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天有一个肉身,你们大家都称我:“慧律法师”,三十六年前,我这个肉体在哪里呢?没有啊!此时有有也是暂时的,当下就是空。分析我这个身体也是四大皆空——地、水、火、风,地就是固体,水就是液体,火就是温度,风就是呼吸。世间人说成财、色、酒、气,这不对!这是外行人所说的,四大不是财、色、酒、气,是地、水、火、风,地就是固体,水就是液体,风就是呼吸,火就是温度。我们的身体除了这四种,没有第五种东西,所以当下观四大皆空,不必等到百年之后说我死了才是空,当下这个身体就是假相,虚妄的东西,虚妄的东西。下面又说:【非谓因缘生外,别有不生不灭。】意思就是说:因缘就是条件所生法,也不是因缘生之外,另有一个不生不灭。诸位看这里,(师父举起毛巾)这是一条毛巾,毛巾有什么用途呢?它可以擦脸,刚好满热的。譬如这条毛巾,并非离开这条毛巾有空性,这条毛巾当下分析起来,这就是因缘和合,当下就是空。空不是否认,是超越的意思。空就是“有”的观念,透视它是无常的,而超越不执著它名为空。所以空就是“有”加“无”,你说“有”,但是它本来就是“无”;你说“无”,但是它又是“有”,空的思想就是这么伟大!所以当下就是空性,不是离开这个毛巾,另外有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因为本来当下即是缘起,就是不生不灭的东西。所以说不是因缘生外别有不生不灭。【亦非不求生净土,唤作无生。】也不是说我不求往生净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就叫做无生。这样还是生,生在哪里呢?生在娑婆世界。
【为此《中论》偈云】《中论》就是《中观论》,专门谈中观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因缘所生”,世界皆是因缘所生,包括我们的肉体,包括一切山河大地、楼房、车子都是因缘。“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我在此时当下言说,当下就是空,我说即是空,意思就是说:用任何语言去形容都是假相,当下就是空,用任何语言、形容词去形容,当下就是空。【亦名为假名,】也可以说这就是假名。这就是麦克风、这是毛巾,你一定要为它取个名字。人也要有假名,人若是没有假名,听经的人那么多,你只说:叫那个人来。“那个”是指谁呢?你叫:那个!那个是什么人?没有名字啊,你叫了老半天到底要叫谁呢?所以名字虽然是假的,但是能让我们找到真人。知道吗?佛法的名词虽然是假名,但是能让我们找到本性,文字般若当下即是实相。了解吗?所以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中道就是不偏空、不偏有,当下不坏假名,当体即空,亦名中道义,中道就是中庸、不偏的意思。
【又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这句话的解释很不简单!“诸法不自生”,譬如说这个毛巾有没有原因啊?有原因啊,当然有原因,所以说诸法不自生,没有无缘无故就产生的,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就产生。“亦不从他生”,也不是就着别的力量而生,它是藉着因缘,但是因缘当体就是空。所以“亦不从他生”,意思就是说:不自生,不是没有原因自己就产生了,无缘无故自己就产生了。“亦不从他生”,也不是因为某一种力量把它变化出来的,别种力量把它变化出来的。“不共不无因”,不共生就是说不是混合,不无因,也不能说没有原因。“是故知无生”,这一句比较不容易了解,它的意思举一个例子来说。譬如说这个,我们说:“因缘法”,是方便法;现在要说:“无生”,这个就更深了。说无生就更深了,“诸法不自生”,简单来说就是说:你讲这个毛巾,它不能自己跑出来,“亦不从他生”,也不可能藉着某一种力量加持之后而产生,因为别种力量当下也是空,当下也是空,虽然它明明有,但是别种力量也是空。“不共不无因”,也不是共生,和合而生的。因为现在是解释“无生”,不是解释“因缘”,意思就是因缘当下就是空性,诸位念头要转一下,刚才解释的是因缘法,有条件的;现在的意思是说:条件当下就是空,条件当下就是空。所以说:“不共不无因”。譬如说藉着机械,机械这因缘也是空;藉着人工,人工当下也是空,叫做共生。知道吗?藉着种种力量而生,叫不共。虽然藉着某一种力量和合而生,但是每一种力量都是空性。不无因,也不能说它是没有原因,简单讲就是“无生”,简单讲就是“缘起性空”。缘起但是当下就是空性的,空性当下就是缘起。所以缘起是站在事相上,以你见到的东西来解释,所以有动态的东西。若是无生,是站在自性当体即空。所以说:诸法不自生就是空;亦不从他生也是空;不共也是空,不无因也是空,句句都是无生。
【又《维摩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群生。】虽然我们了解诸佛国土与一切众生当下就是空,但是要不坏事相,要理事圆融,理事圆融。修行就是事相,理就是无生、空性。所以而常修净土,而常修净土,教化诸众生,不能说一切无生,就教人不必求往生极乐世界,不能这样说。
