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說臨命終助念要念阿彌陀佛呢?直截了當!爲什麼沒有人臨命終時是爲人助念《大悲咒》呢?《大悲咒》平常自修時認真念這是對的,但是一定要專修念佛。那麼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呢?現在科技很發達,買錄音帶回去聽,自然就有人念給你聽,自自然然就有人念給你聽,你在切菜也好、煮飯也好、洗菜也好,都可以聽佛號,聽習慣之後有這個業,阿彌陀佛的願力就像磁鐵一樣,你每天念佛,發願往生,就像磁鐵一直把你吸附過來,臨命終時神識中佛號浮現,人人都能往生極樂世界,有哪一個人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呢?
往生極樂世界什麼最重要呢?這個字,“願”最重要!每一念的念佛,你若只是說:我認真念佛,但是不想往生極樂世界,只想著:我要消災。這樣是沒有用的,臨命終時也不能往生。所以念佛當中的每一個念頭:“我要往生,阿彌陀佛!我要往生,我決定要往生,我絕對相信本師釋迦牟尼佛,我絕對相信有一個阿彌陀佛,我決定相信有一個極樂世界。”用這種強大的願力,就像吸力強的磁鐵般一拍即合!將你思念男朋友的心轉來思念阿彌陀佛,哪一個人不能往生?我就不信,想到發瘋都有可能,你怎麼不會想阿彌陀佛想到發瘋?
人總是錯用心,叫他念佛沒有聲音;吵起架來,罵得讓你震耳欲聾,遠在十條街外都聽得到。人在造業時是拼了老命,念佛時就懶洋洋的,阿彌陀佛……(師父學那些人搖頭晃腦、有氣無力的樣子)問他:你怎麼不念大聲一點?我得了重感冒。等一下和先生吵架來,嗓門就很大了。顛倒的衆生,顛倒的衆生!念佛就有氣無力的。
所以說過去有一位祖師大德很厲害,我說他用這種方法是沒有人做得到的,我看到這件公案也不禁流淚,非常感動!他是怎麼修行的,你知道嗎?每一天一來就是跪在佛前,扯開喉嚨一直喊:看你來不來?喊到沒有聲音爲止,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師父你學那大德拼死力喊的樣子)我決定要往生,你一定要來接引我。阿彌陀佛……拼了命一直念,喊到沒有聲音爲止,阿彌陀佛……然後才休息,然後再喝黑面蔡楊桃汁(臺灣一知名飲料品牌,師幽默的說法。衆笑)。你想想若我今天若是做佛,我聽他這樣念也會心酸,不去接引他也不行。他就扯開喉嚨大聲地念,每天跪在佛前,意思就是不來都不行,我一定要往生,不然就拿這條命跟你拼了。(衆笑)如果我是阿彌陀佛,一定要去接引他,不然要怎麼辦?等著被他吵死嗎?(衆笑)光是被他吵就吵死了!他想這一招很厲害,這一招很管用,他跪在佛前就一直吵阿彌陀佛,吵到他受不了,不來接引也不行。我們就沒有這種功力了,我們念半小時就沒有力量了。所以說古人求往生的專精,每一念當中都有願力。所以說:以心專至,得生彼國。
【如《隨願往生經》雲:普廣菩薩問佛:“十方悉有淨土,】十方都有淨土,【世尊何故偏贊西方彌陀淨土?】十方都有淨土,爲什麼本師釋迦牟尼佛您特別贊歎西方阿彌陀佛淨土呢?專念往生呢?【專念往生?”佛告普廣:“閻浮提衆生,】閻浮提就是南贍部洲,也就是指我們這個地球。我們這個地球的衆生【心多濁亂,】大家都很亂,【爲此偏贊西方一佛淨土。使諸衆生,專心一境,即易得往生。】你看!佛非常清楚,我們這個閻浮提的衆生,這個地球上的衆生,大家的心都很亂,所以他偏偏贊歎西方一佛淨土,要讓衆生專心于一個境界,所謂一針見血,一針見血,即易得往生,這樣很簡單就能往生。【若總念一切佛者,念佛境寬,】我總念一切佛;你若是去看《千佛名經》或者《萬佛名經》,在大藏經裏有一部專門講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名號。你一打開看准會頭昏,裏面講的太多了,全是諸佛名號。所以在大陸有在拜萬佛,我們過年都拜叁千佛,也有人拜萬佛,一萬尊諸佛名號,從初一拜到十五,而我們都是拜初一、初二、初叁而已。你若是去看《萬佛名經》,一打開整本都是諸佛名號,那麼你要念哪一尊呢?別說是記一萬尊佛的名號,別說記一萬尊佛的名字了,像我媽媽,她今天不在這裏,給她漏氣沒關系,她回臺北去了。若是要叫我時,四個兄弟的名字也全都叫到了:滋木、錦茂、煜碧、益謙!不知到底要叫哪一個?我就問了:你是要叫哪一個?那只叫我的名字就好了,爲什麼四個都喊?習慣了啊!每個都叫就全都過來了!她若是要叫其中一個,就把四兄弟的名字喊一遍,四個人的名字有時還記不清楚,那麼你想想看,若是要叫師媽拜一切佛,要怎麼拜?她還會問你:要拜哪一尊?那怎麼有辦法呢?不要說師媽了,連我都不可能,我叁個小時只能背四千五百字而已,叁個小時。我曾經試過,譬如說這不曾看過這本書,我一打開來,在叁小時以內,能背得住四千五百個字,我只有這種腦筋,也無法背一萬尊佛名,沒辦法!我《楞嚴咒》才背了十八個小時,《楞嚴咒》五會背了十八個小時,聽說有些人背了半年還背不過來,像這樣要叫他記萬佛名號有可能嗎?不可能!像我這種腦筋普普通通的,像我也沒辦法念幾萬尊佛,一定要專攻一佛,是不是這樣啊?以師父這種頭腦、智慧、學曆,也沒辦法念那麼多尊佛,還是要專一。所以說:若總念一切佛,念佛境寬,佛太多了,【則心散漫,叁昧難成,】因此無法得定,【故不得往生。
