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退交互合明也。釋疑:此中第一番交互合明,以眚影合明身界,固是以易知例難知;以身界合明眚影,究屬何意?當知:身界虛妄,固比眚影之難知],就是眼睛看到了這個圓影,這大家都很容易了解;但是,身界虛妄就比較困難了。所以,當知身界虛妄,當然比眼睛的眚影之難知。[而目眚遠因],而眼睛看到這個圓影,它的遠因來探討,[皆是無始見病所成,更不易曉]。無始見病就更微細了,更不容易了解。
[第二番交互合明,以一人所見眚影,合明一國所見災象,固是以易知例難知];當然是以容易了解的來例這個難知的。[以災象合明眚影,究屬何意?當知:災象虛妄,固比妄眚之難知,而眚影遠因,俱是無始見妄所生,更不易曉。第叁番交互合明,以一國災象,合明十方依、正,固是以易知例難知,以十方依、正,合明一國災象,究屬何意?當知:十方依、正虛妄,固比災象之難知,而災象遠因,同是覺明無漏妙心,虛妄病緣,豈人所易曉耶?蓋必交互合明者,要顯本末見病,皆無始無明,以爲其咎,此處預爲發揮,到下文自易明了也。初總標竟]。
打開《楞嚴經》表解:
看左邊——進退合明;看上面——二種妄見叁番進退合明表約例處、結、分屬,交互進退合明。二種妄見——別業妄見、同分妄見。別中之別,例如眚影;別中之同,如身境;同中之別,例如災象;同中之同,例如諸國。現在別中之別(燈影)、別中之同(身境)來討論,意思就是:先討論燈影還有身境。看右邊——約分屬,約交互,分屬就是單進或者是單退,叫做分屬。進以合明,進一人的燈影,因爲眼睛出毛病,來合阿難的身界,一個人眼睛出毛病,等同阿難你本身卡住了無明,不知道內在的身、外在的界是虛妄,一樣不知道,沒有辦法覺察。例汝今以目觀見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其實都是無始以來的見病。
好!約分屬的左邊,底下約交互,交互就是同時講進,還同時講退,一下講進,同時也講退。諸位看!約交互,進退同時討論叫做交互。進退合明——進一人的燈影,就如同阿難你現在的身界;退,阿難你現在不能了解你的身界,就如同一個人的燈影,眼睛出問題的燈影。阿難!你現在是虛妄的根身、器界,你都不知道是無始來的見病,就像一個人眼睛出問題了,有紅熱病,就看到燈影一樣;你看到今天的阿難的身界,就等同眼睛出狀況,因爲阿難你的心,也是無明的見病,而你沒有覺察。所以,退阿難的身界,把範圍再縮小,變成你一人的燈影,皆是無始見病所成。
好!看中間,中間別中之別(燈影),跟同中之別(災象)來討論,看中間,約分屬,約交互的第二組,第二組的上去——有(燈影)還有(災象),看得到吧?別中之別(燈影),還有同中之別(災象),畫下來,約分屬,單進或者單退,單退以合明——退一國的災象,就如同你一個人眼睛有毛病看到的燈影——例彼妄見別業一人。約交互——進退一起討論——退一國的災象,就如同一個人的燈影;進一個人的燈影,就如同一國的災象、災難——皆是無始見妄所成。
再看最後那一對,約分屬,約交互,這裏只討論災象,同中之別還有同中之同,同中之別就是(災象),同中之同就是(諸國),約分屬就是單進或單退,單進,進以合明——進一國災象,合十方依正——例閻浮提叁千洲中,這是進,把範圍再擴大,一個國家再擴大十方法界,擴大叫做進。譬如說:閻浮提叁千洲中,再擴大十方法界就進。最後一行,約交互——進退合明——進一國災象,擴大,十方法界就像一國的災象,都是無始的見病;退十方法界的依正,退回來,等同一國的災難,你看到十方法界種種的妄相,就如同看到一國的災象一樣,就是無始來的見病,同時覺明虛妄病緣。
諸位看最右邊,進跟退,進就是範圍愈來愈大。退就是範圍愈來愈小,叫進退合明。看右側,皆是無始見病所成;皆是無始見妄所成;同是覺明虛妄病緣,這個在強調什麼?在強調無論是別業妄見、同分妄見,都是無始見病。意思是:無始以來,我們都卡住了一層無明在看這個世間,一直輪回,而沒有人指引我們覺悟,沒有!