【又云:“譬如有人造立宫室。】譬如有人要建造宫殿、宫室。【若依空地,随意无碍。】这就是有根据,有根据,事相上要有根据。若是有人要建造宫殿,若是依空地、空旷之处,随意无碍;【若依虚空,终不能成。”】你在虚空中,要如何建造房子呢?不可能嘛!意思就是说,虽然诸佛所说之法是空性的,但是一定要不坏假名、不坏事相,不坏假名、不坏事相,所以事修理圆,事要修,理都能圆满,就是于理圆,但是要事修。
【诸佛说法,常依二谛。】“不坏假名”,把笔拿起来,二谛就是真谛讲“空”,俗谛讲“有”。“真”就是绝对、永远的意思,也就是空;“俗”就是依照世俗而说“有”。所以二谛融通三昧印,空、有圆融。“有”也不是“真有”,当下就是空;“空”也不是“断灭”,当下就是“妙有”。所以说空有、真俗二谛,【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实相就是无相无不相,称为实相。无相,一切相皆是虚妄;无不相,不能破坏假名。所以说:佛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佛说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佛说众生,即非众生”,因为众生当下就是空;“是名众生”,因为大家都说众生,不得不立名为众生,是方便说,方便说,可是当下是空,这就称为实相。所以说“真”当下能不坏“假”,“假”当下不坏“真”。【智者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即是真无生,】就是说有智慧的人,他赶紧、积极的。炽然就是急急忙忙地,很强烈的、坚定的、坚强的愿力。炽然就是指他的愿力很强,要赶紧求往生极乐世界。达生体不可得,知道要达到有一个东西来生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当下就是无生,这才是真无生。意思就是:虽生净土,而本性当下就是无生,虽生而无生。所以你们曾经读过这一段吗?“说生决定生,说去实不去。”说生,确确实实有往生极乐世界,说去,确确实实无去,因为极乐世界也在我们本性中。所以说:智者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生体不可得,当下就是无生,即是真无生。【此谓心净故即】(即:)就是。【佛土净。】愚者就是愚笨的人,【愚者为生所缚,】被这个生的名相所束缚,【闻生即作生解,】他不知道生就是无生。【闻无生即作无生解。】听到生就被生的观念束缚,【不知生者即是无生,无生即是生,】就作生的解答、解释。听到无生,他就作无生的解答。他不了解生当下就是空性,就是无生;他也不了解无生当下就是生,就是妙有。把笔拿起来,“不知“生”者即是无生”,所以在“生”的旁边写个:“虚妄生,故无生。”“无生即是“生””,在“生”的旁边写个:妙有。无生当下具足妙有。无生当下具足妙有,所以就是生。生即是不生,不生即是生,这是藉着无生的观念,融通空跟有的思想。【不达此理,】不了解这个道理的人,【横相是非。】老是互相说是说非,横相是非就是格格不入。【嗔他求生净土,】就是发脾气,别人求往生净土,就骂人消极、迷信、自私自利,只想自己跑去极乐世界。很多人都是这样。(有人问:)师父!你不会感觉你们出家人很自私吗?我说:为什么说是自私?大家都要去极乐世界,谁要下地狱?谁要留在娑婆世界度众生?我告诉他:往生极乐世界才有能力度众生,留在娑婆世界一品惑不断,怎么有能力度众生呢?所以常常有人耻笑我们修行人,说是消极、迷信、逃避现实,其实是太傻了,不明白道理。没办法啊!他没有遇到善知识。你们就比较有福报,知道走进讲堂来。(众鼓掌)众生实在没办法,我们在修行,他还诽谤你才是糟糕,又要耻笑你。他很可怜我们,我们也很可怜他。到底是我可怜你,还是你可怜我?是修行人可怜众生没有修行的人,还是没有修行的人来耻笑修行人,谁笑谁还不知道!到临命终全身颤抖时,他就会怕死、知道担心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对不对?一生的享受都消散了,全是空,随业而转。修行人就不一样了,临命终时快快乐乐地闭上眼睛回家去!对不对?太好了!太好了!所以说:嗔他求生净土,【几许误哉?】人家求往生极乐世界,他还对人发脾气,几许误哉?这是有多少的错误,这个有多大的错误啊!叫做:几许误哉?【此则是谤法罪人,邪见外道也。】这就是诽谤佛法的罪人,边就是邪见、外道。意思就是说:诽谤我们求往生净土的人,生嗔恨心,嗔恨我们求往生净土,这就是邪知邪见。所以念佛求往生净土,即是正知正见,正确的!绝对不用怕别人笑,所以念珠要常不离手,认真地念佛,认真地念佛。你要记得!念佛为主,不是持咒为主。一定要记住!《弥陀经》一定要念,《弥陀经》一定要念!每天至少晚课时念一遍,最好能念两遍,早课、晚课。有些祖师大德《弥陀经》一天定七遍,或有人定三遍,我们至少一天也要念一遍,不能只是念佛。那是对不识字,经典看不懂的人,…
《净土十疑论讲记(1990年)》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