【“又求一佛功德,與一切佛功德無異,】爲什麼呢?【以同一佛法性故。】佛佛道同,諸佛的本性法性,把筆拿起來:有情叫做佛性,無情叫做法性,法性、佛性同一性,就是:有情無情,同圓種智。在有情稱爲佛性,在無情稱爲法性,佛性、法性同一性,就是有情、無情,同圓種智,同圓種智。所以以同一佛法故,因此平等,【爲此念阿彌陀佛,即念一切佛。生一淨土,】往生極樂世界,【即生一切淨土。”】簡單來說,阿彌陀佛是集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的優點,以願力修行造成的清淨佛土,所以極樂世界超越十方叁世一切淨土。你生到極樂世界,即得神通自在,要到他方國土,刹那之間即至。祖師大德說過一句話:世間什麼人最可憐呢?世間什麼人最可憐?有聽到佛法的人可憐,或是沒有聽到佛法的可憐?沒有聽到佛法的比較可憐。祖師大德就說了:還有一種人比沒有聽到佛法更可憐,你們知道嗎?就是有聽到佛法,卻只想聽經而不實際去行動,知道有極樂世界、知道有阿彌陀佛,結果他不念佛、不求往生極樂世界,這是愚中之愚!這樣了解嗎?所以你知道有極樂世界有什麼用?你不肯用功啊,你知道有阿彌陀佛又有什麼用?你只想來聽經而已。所以說聞到佛法,就是聽到佛法了,知道了生死,又有直接的方法,又是最簡單的,可是卻不肯用功,這是世間上愚癡上的愚癡,最愚癡最愚癡的人,就是了解佛法又不趕緊用功,要付諸行動,趕緊行善、早課晚課,趕緊開始修行,光聽經是沒有用的,要去行持、要拜佛、要用功。所以念一佛就是念一切佛,生一淨土就是生一切淨土。【故《華嚴經》雲:“一切諸佛身,即是一佛身。】一切諸佛之身,就是集中于一佛之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把筆拿起來:一心就是同一佛心。佛心,心心相同;一智慧,同一智慧;諸佛,佛佛道同,諸佛之心完全相同。佛的般若智慧,完全是實相、空,完全一樣,同一智慧。力的上面就是寫:十。無畏就是寫:四。十力,四無畏亦然。十力就是佛的十智力,這在《大專佛學十四講表·第一講表——佛的十智力》,我就解釋得很清楚了,在這裏不重複。佛的十智力就是說:佛看到你就知道你前世造何種業,所以你今生有這種果報。你看你今生長得這麼漂亮,佛知就告訴你:這就是你前世知道要禮敬、恭敬叁寶。佛若是看到有人整排牙齒長得非常整齊,他就告訴你:這就是你前世遇到佛、遇到一切衆生時,能贊歎叁寶無量的功德。今天我接到《慈雲》雜志,《慈雲》雜志裏面寫著八個字的大標題:《誹謗僧衆得無量重罪》——誹謗出家人得無量重罪,決定墮地獄!我會把那篇文章拿去打印分給你們,爲了救衆生。他說:不管持戒、破戒、無戒,統統在家居士都必須禮敬、供養。何以故?爲什麼故?就像一顆細碎的鑽石,都比一大堆的瓦片更有價值。一大堆的瓦片就是指在家人,而一顆小小的鑽石,雖然說這顆鑽石不是很漂亮,但是仍然很有價值,就是指出家人。這篇文章寫得很好,這篇若是打好了字分給大家看之後,就沒有人敢再說第二句話了,嚇都嚇死了!保證不敢造口業了。有一個女衆,這是雜志上寫到的,一個十幾歲的小妹妹,跑到寺廟裏看到一個出家人,這個出家人的貌相不是很莊嚴,于是就誹謗這個出家人,誹謗他長得像禿頭,罵這個出家人的貌相不莊嚴,這樣就不得了了!這些話一直傳到佛陀的耳邊,佛陀說:因爲這個小孩無心造口業,要墮入五百世不能說話當啞巴。她的母親聽到之後非常煩惱,就帶著女兒來見世尊:以何因緣?這個小孩不懂事,說這句話何至于罪這麼重呢?佛就告訴她:就是因爲她不懂事,若是她懂得,這個小孩要墮地獄,因爲她誹謗的那個人,已是證阿羅漢果的菩薩了。看到這件公案,我都不敢再說了。嚇死了!所以一句話導致五百世啞巴無法說話,打死我也不敢造這種業。所以每一個出家人來我都贊歎他,萬一碰上了菩薩,一誹謗就慘了,換成我要五百世當狗了。所以每一個出家人來,我都把他們當作菩薩,告訴他們:你們都是菩薩。萬一誹謗說錯話了,我若是不講就沒有罪,就沒有關系,若是一不小心說錯話,事情就嚴重了!所以那一篇文章我要用醒目的大字打出來,我現在叫陳竹陽拿去打成醒目的大字,一人分一張給你們,回家貼在牆壁上,看了腳底都會發冷!因爲一句話而已,一句話就墮地獄了,尤其是在叁寶門中,一句話就墮地獄了!那一張印好之後,我再爲你們解釋一遍,可能有些人會看不懂,因爲是文言文,會看不懂,我放在樓上,寫得非常好!《華嚴經》說:一切諸佛身,即是一佛身,一心一智慧,十力就是佛…
《淨土十疑論講記(1990年)》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