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同分妄见•别业妄见 第三▪P2

  ..续本文上一页彗;俗呼扫帚星。芒气四出曰孛;绝迹横去],从空中飞过去[曰飞];绝迹横去叫做飞。[光相下注曰流];我们现在人很容易了解,流星、流星就是这个。[此皆星辰灾象。如宋襄公时,星陨如雨,秦始皇时,彗星遍出]。这个都是不好的。

  [宋景公时,荧惑在心,景公惧],这个荧惑在心,不是说迷惑在我们的心里,不是这个意思,完全跟你想像的是不一样。荧惑,[荧]它是火星,这个[心]不是我们那个人体的心,这个[心]是正中间的位置,天之正位,古时候天文学家把天分成二十八星宿,古代的天文学家,把黄道,黄道就是太阳和月亮所绕过、所经过的天区,来区分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座;二十八个星座不是二十八颗星喔,是二十八个区域,东、南、西、北各有七个区域,每个区域不是不止一颗星。所以,在天文学家,把它划分成二十八个星座,就是二十八星宿,就是二十八个区域,四方各有七宿xiu。二十八星宿把天文、虚空当中,人类所能看得到的这些星球,分二十八个区域。古时候的天文当然跟现在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现在都可以发射太空船、发射哈伯望远镜,毫无障碍!以前都是用肉眼。

  宋朝的时候,哪有办法发明这个天文望远镜?都是用肉眼这样看。现在不一样,现在发射那个哈伯望远镜,在这个地球的上空的轨道,很高的地方,没有高山、空气的阻隔,完全可以看得很清楚,而且把这个相片往太空站传送回来,现在可以到达几亿光年的距离;光年就是距离,用太阳的光速跑了几亿年啊!宋朝的这个天文学家,距离我们今天才一千年左右,就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了,我们现在很方便了,大家天文知识非常丰富。

  这个荧惑在心的这个心宿是二十八宿之一,苍龙七宿的第五宿;苍龙就是东方。东方七星宿的第五星宿,有星星三颗,宋史天文志,宋朝的历史天文志;[志]就是记载的意思。心宿三星,天之正位也,这句什么意思呢?在宋景公的时候,这个火星,[荧]就是火星的别名,这个火星刚好正对宋朝的天空,就是表示灾难要开始了。荧惑在心,[心]就是天空的正位,就是灾星现前的意思。宋景公的时候,这个火星、灾星现前了;荧惑,火星的别名,它会让我们迷惑,也可以解释说现惑,也可以说是火星的别名。就是火星刚好跑到宋景公那个时候国土的正位,那表示灾相现前。[心]是指位置,不是内在的心,叫荧惑在心。

  景公惧,天文现这个恶相,[召子韦],这个是天文学家,对天文有研究的。[而问焉。子韦曰:荧惑天罚也]。只要是火星正当虚空位置,确定在心的那个心宿,心宿有三颗星,正是天空的正位,那个时候意思就是说:灾难当头了。荧惑就是当火星灾难当头的时候,表示天罚,上苍要惩罚,会有种种的灾难。[心]宿,就是正当这个位置,跑到天之正位。[是宋之分野],[分野]就是改朝换代,国家的寿命差不多了,要改朝换代了。[祸当君身],火星现前,正当恶相,刚好对准着我们这个国家的上空,还是正位,这个灾难是会发生在君王身上,[虽然灾兆已现],子韦就告诉他说:[可以移之宰相]。我有办法把它移到宰相的身上。

  [景公曰:宰相所使之治国者,而移死焉不祥!寡人愿自当也]。[所使]就是皇上派出来,治理国家的。宰相是国家、皇上所派出来的,能治理国家的,而把这个死亡、不祥移死到宰相的身上,焉不祥,这个太不吉祥了,那谁来帮寡人治国呢?不行!寡人愿自当也,我来死!这个皇帝了不起![子韦曰:可移于民]。灾象现前,我们现在把这个灾难移到千百万的人民。[公曰:民死将谁君乎]?人民全部都死光了,有谁把我奉为皇帝呢?谁将我奉为君主?没有人民,当然没有皇帝了,这还用讲?[宁独死耳]。干脆我自己去死好了!

  [子韦曰:可移于岁]。[岁]就是国运,就是年,就是年收入的意思。皇帝本来要死,把皇帝的死移到整个国家的灾难,可以化解掉;[岁]就是国运不昌,移于岁,意思就是:让今年五谷不丰收,可以把它变成国难,不要皇帝你死,把它变成国家的一种灾难。宋景公很慈悲的回答说,[公曰:岁饥民饥必死],岁饥就是这一年如果不丰收,那么,民饥必死,人民没有东西吃、没有饭吃了,那就一定会死![为人君欲杀其民以自活],哪有一个国王、皇帝要杀他自己的人民来自己活的?[其谁以我为君乎]?那么又有谁来奉我为君王呢?[是寡人之命固尽矣]!是我的命该尽了,[子无复言矣。][子]就是你,你不要再讲了,就让我死吧!

