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十番顯見 第十一▪P5

  ..續本文上一頁是見性亦昏]。見性昏了,你戴眼鏡也沒有用啊![如盲人眼根雖壞,見性無虧,眼鏡但爲助緣而已,實是性明,不是鏡明。若定執鏡明,未帶眼上,何以不明?]這個簡單都很簡單的。

  [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爲變,不皺非變]。

  現在佛陀就剖析出來了。[此因皺以分變與不變]。變,它就是無常;不變,就是不生滅。[而此見精性未曾皺]。我們額頭會長皺紋,可是我們本性不會長皺紋,我們見性是清淨的精神,完全是屬于智慧的層面,是無形無相的般若智慧,它不是肉體,不離肉體。[見精即第八識識精,性即元明之性;因在眼故曰見精,此見精之性,即本來面目,故無皺變]。爲什麼凡所有相,都是虛妄?因爲凡所有打,都會變滅。因此爲什麼要學佛?學佛就是開采每一個人的佛性,那個不生不滅、不老、不被假相所困擾的不生滅性,又不離相,又不是相,相會變,清淨自性不變。

  經文,[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雲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猶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

  先解釋一下:變者受滅,[變]就是無常,只要這個東西是無常的,它會變的,就一定會受來滅,意思是:一定會有一天被滅掉。所以,萬法都是敗壞之相,不足取。變者受滅,就是一定你逃不掉的。彼不變者,元無生滅,那個不生滅的,就沒有生滅。雲何于中,受汝生死?就是我們的真心,我們的真如自性,它是絕對不會隨著相而生死的。爲什麼有生有死?因爲有相。所以,我們見性以後,就知道我們的自性、清淨自性是不受生死的。而你爲何還引彼斷滅見的外道,末伽黎等這些外道,都言此身,死後全滅,佛的意思就是:我們的精神是不滅的,智慧心是不滅的。

  [此因變以分滅與不滅。匿王既因身之衰變,而預知身之必滅;何不因見之不變,而預知此見,死後必不滅乎]?所以,我們要了解,人死後不是一了百了的,人死後如果沒有了生死,他是必須接受善、惡、無記叁種業。在《唯識學》裏面講:善業、惡業、無記業的變化的因果關系的。所以,我們在這個身中,都充滿著十法界,十法界的種子統統有。當我們一個人起佛性的時候,他的心就接近佛的意境,所以,每一個衆生都有佛性。當我們起這個瞋恨心的時候,就是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恨一個人的時候,恨不得讓對方死掉,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地獄的種子來的。當我們貪婪的時候,雖然是一個人,可是我們心所顯現出來的,卻象畜生一樣的,畜生就貪婪無遺了。所以,我們雖然是一個人,但是,各界的種子,十法界都有。因此我們也有天的法界的種子來的,譬如說:看到人家在做善事的時候,他不但不反對,他還隨喜,這個就是懂得行善。看到人家行善,贊歎;看到人家行善,隨喜,自己盡自己的能力,也做善事,這個都是天界的因。

