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同分妄見•別業妄見 第叁

  講題:同分妄見·別業妄見

  日期:2009.5.15-2009.5.23

  片數:共5片(本片爲第3片)DVD

  [午二 同分妄見(分二)]

  [未初 征陳所見 二了無其實 今初]

  昨天我們講別業妄見,別業妄見是惑現,同時加上業招;這個同分妄見只有惑現,沒有業招。也就是說:日月星辰、花草樹木、山河大地,都是我們的同分妄見,也就是看出去的環境、依報大略相同,人類的感受幾乎沒有什麼不同;但是,還是有不同,因爲同分妄見也是由別業妄見而影現出來的,雖是同分妄見,其實是各個的別業妄見所顯現的。所以,山河大地、花草樹木對每一個人的感受、受用也是不一樣。所以,雖然說是同分妄見,其實也是別業妄見;這個同分妄見跟別業妄見它有交叉,所以,不一定站在哪一個角度。譬如說我們這個講堂,從每一個人的角度來看,有別業妄見,也有同分妄見,講堂每一個人的看法都不太一樣;但是,共同使用這個文殊講堂,那麼,以這個文殊講堂爲一個單位,叫做別業妄見的話,整個高雄市就是同分妄見。所以,看你的時空列出來的範圍,一直往外推。時空性的不同,別業跟共業沒有一定的區分,很難講!但是,站在大原則上,別業妄見通常是指屬于個人,含有業感、業招;同分妄見含有共同性的看法、感覺、感受、認同度。所以,大原則掌握住;但其實這裏面有交叉,複雜性的。

  經文[雲何名爲同分妄見?阿難!此閻浮提,除大海水,中間平陸有叁千洲。正中大洲,東西括量,大國凡有二千叁百,其余小洲,在諸海中,其間或有叁兩百國,或一、或二,至于叁十、四十、五十]。

  這個是佛當時在世在闡述當時的位置,當時候的國是很小的,以北印度來講,就分成十六國,如果是以前,臺灣這一塊小土地就會分成好幾國。以前的國是四個城門圍起來就叫做一國,所以,它的範圍非常小;但是,有某些國範圍是很大的。你到臺北市去看,它就是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對不對?如果在以前,這個就算是一國。所以,以前的國它很小,因此國家很多。現在的國就不一樣了,現在的國家就很大,像中國大陸一個國家,差不多比歐洲國家還大!所以,我們要了解,兩千五百年前,佛陀所講的這個陸地、國,跟現在是不一樣的。

  [初句是征,阿難下陳其所見。此閻浮提,是須彌山南面洲名],須彌山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喜馬拉雅山;這是有人主張這樣子,有人不然,所以,須彌山是一個爭論之點。[此洲多閻浮提樹,故以立名。歐、亞各洲,都屬南洲。除大海水者:四大部洲,俱在鹹水海之中,除大海水,中間平原廣陸,爲陸居衆生所依止者,有叁千洲]。這個[洲]就是我們所講的島、陸地,有叁千洲。[正中大洲],就是大的島嶼,或者大的陸地。[乃閻浮提中心點,東西括量(平聲),略南北二字,含在其中,自東南徂西],[徂]就是往,或者是去。從東到西,[由南及北,包括量計,大國凡有二千叁百,小國則不計也]。我們現在全世界的國家,也不過二百個,以前就有二千叁百個,所以,以前的國家是很小很小;我們知道個概念就行,沒有一定要怎麼樣去解讀。[其余小洲,皆布在大洲之外],就是小島了,[亦在堿海之中,其間洲之大小不一],這中間的陸地,[洲]就是陸地,有大的陸地、小的陸地,就不一定。[大者或有叁百國,二百國,小者或一國、二國,中者或叁、四、五十不等]。叁十、四十、五十都不一定。

  經文,[阿難!若複此中,有一小洲,只有兩國,惟一國人,同感惡緣,則彼小洲,當土衆生,睹見也諸一切,不祥境界:或見二日,或見兩月,其中乃至暈、適、佩、玦、彗、孛、飛、流、負、耳、虹、蜺,種種惡相]。

  師父解釋一下:阿難!若複在這裏面,有一塊小陸地,這小陸地就平分,只有兩個國家,同在一塊陸地上,這其中只有一個國家感受到惡的因緣、災難。有災難的這個小國,當土的衆生,這個國家的衆生,會睹諸一切,就是見到種種不祥的境界,有時候看到兩個太陽或者是兩個月亮,其中乃至看到種種不祥的,暈、適、偑、玦,這是形容月亮周圍的氣,種種的惡氣,黑氣、白氣;彗、孛、飛、流,這是形容星星的光芒,放射的不一樣;負、耳、虹、蜺,這是形容太陽。所以,前面四個字,形容月亮四周圍的光氣、惡相,彗、孛、飛、流是形容星星的惡相,像彗星、掃帚星等等,種種惡的現象;負、耳、虹、蜺,這是形容太陽四周圍的陰陽之氣,種種惡相。

  師父先簡單解釋一下:暈、適、偑、玦,這是形容月亮周圍的種種氣,惡氣環匝,環匝就是整個圍繞起來,叫做暈,就是惡氣比較重的,環繞起來。黑氣薄蝕,薄薄的一層黑氣叫做適,這個[適]就是昏、暗的意思。惡氣環匝就比較嚴重于暈;黑氣如果是薄蝕,這個稍微比較輕微,但是,還是昏。白氣在旁如衡璜,衡璜就是半璧形的玉,曰佩。它在形容什麼?月亮這樣子,半壁形,月環切成一半,也就是月亮在這邊,兩個朝外弧度的半月,這樣弧度的惡氣環繞在月亮的,這個叫做佩。

