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体怎么这么大?喔!一头肥猪!一下转世,变成大象,神识没有固定的;下辈子转识一条蛇,没有手,也没有脚,因为进化论,退化掉!他这个业力、神识,是不可以用数量多寡来说神识的,是不可以的!我说:一个人死后,变成一万只蚊子,如果说集合五千只蚊子,那个神识又变成什么,灵魂剩下一半喔?会讲得通吗?所以,为什么一即无量,无量为一?我们的心性跟佛一样,无量无边的众生,同一个佛性,所以,不能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要了解这个道理。
说:以下设喻。澄清百千大海,譬如包罗虚空大地之广大真心,反遗弃之,反而遗弃之。此喻遗真也;惟认一浮沤体,惟独认海中一沤之体。惟独认大海中一个小水泡,来当作这个体。我们现在就是,妄认为这个缘起四大是[我],所以,每天为这个会死、会烂、会臭的色身而忙,而一直忙到死,还醒不过来。[譬如惟认悟中一点迷情,似在色身之内,此喻认妄也]。
[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目]以为,[目为]就是认为。全潮就是全海之潮,是整个大海,全潮就是认为:一个小水泡就认为是大海;我们现在认为一个色身,就是:宇宙所有的就是这里啊!今天贪着这个,这个是我的;明天那个是我的,什么统统是我的,但是,事实上,就什么统统不是我们的。所以,人的可贵,在学圣贤之道。记得!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到佛的心境,你只要学习随喜功德;再来,学习放下;再来,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失,因为他的名字叫做众生,就一定会有过失。目为全潮,把它认为是全海之潮,就是全部大海。穷尽瀛渤,[瀛]就是大海;[渤]就是内海。以为我这一点点小水泡,就是整个大海。内海、外海、大海统统包括在内了,众生问题就是出在这个地方,误认为这个缘起的、少许的这个元素为自我,那么,所有的痛苦、烦恼都不会停止。
[此喻执妄为真]。执着这个妄心为真心。[喻中惟认一沤],一个小水泡。[即目为全海之潮,穷尽大瀛、小渤];[大瀛]就是大海,所谓的外海,就象太平洋、大西洋。小渤就是内陆的海、半岛内的海,什么什么半岛,什么湾。[法中认妄识为真心,执妄识穷尽真心极量。三喻说遗认之相竟。并前二如来发明因倒说失竟]。
[辰三 迷倒结合前喻]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你们这一些众生,就是加一倍的迷,清净自性本来就无一物,但是,硬要安排语言、文字、假相的观念,因此就设定这个观念,那么,就没办法解脱了!所以,有时候学历愈高就会愈束缚,叫做所知障,愈可怕。你度不了他,叫做莫可奈何!就像我们大学的教授一样,我一开始也不知道他是基督徒,后来,我想说有因缘跟教授谈一谈,他就批评了:佛教消极,迷信!他是博士,博士是d开头的,doctor。这个doctor有二个解释,一个是博士,一个是医生。医生也是念七年,也是doctor,对不对?然后,也跟他谈的时候,他就不屑!后来,那时候在家居士就会赞叹三宝,赞叹佛,赞叹法,赞叹僧,他听了很不舒服,他说:将相本无种,和尚更无种!唉!没办法,碰到这个就……那时候我只有在家居士,好!忍下来。因为有七个学分,后来他又加二个学分,有九个学分在他的手中,他不让你毕业,就是没办法,真的!真的,毁谤,谤佛、谤法、谤僧,真的很严重,我就不敢跟他再谈下去了。读到博士噢,对佛法不屑一顾,听都不听,闻都不闻,认为:哎呀!那个比基督教差得太远了!他说:你们出家人,一出家以后去躲在山上,像我们基督徒,都出来用爱人做慈善,你们佛教没有啊!那时候,慈济还没有像现在做得这么大,三、四十年,三十年前,我跟他讲:一个出家人,各据一方,教化佛子。是不是本身要有学养,要有修行?就像要当老师,也应当要先师范大学毕业,他有能力,他才有办法教导学生啊,是不是?那时我是在家,就一直讲说:所以,出家人他是很积极的,他为了教育下一代,他放弃一切的欲望,自己在山上闭关修行,就像要拿到那一张师范大学的毕业证书一样啊,他才有办法当老师啊。他说:你这个小孩还真会讲话,还真是会比喻!真的就是,事实上就是这样子啊!答案就说:书读愈多的,有时候愈困难,根本就没有办法!他那个世间的意识型态,那种观念,强到铜墙铁壁,像金钟罩一样,你用什么统统没有办法渗透他,没办法!他说:我们基督徒多快乐,唱圣歌!哪有像你们,出家人都是恋爱失败、经商失败,到最后风烛残年,青灯伴木鱼。喔!实在是很想往他的头敲下去,没办法了!所以,对佛教的曲解太严重。
还有就是电视剧真是害死人,每次出来,和尚都是跟坏人挂勾,打打杀杀,对不对?一演起来,喔!武术高强,以为出家人每天都在打架,这电影都是这样演。还有就说生出来的小孩子,被抛弃了,就放到寺庙的前面,电影都是这样演的。然后师父就把他捡起来,捡起来以后就练武,然后替他父母去报仇,整个电影都是误导。我实在很想写信去骂那个导演;你怎么会误导众生,出家人变成这一幕幕的,可怜、逃避现实、消极、迷信呢?没办法!出家是大丈夫,非将相所能为,怎么会是这样子的呢?所以,我们做佛陀的弟子,有因缘要把正法传出去,乃至牺牲身命,亦在所不辞,这就是拥有正法的力量。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众生是很可怜的。[上喻中弃海认沤,一迷也;目沤为海,乃是迷中倍迷之人。合法中遗广大之妙心,认缘影之妄心,一迷也;执此妄心即是真心全体,讵]就是岂、哪里是,讵[非加一倍之迷耶]?所以,你看众生无知,千万要宽恕、要原谅,用佛菩萨的心来理解他。最恩爱的是什么?是夫妻。最痛苦的是什么?也是夫妻,为什么呢?一个学佛,一个不学佛,二个一见面,大眼瞪小眼。生了三个孩子,又不能离婚;不离婚,每天见面,你看我,二个眼睛那么大;我看你,一个脸臭臭的!一看:哼!
