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十番顯見 第十二▪P4

  ..續本文上一頁其中的慧心所。根本煩惱,就是六大根本煩惱裏面的四個,[根本四法貪、癡、我見、慢;大隨煩惱八法,共十八心所];所以,第八意識有五遍行心所;第七意識有十八個心所。[第六識,力用最強,具足五十一心所;前五識具遍行,別境各五法,善法十一,根本煩惱前叁,中隨二法],也就是無慚、無愧。根本煩惱前面叁,就是貪、瞋、癡了;中隨煩惱裏面有二法,就是無慚、無愧。[大隨八法,共叁十四心所]。也就是前五識相應心所是叁十四;第六意識的相應心所是五十一;第七意識的相應心所是十八;第八意識的相應心所是五遍行,這個我們在百法都講過了,在這裏是沒辦法,不得已,只好簡單解釋一下。[諸所緣法者:即二十四種不相應法]。二十四不相應法,說:諸所緣法者,即二十四種不相應法,[因不與心王、心所、色法無爲法相應,乃色心分位假立之法]。什麼叫做色心分位假立之法?我們只舉第一個例子,得,我們得到東西,這是一種觀念。譬如說:我大學畢業,領得了這張大學畢業證書,內心裏面有[得到]這個觀念,得到,它是一種觀念。它不是色法,也不是心法;但是,不離色法,不離心法。我這個人大學畢業後,從校長那邊拿到這張畢業證書,心中說:我得到畢業證書。[得]是一種觀念,畢業證書是色法,我的心裏面去感受,叫做分位假立。即不是色,又不是心;又不離色、不離心,色心把它分位,把它假立出來的,所以,[得]是一種觀念。

  好!現在把筆拿起來,二十四不相應行法,[得]標號一,[及命根]標號二,[衆同分]標號叁。[異生性]標號四,[與無想定]標號五,[滅盡定]標號六,[及無想報]標號七,[名身]標號八,[句身]標號九,[並文身]標號十,[生]標號十一,[住]標號十二,[老]標號十叁,[無常]標號十四,[流轉]標號十五,[定異]標號十六,[相應]標號十七[並勢速],這個並,它只是偈頌裏面一個合起來的,這個[並]只是一個偈頌裏面的多一個字,使語意變成偈頌。[勢頌]標號十八,[次第]標號十九,[時]時間,標號二十,[方]就是空間,標號二十一,[及與數]就是數目,標號二十二。[和合性]標號二十叁,[不和合性]標號二十四。[二十四種不相應是識所緣],也是不離識,是識所緣。換句話,我們來講叫做把假相化作觀念,就是二十四種不相應行法,重點就是這個。[及六種無爲(是智所緣)],識所緣有能所,智所緣就是絕對,六種無爲法。[此中即百法五位,廣如唯識百法論說。以上百法,即統一切法,惟是真心所現,真心如鏡,諸法如鏡中像而已。此文重一現字,見萬法即心也]。此文重一個[現]字,見萬法就是心。

  《楞嚴經表解》:

  

  

  

  

  

  ㈠色法(11個)——⑴五根—眼、耳、鼻、舌、身。⑵六塵—色、聲、香、味、觸、法。㈡心法(八個)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以上爲前五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㈢心所法(51個),⑴五遍行—作意、觸、受、思、想。⑵五別境—欲、勝解、念、定、慧。⑶十一善法,我告訴諸位,我們善法只有十一個,而煩惱就很多;信心,就是很有善法,你對叁寶信心具足,這個是大善。有慚、有愧,沒有貪念、沒有瞋恨心,無癡,稱不爲叁善根,這個就是善法。精進,就是正知見的精進;輕安,就是暫得、獲得法的喜悅,不是究竟解脫,叫做輕安。不放逸,就是不懈怠,認真修行,不達到菩提目的,絕不休息。行舍就是能舍,行舍的意思就是很能布施。身心都能放得下,叫做行舍,明明接受了一切的痛苦,也不牢騷,也不抱怨。不害,永遠不動一個念頭,加害任何一個衆生,就是沒有害別人的心,這個就是善法,用現在來講,就是不會去設計別人。

  ⑷六根本煩惱—貪、嗔、癡、慢、疑、惡見。⑸二十隨煩惱①十小—忿、恨、覆(就是隱藏自己的缺點)、惱、嫉(嫉妒)、悭(悭貪)、诳(欺騙)、谄(阿谀)、害(就是想盡辦法殘害對方)、憍(矯揉造作,不實在)。②二中煩惱,中等煩惱,二中就是二個中等煩惱——無慚、無愧。③八種大煩惱,這個沒轍——掉舉,就是一個人修行學佛道,這個道場跑掉,到另外一個道場;這個善知識親近完又跑;或者是在佛前一坐,心定不下來。掉舉,就心浮動,明明坐在佛前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坐,停不下來,定不下來。所以,掉舉的人,通長修行不會太長久。再來就是昏沈,太喜歡睡覺,精進不起來,坐在沙發上,很快就會進入狀況,就會聽到聲音(打呼噜)、不信(沒有信心)、懈怠、放逸、失念(失去正念)、散亂(心定不下來)、不正知。碰到這個八大煩惱,沒轍,你度不了他!說:相信!可是他懈怠、放逸。

