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問題,平常人你想想看,我們人的一生只有叁種事情:第一個自欺,第二個欺人,第叁個被人欺,一生就只做這叁種工作,從來沒有做過什麼工作,自欺、被人欺、欺人,就是這樣,自欺、欺人、被人欺,一生就是做這叁種工作,欺騙衆生。師父!我沒有問題,我已經看開了,我什麼死亡我都不怕,刀子割一個洞,哇!流血了!我流血了!趕快,藥趕快拿來擦,所以說,衆生相就是這樣,欺騙衆生,你騙我,我騙你)。故不相應(真理不相應)。又心境俱絕。能所兩亡(心跟境同時不存在,因爲心不起心、不動念,以一顆清淨心本來就沒有,一切境界就是虛妄之相,不可得相,心也沒有,境也沒有,怎麼樣?能、所雙亡,就知道我們今生今世沒有學佛就是白活了一趟,白走一趟,我以前,剛初學佛的時候,我就感歎一句話,說:今生今世沒有學佛是的人,生命是一種浪費,也是白來了一趟,白來了一趟,多余的,你吃得再好,會過去,男女的感情再好,過去,孝子賢孫,過去,無量的財富,過去,你能做什麼,你能怎麼樣?白活了一趟,現在得到了生命,爲什麼說得到了生命?得到了佛法,擁有真正的生命,能所兩亡)。故言如實空耳。
【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A)。非無相(B)。非非有相。非非無相(C)。非有無俱相(D)。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哇!不知在讀什麼?不困難!透過師父的口才、思想、慈悲心都不困難,這沒有什麼困難,你放心,我早就有盡量准備了,我會把你們解釋得很清楚,把筆拿起來,我叫你標號你就標,一句一句來解釋,這就會清清楚楚,沒有什麼很困難的事情。“當知真如自性”,真如自性是什麼東西?什麼都不是,好!“非有相”,標A;“非無相”,標B;“非非有相,非非無相”,標C,第叁段是C,第叁個所設;“非有無俱相”,標D,然後,我們就有四個,離四句,絕百非的思想,離四句就是四句。
開始來解釋:“非有相(A)”意思就是說真如自性不是虛妄之相,所以,非有相:非虛有之相,這個“有”是虛妄之相,非虛妄之相,叫做非有相,所以,“非有”的旁邊寫四個字:“真離妄有”。真,真如是離開虛妄的這個東西,所以,真是離開了妄有,就是“非有相”,意思就是說真如它沒有任何的相,然後在“非有”的旁邊寫:“無”。“非有”就是“無”,“非有相”就是沒有虛妄之相,意思就是真如是離開妄有的,這個“有”就是妄有,“非有”就是沒有,不能說“有”,當然就是“無”。
“非無相(B)”,“非無相”這個“非”,第一個“非”字,但是,不能說:真如自性不能說沒有,真如自性沒有的話,就頑空了,那就斷滅了,真如自性它有無量的性功德,你怎麼可以說沒有呢?非無相也不能說它沒有,因爲,他運用般若的智慧,在一切事相當中,他可以具足一切相,怎麼“非無相”呢?非無相,“非無”旁邊寫個“有”,意思就是真如自性是有相的,有無量的性功德,他可以運用在一切相當中,“非無”就是“有”。
看C, “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這分兩個角度來講,我們先看,“非非有相”,注意看!第一個“非”先不要看,看“非有相”,“非有相”就是A,然後,“非非無相”,第一個“非”不要看,看“非無相”,“非無相”B,噢!原來就是說,否認前面兩個就以爲是真如,否認前面的非有相,否認前面的非無相,他以爲是真如,意思就是說有的人以爲真如是什麼,所以,有的人告訴你,真如是非有相,真如是非無相,有的人,那麼我把非有相、非無相全部否認掉,那就叫做真如了,意思就是說俱非,以爲俱非就是真如,既然非有相,既然非無相,好,那麼我把這個非有相、非有相、非無相,同時否認掉,以爲俱非才是真如,所以說,非非有相,非非無相,所以說,C是否A,否認B的同時存在。注意看!非非有相,先看那個非有相,非有的旁邊畫一線,然後,寫:無,非有,不能說有,當然就是無了,非無相的非無,旁邊寫個:非無就是有。再一遍:非非有相,非有相的這個非有是“無”,那麼這句話就變成非無相,那麼跟B,又恢複到B的角度,那麼非非無相,非無是“有”,又變成非有相,又跑到A這個地方來,所以,冠上雙非,他還是不離A、B。