  以前有一個黑道的,殺人犯,現在已經抓去槍斃了。人家記者去訪問他的鄰居,因爲他殺人被抓起來。這個鄰居說是什麼?說:你從小有沒有看這個孩子?說:有!這個孩子怎麼樣?這個孩子生性好鬥、殘忍,只要他抓到的動物,每一只統統把它用刀子割,割斷手、割斷尾巴、割斷腳,只要抓到的統統砍,從小這個孩子就是很殘忍,從小!有的孩子一出生,就不會去傷害任何的衆生。你可以慢慢的去領受到,每一個人的心中,那種十法界的力道都完全不一樣。諸位!你今天你們無量劫來修的佛道力道強,很自然的就牽引,文殊講堂在講這個《楞嚴經》,你那個佛道的力道很強,一下子就牽引,聽得充滿了法喜:太好了!我們舉一個例子:對面棟的,就住多少人,對不對?除了來一個、二個,一對夫妻來聽經以外,其他有來嗎?就最近的啊,離我們最近的。所以,我們心中因爲充滿著十法界,每一個人他的習性都不一樣,所以,你從一個人的行爲舉止,大概可以看出這個人是哪一道來的。對男女的欲望很平淡的,大部分都是天道來的;對這個因果很重視的,大部分都是人道來的;對佛法一看了,就喜歡上了,愛不釋手,這個都是修行人再來的,諸位就是了!你不是修行人,像我們隔壁那個拜神的,你叫他來,他也不要啊,我們也是隨喜,人家心腸也好啊,叫人家行善,我們在這裏也是隨喜他。可是,他要跨進這個佛道,他沒有這個種子啊!所以,我們十法界都在現前這一念,無量劫來的潛在種子統統有,看哪一道的力道強?諸位也是上輩子做人,守住因果,這輩子才做人。諸位!上輩子你的心中也是有天道的成分比較濃厚,所以,你看到善,就是一直想去做善;諸位是無量億劫來也是修行人,看到這個正法就鼎力的護持,是不是?要不然,誰要來做這個護持正法的工作呢?因此,我常常講:臺灣跟中國大陸很多菩薩示現的,有的示現出家身,有的示現在家身,真的,我的感覺、直覺上就是這樣子的,大乘根器菩薩示現,來擁護正法的人很多。假設說:臺灣的人,二千叁百萬,每一個人,一個月只要出一百塊,正法的運作它就很順利,一個人出一百塊都不得了,來幫助記錄。中國大陸更不得了,十叁個億,一個人一個月出一塊錢人民幣,十叁個億,來記錄VCD、DVD嚇死人。所以,正法要不要重現,其實就是一念之間而已。假設說:佛教有那個福報,碰到一個大護法,這個記錄VCD、DVD,刻不完了。所以,這個臺灣跟中國大陸,大乘根器的人很多,菩薩也很多。

  [彼不變者,元無生滅:指見性,本來不生不滅。雲何于中,受汝生死者:以見性既不與身同變,雲何于汝身中,而同受生死耶?當知此身雖壞,真性常存。而猶引彼末伽黎等四句,乃責留斷見。未伽黎此雲不見道,字也,拘賒黎(是其母名)子],拘賒黎子,拘賒黎的兒子。[其人謂衆生罪垢,無因無緣,即外道六師之第二,皆以斷滅爲宗,故雲都言此身,死後全滅。能見不滅之文,既破匿王斷滅之疑,巧答會衆,意請諸義。此中面皺,見性不皺身心之真妄判然矣]。[判然]就是說:會生滅的就是妄,那個不生滅的就是真。你要舍妄,要取真。[皺者爲變,不皺非變(身心之虛實攸分矣)。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身心生滅與不生滅發明矣。]來剖析、來發明、來闡釋。[此即向生滅身中,指出不生滅性]。諸位!修行就是要首先找到這個不生滅性作爲本修因,這個才是真正進入修行狀態。[分明證驗,前匿王在身上觀察,故恐斷滅;今世尊在見上發揮,故無生滅。所謂:不離花下路,引入洞中天。]沿著這個花這條路走過去,別有洞天。[足見世尊說法之妙也!叁如來征顯不滅竟]。

  所以,一樣是講經說法,世尊來說法善于譬喻,容易引人家開悟。世尊不在了,那麼,我們就只好,依世尊所留下來的這個正法,來依教奉行,來如理如法的弘揚、弘傳。所以,弘揚正法是每一個人都有責任的,不是只是只有師父有責任,我要盡一點心力。所有的出家、所有的在家居士,只要你承認你是佛陀的弟子,都有一分責任感的,因爲咱們都是佛陀的弟子,哪有分彼此?責任當然是共同分擔,有能力的人做大事;沒有能力的人多少做一點小事,承擔一點責任,因爲我們是佛的弟子。我們不承擔這個責任,難道佛法要在我們這一代斷滅?什麼叫做轉*輪,續佛慧命?什麼叫做延續佛燈明?難道是唱一唱就忘記了嗎?爲什麼要延續佛燈明?這個世間只要沒有正法,這個世間所有的衆生都不能得度。我們不是說其他的宗教不好,而是說其他的宗教,統統是叁界內,而只有佛法它是超叁界的,其他的宗教,它講得不夠究竟,佛教講的是究竟第一義谛的實相。這個世間只要佛教滅,就像太陽消失,沒有光明;法師不說法,鬼神自憂愁,鬼神也會憂愁啊!他們也不能得度啊!

