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生生世世沒有與文字結緣,所以不識字,字不認識我們,所以那是不得已才一心念佛,若是識字的人、看懂經典的人,一定要誦《彌陀經》。念佛爲主,念佛爲主。一定要記得師父這句話。
別人恥笑、別人說什麼,我們都不須理會。這本是智者大師所作,我們的智慧有可能勝過智者大師嗎?他是一代祖師,他會比他更厲害嗎?他都這樣說了,我們就按照他的話做,對不對?我們自認腦筋沒有比他好,這麼厲害的人都教你要念佛了,何況我們是平凡的一個修行人?要絕對相信祖師大德,那麼你今天坐在這裏你才有目的,要相信,深信不疑,求生極樂,決定不疑!明天見,明天見!(衆鼓掌)
(7月9日)我們昨天說到第二個疑問,第叁個疑問:
【第叁疑】
【問:十方諸佛一切淨土,法性平等,功德亦等。行者普念一切功德,生一切淨土。今乃偏求一佛淨土,與平等性乖,雲何生淨土?】意思就是說:十方諸佛國土,法性都是平等的,功德也完全相同;修行人是普念一切平等功德,生一切淨土,爲什麼在這個時候偏偏指歸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淨土?這樣是不是與平等性互相違背呢?乖,就是違背的意思。這樣是不是與我們本性平等有互相違背呢?雲何生淨土呢?這樣要如何往生淨土呢?
【答:一切諸佛土,實皆平等。但衆生根鈍,濁亂者多,若不專系一心一境,叁昧難成。專念阿彌陀佛,即是一相叁昧。以心專至,得生彼國。】現在我們來看:一切諸佛土,意思就是說十方一切諸佛土,“實皆平等”,把這個“實皆平等”用一個括弧,旁邊寫個:在理上平等——在本性道理上來說是平等的。但是佛已經沒有業了,我們還有業,我們有業,業有輕重、有無量無邊的業障不相同,我們還無法見到平等本性。所以從理上來說是平等;但是從事上來說還沒有。所以說一切諸佛皆平等,這是就理性來說,就我們的本性來說,當然這是平等的。下面說:但“衆生根鈍”,衆生根鈍旁寫四個字:業力不同——每個人的業力不同。既然不同,當然就失去平等性的東西。每一個凡夫尚未證得空性之前,他就有分別、有差別,我們在分別當下就産生執著;若是明心見性的人,分別心當下就放下了。這就不同了,差別很大。所以說,衆生根鈍,是因爲業力不同。“濁亂者多”:濁亂,就是我們所說的五濁惡世。濁亂者多,我們每天誦《彌陀經》有說到五濁——劫濁、見濁、煩惱濁、衆生濁、命濁。爲何說是濁亂呢?簡單來說見濁——光是說見解就好了,這個娑婆世界的邪知邪見、外道,這些見解都不同,會來擾亂你。簡單來說命濁——就是我們的生命很短暫,才剛聽到佛法,沒不久就發生車禍,連念佛也來不及。再來,貪嗔癡重、濁亂,十方國土中,在《悲華經》裏有說到,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在十方世界中想找到像我們這個世界這麼亂、這麼惡的非常少,十方國土就數我們排第一名。娑婆世界是最痛苦的,衆生悭貪不舍、邪知邪見、執著不放,難教,很難教化。《悲華經》上說:他方國土樹木自然長出水果,田地自然産生農作物,他方國土欲大便時,地上便裂開,事後自然又閉合起來。我們的世界就不同了,我們現在耕種一定要噴灑農藥,不要噴灑農藥。打開一報紙,每天都是殺人、放火的新聞,或者爲了喝酒,酒女去隔壁桌陪酒,這樣就不行了,一拔起槍來就瘋狂掃射,死了好幾個。這個娑婆世界說真的不是久居之處,濁亂、非常混亂。
我現在就有深深體會到了,我覺得學佛的人也是很亂。那張嘴巴老是亂講,在各個道場之間搬弄是非,他不是帶阿彌陀佛來送禮,他是帶是非來。這種人拜托你不要來我們講堂,別間道場的是非拜托你不要帶來我們這裏,我們這裏的“禮物”你也不要拿到別的地方。我們這裏的佛法你可以帶出去,不要把是非傳來傳去的,這樣不好。我們不要笑外面的人很糟糕,學佛的人一樣糟糕。只是說外面的人比較嚴重,(衆笑)外面的人比較嚴重。學佛的人也是很糟糕,那張嘴巴也沒有幾個人守得住。來到道場就亂講,聽到一些事情,沒有自己主張,也沒有親眼看見就開始亂講,若是去那間道場就說那邊的師父都不對;來到這間道場也說這邊的師父都不對。所以說在這個世界要修行,我發現一個秘訣,秘訣就是凡事要裝聾作啞,否則光是管這些事就會讓你失眠、神經衰弱,晚上睡不著覺,光是氣這些事就氣死了。明明是白的,也能說成黑的。不是外面的人才這樣,學佛的人也是一樣,還說得很有良心:我對你這樣算是很有良心了。還賣個人情給你,已經把你害得走投無路了。還賣個人情給你:我對你這樣算是很客氣了。濁亂、很混亂!
