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
这句话可以一针见血,所有的痛苦从哪里来?佛陀告诉我们:聚缘内摇,聚五蕴身,内摇,内心开始产生强烈的执着,分内分外、分是分非、分善分恶,二分法。内摇就是没有一时一刻不往外追求,拿这个生灭的色身,追求无穷尽的欲望,怎么可能会得到快乐?趣外奔逸,往外一直追逐、奔腾。昏扰扰相,就是指真如自性显现不出来,用意识心作当家,以为心性,每天起贪瞋痴,认为那个就是自己的心。
[聚缘者,圆觉云:妄有缘气,于中积聚。]妄就是妄认为有能缘的气分,缘气就是说:认为我这颗意识心就是我的心,意识心能缘嘛!于中积聚,好象是就在我这个色身里面。[积聚能缘气分],这个能缘气分就是七转识。[于妄身中,内缘五尘落卸影子],于妄身中,不知道这个色身是四大假合所构成的。内缘五尘落卸的影子,色、声、香、味、触所落下来的影子。所以,我们的心,其实攀缘在、投射在意识型态的影子,包括时间,都是意识型态所刻画出来的。我这样讲的时候,有一个女居士,来到了楼下,她正要拿那个书本。她说:师父,为什么时间是意识心所刻画出来的呢?我实在是听不懂!我说:你听不懂吗?好!我举个例子,如果你晚上睡觉的时候,电灯全部关掉。第二天,把你的窗帘全部还是盖起来的时候,你醒过来,假设说:窗帘没打开,整个房屋全是暗的,请问你知道几点吗?她说:没有看表,不知道!我说:那看了表呢?她说:喔,那看了表就有了,现在是六点半,七点起床。时间是意识心刻画出来的假相,就是这个道理。知道吧!所以说:当你看时间以后,时间变成一种观念。事实上它并不存在,它是白天跟晚上所衬托出来的地球运转,所以,时间本来就是心不相应行法。
积聚能缘气分,于妄身中,内缘五尘落谢的影子,[计度分别,摇动不休],从来就没有停止。[此即独头意识,内缘法尘之境]。法尘就是一分心法,一分色法;因为色法所落下来的影子,执着那个影子、影像就是观念,以为是真实。[外缘五尘诸境之法,明了分别,奔逸不已]。就拼了老命一直追求。[此即五俱意识,外缘五尘之境。,趣向外境,奔驰纵逸 ,故曰:“趣外奔逸”。聚缘内摇故昏,趣外奔逸故扰,即此昏迷,扰攘之相。迷者不知,原是无明]。不知道我们失去了本妙本明的智慧,这个无明的力道太大,这无明夹带着大量的习气,难改的习气。所以,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就是这个道理。原是无明,为什么是无明?无明有强大的恶劣的习气,这是困难的地方!
[展转粗动之相,由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再起四粗],这前面我们讲过了。[误认妄识缘尘分别,为自心相。合色杂妄想,想相为身,即《圆觉经》所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诸位!这个就是很重要的!我们为什么要加一个[妄]?妄认这个缘起的四大,认为这个就是[我],为这个色身就忙了,每天为这个色身,吃饭、穿衣、睡觉,这个色身是众生所依靠。所以,美就要更美,因此就开始重享受了,就跑到什么日月潭,什么一个旅馆做SPA,多少?日月潭旁边说一天一个晚上,一万二啊!每四十分钟SPA,一节四十分,二千!阿弥陀佛!为什么?就是为了这个色身,享受一下。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我们六尘落下的影子,当作自心。就是认为:那个就是我们的心!我,我相,花有花相,我们的内心里面,一直起这个执着,分别,落这个名词、名相,认为这个就是我所作用的!然后,就这样过一辈子。[此即认物为己,颠倒之相]。
翻开表解:
结暗为色—于顽空中,结成四大色法,我们在无尽的虚空里面,只要有地、水、火、风结的地方,它就变成日月星辰、山河大地,叫做现相。转相是妄见,现相就是妄境。因此我们生长在虚妄的世间而不觉知。如果没有佛陀来示现的话,我相信一个都醒不过来,包括我在内。⑸想相为身——妄想与色法参杂,妄取四大以为身——后二粗——①取业相②业系苦相。你只要妄执这个四大就会拼了老命造业,而在遗憾当中交出生命,因为你什么都带走!⑹内摇外逸——妄心在里面内缘法尘,一直摇动,此心一直无法平静。外缘五尘,就攀缘这个色、声、香、味。——前四粗——①智相②相续相③执取相④计名字相。这个前面我们讲过了,所以,一切众生都活在可怜的世界里面、迷妄、迷执的世间里面,而不自知,完全没有办法觉悟!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
这一句佛陀一直在重度的警示我们,非常严重的警告我们。这个一迷为心,只要你误认为,色身的能缘就是你的心,一迷为心,一迷掉这个真心,用妄心;一迷为心就是把真心迷惑了,用妄心做事,决定惑为色身之内。所以,一定迷惑颠倒到极点!决定惑为,你一定会迷惑,误认为这个色身里面蕴藏着一颗心。所以,决定惑为色身之内。只要一迷了这个真心,我们就把妄心拿出来,这个妄心,就误认为是蕴藏在我们这个色身里面,这个问题就开始出来了!