看D,“非有無俱相”,非亦有亦無,這個有無俱相,俱相就是同時存在,因爲,前面以爲俱非是真如,現在俱非既然不是真如,那麼,我們曉得,他們又有人認爲,同時存在也許是真如,所以,非就是無所謂,也不能說亦有亦無,亦有亦無是互相違背,你講有,爲什麼又同時講無,你講我是男的,同時又講我是女的,你講是天,又同時說那是地,這不通的,所以說,非有無俱相,因爲互相同時存在,就是互相違背,哪有這種道理,指茶杯就是茶杯,是不是?指男的就是女的,指天就變成地,指善就變成惡,不是這樣子,所以說,非有無俱相的意思就是說把亦有亦無,把它同時存在,也許這樣就叫做真如。整句師父再念一遍: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無所謂的一個有,不能說一個有,非無,非無相,也不無所謂的一個無,爲什麼講無所謂的有,因爲,真如離虛妄之有,爲什麼講非無相,不能說無,真如有具足無量的性功德不可思議的妙有,不能講無。非非有相,非非無相,無所謂的非有相,也無所謂的非無相,俱非也不是真如,否認前面的A跟B,否認非有相,否認非無相,同時非掉,同時加一個“非”字,也不能顯示出真如,因爲,真如不是這樣子,再來,非亦有相,亦無相,哪裏有、無同時存在的,這個根本就互相違背,雙亦也不對,雙非也不對,雙非就是非非有相,非非無相就是雙非,雙亦也不對,就是非有無俱相,就是雙亦,亦有亦無,執著亦有亦無以爲是真如,也不對,離四句。然後,底下就容易了。
真如無所謂的一,一就是同相:相同之相,同,“非一相”,同相。
“非異相”,也不能說不同,如水跟波,水不離波,波不離水,真如跟妄想也不能說不同,也不能說相同。
然後,“非非一相,非非異相”,無所謂的非一相,無所謂的非異相,也是一樣,屬于C。
然後,“非一異俱相”,也不能說也是一,也是異同時存在,因爲,簡單講真如就是離言絕思,離開一切語言,斷絕一切的分別執著,不能讓你講什麼,所以說,見處即真,當相即道,就是這個道理,根本就是當下那個東西,根本你怎麼講都不對,所以,衆生鬥爭、辯論都是難免的,會講話的人不一定能夠了生死,有忍辱的人,了生死有希望,所以,與其能辯不如能忍,就是這個道理,你不能忍的人,你成不了大器,沒有辦法,成不了大器,你再會說話,你不能忍辱也沒有用,所以,要把般若的自性功夫拿出來)】
此廣釋空義(這是廣釋空的道理)。真如自性。離(一切)過絕(一切)非(離過絕非,真如的自性,沒有一切的過失,沒有一切的非)。衆生妄執。雖有多途(爲句話我們可以深深地體會出來,學佛的人跟不學佛的人,你看看那個不學佛的人,唉呀!那個沒有辦法,你怎麼講都對,他怎麼講都是他對,他怎麼講,他怎麼樣子,他一定保護自己,在這個世間我告訴諸位!爭論沒有辦法停止,永遠沒有辦法停止,除了你擺平了你的內心裏面,過一個風和日麗天下太平的思想,這個世間沒有辦法擺平,擺平自己內心的煩惱,這個世界就平,擺不平內心裏面,自己的煩惱,這個世間是永遠爭論forever,不可能沒有爭論,他講的,他一定對,你怎麼樣都沒有辦法,所以說,我發現你們世間人真是很偉大,很偉大,不出家的人是太了不起,很偉大,我們出家人怕了,我們生命希望愈單純愈好,你們有勇氣在社會上磨練,你們繼續,你們會成大器,我們會很怕,我們不敢,我們不敢在社會,像師父這麼老實的孩子,被人吃定了,你看我多麼的善良,不過,這樣也好,讓我認識了衆生相,唉呀!沒有辦法講,你怎麼講也不通,他認爲他們對,我們認爲我們有我們的立場,所以,衆生妄執,各有各的看法,很難!所以,我覺得人有成見的時候,幹脆不要解釋,去吃綠豆湯,如果人對你有成見,你怎麼解釋都沒有用,你要保持那顆忍辱、歡喜的心,噢!原來衆生給我的感覺就是娑婆世界不能再住下來,所以,我最近又念佛,又念得很勤,趕快跳出叁界,所以,有時候我們聽到衆生,在描述我們生命美好的一面的時候,我們總是說:我們衆生的美好,總是帶有迷糊。小城故事,這裏說的說,談的談,小城故事什麼真、善、美,這裏已包括……。那天,電視上有唱,我們知道衆生沒有學佛,就是這樣子,我現在學了一個高招,就是遠離這些煩惱的衆生,遠離,你叫我說法,我說給你聽,需要我,我絕對不會逃避,但是,要跟你爭執,對不起!不要!我不要!電視常常講:“我不要!”電視都這樣講。)。總攝不出此二四句。四句即成四謗(只要你執著,就成爲謗法,所以,四名即成四謗,只要你執著某一種角度,你就成爲謗法)。有是增益謗(你産生一個有字,那就是增益謗,佛性:不增不減的東西,你哪裏有“有”的東西)。無是減損謗(你講無的話那是減損,損傷了真如自性,真如自性不增不減的東西,哪裏有減損?哪裏說你一個無字可以代表,因爲又有無量的性功德)。雙亦相違謗(雙亦就是亦有亦無叫做雙亦,雙亦,你怎麼可以講有跟無同時存在,相違謗)。俱非戲論謗(俱非,兩個都否認掉,兩個都否認掉,那是什麼東西,什麼都不是,那是什麼?有一次,一個信徒說他爸爸是很了不起,怎麼樣子很偉大,可是,就是不信佛。我就問他:你爸爸是什麼東西?他說:我爸爸不是東西。我說:對嘛!你爸爸就是不是東西。我爸爸是東西。那是什麼東西?(法師笑)也不對!自以爲是,那你認爲你是什麼東西。俱非是戲論謗,雙亦是相違謗)。四謗即成四過(你講就不對了…
《大乘起信論講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