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同分妄见•别业妄见 第三

  讲题:同分妄见·别业妄见

  日期:2009.5.15-2009.5.23

  片数:共5片(本片为第3片)DVD

  [午二 同分妄见(分二)]

  [未初 征陈所见 二了无其实 今初]

  昨天我们讲别业妄见,别业妄见是惑现,同时加上业招;这个同分妄见只有惑现,没有业招。也就是说: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山河大地,都是我们的同分妄见,也就是看出去的环境、依报大略相同,人类的感受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但是,还是有不同,因为同分妄见也是由别业妄见而影现出来的,虽是同分妄见,其实是各个的别业妄见所显现的。所以,山河大地、花草树木对每一个人的感受、受用也是不一样。所以,虽然说是同分妄见,其实也是别业妄见;这个同分妄见跟别业妄见它有交叉,所以,不一定站在哪一个角度。譬如说我们这个讲堂,从每一个人的角度来看,有别业妄见,也有同分妄见,讲堂每一个人的看法都不太一样;但是,共同使用这个文殊讲堂,那么,以这个文殊讲堂为一个单位,叫做别业妄见的话,整个高雄市就是同分妄见。所以,看你的时空列出来的范围,一直往外推。时空性的不同,别业跟共业没有一定的区分,很难讲!但是,站在大原则上,别业妄见通常是指属于个人,含有业感、业招;同分妄见含有共同性的看法、感觉、感受、认同度。所以,大原则掌握住;但其实这里面有交叉,复杂性的。

  经文[云何名为同分妄见?阿难!此阎浮提,除大海水,中间平陆有三千洲。正中大洲,东西括量,大国凡有二千三百,其余小洲,在诸海中,其间或有三两百国,或一、或二,至于三十、四十、五十]。

  这个是佛当时在世在阐述当时的位置,当时候的国是很小的,以北印度来讲,就分成十六国,如果是以前,台湾这一块小土地就会分成好几国。以前的国是四个城门围起来就叫做一国,所以,它的范围非常小;但是,有某些国范围是很大的。你到台北市去看,它就是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对不对?如果在以前,这个就算是一国。所以,以前的国它很小,因此国家很多。现在的国就不一样了,现在的国家就很大,像中国大陆一个国家,差不多比欧洲国家还大!所以,我们要了解,两千五百年前,佛陀所讲的这个陆地、国,跟现在是不一样的。

  [初句是征,阿难下陈其所见。此阎浮提,是须弥山南面洲名],须弥山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喜马拉雅山;这是有人主张这样子,有人不然,所以,须弥山是一个争论之点。[此洲多阎浮提树,故以立名。欧、亚各洲,都属南洲。除大海水者:四大部洲,俱在咸水海之中,除大海水,中间平原广陆,为陆居众生所依止者,有三千洲]。这个[洲]就是我们所讲的岛、陆地,有三千洲。[正中大洲],就是大的岛屿,或者大的陆地。[乃阎浮提中心点,东西括量(平声),略南北二字,含在其中,自东南徂西],[徂]就是往,或者是去。从东到西,[由南及北,包括量计,大国凡有二千三百,小国则不计也]。我们现在全世界的国家,也不过二百个,以前就有二千三百个,所以,以前的国家是很小很小;我们知道个概念就行,没有一定要怎么样去解读。[其余小洲,皆布在大洲之外],就是小岛了,[亦在碱海之中,其间洲之大小不一],这中间的陆地,[洲]就是陆地,有大的陆地、小的陆地,就不一定。[大者或有三百国,二百国,小者或一国、二国,中者或三、四、五十不等]。三十、四十、五十都不一定。

  经文,[阿难!若复此中,有一小洲,只有两国,惟一国人,同感恶缘,则彼小洲,当土众生,睹见也诸一切,不祥境界:或见二日,或见两月,其中乃至晕、适、佩、玦、彗、孛、飞、流、负、耳、虹、蜺,种种恶相]。

  师父解释一下:阿难!若复在这里面,有一块小陆地,这小陆地就平分,只有两个国家,同在一块陆地上,这其中只有一个国家感受到恶的因缘、灾难。有灾难的这个小国,当土的众生,这个国家的众生,会睹诸一切,就是见到种种不祥的境界,有时候看到两个太阳或者是两个月亮,其中乃至看到种种不祥的,晕、适、偑、玦,这是形容月亮周围的气,种种的恶气,黑气、白气;彗、孛、飞、流,这是形容星星的光芒,放射的不一样;负、耳、虹、蜺,这是形容太阳。所以,前面四个字,形容月亮四周围的光气、恶相,彗、孛、飞、流是形容星星的恶相,像彗星、扫帚星等等,种种恶的现象;负、耳、虹、蜺,这是形容太阳四周围的阴阳之气,种种恶相。

  师父先简单解释一下:晕、适、偑、玦,这是形容月亮周围的种种气,恶气环匝,环匝就是整个围绕起来,叫做晕,就是恶气比较重的,环绕起来。黑气薄蚀,薄薄的一层黑气叫做适,这个[适]就是昏、暗的意思。恶气环匝就比较严重于晕;黑气如果是薄蚀,这个稍微比较轻微,但是,还是昏。白气在旁如衡璜,衡璜就是半璧形的玉,曰佩。它在形容什么?月亮这样子,半壁形,月环切成一半,也就是月亮在这边,两个朝外弧度的半月,这样弧度的恶气环绕在月亮的,这个叫做佩。

