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叁藏十二部經典,全部都在這八個字,萬法但有言說,都無實義,萬法但是因緣,全部都是性空;萬法所有的性空,其實都是如來藏性,只能說一說,其實沒有真實義。如果沒有開發我們的覺性,我們的生命就是活著就沒有任何的意義,吃飯、上班、下班、看電視、大便、睡覺,每天都這樣子,早上起床,日複一日都是如此,吃早餐、上班、去上班以後就開始看主管的臉色,中午找個機會溜出來,吃飯。
[迷位衆生,循其所造有漏之業,則發現染空],發現染空,很簡單,有錢人住的空間就比較好,沒有錢的人住在水邊、廁所邊。每一個人住的空間就完全要看各人的福德、因緣。[如第四禅天人,厭有趣空,則現空無邊處。修位衆生,循其所修無漏之業,則發現淨空,如第四果羅漢,灰身泯智,則現偏空涅槃。前者既循有漏之業,要不發現染空不可得;後者不循無漏之業,雖欲發現淨空,亦不可得也。世間無知:此指凡、小、外道,惑爲空大,是因緣所生,或執空大,乃自然而有,皆是識心分別計度,遍計執性用事,但有言說,都無真實之義。五空大竟]。
這段有點難,師父再解釋一遍,把它貫穿一遍,阿難,空性是無形的,是因爲色法來襯托出虛空的空性,如舍衛國的室羅筏城,因爲離河太遙遠沒有水,諸刹地利這些王種和地主,以及婆羅門的淨志修行人,和毘舍的商人、首陀的農夫,兼頗羅墮的工藝,旃陀羅的屠夫等等,他們要新立安居的時候,一定要鑿井來求水,否則沒有水喝。當土地移出一尺的時候,則于中現一尺虛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間還得一丈的虛空,虛空的淺深,隨出多少,就是會産生,土挖出來,就顯現虛空。此空爲當因土所出而顯現?或者是因爲鑿而顯現虛空?或者是虛空無因自己産生?阿難,若複這虛空是沒有原因産生的,那麼,還沒有鑿土以前,爲什麼不會現出無礙的空間出來?惟見到大地,迥無通達,可見虛空無因是沒有道理的,是跟土地移動有關系的。如果虛空是因爲鑿土而出,那麼,土出的時候,就應當看到虛空入;如果土先出,卻沒有看到虛空入,怎麼可以說虛空是因爲土而出?如果說虛空無所謂的土出,然後空來入,這種事情不存在,那就表示空跟土並沒有出入相,則應當空跟土並沒有異因,就是相同、不二了。無異就一定是同了,則土出的時候,挖出土的時候,爲什麼沒有挖出虛空?土移動出來的時候,爲什麼沒有看到虛空跟著挖出來?如果空是因爲鑿而出來,這個鑿就可以挖出空的話,應當是挖出虛空才對,不應當是挖出土。意思是這個虛空是因爲鑿而有的話,那麼鑿、挖出,鑿就可以出空,應當不是出土,不應當出土而見空,所以,因鑿出是不對的。
如果說這個空不是因鑿而出現的空,那麼,虛空應當跟鑿沒有關系,爲什麼自己挖出來,在這個時候又可以同時出現空?意思就是鑿挖出來土的這個時候,爲什麼土出,同時又現空?這表示跟鑿有關系,所以,不因鑿出是不對的。這段是因鑿出不對,不因鑿出也不對。因鑿出的話,那挖出虛空,爲什麼挖出土;不因鑿出的話,挖出來的土,又同時現到這個空,表示跟挖還是有關系,跟鑿仍然有關系,因爲挖出土同時見空啊!汝更審谛,谛審谛觀,鑿是人的手隨方運轉,土是因爲地移動、移開,如是這個虛空因何所出呢?鑿的體性是實,虛空是虛的,根本就不相爲用,爲什麼?一個實體,一個空體,本來就不相爲用,非和非合,不應虛空,無從自出,虛空的出是有原因的。如果虛空性圓遍,本不動搖,當知現前的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統統叫做五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阿難,看看虛空就知道並沒有出入。你全然不知,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具之覺,本來就是真體之空;性空真覺,性具之空,就是真體之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衆生心,應所知量,小心眼見小量;大心眼見大量。阿難,如一井空,如一處鑿井所見的虛空,這個虛空會現出一個井,這個井所現的空怎麼樣?非出非入,本不動搖,亦無生滅,跟十方的虛空其實都是平等,十方的虛空跟一井的空其實是一樣;一井的空跟十方的虛空亦複如是。爲什麼?圓滿十方,甯有方所?循衆生的業所發現,世間所知,二乘人和權教菩薩,都認爲這個是因緣,而外道的無因論的自然性,其實這個都是意識形態的一種執著跟分別,不曉得當體即空本來就是如來藏性,沒有能所,根本就沒 有意識心,分別計度其實是不對的,萬法跟這個空都只有言說,沒有實義。
下面這一段很重要,非常重要!《楞嚴經》最重要的就是要你見性,這六根的見性明天要講,太快怕你聽不來,見大跟四大不一樣,見大依根,識是根塵相對産生識,你要分清楚。以前我看有的人講《楞嚴經》的時候,這裏弄不清楚,見大是八識的見精映在六根,所以,見大必依根;識不一樣,識是依于根對塵所産生的念,這個是識。這個太重要了!又很難理解,在七大裏面下面這段相當長,而且是最難理解的,所以,師父認爲這一段是見性根本,是非常重要!下面我們用更長的時間好好的來發揮,才能夠顯現出《楞嚴經》的重要性。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七大即如來藏 周遍法界 第叁》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