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实在的,来比喻这个别见?[类]就是比类发明眚影之别见?别业妄见呢?这句话问的好!就是说:我们这个色身,还有外界的环境,大家都同住共见,这个是的的确确的,为什么比类那个不实在的眚影、别业妄见呢?这个是不是比类不对呢?
[答:众生依自心法界,而迷起梦境],所以,我们现在都在作梦,放下,梦就醒了,就是这么简单!那个放下是真的放下,完全进入绝对的真空状态。[法界唯心,梦境非有,故为别为妄,见同众人,不过业同同见耳],我们造的业相同,大家同见;大家同见,虽是同见,其实是各个别业。[岂同外教共一而实有乎]?你说外道讲山河大地共同一个,以为是共一,在佛教不是这样。底下就比喻得最好:[譬如千灯一室],一个房间里面摆了一千个灯,共一室,这灯一照,好象一种光,其实是千灯,各个灯所照的,对不对?[虽同处而各别光满];你看,我们这个灯那么多,上面看有多少要照,文殊讲堂讲经的,抬头一望,哇!灯这么多,你知道你的光从哪一盏灯照下来的吗?你能分别吗?不行!对不对?你伸手掌,看得到手掌,你能够分辨说哪一盏灯才照到我的手?综合了,看到的是同一种光。同一种光,看起来同一种,其实是怎么样?各个光,每一个光。
我们现在就是这样子,看了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好象是同一个,其实是什么?是各个的别业妄见,只是一分相同的同分妄见。知道吗?佛法真是奥妙![又如群翳观灯],众多人的眼睛有毛病,看这盏灯,[似同轮而实各病];看起来好象都有五轮的圆影,其实是每一个人眼睛都有毛病。诸位!看了山河大地,好象共一个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其实是各个无明的见病。这个就有好处了,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心里摆平了,就全世界都平了,这个好修!所以,你要改变别人是不可能的,众生的见病是很刚强难化的,你不用、不需要改变别人,你怎么样?改变自己就好,心里这一盏无明的见病把它摆平了,世界就平,就无一法不平。
这个有好处,了解这个道理:喔!问题出在我自己,我把我自己修养的好,众生的缺点看到当作没看到;众生的是非,听到当作没有听到,天地万物跟我都没事,因为见性独立存在嘛!所有的问题,既然是自心性的问题,那么,我一定要给自己解脱的机会,放下,放下直通菩提之道,没有别的,就是你自心性上见病的问题,你没有办法改变众生的见病,改变自己的见病总可以。对不对?所以,改变自己的观念,放下;如果你体悟到,也没有东西可以放下,日子很好过!似同轮而实各病,[及其一人病愈,只消一人之轮],如果有一个人成佛,没有办法改变所有的众生,只能改变一个人的心境,只消一个人的轮,[轮]就是五光的圆影。譬如说成佛,那只有一个人成佛,只有一个人成佛,你没有办法改变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没有办法把它变成净土的;要所有的人同时成佛,那不得了了!这个就不叫做娑婆世界,这个叫做诸佛净土。
在座诸位!有的人讲:要把人间变成佛国、变成佛的净土。发愿虽好、愿力虽好,我们赞叹;但是,怎么样?不可能!众生的贪瞋痴有多重?你讲两句就翻脸了!触碰到一点敏感的问题,他就会让你死的,为了一个停车格可以杀人、放火的;跟他无缘无故,只要一言不合,就开车撞死你了;为了领那个保险金,害死对方!这个娑婆世界,像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有的法师想要把这个人间变成净土,不可能!应该讲:难如登天,一切众生贪瞋痴那么严重,你怎么去改变他?能够改变我们有缘的众生,就算不错了!
我的话:我只能改变跟师父有缘的众生,让他契入佛性;我没有能力改变这些没有缘的众生,就是佛来也没有办法、菩萨来也没有办法!因此我们要很了解,佛菩萨加被我们,力量有限,我们要加被自己,力量就无限。也可以说:佛菩萨的威力无限;但是,你不开采自己的心性,力道不大,相应不起来。佛菩萨就像一个大磁场、大磁铁,可是,你自己如果不把自己变成一块铁,吸不过去的。所以,净土法门,话说是靠佛力;但是,终究还是免不了要自力,自己的力量。如果把净土法门讲得很简单,说:我只要念佛,不改变自己的贪瞋痴,阿弥陀佛临命终一定会来接引。
诸位!贪瞋痴就是心灵的绝缘体,因为你心中没佛,是嘴巴在念佛,不改变你的心性、不改变你的心境,你没有把这个心、把你本身变成一块大磁铁,可以吸过去的铁,佛怎么接引你啊?研究净土法门的人,应当了解净土的思想,以免误导众生,把它看得太简单了。净土法门里面讲得很清楚:若一日到七日,注意那四个字:[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三昧的功夫。你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净念相继,入三摩地,三摩地就是三昧,就成就菩提之道了,斯为菩提,这个才是真的菩提。都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我们看经典都看到一半,都故意不把那个难的看清楚。
话讲回来,譬如说: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如果佛有这么大的神通本领,这些阿罗汉为什么要自修、要自我观照!佛为什么不说:你们好好的放下,临命终靠我就好?佛靠得住吗?可以变成我们增上缘,能够变成我们的亲因缘吗?这两个问题要弄得很清楚啊!佛能变成我们的增上缘,来加被我们;能变成我们的亲因缘吗?亲因缘要靠自己!对不对?所以,把净土法门讲得太过简单的,实在是有时候会误了众生![你念佛就可以往生!]你只能说:这个法师慈悲,是一种善巧方便的勉励,就像小孩子念佛就有糖果吃一样的.
在临命终可不是这样子的,你在病苦的时候,有没有失去正念?你在欲望现前的时候,有没有失去正念?你在贪吃、好吃的东西现前的时候,你有没有失去正念?你现在碰到一点小事情,烦恼都不断,你临命终都没有办法掌握自己!现在活着都没掌控自己,临命终你有把握吗?临命终那个要一心不乱,佛号不断。所以,不能把净土法门讲得很容易、很简单;讲的很容易、很简单,那是为了鼓励这些年岁很大的人,这老菩萨来,你叫他听这个《楞严经》,他没有办法,说:老菩萨,你就好好的念佛,有希望往生极乐世界!这是我们出家人慈悲这样鼓励的,那么,对于年轻人、知识青年,还要很久才会往生的,要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才会往生的,要好好的告诉他真相:往生净土需要你亲因缘,就是你发自内心里面的坚定,念佛一心不乱。所以,这个听经闻法,以后理念清楚了,才知道说我们要稳扎、稳打,要取得上品上生。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同分妄见•别业妄见 第三》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