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同分妄見•別業妄見 第二▪P7

  ..續本文上一頁這個世界,只是看到影像而已,沒有實體。[若不了身界是妄,當觀燈影;不了燈影,當觀二月。即二月之非有,了燈影之無實;即燈影之無實,悟身界之虛妄]。所以,叁界都是虛妄,身心、世界、宇宙純一幻化,大幻事,我們在幻化當中迷失了。所以,科學家、哲學家、藝術學家、音樂學家,都對人類有所貢獻;可是,他們的貢獻是有限性的,因爲沒辦法解決生命的究竟義和煩惱,只有佛,佛悟道了,而這些科學家、哲學家、藝術學家都沒有辦法,唯佛悟到究竟。我們不是否定這些專家:物理學家、化學家、音樂學家、藝術學家、語言學家,我們不是否定他,而是說他對人類有所貢獻,但問題不能解決究竟的問題;解決究竟的問題還是要佛法。悟身即是虛妄,[境既是妄,見亦非真],境界當然是妄了,是見所影現出來的,真心所影現出來的,見當然也不是真了。

  [識此見精非真,是名見見];第一個[見]就是真見,真見就真正的見到了妄見,就放下了妄,是名見見就是:真見見到了妄見了,那當然妄就消失了。這個時候,[能見見者],能見到妄見的。真見[自非是妄],真見非是妄見,自非是妄就是:真見自然非是妄見。再講一遍:識此見精非真,了解這個帶少分妄的見性,這見精不是真正的純一真心,這個時候,你就用真見見到了妄見;能見到妄見,那麼,真見當然就不墮于妄見。[故前雲:見非是見],真見非是妄見,第一個[見]是真見,真見非是妄見,[後雲:]真[覺非眚中]。真覺非眚,就是無明見病,真覺非無明見病之中,就是絕對不會墮入無明,真覺之心就絕非墮入無明。[初別業妄見竟]。

  好!再加歸一下,恢複一下,剛剛這一段在講什麼?好!諸位!現在點一盞印度的油燈,正常人的眼睛看,這個燈就是光明,就是燈明。另外一個病眼,眼睛有毛病的,叫做紅眼病的,看這個燈,看到這盞燈的燈光以外,光明以外,還出現五重光影、圓影,現在就在討論這個圓影到底是從燈來嗎?還是見來?統統不是,不是燈來,也不是見來;但是,也不能離燈而有,也不能離見而有,而這個五重圓影從哪裏來?從緣起幻化出來的。

  好!再來,恢複到正常的眼睛,正常的眼睛看了這盞燈,只有光明,佛菩薩悟道,他用真智,看到緣起性空的道理,一切法本自無生,所以,菩薩見到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沒有花、沒有樹、沒有山河大地、沒有日月星辰,唯一真心,用真智見到一切法,本身緣起就是性空,只有清淨自性在作用。所以,唯是一心,更無別物,佛菩薩看這個。煩惱的衆生看,用有毛病的眼睛看這一盞燈,除了看到這盞燈,旁邊還有光圈,這個光圈就表示五蘊身,以爲五蘊身是真的;以爲五塵是真的;以爲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是真的。真的燈,其實就是無生的理;可是我們對無生的理不知道,因爲一念無明,眼睛有毛病得紅熱病,看到這個無生理,看不清楚它是無生,卻看到有;真理看不到,卻看到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花草樹木、山河大地。現在問題就是這樣。

  悟道以後,看到了花,它就非花,所以,佛說花,即非花,是名花。悟道了以後,站在破相的角度,叫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站在真心的角度,凡所有相,都是真心的影現,只要你如如不動,真心就顯現,說相,方便說;說無相,是透視它不實在性。所以,就變成怎麼樣?離一切相,即一切相,真心離一切相。什麼是真心?離開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花相、樹相、山河大地相、日月星辰相,統統離,離一切宇宙之相;

  真心是什麼?真心就是我相當下,就是人相、衆生相、壽者相,不離當下,就是花相、樹相、山河大地相、日月星辰相,有無量無邊的相,它統統是真心。簡單講:你只要透視它的不實在性,但莫住著,隨緣度日,如如不動過日子,你一切都無礙,不必離開現實的社會,另外去追求什麼叫做快樂跟幸福,就在當下。如果你能夠找到清淨心,所有的法統統是本性,沒有例外。不必刻意的說:我要放下,我要放下!真心是完全破除執著,心的原態,恢複,叫做性相一如,恢複心的原態就是佛。我們因爲太容易受影響,內在的欲望、執著受影響,再加上外在的同分妄見;內在的別業妄見已經影響我們很大了,再別業妄見所顯現出來的同分妄見,所以,整個迷失了人生觀,別業妄見迷失了人生觀,同分妄見迷失了宇宙觀,也不曉得人生觀是妄、宇宙觀是妄,沒有能觀,沒有所觀。

  所以,你只要進入佛法,哪怕你心中有所創傷,把過去以前的告訴自己:此是妄!記得原諒衆生,寬恕衆生,用大慈大悲、平等的心,對待每一個衆生,永遠不必去談論衆生的缺點。爲什麼?很簡單,因爲衆生都有別業妄見、同分妄見,不管他走到哪裏,他沒有執著,他不是人,他是佛!只有佛走到哪裏統統解脫;而衆生不管你走到哪裏,包括你睡覺、包括你的同事,他一定會起爭執。所以,你用這個佛的角度來看衆生,你同情他、憐愍他、寬恕他,這個就是真正走入佛道的人。如果你跟衆生斤斤計較、爭吵不休,那你跟他沒什麼兩樣,你不是一個解脫的聖人,也不是邁向于佛道。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同分妄見•別業妄見 第二》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