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說法,法會當中,你看我的衣下垂,表示風是靜止的,你看我衣,風何所在?這個大衣當中不應當有藏風地。如果說風生于虛空,衣不動的時候,何因無風來拂披人面呢?虛空的性是常住的,所以,風也必須常常産生才對。如果沒有風的時候,虛空就應當滅,因爲風由虛空而産生,風沒有,虛空就應當滅,滅風,我們可以知道,可以感覺得出來,那麼,把虛空滅掉,會變成什麼狀況呢?如果有生滅就不叫做虛空,只要名字叫做虛空的,就沒有出入,爲什麼還有風來出、來入,風來出、來入就不名爲虛空,虛空這個名義是錯的。如果說風來自于對方的臉,從對方的臉吹出來,應當吹向于阿難你這個地方才對啊!當你在整理這個大衣的時候,有風出現,這個風是反過來倒吹向對方是不對的,所以,風從對方的臉産生是不對的。你要好好的觀察,整理的衣是在你,臉是對方,虛空是寂然,不曾經有流動,到底風從哪裏出現,而鼓動來此?風是動的,虛空是靜的,風的體跟虛空的體是完全不一樣的,根本沒有和,也沒有合,不應當風性無因自有,也不能說風是沒有因緣自己産生風的。
你宛然不知道,如來藏中,性具之風大,本來就是真空;性具的真空,本來就是真正的風,是沒有障礙的,是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因爲衆生業不一樣,所以,隨衆生心,應所知量,小根器的人得小量的地水火風的用;大根器的人得大用,隨心自在用。阿難!如汝一人,只要你微動這個拂衣,便知道有微風出,遍法界拂,滿國土生,周遍世間,甯有方所?沒有一定,看因緣,而因緣本空,假名因緣。一切衆生都循業發現,世間無知,二乘人、權教菩薩惑爲因緣,而外道無因,惑爲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這些都是妄想顛倒的意識心,但有言說都無實義,只能說一說而已。爲什麼?緣起就是性空,本無語言,假有語言,而言說當下就是空,都無實義,無實義就是畢竟空。
[辰五 空大 (分五)]
[已初 標性約鑿 二 就鑿詳辨 叁 合會警悟 四 結顯體用 五 雙拂二計 今初]
地水火風講完了,這段講空大。
經文,[阿難,空性無形,因色顯發:如室羅城,去河遙處,諸刹利種,及婆羅門,毗舍、首陀、兼頗羅墮、旃陀羅等。新立安居,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則有一尺虛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間還得一丈虛空,虛空淺深,隨出多少]。
解釋一下:阿難,我們這個空性是沒有形狀的,虛空也沒有形狀。因色顯發,由色法來比較、襯托出虛空,[顯發]就是襯托。由色法來襯托出虛空的存在性,由色法來襯托出空性的存在性,因爲空是無形的,意思就是色跟空,由色顯空,由空顯色,就是這個意思。底下舉例子,如舍衛國的室羅筏城,去河遙處,離河遙遠的地方,諸刹利種就是王種,或者是大田主、大地主,也可以叫做刹利種。以及婆羅門,婆羅門叫做淨志修行,修行人,毗舍就是商人、首陀就是農夫、兼頗羅墮就是工藝、旃陀羅就是屠夫。旃陀羅等新立安居,他們要建房子,要新立安居。他們怎麼樣?要鑿井求水,要挖一個井,要求水,沒有水,大家怎麼能活?沒辦法活了!出土一尺,于中則有一尺虛空顯現出來;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間還得一丈虛空,挖一丈,一丈虛空顯現;挖一尺,一尺虛空顯現。虛空的淺深,隨土出,土多,虛空多;土少,虛空顯現得少。
[此融空大即藏性。空性無形:此句指不變之體,性者體性,本無大小方圓之形段,有形則有變,無形則不變。因色顯發:此句指隨緣之用,因隨色塵之緣,顯現發明也。如顯見無礙科,觀一界之大則現大空,一室之小則現小空,方器則現方空,圓器則現圓空,雖隨緣顯發,空體不變。如下即事驗證。如室羅城(即舍衛國)],舍衛國的室羅筏城。[去(離也)河遙遠之處],因爲沒有水。爲什麼去河遙遠之處?這一句在表達什麼?接近河就有水,沒有接近恒河就沒水。離開恒河或者其它的河很遙遠,沒水當然就要鑿井。[諸刹利種,此雲王種,亦雲田主;及婆羅門,此雲淨志,亦雲淨行,以守道居正,潔淨其行也;毗舍此雲商賈,行商坐賈者是];動態的叫做商,[坐]也就是說:有固定的店面,這個叫做賈,坐賈。當然這裏面,商跟賈什麼買賣統統有,什麼米、綢等沒有一樣不賣的。[首陀此雲農夫,耕田種地者是;如此方四民]。四民就是士農工商,就像我們中國所講的士農工商,講簡單一點就是這樣子。[更有智愚二族],比較有智慧的、比較愚癡的。
[兼及頗羅墮,此雲利根,即六藝百工之輩];就是能夠種種的工藝,[旃陀羅,此雲屠者,即屠兒魁脍之徒],專門殺牛、殺雞、殺羊的,[脍],它的本意是細切的肉。[亦雲嚴幟,國法令其搖鈴執幟],[幟]就是一種旗子,用做標示的旌旗,是旗的通稱。在印度,旃陀羅要拿一支旗子,表示我是下賤種,我是屠夫,你們不要靠過來。在印度,種族是很嚴苛的,只要他的影子被人家踩到,他就有罪;或者他的影子也不能讓高貴的人碰到,兩方面都要避開來。國法令其搖鈴執幟,[警人異路,良民不與同行]。
[新立安居下,要新立安身居住之家,因離河遙遠,必須鑿井求水。鑿出土一尺深,在井中即有一尺虛空,如是乃至,越略二至九之數],越略就是超越了其中的二尺到九尺的數目。[鑿出土一丈深,井中還得一丈虛空,虛空之淺深,乃隨鑿出之土,多少而論。此即空性無形,因色顯發之事實]。
[巳二 就鑿詳辨]
[此空爲當因土所出?因鑿所有?無因自生]?