  ⑹四不定法,就是不能確定是善是惡,譬如說:忏悔、睡眠、尋、伺。這講起來又很多了。我們就講一個,譬如說中間的睡眠,睡眠太多了,這個是不好,是二十種隨煩惱裏面的八種大隨煩惱,好!睡眠睡久了,就昏沈,醒了就繼續昏沈。昏沈不好,沒錯;好!如果全部不睡覺呢?那更糟糕了,火氣就上行,百病就纏身,就頭痛了、高血壓了、失眠、荷爾蒙失調、脾氣暴躁。沒有失過眠的人不知道,好好睡覺的人沒有什麼差別,要是失過眠的人就知道,那個失眠的痛苦。爲什麼失眠的痛苦呢?你想要睡,人躺在那個地方,眼睛很亮啊,睜開來,怎麼睡睡不著,瞪大眼睛,無計可施!我就曾經過這樣子,在大學裏面的時候,就很用功;出家閱讀藏經,也是有這樣子,就睡不著,太過精進的時候睡不著。所以,這個修行還是要中道一點。那麼,正常人的睡眠時間是多少呢?二十歲以下的大部分是八個鍾頭,叁十歲大概七個鍾頭,四十歲大概六個鍾頭,五十歲以上的,大概五個鍾頭,六十歲的話,四個鍾頭。真正修行人,大概二個鍾頭至叁個鍾頭就夠。有人聽到說:啊?!阿彌陀佛!沒善根。電視上有一個廣告說:我每天只睡一個鍾頭,你相信嗎?I don” t believe!我絕對不相信!我們這種修行人,那閱讀藏經的時候,那一天睡一個鍾頭是真的;你那個電視廣告說,她一天只有睡一個鍾頭,你相信嗎?那不可能啊,那沒有辦法,那偶爾,sometime, is not always。偶爾。那個偶爾一天睡一個鍾頭是對的,爲什麼?坐在飛機上,沒地方躺嘛,當然就睡一個鍾頭了。所以,這個睡覺睡太多變成惡法,你不睡也不行,不睡不行,所以,這是不定法。

  忏悔,我做錯事情了,忏悔!有的人用太激烈的反應,忏悔。激烈什麼?自己跑去跪在佛前,然後跪一天一夜,師父去勸他:你不要這樣子,不要自責了。他說:我的壞的習氣改不掉,我就是要跪在佛前求忏悔。我說:此心可嘉,你已經跪了好幾個鍾頭了,就歇著休息吧!他一定要殘酷自己。有一個比丘尼也是這樣,她認爲修行不能貪瞋癡,她七天不吃飯,打餓七,就是統統不吃東西。她後悔自己的業障,我爲什麼要變成一個女孩子,自己很忏悔,就自己打餓七,想好好的精進,往生極樂世界。七天,果然七天死掉了!都沒有吃東西,心髒負荷不了,一下子停止活動,生命結束,打七天的餓七,打死人了!所以,有時候,我們這忏悔,也要看情形,有慚愧心很好,忏悔要適得其中,太過于苛責自己,太嚴重的悔變成惡,殘害了自己的生命,是不是?極端的忏悔,不原諒自己。我是個罪人,我不原諒自己,那這樣怎麼能夠處理事情呢?所以,沒有悔恨的心就沒有救,太嚴重的悔恨就變成惡。知道吧!會傷害到自己的身心,所以這個叫做不定法,底下就不談了。

  ㈣不相應(廿四個不相應行法)—得、命根、衆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報、名身、句身、文身,諸位,這個[身]不是我們這個色身的身,這個[名]指名相,[句]就是句子;[文]就是文章,爲什麼加一個[身],就是整體性的概念,這個不是身體,不能弄錯了。生、住、老、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方、時、數、和合、不和合。㈤無爲法(六個)—虛空、擇滅、非擇滅、不動、受想滅、真如。因爲那很虛耗時間,我們不能說碰到困難的名相,老是一直這樣解釋,這樣又不是在解釋佛學大辭典。所以,這個《百法明門論》有空自己慢慢看。

  [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

  說:你的身,還有你的心,現在能分辨的心,其實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是什麼意思呢?這句用簡單的單刀直入就是:汝身汝心,本如來藏,就是如來藏,即生滅就是不生不滅,就是這個意思。汝身五蘊皆空,皆空就是真心所現啊!汝身汝心,其實就是如來藏,這一句話就是這個意思,只是你不悟而已。

  [此明萬法常在心中。汝身指阿難根身;汝心指阿難識心,其余諸法,俱攝在皆字之中。此如來直指阿難現前身心,以明諸法所依本體。寂照不二],寂是體,照就是用,寂照不二就是體用不二。[耀古騰今],這個[騰]本來就是移動到今天,從以前是照耀古,一直到今天,[騰今]就是一直到今天。[曰妙明;性無妄染,純一無雜,曰真精];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本性,是沒有汙染的。[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二句是方便說,應該說:顯現隨緣,隨緣顯現,這樣義理更完美。[不可思議,曰妙心;中即妙心之中,妙心爲能現,諸法爲所現,即阿難之身心,亦爲妙心中所現之物]。

  [此二段文中,有二種疑問,須加辨明:一、問:諸所緣法,唯心所現,真如無爲,亦在其中,何以真如亦爲所現耶?]諸所緣法就是外面的一切境界,能被攀緣的一切境界,其實是唯心所現的,而這個真如無爲也在其中。你要悟得真如無爲是什麼?就是諸法本空,悟到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也就是真如無爲也在其中。[答:本經乃圓實大教,是絕待,非對待也],絕待就…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十番顯見 第十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