  [子韦北面再拜],子韦就是看天文的这个大臣,北面再拜[曰:臣敢贺君!天之处高而听卑],[卑]就是低处,天是高高的;但是,他会听低处的人民的心声。我常对徒弟讲:你所做的一切事,天地有眼、天地有耳,你讲的细小的音声,天地也听得到;你所做的一切的恶事、或者是善事,天地也绝对看得到,你不要认为你旁边 没有人。一个佛弟子,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语言负责。所以,天之处高而听卑,天虽然在很高,但是,他会聆听卑下的地方,就是人们的声音。[君有仁人之言三],你有这个仁慈之心的人,讲的话非常的伟大,一点都不自私。[天必三赏君],上苍一定会赏你,[今夕星必徙舍],今夜这个星星必徙,[徙]就是迁移,[舍]就是位置。今天晚上,这个星宿一定会迁移它的本位。[君延寿二十一岁]。这么好?讲两、三句话,延寿二十一岁。那我现在讲:我愿意代大家死!是不是可以多活几年?这个就当作故事来听。

  [公曰:何以知之?]你怎么会知道?[对曰:“君有三善,故三赏,星必三舍],[舍]就是三次的移动,[舍行]过[七星],[舍]就是移动,一移动就是七颗星,一颗星来当作一年的话,[星当一年],那么三舍,[三七二十一,故知延寿二十一年。臣请伏于陛下以伺之],[伺]就是等待一下。[星不徙],这个星星如果不移动,[臣请死之]。我自己请死,你赐我死罪。[公曰:可]。[可]就是好!我们等待一下。当天晚上,[其夜星三徙舍],真的移动,总共过二十一颗星。[如子韦之言。景公不忍损人利己,故得延寿]。

  诸位!这个值得我们佛弟子来效法、来赞叹,有这样的心,难能可贵![此诚为贤圣之君,实足为千古之模范也]。所以,死不足惜,重要的是你的那一颗心![负耳虹蜺,种种恶相者:负耳乃阴阳之气,如弓之背日者名负;如玦之傍日者],这个傍就是旁,[名耳;映日而晨出者为虹;对日而暮现见者为蜺];黄昏才出现的,这个叫蜺。[又雄曰虹,雌曰蜺,此皆阴阳之灾象。灾象尚多,总属恶缘感召之咎征],[征]就是原因。一个国家共同行善,会改变国运的,全国的人都好好的行善、诵经、念佛。这个国运它就会改。[故以种种恶相该之。初征陈所见竟]。

  [未二 了无其实]

  经文[但此国见,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

  另外一个国家,看不到、也听不到,灾难只有这个国家看得到。所以,但此国人见,另外一个国家的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这个文字简单。

  [同一洲中,天原是一象,分有无,足知非实]。就是妄的意思,证明那是虚妄的,一国有,一国没有。[前必取两国者,以一国不足以显妄,若两国同见,亦不足以显妄,故曰:“但此国见,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但者独也,又非特不见,并亦不闻。虽此国惑同同见,毕竟非实]。虽然这个国家惑同而同见;但是,毕竟不是真实的。[此说妄处,比别业中],比照讨论别业中所说的,[既略即、离],别业不是讲即,就是讲离;可是,在这里没有,[复缺妄因]。此说,就是同分妄见或者妄处,在这里指的妄处跟别业妄见来作一个比较,就略去了即和离,[略者,准上可思;缺者,待下进退合明中例出]。

  [进]就是把范围慢慢的扩大,[退]就是慢慢把范围浓缩、缩小。进,譬如说:眼睛,进,阿难的色身;进,阎浮提,再进,十方的虚空,依、正二报。好!退,把十方的虚空浓缩成阎浮提;再退,再把阎浮提退到阿难的本身;再退,再把阿难这个色身,退到一颗眼睛有眚病。所以,[进]就是范围越来越大,[退]就是把大的范围缩小。[合明]就是同时,一次讲进,一次讲退,一直来说,叫做合明中例出。[然此亦有两重易知:一者易知其为同分],容易知道那是共业所感的世间,为什么?[以举国皆见故];以全国都看得到,种种的灾象。[二者易知其为妄见],很容易了解那是妄,为什么?因为另外一个国家并没有看到这些恶相,[以彼国不见故],只有本国看到。[是以取此为能例焉。二各举易例竟]。

  [巳三 进退合明(分二)]

  [午初总标 二 别明 今初]

  进,刚刚已经讲过了,由见眚、眚影,就是一个人的眼睛,再进阿难的身,阿难的身再进,变阎浮提;阎浮提再进,就十方法界的依报、正报。而退的话,从十方法界变成阎浮提;再退,阿难的色身,再退变成眼睛来讨论,所以就是进退合明。就是范围愈来愈大叫做进、人愈来愈多叫做进;范围愈来愈小、人愈来愈少,这个叫做退,来说明。

  经文,[阿难!吾今为汝,以此二事,进、退合明]。

  二事就是眚影跟灾象,眼睛所产生的红热病的眚影,还有种种的灾象,刚刚讲的,一个是别业妄见,那个当然就是眚影了;现在是灾象,这个是同分妄见。

  [此总标例法。以即用也;二事乃眚影、灾象之事。进、退合明,按下三节之文,有分属进退合明];单进、单退叫做分属;如果进退同时解释,叫做合明。分开来讨论叫做分属,是分属进?还是分属退?有分开来,叫做分属;如果是进退一起讨论叫做合明。[交互进退合明二义]。就是各个角度交换过来讨论。[若约例处]:如果就举例的角度来说,[例汝]就像你阿难、[例彼、例阎浮提],三千洲中。[三番进退合明]:A[先进一人…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同分妄见•别业妄见 第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