所以我念佛是這種心情:我對這個娑婆世界我一無所著,根本不能住,不是居住的地方,有哪一個地方能住?雖然這間講堂還蓋得不錯,有冷氣,(衆笑)不過我還是覺得這個世間很痛苦,沒有什麼好執著的,不值得留戀。你們的看法如何我就不知道,我覺得這個娑婆世界不值得留戀。我都不靠誰,我都不靠任何人,包括我的徒弟、我也不會靠他們,包括那一切衆生我都不敢靠他們。臨命終時,各人吃飯各人飽,你想要靠誰?頂多是遇到善友爲我們助念。所以說總而言之就是要靠我們自己。每一個人都要有這種觀念,我們要靠我們自己,我們自己吃飯自己飽,別人吃飯我們不能飽。只是想靠人加持、靠人替你做功德,萬一你死後,家人不懂事拿個豬頭祭拜你,這反而更吃力了!(衆笑)
濁亂者多,走到任何一處,在這個娑婆世界,我們這個地方沒有一處不亂的。寺廟也是一樣,只是輕微一點而已,寺廟也是很糟糕,只不過外面更嚴重,差別就在這裏而已。所以我爲什麼對來這裏共修的衆生說:大家來這裏都不要講話,就是因爲那張嘴巴,那張嘴巴。尤其是女人,我最怕那些四、五十歲的女人,我是說外面的人,你們在場的都不會啦!你我都心知肚明啦(衆笑)所以我希望大家來這裏修行,嘴巴要守得住,安安靜靜地就好了,是非善惡都放下。你來這裏就是要修行的,不要講一些是是非非,講那些沒有用。我聽到什麼了、我看到什麼了,那是你家的事,不要來這裏說,來這裏就是要了生死,爲了往生的。
因爲已經很濁亂了。因爲這個娑婆世界已經夠亂了,人心險惡。所以內政部長來我就告訴他,我說:“人的心惡,治安怎麼會好呢?”對不對?“人的心惡,環保怎麼會好呢?”衆生都認爲丟紙屑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焚燒東西造成空氣汙染也沒什麼大不了,只要我方便就好了,大家只圖自己方便,都是自私的心態。人心惡治安就壞、環保就壞。我向中央級官員建議,應該把佛教課程安排在學校中,他也是充耳不聞,我也不是行政院長,說也沒有用。(衆笑)這些大官只知道要增加警察,增加鎮暴部隊,立法預算都增加,警察的新生開銷,增加鎮暴部隊好幾千人來鎮壓。但是人心在裏面,你鎮壓的是外在,人的心若惡,有一天也是會爆發,就像我們身上長了一粒瘡,你的體質若是不改變,聽得懂嗎?體質若是沒有改變,只是看到瘡冒出來,就從外表挖除,但內在的體質若不改變,有一天照常會長出來。對不對?
我就告訴內政部長,向他這樣建議:宗教要立法,要趕緊將佛法遍布到全臺灣省!好,好。我再看看,我再跟教育部聯絡看看。然後就回去了。(師父學官員的官僚形像,衆笑)只靠我一個老人家,已經要往生的人了,有效嗎?只有我在此一直呼籲:佛教很重要、因果很重要、五戒很重要?全國的人若是了解了因果,你想這個國家會亂嗎?誰敢去做壞事!對不對?全國的人若是都能守五戒,這個世界怎麼可能會亂呢?不能殺生,哪一個人還敢綁票、殺人?哪一個人敢攜槍?
所以說用重典唯一死刑,這也不是辦法。譬如說陸正命案(臺灣新竹國小男童陸正被綁票撕票案),綁票撕票案,國家若是抓到凶手,每一個人(凶手)都判死刑,大家都會撕票,被殺害的人就愈多。反正被抓到是死刑,不被抓到也是死刑,既然同樣會被判死刑,就幹脆先把小孩撕票了,怎可能讓自己先死呢?所以說國家若是亂世用重典反而更吃力,抓到就是死刑,那麼每一件都會被撕票,被殺害的小孩就更多。他不要講,他一定要死嘛。
所以說這些政治人物天天在爭吵,他只知道世間治安很亂、環保很亂,但是不知道根本在哪裏?根本就是人心會亂。人心爲什麼會亂?就是不會來請教宗教家。若是來拜訪宗教家,就蜻蜓點水般待個叁、五分鍾,讓媒體攝影、電視臺報導出來:他也有來拜訪宗教家。而不能化爲實際行動,把這個宗教的課程,列入國中、高中、大學的課程,那怎麼會有效呢?沒有效,沒有效!我在大學時聽到佛法,你看我今天變得這麼乖;我今天若是沒有聽到佛法,也許拿著槍在社會上逞凶鬥狠也不一定,這是很難說的。所以“濁亂者多”,走到任何地方都亂——父母親亂、兄弟姊妹也亂,走到哪裏都一樣亂。若不專系一心一境,若是不專心于一心一境中叁昧難成。叁昧就是定慧均等,有定力又有智慧稱爲叁昧。專念阿彌陀佛即是一相叁昧,把筆拿起來,一行叁昧就是行、住、坐、臥同一安詳的心態就是說那個心態在動態也是安詳,也是清涼,也是無所執著。在靜態也是安詳,也是如如不動,永遠如此,叫做一相叁昧。一相叁昧簡單來說就是行住坐臥皆能如如不動,也是清涼,永遠如此,叫做一相叁昧。一相叁昧簡單來說,就是說行住坐臥皆能如如不動,妙用現前,這就稱爲一相叁昧。以心專至,得生彼國,因爲他的心非常地專。所以我才告訴諸位:是念佛最重要,不是持咒最重要,所有的經典,只要你是修淨土法門,別的宗派或密宗就不用說,密宗就完全是持咒,你要是修淨土宗,你千萬不要顛倒,祖師大德一天若是以十個小時來說,念佛七小時,持咒是叁小時,簡單來說,念咒是叁成,念佛是七成的時間。你要弄清楚,要弄清楚,不能本末倒置。爲什麼…
《淨土十疑論講記(1990年)》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