,業力把一個人鼓上來。業感,父母生了,就呱呱落地一個人。從哪來的?從業力來的。諸位!佛菩薩是怎麼來的?是願力來的;願力來的就完全不一樣,願力來的菩薩,他在這一生當中,不管遊蕩到哪裏,都會有佛菩薩示現來點化他,而一點,他就入!就像六祖一樣,六祖可不是普通人,六祖,一百七十的前,人家就預測說:一百七十年後,有一尊肉身菩薩,會轉最上乘大*輪!一百七十年後,六祖示現了。願力來的菩薩是不一樣的,一聞就千悟了!業力的衆生不一樣,是千聞不得一悟,剛好相反。所以,我們要了解,善根深厚的人,那怕是說站在文殊講堂的外面,很有善根的,在旁邊一聽:哇!這個法實在是好,後來就每一堂都來,這個就是很有根的,就像在座諸位。那個沒有根的,他本來就已經在講堂,他就愈聽愈煩,哪裏有煙火秀,哪裏有珠寶展,哪裏有名牌。喂!**,今天包包打折喔!來也不講阿彌陀佛,專門講打折,然後一牽出去了,進不來!

  所以,我們要了解,業力是很可怕的。跑出來一個人、一只狗、大蝦、老鼠、蟑螂,那個業力轉動,很可怕的!有一個人看了一本書,說:師父,師父!我看了一本書,它裏面,他寫這樣的注解,不知道師父您的看法。說,一個人死後,有時候會變成一萬只蚊子。我說:那一萬只蚊子,集合不起來,怎麼辦?所以,神識不能用數量,來切割一二叁四五六七八的,神識沒有定相的,不是一二叁四五六七八。你今生今世做人,你好吃懶做,一下子出生以後,身…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十番顯見 第十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