最恩爱的,结婚的时候,什么话都敢讲,没有你,我活不下去!结婚以后,有了你,把我吓得半死!差这么多!就是这样啊,差很多。还没有结婚以前,他的女朋友去菜市场买个菜,这个男孩子多窝心,把外套赶快套起来,然后就说:小心感冒!那个女众感动到不行。手提着那个菜篮,男孩子就说:我来!你千万不要伤到身子。结婚以后,才生一个儿子。说:老公,带我去买菜,不过就在外面而已,你不会自己去吗?怎么差这么多?就是差这么多,真的差这么多,真的!电视讲的,我就跟他鼓掌:喔!讲得好!真的!就是这样子。
岂非加一倍之迷也,[如我垂手一样,不知手臂本无正倒,一迷也;今定执上竖为正,下垂为倒,亦迷中倍迷之人,故曰等无差别。又不知真心本无迷悟,一迷也;反认悟中迷,亦迷中倍迷之人。心虽迷倒而不失,犹臂之虽倒而不失],我们把手臂向下垂直,说这个是倒,有没有失去这个手臂?没有啊!手臂还在。你说这样是倒,这样是正,正手臂也没增加;倒下来,手臂也没减少,这手臂不增不减。我们要了解缘起如幻的道理,这世间本来就没有什么增减、来去、生灭的,因为诸法都是幻。
[等无差别也。前云遗失真性,正由颠倒,则非遗似遗,日用不知,则无失说失,怀珠乞丐,枉受困穷,名可怜愍!果能于此悟明,虽颠倒而不失,则不负本有;虽不失而颠倒,则不废修证],诸位!为什么不废修证?三昧是需要培养的,修行,这个道力是需要一步一步培养的。所以,在座诸位!碰到有善知识呵斥你,那是你的福报,碰到有禅师,真的是大悟的,不是乱打的。碰到有禅师打你,我告诉你:消无量亿劫的罪障,就怕善知识不打你、不骂你;善知识不打你、不骂你,死定了!所以,这个徒弟,要是被真的大善知识骂到,那是真的福报。像我呢?你的生死跟我又没关系,骂你有时候还被你误会,教你,又没有那种根器。要呵斥你,又变成被误会,这师父的修养跟我差不多嘛!
现在啊不同于以前,现在叫做爱的教育,打不得、碰不得、骂不得,连“当”一下都不行,“当”一下就会像豆腐烂掉,因为教育部就是这样教育我们啊!现在的孩子就是打不得、碰不得、骂不得,连一句重话都不能讲,统统不行!不知道为什么台语的用词这么多?所以说:不废修证,[庶性修无碍矣]。[庶]就是希望。我们认为:本性具足了,不要修行了,刚好错了。修行要重复的训练。象海军陆战队一样、两栖作战队一样,训练一部精良的部队,就是训练。修行没有捷径,唯一的捷径就是明心见性;第二、就是吃苦,要能够吃苦。[此科以真性不失而论,从无始来,虽然颠倒不失,亦四义中常义。以如来尽心吐露,可谓澈法底源,惜当机未能直下承当,似极显见性,妙明周圆之义。四显见不失竟]。
[楞严经讲义第三卷终]
我们显见是心,显见不动,显见不灭,显见不失,这个要背一下。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宏悟述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卯五 显见无还 (分四)]
做一下笔记:[无还]就是没有来去。这一段要显示什么?这一段要显示我们的见性是没有来去的。
[辰初 阿难求决取舍]
[二 如来力为破显]
[三 承前判决取舍]
[四 结叹自述沦溺 今初]
[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
[上科如来,尽心吐露,极显真心,可惜阿难未能领悟,而反起疑,故向佛求决取舍。悲救深诲者:承佛悲怜愍念,救拔性颠倒苦,深加训诲,而与正遍知乐]。[与]就是传授,正遍知就是无所不悟,无的不觉悟,无一法不解脱,无一法不觉知,叫做正遍知。为什么?万法都是缘起,没有一法不是缘起,在佛的眼光当中,…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十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