  [玦]呢?月亮外面有环把月亮包起来,向内弧的,把月亮包起来的叫做玦,两个半弧度分别往外的就叫做佩。彗、孛、飞、流,是指星星的恶相,这个彗,我们常讲的叫做彗星,带有尾巴,形状像扫帚的,俗称扫帚星。譬如说哈雷彗星这样跑过去,它拖着一条尾巴,这个亮度是拖在后面的,如果你有稍微一点天文的知识,都知道这个是水气,水气遇到热所放射出来的一个光芒。因为陨石本身上面有水气,消气高速的划过虚空产生热,热会蒸发彗星上面的水气,所以,你一看,它会燃烧放出这个水气,所以,我们在地上看上去的时候,它会变成拖着一条光。这个时候就叫做彗。

  [孛]不是这样子的,是星星有很强的光芒向周围射出去,光芒往外放;慢慢的去理解古时候的用字。[飞]就是从虚空划过;[流]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往下降,下注,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这个陨星,星星殒落。彗、孛、飞、流、负、耳、虹、蜺,光芒遍指是彗;俗呼扫帚星。芒气四出曰孛,这个字也可以念bo两种读音;绝迹横去,就是从空中过去,曰飞;光相下注,就是殒星降落,下注叫做流;此皆是星辰灾相,星辰种种灾相。负耳虹蜺,都是太阳旁边的种种气所造成的。也是一种恶的现象。负耳虹蜺,种种恶相者:负耳乃阴阳之气,如弓之背日,前面那个是针对月亮,现在是针对太阳。太阳旁边的气,如弓之背,就是月亮的佩的气,是弓箭倒背着,叫做负;如玦之傍,就是把太阳包起来,如玦之傍日者,太阳旁边的气包起来的。

  映日而晨出者名为虹,这个[虹]就是太阳的光线,照射于浮游的空中的水气,因为反射而生的彩色的弧形状,叫做虹。这个早上跟晚上又有一点不一样,早上晨出叫做虹,映日而出的这个叫做虹;对日而暮现的、黄昏才出现的,这个叫蜺;雄的叫做虹,雌的叫做蜺,这些都是阴阳的灾象,看到这些现象,国家就会有种种的问题,国土就会种种的灾难。这样简单介绍以后,好!我再念一遍,再来解释小字:阿难!若复此中,有一小洲,一个小小的岛、陆地,只有两个国,但是,只有一个国家,看到、感受到种种的恶缘、恶相、灾难,种种的天文恶相,或者是月亮、或者是太阳,或者是星星,种种恶相。则彼小洲,当土众生,睹见一切不祥的境界。

  有时候会看到二个太阳,有时候会看到二个月亮。其中乃至于月亮产生四周围有光气、有恶气的,这个叫做晕;月亮旁边黑气盖住的,这个叫做适。月亮旁边的气,背着弓箭形的,叫做佩;那么,包起来的,像玉佩断了一半包起来的,叫做玦。带着尾巴的光芒,叫做彗星;光芒四出的叫做孛星;从虚空飞过的叫做飞星;从空中下降的叫做流星。太阳旁边有阴阳之气,背对着太阳,如弓箭倒背的,这个是负;包着太阳的,这个叫做耳;虹跟蜺就是映着太阳的光,虹是早上,蜺是暮现,下午的;蜺跟霓字是通用的,种种的恶相。这样看了,底下的注解就好解释了。

  [此灾象,亦不是喻,乃举同分中之别分],就是共业中的不共业,[别分]就是不共业。虽然住在同一块陆地,不同的国家,看到的却不一样,所以,这个叫做共业中的别业。[易知之法,例彼同分难知之法],来推演、推论难知之法。[令难知者,亦易知也。别举此阎浮提洲中,有一小洲],一点点小陆地,[只有两国],这两个国家当然是很小啦。[以有两国,所见不同,方可验知,同分妄见。惟一国人,同感恶缘者:两国同洲],同一个陆地,[心行不同],有一个国家是作恶,有一个国家行善的人多。

  [惟独一国人,同感恶缘。注意“感”字,乃依因感果],所以,一切众生共同造的业,必须共同承担。[感应不忒],[忒]就是差错,一点都不会差错。因果比电脑更准,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由妄惑为能感之恶因,而灾象为所感之恶缘。故彼小洲,当土众生,依妄惑妄现,种种不祥境界,为与本国众生同见,邻国不见,故知乃由妄惑,妄现咎征],妄现种种的不祥的征兆。[惟应此国,不应彼国]。现在就是讲国运要昌隆,人有命运,国家有国运。

  [或见二日],或者是看到两个太阳,[或见两月者],两个月亮。[儒云:“天无二日”,既见二日、两月,自非吉祥之兆。如夏桀之亡,两日并照是也。其中乃至超略其余。恶气环匝曰晕;黑气薄蚀曰适;适昏也。白气在旁如衡璜],衡璜就是半壁形的玉;这个[璜]就是半壁形的玉,玉,只有一半。白气在旁如衡璜[曰佩];[佩]就是气的形态,是指形状,如半璧形的玉。[如半环]往内包的[曰玦];像环形可是有缺口的玉佩,叫做玦。[此日月之灾象也],但是,这里是指月亮。[如月晕七重],月亮有种种七重恶气。[汉高祖在平城,有重围之难],一层一层被围住之难。[彗孛飞流,负耳虹霓者:光芒遍指曰…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同分妄见•别业妄见 第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