這個虛空的産生、這個空的産生,到底是因爲土的移出;因土所出就是把地上的土移出來,是不是因爲鑿土,移動了土,而顯現出來了虛空?或者是因爲挖掘而才顯現的虛空?或者是無因就産生了虛空。再講一遍:這個虛空是因土移出嗎?産生虛空嗎?或者是因鑿産生虛空?還是無因,自己産生虛空?
[此征起,下逐破]。
[阿難,若複此空,無因自生,未鑿土前,何不無礙?惟見大地,迥無通達]。
解釋一下,說:阿難!如果說這個虛空是無因,自己産生的虛空,未鑿土前,沒有挖土之前,何不無礙?爲什麼大地不會現出無礙的虛空出來?何不現出無礙的空間出來?意思就是還沒挖以前,爲什麼不現出無礙?表示跟鑿有關系,不是無因。意思就是:如果說這個虛空,沒有原因自己跑出虛空,那麼未挖土、鑿土之前,爲什麼不會現出無礙的空間出來?惟見大地,迥無通達,爲什麼?
[此破空大無因生。若複此空,無因自然而生,未鑿土前,即應無礙,何以不能無礙,惟見大地,迥然]就是全部,[質礙,無有通達之相。鑿土方見虛空,非無因而生也。西域外道,于空大多執自然,故首破之,以明非自然也]。意思就是空所顯現是有原因的。
經文,[若因土出,則土出時,應見空入,若土先出,無空入者,雲何虛空,因土而出]?
這一段,空,很不太容易了解,你要全神貫注,注意聽!這個就在討論,如果這個虛空是因爲土出才看到虛空,則土出的時候,應見虛空進來;如果土先出,無空入,也沒有看到虛空進去,來入,雲何虛空,因土而出呢?
再講一遍,如果說這個虛空是因爲土挖出來的時候才産生的,那麼請問:在土挖出來的這個時候,你就應當看到虛空進去。爲什麼?因爲你說虛空是因爲土出,土出才見到空入,這一定的道理嘛!一般的邏輯嘛!因土出才見到空入,所以,他現在就問難你:如果空的顯現是土出,則土出的時候,你就一定要見到空入;如果土先出,卻沒有看到虛空來入,那爲什麼說虛空是因爲土而産生的?這樣講是不對的!因爲你沒有看到空入啊,土出空入,這個是符合邏輯,可是現在土出,卻沒有看到空入,這表示說空非因土出,空並不是因爲土出才見到虛空。
[此破空大因土所出。以未鑿土前,原不見空,因鑿土出,而後成空,遂謂空因土出。則土鑿出之時,應見虛空,從井內周圍土中出來,入于井中,如井水,從井內土中出來可也。若土先出,無空入者,如何可說,虛空因土所出]?土出,虛空入,這樣才說因土所産生的虛空;現在沒有看到虛空入,不能講因土出而見空入。
經文,[若無出入,則應空土,原無異因;無異則同,則土出時,空何不出]?
這是說如果這個虛空的産生,並沒有所謂的出跟入,[出]就是指土,[入]就是指空。如果說虛空的産生並沒有土出,虛空來入,意思就是空跟土完全無關,沒有出入相。則應空土,原無異因,這個時候,空跟土是一致的,原來、本來就沒有異因,爲什麼?若虛空並無所謂的土出空入,表示空跟土沒有出入相;沒有出入相是一致的,虛空就是土,土就是虛空,就是一致的,因爲沒有出入相,無所謂的土出,也無所謂的空入,那表示是同一件事情。沒有異因,就是同一件事情,意思就是虛空就是土,土就是虛空,因就是異依,不同,原無異因就是同一種事、同一件事;無異則同,沒有異,當然就相同。現在就告訴你:因爲空跟土,虛空跟土是一樣的,挖出土,一定應該挖出虛空;可是,你有沒有看到挖出土的時候,同時挖出虛空?並沒有看到。破這個虛空的産生沒有出入,意思就是虛空確實因土的移動才産生,不能說完全沒關系,不能說沒有出入,確實有出入,土出才見空入、空現。不能講:虛空的産生並沒有出入。
[此破空無出入。若謂空本在土中,無有從土出],並不是因爲土而出,而是[從井入者。則應未鑿土前,空之與土,本無各異之因;因者依也。同處相依,無異則是同體不分,則土出時,空何以不與土而俱出耶]?
經文,[若因鑿出,則鑿出空,應非出土?不因鑿出,鑿自出土,雲何見空]?
這一段比較難了解。這個虛空,若此虛空,因鑿,因爲挖才出空,則鑿就能出空,鑿就會産生虛空,應非出土?挖是會挖出虛空,不應當是挖出土;可是,事實不然,我們是挖出土,不是挖出虛空。…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七大即如來藏 周遍法界 第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