  [玦]呢?月亮外面有環把月亮包起來,向內弧的,把月亮包起來的叫做玦,兩個半弧度分別往外的就叫做佩。彗、孛、飛、流,是指星星的惡相,這個彗,我們常講的叫做彗星,帶有尾巴,形狀像掃帚的,俗稱掃帚星。譬如說哈雷彗星這樣跑過去,它拖著一條尾巴,這個亮度是拖在後面的,如果你有稍微一點天文的知識,都知道這個是水氣,水氣遇到熱所放射出來的一個光芒。因爲隕石本身上面有水氣,消氣高速的劃過虛空産生熱,熱會蒸發彗星上面的水氣,所以,你一看,它會燃燒放出這個水氣,所以,我們在地上看上去的時候,它會變成拖著一條光。這個時候就叫做彗。

  [孛]不是這樣子的,是星星有很強的光芒向周圍射出去,光芒往外放;慢慢的去理解古時候的用字。[飛]就是從虛空劃過;[流]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往下降,下注,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這個隕星,星星殒落。彗、孛、飛、流、負、耳、虹、蜺,光芒遍指是彗;俗呼掃帚星。芒氣四出曰孛,這個字也可以念bo兩種讀音;絕迹橫去,就是從空中過去,曰飛;光相下注,就是殒星降落,下注叫做流;此皆是星辰災相,星辰種種災相。負耳虹蜺,都是太陽旁邊的種種氣所造成的。也是一種惡的現象。負耳虹蜺,種種惡相者:負耳乃陰陽之氣,如弓之背日,前面那個是針對月亮,現在是針對太陽。太陽旁邊的氣,如弓之背,就是月亮的佩的氣,是弓箭倒背著,叫做負;如玦之傍,就是把太陽包起來,如玦之傍日者,太陽旁邊的氣包起來的。

  映日而晨出者名爲虹,這個[虹]就是太陽的光線,照射于浮遊的空中的水氣,因爲反射而生的彩色的弧形狀,叫做虹。這個早上跟晚上又有一點不一樣,早上晨出叫做虹,映日而出的這個叫做虹;對日而暮現的、黃昏才出現的,這個叫蜺;雄的叫做虹,雌的叫做蜺,這些都是陰陽的災象,看到這些現象,國家就會有種種的問題,國土就會種種的災難。這樣簡單介紹以後,好!我再念一遍,再來解釋小字:阿難!若複此中,有一小洲,一個小小的島、陸地,只有兩個國,但是,只有一個國家,看到、感受到種種的惡緣、惡相、災難,種種的天文惡相,或者是月亮、或者是太陽,或者是星星,種種惡相。則彼小洲,當土衆生,睹見一切不祥的境界。

  有時候會看到二個太陽,有時候會看到二個月亮。其中乃至于月亮産生四周圍有光氣、有惡氣的,這個叫做暈;月亮旁邊黑氣蓋住的,這個叫做適。月亮旁邊的氣,背著弓箭形的,叫做佩;那麼,包起來的,像玉佩斷了一半包起來的,叫做玦。帶著尾巴的光芒,叫做彗星;光芒四出的叫做孛星;從虛空飛過的叫做飛星;從空中下降的叫做流星。太陽旁邊有陰陽之氣,背對著太陽,如弓箭倒背的,這個是負;包著太陽的,這個叫做耳;虹跟蜺就是映著太陽的光,虹是早上,蜺是暮現,下午的;蜺跟霓字是通用的,種種的惡相。這樣看了,底下的注解就好解釋了。

  [此災象,亦不是喻,乃舉同分中之別分],就是共業中的不共業,[別分]就是不共業。雖然住在同一塊陸地,不同的國家,看到的卻不一樣,所以,這個叫做共業中的別業。[易知之法,例彼同分難知之法],來推演、推論難知之法。[令難知者,亦易知也。別舉此閻浮提洲中,有一小洲],一點點小陸地,[只有兩國],這兩個國家當然是很小啦。[以有兩國,所見不同,方可驗知,同分妄見。惟一國人,同感惡緣者:兩國同洲],同一個陸地,[心行不同],有一個國家是作惡,有一個國家行善的人多。

  [惟獨一國人,同感惡緣。注意“感”字,乃依因感果],所以,一切衆生共同造的業,必須共同承擔。[感應不忒],[忒]就是差錯,一點都不會差錯。因果比電腦更准,菩薩畏因,衆生畏果。[由妄惑爲能感之惡因,而災象爲所感之惡緣。故彼小洲,當土衆生,依妄惑妄現,種種不祥境界,爲與本國衆生同見,鄰國不見,故知乃由妄惑,妄現咎征],妄現種種的不祥的征兆。[惟應此國,不應彼國]。現在就是講國運要昌隆,人有命運,國家有國運。

  [或見二日],或者是看到兩個太陽,[或見兩月者],兩個月亮。[儒雲:“天無二日”,既見二日、兩月,自非吉祥之兆。如夏桀之亡,兩日並照是也。其中乃至超略其余。惡氣環匝曰暈;黑氣薄蝕曰適;適昏也。白氣在旁如衡璜],衡璜就是半壁形的玉;這個[璜]就是半壁形的玉,玉,只有一半。白氣在旁如衡璜[曰佩];[佩]就是氣的形態,是指形狀,如半璧形的玉。[如半環]往內包的[曰玦];像環形可是有缺口的玉佩,叫做玦。[此日月之災象也],但是,這裏是指月亮。[如月暈七重],月亮有種種七重惡氣。[漢高祖在平城,有重圍之難],一層一層被圍住之難。[彗孛飛流,負耳虹霓者:光芒遍指曰…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同分妄見•別業妄見 第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