[自晦昧为空,从真起妄,悉皆认妄,已成颠倒,此处正属颠倒之中,更加颠倒]。一切众生就是颠倒中更加颠倒![既一迷积聚缘气,以为自心,决定迷惑,心在色身之内,万法皆在心外,与正遍知见,敌对相反,以上皆认妄之相]。所以,佛陀是正遍知,无所不知。
[不知身色,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诸位!这一句话,就是佛陀讲出世间的真相,只要你除掉执着、颠倒、妄想,进入万法皆空的平等心性,就没有内外。所以,不知道这个身心、外面,以及山河、虚空、大地,都是什么?妙明的真心中物,妙明真心中物是什么?妙明真心是什么?就是如来藏性。诸位!山河大地是妄;但是,如果一念觉悟,山河大地就是真,处处真,统统是如来藏。因为内四大是缘起如幻;外四大也是缘起如幻,内四大生灭变异,歇即是菩提,悟到了,禅就是没有内外。执就变成有内外,就一直演变可怕的斗争、是非跟恩怨。
[不知,即迷执心在身内,并不知真心广大周遍,包含万象]。执就是不对,就是一切痛苦的根本。[即阿难内之色身四大之色法,和合所成。外洎(及也)山河,虚空大地之世界,咸皆也是妙明真心中,所现之物]。所以,给自己一次解脱的机会,就是应无所住。[此乃遗真之相],遗失了真心。[若知心包万法,法在心中,则成正遍知矣]!正遍知就是处处缘起,处处性空,无处不觉悟。所以,山林树下,其实都是道场。[因不知故,认物为己,乃成性颠倒也。二法说认遗之相竟]。
[申三 喻说遗认之相]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惟认一浮沤体]。
[沤]就是水面的白沫,就是水泡的意思。譬如澄清、清净的百千大海。澄清百千大海比喻什么?比喻如来藏性,这个广大无边的体相用,你不取,真心、如来藏性你不用,弃之,用什么?每天都用妄想、颠倒、执着。惟认一个小水泡,当作是自己,我们认为这个四大缘起的假合,却死执不放这个就是[我]。因此,佛陀告诉我们,很可惜,这么无量无边的般若智慧不用,却误认为这一念的执着、强烈的执着分别心、意识型态就是[我]。
[以下设喻。澄清百千大海,譬如包罗虚空大地之广大真心,反遗弃之,此喻遗真也;惟认一浮沤体,惟独认海中一沤之体],认大海中突然冒出一个小泡,说那个小水泡就是自己!我们的八识田中,就像大海。业感缘起,我们这一辈子一下子冒出来,强大的业力,啵!变成人;业力,变成一只狗;业力,变成一只猫。人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泡,狗也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泡。这一段的意思就是说:大海比喻我们的清净自性,你在大海之中,突然看到一个小水泡冒出来,啵!就认为:喔!大海就只有这么大。我们现在也是这样,强大的业力,父母把我们生出来以后,缘起的,生出来我们,很清楚的,就是我们啊,就是我啊!佛陀说:这个[我]是生灭的、是无常的,它是宇宙当中少许的元素而已。我们执着了少许的元素,把它当作就是我。佛陀说:放下这个假相,没有内外。禅无内外嘛!悟道的人,他就是说:山河大地本来就是一体的,物质跟心灵是一体的,内跟外都是如来藏性。这样我们就可以了解,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是什么意思。
好!那么,我们用业力来解释,业力把一个人鼓上来。业感,父母生了,就呱呱落地一个人。从哪来的?从业力来的。诸位!佛菩萨是怎么来的?是愿力来的;愿力来的就完全不一样,愿力来的菩萨,他在这一生当中,不管游荡到哪里,都会有佛菩萨示现来点化他,而一点,他就入!就像六祖一样,六祖可不是普通人,六祖,一百七十的前,人家就预测说:一百七十年后,有一尊肉身菩萨,会转最上乘大*轮!一百七十年后,六祖示现了。愿力来的菩萨是不一样的,一闻就千悟了!业力的众生不一样,是千闻不得一悟,刚好相反。所以,我们要了解,善根深厚的人,那怕是说站在文殊讲堂的外面,很有善根的,在旁边一听:哇!这个法实在是好,后来就每一堂都来,这个就是很有根的,就像在座诸位。那个没有根的,他本来就已经在讲堂,他就愈听愈烦,哪里有烟火秀,哪里有珠宝展,哪里有名牌。喂!**,今天包包打折喔!来也不讲阿弥陀佛,专门讲打折,然后一牵出去了,进不来!
所以,我们要了解,业力是很可怕的。跑出来一个人、一只狗、大虾、老鼠、蟑螂,那个业力转动,很可怕的!有一个人看了一本书,说:师父,师父!我看了一本书,它里面,他写这样的注解,不知道师父您的看法。说,一个人死后,有时候会变成一万只蚊子。我说:那一万只蚊子,集合不起来,怎么办?所以,神识不能用数量,来切割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的,神识没有定相的,不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你今生今世做人,你好吃懒做,一下子出生以后,身…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十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