  有一個人,他有陰陽眼,他晚上睡覺的時候,也能夠跟陰間的通,人躺著象睡覺又不象睡覺,可是,他的神識都可以到陰間。經過很多人的驗證說,他不是亂講,他起來這樣講,這個很長的故事。他講:陰間裏面最重視的是哪一教?儒、道、釋、回、耶,他說:陰間最重視的是佛教。也是這樣講的,是佛教。因爲佛教能啓人智慧,能持戒、能行善、能超叁界。其他宗教也能讓人家行善,最多就是生天。所以說:這個世間只要失去正法,就像太陽日落西山,沒有光明的一天,衆生絕對沒有辦法得度。

  [辰四 王等極爲慶喜]

  [王聞是言,信知身後,舍生趣生。與諸大衆,踴躍歡喜,得未曾有]!

  [一切凡夫外道,多執斷見,匿王本爲除凡夫斷見之惑,故示同凡情而問。今聞死後不滅,已破斷見,故以生信發解,知即是解,此信知,與前狐疑相照應,信知此身,死後不至斷滅。舍生趣生者:謂舍此生之現陰身,而受中陰身],[現陰]就是現在的五陰身;到下一個階段出生的時候,就叫做中陰。人死後神識出來,到下一輩子投胎這中間,最長七七四十九天。很多人都疑問說:咦?我們那個阿公死了很久了,我們去問那個神,去觀落陰。咦?我們那個阿公也起來講話呢!我說:那個就已經變鬼了!知道嗎?那個已經落入鬼道了!中陰身的高度最高只有叁尺而已,就像小孩子的身高一樣,七七四十九天以內,一定會轉世投胎。如果七七四十九天以內不投胎,那是不可能的。每一七一個轉變……最長四十九天。好了!如果說:他轉變成鬼了,他就有鬼通,等你到睡夢當中,他就來托夢給你,要功德。頻率,跟你睡覺時候,那個夢境頻率要記得相應。跟鬼神一問,他又起來講話了。可是,人如果沒有修行,他就是一直去問鬼神,不問正法問鬼神。所以,衆生問鬼問神,就很容易被那個惡心的人所詐騙,騙財、騙色,就是因爲這樣統統被騙走了。爲什麼?因爲佛法她不懂啊,她什麼都相信人家。我們如果有學佛的人,那福報就大了,有這個團體的人,他在中陰身的時候,如果有大衆的力量給他誦經、念佛,給他回向,這個力道就會很大!

  有的人講:師父!回向有效嗎?我說:爲什麼沒效呢?《地藏經》不是這樣講嗎?七分當中得一分嗎?要不然我們在這裏回向做什麼?一定有效,怎麼會沒效呢?他說:師父!萬一沒效呢?我說:沒效也不會副作用,又不是吃西藥,你是怕什麼呢?你是在怕什麼?你消災回向,都是一定只有正面的。有一個人很驚恐,跑到師父這裏來:師父,師父!我說:什麼事?他說:我阿嬷死的時候,請了二、叁個法師來誦經。我說:那是好事啊!他說:我後來去探聽,說那個都是在家人穿出家衣服,不是真的和尚,那怎麼辦?那我阿嬷怎麼辦?我說:你不要那麼緊張,就算你請到的是假和尚,你阿嬷也不會因爲假和尚來誦經下地獄的,他就是請假的,功德力不大,沒有力道,因爲他不是真修行人。但是,沒有副作用,念一念,結結緣,不會的。他說:我嚇了一跳,我們請到的不是真的,這個事情我擔憂了好久,都一直不敢問。我說:不會的,就是請到假的,也不會傷害你阿嬷的亡靈。也不會傷害到你阿公,只是潦潦草草,沒有威力,念一念。你阿嬷會在陰間說:哼!請這些冒牌貨,根本沒辦法把我超度上去!最多最多就是這樣子而已,沒有力道。no power,最多就是沒有力道而已,不會傷害到亡靈,你也不用擔憂這個事情。