[午二 別明(分二)]
[未初 例明別業]
[二 例明同分 (未初又分叁)]
[申初 舉能例法牒定眚妄]
[二 就所例法進別合別]
[叁 結見見即離釋迷悶 今初]
這個表格看完了,看完再來的話,就不是很困難了。
經文[阿難!如彼衆生,別業妄見,矚燈光中,所現圓影,雖現似境,終彼見者,目眚所成]。
現在開始來別明了。說:阿難!如彼衆生,就像那一位衆生,別業妄見,只有他眼睛看得到,矚燈光中,所現的圓影,也只有他看得到,雖然這個燈光所現的圓影,好象是實實在在的,好象有那個,雖現似境,似境就是不是真境,雖現相似之境,其實是妄境。終彼見者,終彼就是推究的原因、終究的原因;[彼]是別業的衆生,終彼見者,那是個人眼睛出問題的別業的衆生,目眚所成,就是眼睛出了毛病,所以,才看到五重的圓影。我們現在也是,看到種種的相,花草樹木、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都是無始見病的認同跟執著,而不知道山非山、樹非樹、花非花,不知道山河大地——河非河,星球非星球,都不曉得衆相本空,以爲它是實在的,就産生種種的心態的貪瞋癡,這個就是五重圓影。從五根身,本來就是如來藏性,卻在不生滅的如來藏性裏面,一直見到生滅的妄執、妄分別、妄法執、妄顛倒,今天問題就是出在無始見病。
[此例明別業],這個例明別業妄見,[重舉能例之法,牒定眚見],[牒]就是依據,依據什麼?眚見,就是眼睛有紅熱病,看到這個圓影,來看、來討論,[全體虛妄]。如第二月、如眚影,就是五重圓影,全體是虛妄,[觀佛直呼前之眚影,爲別業妄見,可以證知不是譬喻。要知]道[燈原無影,眚見似有,故雲:如彼衆生,有了別業(目有赤眚),故成妄見];我們今天看出去,都是虛妄不實在的能所。[見已成妄,故矚(看也)燈光中],看這個燈光中,[所以現出五色圓影]。
我們根身本來就是如來藏性,後面講: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我們五陰——色、受、想、行、識,本來就是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可是我們把這個如來藏性加了一層圓影,所以,我們有種種情緒化的。[雖似現前境界,但是幻有,而非實有]。當你體會到這個幻有,有什麼重要性?覺悟到幻,可以疏導自己的情緒,當你不愉快的時候,體會那個幻、不實在的,你的情緒千萬不要受影響,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爲樂,你了解那是幻有,根本就是不實在的,沒有什麼好情緒變化的;雖然知道沒有什麼好情緒變化的,可是,無始劫來那個習氣很難!所以,真正的修行人,要善于疏導自己的情緒。你要了解,但是幻有,而非實有。[其故何也?終彼見者(指病目人),目眚所成故。終者究極之謂也,追究到底,實因別業衆生,目有赤眚所成。合前文見病爲影竟]。
經文,[眚即見勞,非色所造]。
[勞]就是病,眚就是見所成病,瞪發勞相。非色所造,非燈明所造之色,意思就是:燈本來就沒有五色的圓影,燈本來好好的在那邊,哪有五色圓影?一片光明,多出來的那個圓影沒有啊,是你眼睛有毛病,才看出那個燈的圓影。眚即見勞,非色所造,意思:你眼睛有毛病,才看到那個圓影,這絕對不是燈所造出來的顔色。
[首句,重申目眚所成之義。勞即圓影之勞相,謂目有眚病,即見如斯,妄發五色之勞相,不病則無見也。次句重申,雖似前境之義。色指燈上五色,謂此圓影之勞相,非燈上本有之色,亦非燈明所造之色,故曰:“非色所造”。但眚見似有],只有眼睛有毛病看得到,但是,要了解妄體本空、本無,[妄體本無也]。今天我們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花草樹木,統統無體,沒有體性,緣起無自性。[是則所見之圓影,固是目眚所發之勞相,即能見之眚見,亦是菩提心中,瞪發勞相,合前影見俱眚]。是一樣的道理。
經文[然見眚者,終無見咎]。
但是,如果有人能夠見到眼睛的毛病,這個時候眼睛就沒毛病了,所以,終無見咎,終無見性之病。然見眚者,終無見咎就是:如果有一個人,能夠看到眼睛的毛病好了,就看不到圓影、圓光、圓影的出現,終無見性的種種毛病了,見性無病了。一個人豁然開悟,大徹大悟,無明破了,一切無始劫來見病統統除掉,所看就絕對一真,一切法無相無生,平等無二。
[此明真見無病。然字轉語之辭。見眚者:即能見此眚之真體,由來無病,終不墮眚病之中,故曰:“終無見咎”。咎即病也。以眚不能自見其眚],有毛病的眼睛,當然沒有辦法發現那個有毛病的眼睛。[今既見眚,自體即離眚妄;如人墮水],就像一個人落入水中。[一經見水],只要看到水,就是離水。知道吧!意思就是:一個人在迷糊當中,只要有一天醒過來了,他就不在迷中了。一個人墮入水中,拉起來的時候,看到水就是離開水了;一個人看到自己以前迷,這個時候就是悟。[則身已離水。合前]面[見眚非病。下文覺所覺眚],[覺]就是真覺;所覺,就是能緣、所緣,就是見相二分,這個[所覺]是兩個:能、所的意思,你不要講:上面這個[覺]是能,[所覺]是所,這不對的!上面這個[覺]是真覺,真覺覺悟到能緣、所緣盡不可得,見相二分都是來自于自體分。所以,覺所覺眚就是:真覺覺悟到能所平等不二。
[覺非眚中];這個真覺就不會墮入眚中了。[又彼見真精,性非眚者],當我們這個見性,純一無雜的真精,那個如來藏性,並沒有任何的見病,所以,如來藏性絕對不是帶有見病、無明的見。[皆指真見之體]。體本無生滅,[初舉能例法牒定眚妄竟]。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意識心,識心無體,因性而有,因識體——識的體性而有。所以,我們了解說妄識本來…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同分妄見•別業妄見 第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