  受中陰身,[再趣他生,而得後陰身],所以,現陰身就是這輩子,中陰身,再來就是後陰身,就是下輩子了。[此即第八識“去後來先作主翁”依業受報也]。去後,就是往生的時候,是第八意識最慢走。來投胎的時候,是第八意識最先到。所以,西藏有一句話,很有意思的,你思惟看看,西藏的中陰身救度密法,這些西藏的書裏面,有一句話很有意思,它說:當你死亡的時候,全世界爲你哭,而你卻笑;當你出生的時候,只有你哭,全世界爲你而笑。慢慢體悟看看,這一句話是什麼意思?意思就是說:一個人死後,如果有修行的,神識得到解脫的,那一刹那,擺脫這個痛苦的色身的時候,那個看到了諸佛的淨土的時候,是世間人不知道,他會爲你而哭,他看到你死亡,他會爲你而哭。可是那個死亡的人,擺脫這個色身,是快樂得不得了。吾有大患,爲吾有身,我們就是有這個色身,才痛苦不堪!所以,當你死後、死的時候,全世界的人爲你哭,只有你笑;當你來到這個世間的時候,只有你哭,全世界爲你而歡笑。我們生了一個baby、寶寶的時候,哇!全家人都歡喜得不得了!可是你呱呱落地的時候,哇~~~你就是哭。所以,這立場不同。

  有一次,這個禅師要走了,他的徒弟在旁邊哭。那個禅師是生死自在的,說:你們哭什麼呢?他說:我不死了!他又起來,他生死自在,他就不死了,他就又活起來。廣化律師也是這樣,有一次他生重病,很嚴重了,那時候在雷音寺,生重病,他眼睛閉起來,很嚴重了。這個比丘在旁邊,因爲控製不住,就哭,只有我沒有哭,我就是坐在師父旁邊。有比丘哭,師父又起來,有一點生氣,就問他,說:你是哭你,還是哭我呢?如果說你哭你自己,還有一點意思。他生死自在了,他需要你哭嗎?所以,就問說:你是哭你?還是哭我?人家是持律的,清淨的,後來在雷音寺,他也是沒走。師父那時候告訴自己:既然這麼有修行,生死自在了,師父!就看您了。我就跟恩師講,說:如果業報已盡了,這個世間也不值得留戀;如果因緣具足,衆生福報夠,就繼續留下來度衆生。結果衆生還是有福報,那時候在雷音的時候沒有走,大家都爲他拜梁皇寶忏。所以說:我們應該是哭是哭自己,不是哭別人。

  依業受報就是這樣。[王與他一類懷斷見之機,斷疑生信,聞法歡喜矣!匿王本不求取真心],因爲受外道斷見的影響。現在[雖聞不變不滅,不以爲喜],因爲他本來就不求取真心。[又匿王本不求出生死],因爲受外道的影響,[雖聞受汝生死,不以爲驚;惟聞不至全滅],只有聽到不至于全滅,[顯有後世],顯然是有下輩子的。[頓銷斷見之疑,故信解生喜,非余衆無有信解歡喜也!權小聞說,彼不變者,元無生滅,雲何于中,受汝生死;遂信生滅身中,元有不生滅性,解悟離識心外,別有此常住真心。自此修大定,成菩提,端有望矣,故亦踴躍歡喜,得未曾有也!此科以見性不滅論,盡未來際,究竟常住不滅,是四義中常義。叁顯見不滅竟]。

  如果你要認識佛,不是什麼稀奇的東西,就是寂靜的內心世界,如如不動,一塵不染,一絲不挂。那一種如如不動清淨心,就是佛。所以,不可以離開現前當下這一念心性,而往外找佛,那叫做外道。諸位!佛往心中求,莫往他處覓。

  我們複習一下原文,師父念,你們跟著念:顯見是心,顯見不動,顯見不滅,顯見不失,顯見無還,顯見不雜,顯見無礙,顯見不分,顯見超情,顯見離見。我們就講到了第叁段顯見不滅。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十番顯見 第十一》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